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学案最新考纲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造成的危害,综合治理与保护措施。分析解读 能够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1.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破坏、湿地减少……2.掌握它们形成的原因与危害3.综合治理与保护措施区域研究方法 一、荒漠化1.概念:是指发生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②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实质是一种③________________。2.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④________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范围: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线以北;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2.干旱特征的成因:地处⑥__________腹地,加上山岭重重阻隔,水汽难以到达。3.西北地区以⑦__________为界,形成东、西两大区。4.干旱的自然特征: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⑧________作用显著;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⑨______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⑩__________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 __________和不合理利用。2.人为因素的表现:过度 ________、过度放牧、过度 ________、不合理的灌溉。四、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古代盲目垦耕,大部分古绿洲相继被迫放弃;近代北方 ______________地带大规模移民开垦,人口剧增,迫于生计,农垦规模扩大,直接加剧荒漠化;现代由于 __________和管理失误,荒漠化越来越严重。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1)预防 ________________的威胁;(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 ____________。2.防治原则:坚持维护 __________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3.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 ____资源。(2)利用 ______措施和________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________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问题思考】1.议一议:沙漠化与荒漠化有何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想一想: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想一想:草方格沙障固沙的原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一 荒漠化的成因结合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治理荒漠化成效显著,全国已有20%的荒漠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材料二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A、B、C三地荒漠化状况图(1)A地区荒漠化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地区是内蒙古的科尔沁地区,试分析该地区荒漠化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图中可以看出,B地土地荒漠化面积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C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图”中①②③分别指何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归纳】荒漠化的防治对策措施具体内容合理用水①农作区,主要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______农业;②牧区草原,要减少______数量;③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封沙禁牧①绿洲外围________,绿洲前沿建防沙林带,绿洲内部建____________;②流沙地区设置__________工程;③从土地适宜性出发,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禁樵禁采不再毁林开荒;营造________,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其他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反馈练习】1.土地荒漠化包括()①土地荒漠化②石质荒漠化③次生盐渍化④绿洲沼泽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植被破坏②气候变异③海平面上升④酸雨危害⑤风沙侵蚀⑥水土流失⑦过度开发⑧太阳活动A.①②⑤⑥⑦B.②③④⑥⑦C.③④⑤⑥⑦D.④⑤⑥⑦⑧3.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是()A以山地、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B东部是高原,西部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C贺兰山是最高大的山脉,南北走向且位于中部D.内蒙古高原跨半干旱、干旱区,横贯本区东西4、关于西北地区人口、耕地与荒漠化土地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导致耕地面积缩小和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B.人口增长导致耕地面积扩大和荒漠化土地面积缩小C.耕地面积扩大导致人口增长和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D.人口增长使耕地面积扩大,从而导致荒漠化范围扩大5.我国下列地区及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A江南丘陵——红漠化B黄土高原——盐渍化C云贵高原——沙漠化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石漠化读图,回答6~8题。6.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A.黄土高原B.柴达木盆地C.天山D.内蒙古高原7.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正确的措施是A.兴建小水电站B.利用风力发电C.营造速生薪炭林D.修建核电站8.造成该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是( )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农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读表回答9~10题。年份(年)1955196519751985199520002005荒漠化面积(万公顷)67697189197.26257.8262.29.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②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③过度放牧,草场被破坏 ④过度开垦,土地退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①南方低山丘陵均实行退耕还林 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 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完成11~14题。11.适宜建坎儿井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12.绿洲地区的水源主要来自()A.高山冰雪融水B.大气降雨C.地下水D.夜间降温时空气中的冷凝水13.林带的主要作用是()A.防风固沙B.净化空气C.调节气候D.涵养水源14.绿洲的大小和规模取决于()A.气候的状况B.水资源的多寡C.土地开垦的规模D.防护林带的规模15.2008年9月23日宁夏各界人士在银川举行盛大集会,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结合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Q、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 、 。(2)分析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3)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R地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4)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16.读下述材料及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根据国家林业局防治沙漠化管理中心透露,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风沙带目前已达270万平方千米左右,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三十。目前沙化土地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13个省区市已经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约4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风沙带。资料(二)2001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支持中国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建立伙伴关系筹资国际会议传出信息: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多亿元,平均每天损失1.5亿元。(1)我国这个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原因:(2)该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有。(3)A地沙漠的名称是;B地沙漠所在省区是,(4)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5)华北地区哪种天气现象是土地荒漠化加剧的反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