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青树下的小学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大青树下的小学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51张PPT)
在我国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去一所边疆小学参观一下吧。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找一找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同桌合作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hàn
yàn
bàn
yáng

shuāi
jiāo
fèng
jié
【好奇】
【绚丽】
【坪坝】
【粗壮】
【边疆】
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灿烂美丽。
平坦的场地。
靠近国界的领土。
物体粗大而结实。
找出读音为“yáng”的字,就可以发现小兔子哦








找出读音为“dú”的字,就可以发现小兔子哦
找出读音为“ jié ”的字,就可以发现小兔子哦




初遇学校
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思考:大青树下的小学里有什么?边读边把相关的词语画出来。
国旗
小鸟
小学生
老师
大青树
铜钟
教室
蝴蝶
猴子
松鼠
凤尾竹
小学生
小鸟
老师
国旗
大青树
铜钟
教室
蝴蝶
猴子
松鼠
凤尾竹
说一说
大青树下的小学里有 ,有 ,有 ,还有 。
我们再去认真的读读课文,想一想,这些事物都有哪些
特点?可以找到课文中的词语来形容,也可以用自己的
词语形容。(完成练习)
( )的小学生
( )的小鸟
( )的老师
( )的国旗
( )的大青树
( )的铜钟
( )的教室
( )的蝴蝶
( )的猴子
( )的松鼠
( )的凤尾竹
走进学校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早晨 晨光
造句: 每天早晨,妈妈都要去锻炼身体。
音序:C 部首:曰
chén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绒球花
chén
绒球花
róng
qiú
结构:左右结构
音序:R
部首:纟
音序:Q
部首:王
认真阅读第一段,然后想一想:民族小学的孩子上学时的场景跟我们平时的场景有什么不一样?
(1)上学路上的环境不同,他们从山坡、坪坝、小路上走来。
坪坝

平坦的场地
阿昌族
傣族
景颇族
德昂族
(2)不同民族的孩子穿戴不同、语言不同。
汉族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汉族 汉人
造句:中国的汉字是最具魅力的文字。
音序:H 部首:氵
hàn
阿昌族
傣族
景颇族
德昂族
(2)不同民族的孩子穿戴不同、语言不同。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汉族

zhuāng
结构:左右结构
音序:F 部首:月
结构:上下结构
音序:Z 部首:衣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鲜艳 艳丽
造句: 公园里的花鲜艳无比。
音序:Y 部首:色
yàn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打扮 装扮
造句: 他在电视剧中扮演了
一位老爷爷。
音序:B 部首:扌
bàn
继续阅读第一段,思考除了这些不同的地方,民族小学有没有跟我们基本相同的地方?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yáng
友好相处
尊敬师长
热爱祖国
无论是哪个民族的孩子,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都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老师,也热爱自己的同学。
这节课,同学们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一样,学得特别认真。我们掌握了本课的部分生字、新词,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将跟随作者再次走进这所学校,去教室听课,到大青树下游戏……
走进学校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闹钟敲响了,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学生是怎样上课学习的
例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蹦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大家读书时的声音整齐响亮、抑扬顿挫……

这时,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鸟、树枝、我们会怎么想呢?
我会停止唱歌,去听他们读书。
我会为他们感到骄傲、自豪。
我会静静地停在花朵上,听他们读书。
我会停止摆动,静听他们唱歌。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安静 静止
造句: 他们安静地坐在教室里。
音序:J 部首:青
jìng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停止 停留
造句: 他在杭州停留了几日才走。
音序:T 部首:亻
tíng
下课了,同学们在做什么?操场上会是怎样的情景?学生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孔雀舞
摔跤
做游戏
还招引来了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小动物们写成了看热闹的人,这样写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
shuāi jiāo
孔雀舞
kǒng
què
结构:左右结构
音序:K
部首:子
音序:Q
部首:小
结构:上下结构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fèng
凤尾竹
jié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粗壮 粗细
造句: 这棵树长得非常粗壮。
音序:C 部首:米

(1)应该读出什么感情?
自豪、赞美
(2)结尾为什么要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
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使人联想到钟声悠悠不绝和影子绵绵萦绕,表达一种难忘和怀念之情。












帮小猫收集露珠



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发现你们已经深深爱上这样的学校了。如果让你来夸一夸大青树下的小学,你会怎么夸呢?
说一说
大青树下的小学真 !你们看 。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
团结友爱
和睦相处
穿戴不同,美丽可爱
课上和课下
认真读书,充满欢乐
抒情点题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这所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其他城市的小朋友交朋友,请你给他们写封信,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同学们都在学校里做些什么吧!
写一写
下次再会
找朋友
服装
绒球花
摔跤
孔雀舞
课文先写了早晨, 的情景,再写了 和 的情景,最后写了 。
学生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时
上课学习时
大青树下的小学优美的环境
我会填
下课时活动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服装”等词。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介绍,内化积累的语言,感受民族团结。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体会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团结友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链接生活,导入新课。
介绍自己所熟悉的学校生活。
提示课题,读题质疑。
在我国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那这里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呢?又有哪些不一样的景致呢?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大青树下的小学》,去一探究竟。
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出示会认生字。
坝 汉 艳 扮 扬 读 摔 跤 凤 洁
(1) 指名读,正音。
(2) 小组开火车读。
(3) 同桌互相指读,纠正。
(4) 齐读。
2.找一找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同桌合作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好奇、绚丽、坪坝、粗壮、边疆
3.游戏巩固环节。
四.再读课文,梳理内容。
1.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思考:大青树下的小学里有什么?边读边把相关的词语画出来。
2.交流,出示词语。
小学生 小鸟 老师 国旗 大青树 铜钟 教师 蝴蝶 猴子
松鼠 山狸 凤尾竹
齐读词语。
结合图片认识事物。
用句式说一说:
大青树下的小学里有 ,有 ,有 ,还有 。
如果把这些事物都画在一张纸上,大青树下的小学一定非常漂亮!但是怎么画才能突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呢?对,就是抓住所有事物的特点。
我们再去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这些事物都有哪些特点?可以找课文中的词语来形容,也可以用自己的词语形容。
( )的同学 ( )的老师 ( )的小鸟
( )的国旗 ( )的大青树 ( )的铜钟
( )的教师 ( )的蝴蝶 ( )的猴子
( )的山狸 ( )的凤尾竹 ( )的粉墙
交流学生发现的词语。
重点交流“( )的学生”,练习课文语段,发现不同时间、不同角度,形容同学们特点的词语不同。
抓住特点,画出心中的小学。
抓住特点,我们就可以把民族小学画得更美丽。请大家用最简单的方式画一画大青树下的小学。(选择一两个事物,抓住特点画,时间2分钟)
五、分段评议,加深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教师引导学生边看插图,边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民族小学的孩子上学时的场景和我们平时的场景有什么不一样
(2)交流反馈。
预设一:上学路上的环境不同,他们从山坡、坪坝、小路上走来。
①说说山坡、小路的特点。
②看图片理解“坪坝”。
③用自己的画说说孩子们上学路上的情景。
预设二:不同民族的孩子穿戴不同、语言不同。
①图片出示各个民族的服饰,说说他们穿戴的特点。
②结合汉族,讲解生字“汉”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又”的捺画舒展写。
③出示句子,联系课文朗读体会: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老师讲解这么多孩子穿着各民族的服装,校园就显得更加美丽了。
④结合句子,讲解生字“服”“装”“艳”“扮”。
书写指导:
服:“月”瘦长,右边的第一笔是横折钩。
装:“壮”写扁一些;“衣”第三笔撇舒展,第六笔捺舒展。
艳:“丰”三横间距均匀,竖画起笔稍高。
扮:左窄右宽。
(3)继续阅读第一段,思考除了这些不同的地方,民族小学有没有跟我们基本相同的地方?
课件出示: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强调“扬”的读音。
交流反馈。
发现相同之处:友好相处、尊敬师长、热爱祖国。
教师小结:无论是哪个民族的孩子,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都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老师,也热爱自己的同学。
六、结课,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一样,学得特别认真。我们掌握了本课的部分生字、新词,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将跟随作者再次走进这所学校,去教室听课,到大青树下游戏……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所小学的美。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朗读感悟,进一步发现小学的美。
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学习第2.3自然段。
(1)“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闹钟敲响了,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学生是怎样上课学习的
(2)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进行想象补充。
预设: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蹦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大家读书时的声音整齐响亮、抑扬顿挫……
(3)这时,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鸟、树枝、我们会怎么想呢?(学生思考讨论)
预设:小猴:我会为他们感到骄傲、自豪。
蝴蝶:我会静静地停在花朵上,听他们读书。
小鸟:我会停止唱歌,去听他们读书。
树枝:我会停止摆动,静听他们唱歌。
(4)教师总结:同学们谈的真好,下面请你们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两段文字。
结合句子,讲解生字“静”、“停”。
书写指导:
静:“青”的横稍斜;:“争”的第四笔横出头。
停:左窄右宽,右部上下对正。
下课了,同学们在做什么?操场上会是怎样的情景?学生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预设: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还招引来了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小动物们写成了看热闹的人,这样写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
结合答案,讲解生字“孔”、“雀”。
书写指导:
孔:第三笔是提,不要写成横。
雀:第四笔撇舒展,下面的四横间距均匀。
学习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课文,老师强调“凤”、“洁”读音。
学习生字:粗
书写指导:左高右低。第六笔是点。
学生再次深情朗读第四自然段,体会自豪之情。
思考:应该读出什么感情?
明确:自豪、赞美
结尾为什么要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
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使人联想到钟声悠悠不绝和影子绵绵萦绕,表达一种难忘和怀念之情。
游戏巩固。
三.课后延伸,写话练习。
1.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发现你们已经深深爱上这样的学校了。如果让你来夸一夸大青树下的小学,你会怎么夸呢?
大青树下的小学真 !你们看 。
这所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其他城市的小朋友交朋友,请你给他们写封信,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同学们都在学校里做些什么吧!
四.习题巩固。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