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二) 导学案(无答案) 2025-2026学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二) 导学案(无答案) 2025-2026学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简介

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二)
【基础知识梳理】
二、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拓展】化学方程式可表示气体的体积比
相同条件下,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都是气体,化学方程式还能表示它们反应时的体积比,体积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如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例: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若需制备氧气3.2g,理论上需要高锰酸钾多少g?
【注意】
1.只需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且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不用化简。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若题中给出的量是体积,需换算成质量代入计算,气体的质量(g)= 气体的体积(L)×气体的密度(g/L) 。
3.计算时代入的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若物质不纯,必须先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
【核心考点精练】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化学反应的快慢
2.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在这个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是( )
A.24:32:80 B.48:32:40
C.3:2:5 D.24:32:40
3.多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路,对于,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从反应类型看.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从微观角度看:各物质(从左到右)的微观粒子数之比为1:1:1
C.从反应现象看:硫剧烈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
D.从量的角度看:各物质(从左到右)的质量比为1:1:2
4. 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是由硫黄、木炭粉和硝酸钾混合制作而成,其反应原理为
S+2KNO3+3C=3CO2↑+K2S+X,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NO
B.氮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为+2
C.参加反应的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6:101:18
D.该反应涉及的元素种类有4种
5. 下列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或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加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等于氯化氢
B.参加反应的H2、Cl2和生成的HCl的分子个数比是1∶1∶2
C.2g氢气和35.5g氯气反应,会生成37.5g氯化氢
D.每1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氯化氢
6. 下列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S+O2SO2 B.2CO+O22CO2
C.2H2+O22H2O D.CH4+2O2CO2+2H2O
7. 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的反应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涉及两种氧化物
B.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不变
C.生成的CO、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的质量比为8:9
8. 燃油汽车发动机排出的气体中含有CO和NO等,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这些气体转化为CO2和N2,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B.CO和NO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
C.安装了催化转化器的汽车,尾气中不含CO和NO
D.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7
9. 乙烷和二氧化碳反应制乙烯()有助于实现“碳中和”,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相同小球表示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
B.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1
C.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丙与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10. 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世界上最大化学链碳捕集的成功试验,捕集到的高浓度CO2与H2O反应制甲醇(化学式为CH3OH)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CO2与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循环利用该反应获得的氧气,可以降低成本
D.反应生成的甲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2
11. 我国明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有利用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主要反应原理为ZnCO3+2CZn+3CO↑,现用200kg炉甘石与足量碳充分反应,产生CO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此过程中产生CO的质量是 kg。
(2)列式计算此炉甘石中ZnCO3的质量分数。
12. 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测量过氧化氢质量分数。称量 56g 过氧化氢溶液和 0.1g 二氧化锰进行实验,反应前后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g?
(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