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彩虹》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彩虹》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二上语文 《彩虹》教学设计
一、单元整体分析
(一)单元主题
本单元围绕 “儿童生活” 主题,编排《彩虹》《去外婆家》《数星星的孩子》三篇课文,以儿童视角展现儿童生活。《彩虹》通过纯真想象传递关爱家人的情感,《去外婆家》展现乡村生活与亲情温暖,《数星星的孩子》突出张衡善于观察思考的品质。
(二)语文要素梯度
《彩虹》:联系生活体会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去外婆家》:结合类似经历,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数星星的孩子》:联系生活经验谈体会。
(三)单元教学要点
内容 教学要点
字词识写 认识 52 个生字,读准 1 个多音字,会写 30 个字,会写 21 个词语;了解 “弹钢琴” 等词组结构特点;辨析运用同音字。
语言积累 学习句子重读关键字词,读好长句子;根据语境补充标点;制作积累卡,背诵《小儿垂钓》。
阅读理解 正确流利朗读,读出人物语气;感受儿童想象世界,体会关爱情感;联系生活谈体会;交流类似经历;自主阅读《闻鸡起舞》。
口头表达 按顺序说手工作品制作过程;养成专心听、记主要信息的习惯。
二、课时教学详情
第 1 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认识 “虹、浇” 等 11 个生字,会写 “丽、提” 等 9 个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说说文中 “我” 想为家人做的事。
(二)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图画导入,引出课文
1.课件出示彩虹图,引导学生用 “一道彩虹”“一道美丽的彩虹” 等词语、词组或句子描述彩虹,激发学习兴趣。2.学习第 1 自然段,教师引读 “雨停了”(“了” 读轻声)、“美丽的桥”(词语连读),理解 “一座美丽的桥” 指彩虹,板书课题并齐读。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课文朗读音频,思考文中 “我” 想为家人做哪些事,交流得出:替爸爸浇田、让妈妈照镜梳头、逗哥哥高兴。
2.自读课文要求:
用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借助拼音读通顺句子,难读句子多读几遍。
标好自然段序号。
同桌交流,扫除字词障碍。
板块三 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出示要求会认的字,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等方式巩固。
讲解 “虹”:象形兼形声字,从虫,工声,甲骨文像彩虹,古人以为是饮水的 “大虫”。
学习 “裙”:分析结构,讲解衣字旁来历,结合裙子、袜子等图片记忆。
重点指导易错字 “浇、壶、系”,课件出示系红领巾的小孩用水壶浇水的图片帮助识记。
2.指导写字:
出示会写字,教师领读、指名认读。
范写并提醒易错笔画:“丽” 下部两边各一个点;“提、挂” 提手旁第三笔是提,“挂” 右部是两个 “土” 叠加;“吗、啊” 口字旁小且偏上;“哥” 下部是 “可”,上部是 “可” 去掉竖钩的钩。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 2 课时
(一)课时目标
会写 “美丽、爸爸” 等 7 个词语。
2.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停顿。3.感受儿童想象世界,体会关爱家人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复习字词,读通课文:
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听写 “美丽、爸爸、高兴、妈妈、月亮、哥哥、秋千” 等词语。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
2.复习回顾,梳理课文:“我” 想提着水壶替爸爸浇田、拿着镜子让妈妈梳头、荡秋千逗哥哥高兴。
板块二 精读课文,突破难点
练读问句,读出问的语气:
出示第一个问句 “爸爸,您浇花用的那把水壶呢?”,引读短语,读出疑问语气,引导理解 “我” 要水壶的原因。
出示第二个长句子 “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师范读、生练读,读出天真语气;让学生圈 “我” 的动作,同桌合作学习,反馈交流,理解这是假设。
出示第三个问句 “您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您高兴吗?”,标出难读词语,读出好奇、追问语气,同桌合作学习,交流品析,体会 “我” 的体贴懂事。
2.练读第 2 自然段,把三个问句连起来读,读通句子,注意分句间停顿和问句语气,读出感情。
板块三 学以致用,体悟情思
用学习第 2 自然段的方法,练读第 3、4 自然段中的长句子 “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
2.感受儿童想象世界,体会关爱情感:
指名读、小组比赛读课文。
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 “我” 的想象,如在彩虹桥洒水像下雨、把镜子比作月亮等。
展开想象:文中的 “我” 是个怎样的小姑娘?如果自己走在彩虹桥上,想为家人做什么?
小结:“我” 是想象力丰富、懂得关爱的小姑娘,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关心家人,做体贴懂事的孩子。
三、板书设计
四、教学反思
课文富有童趣,能启发学生联想。上课利用图片带入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识记生字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读好长句子是重点,教学中把长句子分成词语、短语、短句子读,通过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完成教学目标。重点关注 “德育” 教学,引导学生在想象世界中体会关爱家人的情感。针对二年级学生特点,可适当增加联系生活实际的互动环节,进一步巩固识字效果,加强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与表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