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 熔化和凝固第1课时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熔化的特点1. 物质从 态变为 态叫作熔化,从 态变为 态叫作凝固。 2. 固体分为 和 两类,它们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3. 晶体熔化时的 叫作熔点,非晶体 (有/没有)熔点。 4. 熔化规律:(1)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 热,但温度 。(2)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 热,且温度 。 5. 晶体熔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 ,二是 。 1. 春天,万物复苏,冰雪消融,这是 现象。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这是 现象。 2. 如表所示为小红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温度/℃ -4 -3 -2 -1 0 0 0 0 0 1 2 3 4(1) 该物质是 (晶体/非晶体)。 (2) 该物质的熔点是 ℃。 (3) 温度为3℃时,该物质处于 (固/固液共存/液)态。 3.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其中物质 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在第6min时,这种晶体处于 态。 4. 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 该物质是非晶体B. 该物质的熔点是80℃C. 第10min时,该物质已完全熔化 D. 该物质在10~25min内没有吸收热量5. 如图所示为“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烛蜡碾碎后放入试管中 B.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 “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 D. 烛蜡熔化时温度上升,说明烛蜡是晶体第2课时 凝固的特点 熔化、凝固的应用1. 晶体熔化后再凝固时,也有一定的凝固温度,这个温度叫作 。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 ,非晶体 (有/没有)凝固点。 2. 凝固规律:(1)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 热,但温度 。(2)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 热,且温度 。 3. 晶体凝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 ,二是 。 1. 如表所示为小明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时间/min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6.5温度/℃ 59 55 52 49 48 48 48 48 47 45 43 42(1)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 (固/固液共存/液)态。 (2)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 2. 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可知:(标准大气压下)(1) 80℃的酒精是 态。 (2) 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选用 (酒精/水银)作为温度计的测量液体。 3. 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 ,但温度 (升高/不变/降低),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第4题4. 严寒的北方,人们用地窖贮藏过冬的蔬菜,如图是地窖内的情景。在地窖里放盛水的缸,目的是 ,道理是 。 5. 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的铸釜场景,匠人将铁水倒入模具中浇注成形。选项中的图像能正确描述这一过程的是 ( ) 6. 在一个室温为0℃的房间内,将一块较大的-12℃的冰块从冰箱的冷冻室取出,放在盛有0℃水的容器中,则容器中的 ( )A. 冰和水的温度都保持不变 B. 水的温度降低,冰的温度升高C. 水和冰的量都不变 D. 水的量变少,冰的量变多三、 熔化和凝固第1课时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熔化的特点1. 固 液 液 固 2. 晶体 非晶体 晶体 非晶体 3. 温度 没有 4. (1) 吸 保持不变 (2) 吸 不断升高 5. 温度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1. 熔化 凝固 2. (1) 晶体 (2) 0 (3) 液 3. 甲 80 固液共存 4. B 5. D第2课时 凝固的特点 熔化、凝固的应用1. 凝固点 相同 没有 2. (1) 放 保持不变 (2) 放不断降低 3. 温度达到凝固点 还能继续放热1. (1) 液 (2) 48 2. (1) 气 (2) 酒精 3. 吸热 不变 4. 防止地窖内存放的蔬菜被冻坏 水在凝固时放热,可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 5. B 6.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