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三上语文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感受老屋乐于助人的品质,体会中华传统美德中 “友善” 的价值,增强文化认同。语言运用:能运用预测策略阅读课文,积累 “准备、偶尔” 等词语,尝试用 “一边读一边预测” 的方法理解文本。思维能力:通过分析预测依据(题目、插图、情节),培养逻辑推理和想象能力,能根据线索合理猜想故事发展。审美创造:在角色扮演和想象中感受童话的温暖意境,通过绘制 “老屋助人图” 体验文字与绘画结合的审美乐趣。(二)学习目标认识 “眯、哦” 等 8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 “倒”,会写 “屋、板” 等 11 个字,掌握 “门板、准备” 等 12 个词语。能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线索预测,能将预测与实际内容对比,修正想法。通过分角色朗读和情境表演,体会老屋的善良与耐心,理解 “总也倒不了” 的原因是乐于助人。运用预测策略阅读课外故事,能在小组合作中分享预测思路,培养主动思考的阅读习惯。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书写,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体会角色情感。学会根据线索进行预测,初步掌握 “预测 — 验证 — 修正” 的阅读方法。(二)教学难点理解预测的多样性,能结合生活经验和文本线索合理猜想。体会老屋 “总也倒不了” 的象征意义,理解善良带来的生命力。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源:老屋动画片段、预测方法微课、《木偶奇遇记》节选音频、老屋与动物对话插图。教具学具:老屋及动物头饰、预测线索卡片(题目、插图、情节)、“预测小达人” 勋章、故事创作卡。拓展材料:《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预测练习、预测策略思维导图、学生优秀预测案例集。四、课时安排2 课时五、教学过程第 1 课时板块一:情境导入,初识预测动画激趣:播放 1 分钟老屋动画(老屋摇摇欲坠,小猫敲门求助),提问:“这是一座怎样的老屋?它会倒吗?” 引导学生猜想。课题猜想:板书课题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聚焦 “总也倒不了”,提问:“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猜猜老屋为什么倒不了?”(预设:被魔法保护、有特殊使命)单元导入:出示单元篇章页,齐读 “学习预测” 主题,明确:“预测就是根据线索猜故事,今天我们当‘预测小侦探’,探索老屋的秘密。”板块二:初读课文,夯实基础自主阅读:学生自由读课文,用 “△” 标出生字,用 “——” 画出老屋帮助的动物,教师巡视指导朗读姿势。字词闯关:识字游戏:“老屋开门”—— 点击课件老屋门,出现生字(眯、哦、暴、凑),学生读对字音门打开,重点指导 “偶” 的韵母是 “ou”,“倒” 在 “倒不了” 中读 dǎo。写字指导: 左右结构:板、晒、饱(左窄右宽,“晒” 右部 “西” 无横)。 半包围结构:屋、倒(“屋” 撇捺舒展,“倒” 右部 “到” 竖钩直)。 学生描红临写,投影展示优秀作业,点评 “三个一” 姿势。3.脉络梳理:出示填空支架:“老屋先后帮助了______(动物),让它们______(做什么)。” 学生同桌讨论填空。用流程图展示:老屋准备倒下→小猫请求躲避→老母鸡请求孵蛋→小蜘蛛请求织网,感知情节反复结构。板块三:聚焦情节,初试预测预测实践 1:小猫求助:读第 2-5 自然段,出示插图(小猫躲在门后),提问:“小猫会对老屋说什么?老屋会答应吗?” 学生小组讨论预测,理由可结合插图(小猫害怕)或生活经验(动物需要帮助)。对比文本:“预测和原文一样吗?老屋的回答‘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体现了什么?”(老屋善良)预测实践 2:老母鸡求助:默读第 6-9 自然段,用 “?” 标出不理解的地方,预测:“老母鸡需要什么帮助?老屋会不耐烦吗?”(预设:结合生活中 “多次求助可能被拒绝” 的经验,预测老屋可能犹豫)。角色扮演:三人小组分饰老屋、老母鸡、小猫,朗读对话,注意老母鸡 “孵蛋需要二十一天” 的焦急语气,老屋 “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的耐心。小结方法:板书 “预测依据:插图、生活经验、前文情节”,强调预测不是乱猜,是有理有据的猜想。第 2 课时板块一:复习巩固,激活思维字词听写:课件出示 “门板、准备、暴雨、吃饱”,学生听写后同桌互改,错字在田字格练写 2 遍。情节复述:用 “首先…… 然后…… 最后……” 复述老屋帮助前两位动物的故事,复习情节反复结构。预测热身:出示 “小蜘蛛爬进窗户” 的插图,快速预测:“小蜘蛛会请求什么?老屋会怎么回答?” 学生抢答,说明理由。板块二:深入探究,掌握策略预测实践 3:小蜘蛛的请求:读第 10-17 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 “预测记录表”:预测点 我的预测 预测依据 实际内容 对比发现小蜘蛛的请求 找食物 / 躲雨 前两次都是动物求庇护 讲故事 预测与原文不同,需修正重点分析:“为什么小蜘蛛的请求和前两次不同?老屋说‘再见’后为什么没倒?”(预设:老屋被故事吸引,善良让它持续付出)。预测策略总结:看题目:《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猜想老屋有特殊经历。看插图:动物表情(小猫害怕、母鸡焦急)→猜请求内容。看情节:前两次 “再站 ××”→猜第三次也会答应。联系生活:人帮助他人会收获快乐→猜老屋因善良不倒。出示思维导图,归纳预测方法:播放微课《预测小妙招》,巩固方法。对比感悟:小组讨论 “老屋总也倒不了的真正原因”,结合文中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重复四次的细节,体会老屋因帮助他人获得存在价值,板书 “善良 = 生命力”。板块三:拓展运用,迁移实践课内拓展:《木偶奇遇记》预测:播放故事开头:“老木匠做了个木偶,给它取名匹诺曹……”,学生用 “预测三步法”(看题目→想线索→猜情节)预测匹诺曹的经历,如 “他会说话吗?会遇到什么奇遇?”分发《木偶奇遇记》节选,验证预测,用不同颜色笔标记 “预测正确” 与 “需修正” 的地方。创意表达:我是故事编剧:出示 “老屋门口又来了一只______(动物),它______(请求)” 的创作卡,学生选择动物(如小羊、松鼠),编写对话,同桌交换预测后续,全班分享最佳创意。跨学科活动:绘制 “老屋暖心故事”:用彩笔绘制老屋帮助动物的场景,在图旁用 “老屋说:‘______’” 的句式标注对话,展示在班级 “友善墙”。作业布置:必做:朗读课文给家长听,说说 “你最喜欢老屋的哪次帮助,为什么”。选做:阅读《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边读边预测,记录预测线索和结果。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核心素养落实:通过 “预测 — 验证 — 创作” 的实践链,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发展了逻辑思维,在文化体验中理解了友善的价值,90% 学生能准确说出至少两种预测依据。教学创新点:引入 “预测记录表” 和跨学科绘画,将抽象策略可视化,符合三年级学生具象思维特点;《木偶奇遇记》的拓展预测,实现了从 “教预测” 到 “用预测” 的迁移。不足与改进:部分学生在 “修正预测” 时仍依赖教师提示,可增加 “预测辩论会”,让学生就 “老屋是否该一直帮助他人” 展开讨论,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写字指导中 “暴” 的结构仍有 1/4 学生出错,需用拆字游戏(“日 + 共 + 氺”)强化记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