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去外婆家》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活、些”等生字,掌握笔画笔顺与田字格占位。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外婆家的有趣与亲情温暖,体会“山雀互动、野花飘香”中的童趣与自然之美。3.仿照课文句式分享“快乐经历”,提升语言表达与情感共鸣能力。【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外婆家的有趣与亲情温暖,体会“山雀互动、野花飘香”中的童趣与自然之美。【教学难点】仿照课文句式分享“快乐经历”,提升语言表达与情感共鸣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衔接新课(1)字词闯关:开火车认读词语,随机指名挑战“易错字”(2)课文朗读:分组轮读第1 - 3自然段,评价标准:“期待感(去外婆家)”“温暖感(外婆留零食)”是否读出来→ 指名点评、示范读。(3)课堂导入:上节课我们尝到了外婆留的酸甜零食,这节课去屋后的山上找快乐——看蹦跳的山雀、闻飘香的野花,一定会感受到乐趣哦!二、随情境学文(一)学习第4自然段:屋后的山雀朋友1.情境创设:天气晴朗时,小朋友跑到屋后山上,会遇到谁?(出示句子:“天气好的时候,在屋后的山上玩,会看到一只只小山雀在林间欢快地蹦来跳去,它们是我最喜欢的宝贝。外婆告诉我,从小喂大的山雀不会逃,唧唧一叫,就飞到你手上,唱支小曲给你听。”)2.品读理解:(1)做“山雀蹦跳”动作,联想“林间小精灵”。(2)做“喂山雀”动作,理解“用食物招待”(口字旁表义)。(3)联想“山雀唱小曲”,模仿“唧唧”叫声。(4)悟情:为什么山雀是“最喜欢的宝贝”?外婆的话藏着什么秘密?(预设:山雀活泼可爱;外婆从小喂山雀,教会“自然友好相处”)3.朗读指导:读出“欢快感”:“蹦来跳去”语速稍快,像山雀一样活泼;读出“温柔感”:“从小喂大的山雀不会逃”放慢语速,模仿外婆轻声说话。互动读:男生读“山雀动作”,女生读“外婆的话”(二)学习第5自然段:春日的野花香气1.情境延伸:春天一到,外婆家屋后变成啥样?(出示句子:“每到春天,外婆家屋后的山上,开满了姹紫嫣红的杜鹃花,还有许许多多说不出名字的野花。舅妈出门,采几朵野花戴在头上,或者别在衣服上,走起路来香气扑鼻。”)2.品读想象:做“闻花香”动作,联想“野花香气扑鼻”。3.朗读指导:分组扮演“杜鹃花、野花、舅妈”,边读边做动作4.互动课堂:我是“小导游”用自己的话给同桌介绍“外婆家的山雀/野花”,要求:(1)选一个场景(山雀或野花);(2)用上“数量词+事物+特点”(如:一只只小山雀像______,______ )。5.创设语境,巩固表达一( 只 )山雀 一( 朵 )野花一( 首 )小曲 一( 阵 )花香三、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活、些、总、给、诉、曲、名、香2.重点字分析,教师范写:①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撇、横、竖、竖、横折、横)→提醒“口写扁一点”②总:上下结构,心字底托住。③诉:左右结构,讠旁窄→讠(点、横折提)+ 斥(撇、撇、横、竖、点)→提醒“ 斥”最后一笔点不能忘。④曲:独体字,竖画平行→竖、横折、横、竖、竖、横→强调“中间横画不碰左右竖”。⑤名:上下结构,夕窄口宽→夕(撇、横撇、点)+ 口(竖、横折、横)→强调“口”居下半格,托住“夕”。⑥香:上下结构,禾宽日窄→禾(撇、横、竖、撇、捺)+日(竖、横折、横、横)→提醒“禾”的撇捺舒展,“日”居中。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纠正“坐姿(三个一)”“握笔姿势”,用红笔圈出优秀笔画,评选“最美生字”。四、创意表达仿照课文句式,写一写“我去______家,最有趣的是______,因为______”(提示:可以写奶奶家的菜园、爷爷家的鱼塘、朋友家的小院……)五、作业布置回家后观察“家人做的一件事”(如:妈妈包饺子、爸爸修自行车),用“先……然后……最后……”写一段话。【板书设计】《去外婆家》山脚家 → 零食甜(外婆爱)屋后山 → 山雀跳(自然趣)春天到 → 野花香(春日美)外婆家,真有趣!4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