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去外婆家》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婆、候”等生字,会写生字“宝”。2.随情境正确、流利朗读第1 - 2小节,感知“外婆家在山脚”“舅舅带零食”两个场景,体会去外婆家的期待与温暖。3.理解“山楂、毛栗子”等陌生事物;体会“外婆留零食”中的亲情。结合图文与生活,感受外婆的疼爱。【教学重点】随情境正确、流利朗读第1 - 2小节,感知“外婆家在山脚”“舅舅带零食”两个场景,体会去外婆家的期待与温暖。【教学难点】理解“山楂、毛栗子”等陌生事物;体会“外婆留零食”中的亲情。结合图文与生活,感受外婆的疼爱。【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小朋友们,看看窗外的阳光多好呀!你们有没有特别期待去的地方?我听到有小朋友说“外婆家”呢!那去外婆家时,外婆会给你准备什么好吃的?路上能看到什么好玩的呀?预设:外婆会给我买糖果!路上能看到小鸭子/油菜花/拖拉机……哇,你们的外婆家之旅听起来好有趣!今天课文里的小朋友也要去外婆家啦,他的旅程里藏着好多惊喜呢!(板书课题:去外婆家,边写边指“婆”字)这个字念“pó”,跟着老师读:婆—外婆的婆,一起读课题:去外婆家!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轻轻打开课本,翻到《去外婆家》这一课。我们先来自己读课文,注意哦:读准每个字的音,把句子读通顺,遇到课文里的生字,用圆圈圈出来,读完后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认读生字词刚才大家都圈出了生字,现在老师把它们请出来了(出示词语:婆婆 时候 有趣 舅妈 或者 留下 一份 喂鸡 逃走 小曲 衣服 扑鼻)。谁来当小老师读第一个词?师:读得真准!“婆”是第二声,像唱歌一样往上扬。我们开火车读这些词吧,小火车哪里开?师:真棒!现在我们来聊聊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吧。比如“舅”字,上面是“臼”,下面是“男”,可以想“舅舅是家里的男子汉”。3.交流识字方法(1)图文对照法(2)形声字规律(3)生活联系法(4)加一加/换一换三、随情境学文(一)学习第1-2自然段:外婆家在山脚老师:知道了课文有5个自然段,我们先来看看前两个自然段,课文里的小朋友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呀?请大家齐读第1自然段。预设:(齐读后)去外婆家!老师:对!“小时候,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去外婆家”,这句话要读出开心的感觉,就像你们提到去游乐园时的语气。(示范读:“最大的乐趣”读得重一点,拖一长点点)你们试试?(自由读)老师:那外婆家在哪里呢?预设:在山脚下!老师:山上山下有好多“宝贝”呢!课文里说“有吃的,有玩的,还有看的”,你们猜猜会有什么吃的?什么玩的?预设:吃的有野果子,玩的有小石子/蒲公英……老师:想得真好!这些都是“宝贝”,今天我们要学写“宝”字(板书“宝”)。它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宝盖头“宀”,像给下面的“玉”盖了个小房子。写的时候要注意:宝盖头要宽宽的,能盖住下面的“玉”,先写点、点、横钩,再写横、横、竖、横、点。(边说边范写)大家在田字格里描一个。老师:写完后,我们再把第1-2自然段齐读一遍,读出对去外婆家的期待吧!(二)学习第3自然段:舅舅的“宝藏”与外婆的爱外婆家的宝贝真多,谁还会从山上带“宝贝”回来呢?请大家读第3自然段找找答案。预设:舅舅!老师:舅舅带了什么呀?预设:山楂、柿子、毛栗子!老师:山楂,红红的、圆圆的,吃起来酸酸的;毛栗子外面有毛茸茸的壳,剥开里面是甜甜的果肉。你们吃过吗?预设:吃过山楂,酸得我眯眼睛! 我剥过栗子,壳刺刺的。老师:那外婆拿到这些宝贝后怎么做的呀?预设:总要给我留一份!老师:(做“把零食藏进抽屉”的动作)外婆就像这样,把好吃的悄悄留起来,等“我”来的时候给“我”,这藏起来的是什么呀?预设:是零食! 是外婆的爱!老师:太对了!这是外婆满满的爱。我们读这句话时,“总要给我留一份”要读得轻轻的、暖暖的,就像外婆在对我们说话(示范读)。现在男生当舅舅,女生当外婆,我们分角色读这句话吧。老师:如果你们收到外婆留的零食,心里是什么感觉?能不能学着说:“外婆留的______,吃起来______,因为______。”预设:外婆留的山楂,吃起来酸溜溜的,因为里面有外婆的爱!(三)巩固字词一( 座 )山 一( 位 )外婆一( 袋 )山楂 一( 份 )零食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跟着课文里的小朋友,走到了山脚下的外婆家,认识了好多生字,还学会了写“宝”字,更尝到了外婆留的酸甜零食。下节课,我们要去外婆家屋后的山上看看,那里有蹦蹦跳跳的山雀,还有香喷喷的野花呢!板书设计《去外婆家》山脚下 → 宝贝多(吃、玩、看)舅舅带:山楂、柿子、毛栗子外婆留:一份(爱)4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