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课语文课件(共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课语文课件(共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高三语文
开学第一课
二〇二五年八月二十日
她们说:“语文是我的母语,只要会读会写,学不学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
他们说:“语文想学好花的时间太多性价比不高,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不如做数理化。”
他/她们还说:“中年老师+不提问+磁性低沉嗓音+一直翻译文言文+第一节课=最舒适环境睡回笼觉”
怎么看待高三语文课?
1 语文的基础性
语文可以临时突击和背诵,但是更加侧重于天长日久的积累。别想着后期进行恶补可以提分。高考实实在在证明了语文成绩的提高,靠的是点滴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语文的特点:博而杂 广泛阅读积累,多见题型
2.语文的重要性:
(1)高考语文分差很大 低分:80来分 高分:120大几分
(2)一流大学的参考在高考录取过程中,同样的分数看语文,希望考取一流大学的同学一定要在语文上高于其他同学。
3.明确目标,鼓足干劲:
高考目标分数:考一个理想的大学,语文130分,最低125
4.树立信心:每个同学都有潜力学好语文。语文偏科都是暂时的,事实证明坚持努力,最后一定行!
5学习方法:点滴积累落到实处,紧跟老师绝不放松。
语文学科的特点
东华历史 袁佳鑫 语文135
清华大学(现研一)
泉五物理 卓孟毅 语文150
清华大学(现大三)
华附物理 唐楚玥 语文146
北京大学(现大四)
杭二物理 王奕文 语文142
北京大学(现大二)
【旧闻速递】据媒体报道,福建泉州五中考生卓孟毅在2024年的高考中总分678分,其中语文考了满分150分。
“语文”能干啥!带你冲击名校!
高考语文考情分析(数据来源网络)
传统“数学定胜负”格局被打破,冲击名校需语文至少128分,普通考生则依赖语文作为主要得分项 。
高分考生共性特质
阅读素养深厚 :浙江142分考生王同学日均保持2小时经典阅读,其读书笔记包含学术论文摘要整合 。
表达能力卓越 :高分生作文普遍呈现逻辑严密、例证新颖的特点,文言文翻译准确率超95% 。
观察力与敏感度 :对文本细节的捕捉能力突出,能发现常规练习中未被标注的关键手法运用 。
总结:要想上好大学,语文不能差!
心中有卷
大题 分 类 分值 题型设置
一.现代文阅读 信息类文本阅读 9分 3个客观题
10分 2个主观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16分 2个单项选择题+2个主观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20分 3个选择题9分(断句+文化常识+内容理解)+翻译8分+主观题3分
古代诗歌阅读 9分 1个选择题+1个主观题
名句名篇默写 6分 3个理解性默写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两个小语段阅读 (议论类、描写类、说明类为主) 主观题 9分 成语
病句
连贯或标点……
11分 补写句子+连贯+得体+图文转换+压缩语段+仿写+扩写+逻辑推断+微写作+应用文
四.写作 议论文 60分 新材料作文或是任务驱动型作文
新高考1卷各题型、分值与时间安排
总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种,平均每分钟得1分。要给作文留足50分钟的时间。
1.论述类文本阅读:3道选择题,2道主观题,大约需要25分钟。
2.文学类文本阅读:1道选择题,2道简答题,大约需要15分钟。
3.文言文阅读:3道选择题,1道翻译题,1道主观题,大约需要18分钟。
4.古代诗歌阅读:1道选择题,1道简答题,大约需要12分钟。
5.名篇名句默写:6个空,控制在2分钟左右。
6.语言文字运用:大约需要23分钟。
7.作文:共60分,最少需要50分钟,这是底线。即使时间不够,最好心中也有一个提纲,再动笔。
8.最后留出5分钟涂卡和检查答题的时间。
专题0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专题02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03 小说阅读
专题04 散文阅读
专题05 人物传记与科普文阅读
专题06 文言文阅读
专题07 古代诗歌阅读
专题08 名篇名句默写
专题09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专题10 辨析并修改病句
专题11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专题12 句式与修辞,扩展与压缩
专题13 语段综合及应用文修改
专题14 作文
更系统的知识,更实用的解题技巧
专题学习
1.稳中有变,力求突破
与23年,24年的题型相比,本次题型客观题有所增加,学生的书写量略微减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要求进步提高;
2.选材多样,灵活多变
本套试卷的选材为“说明+文学”,选材类型多样,需要学生课下进行广泛的阅读,培养语感;
3.考点多变,注重能力
本套试卷将常见的成语、修辞、语句衔接、压缩语段等知识点进行融合,具有“反套路”的特色,有效避免“押题”。侧重对理解、鉴赏能力的考查,在日常复习中需注重能力的培养。
4.衔接统编教材,强调语文实践
新课标I卷和II卷试题增强和统编教材的关联,考教结合的趋势更明显。
高考语文的特点
备考建议:
一、牢固基础,细致入微
一轮复习日程长,有大量的时间梳理各知识点,要特别重视一轮复习,不仅要跟着老师把所有知识点过一遍,自己在课后也要巩固。
一轮复习时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建议:不要自欺欺人
二、不盲目做题,会独立思考
高三阶段有大量的试卷等着做,做题一方面是巩固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是提升做题技巧,锻炼思维能力。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变成无目的“题海战术”。很多同学喜欢在做完题后或者一碰到难题就迫不及待地翻参考答案,时间久了不利于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备考提醒:
1.减少机械刷题,真正理解文本
2.观察生活,增加阅历。
3.在积累中,提升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三. 衔接教学,促进课堂提质
2025年高考语文试题致力于引导一线教学用好统编教材,提高课堂质量;引导学生重视课堂学习,对课内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扭转机械刷题、以练代学的不良习惯。
试卷多个部分的试题均注重与教材的关联,除了考查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之外,还注重衔接学习任务,呼应延伸阅读。
例如全国一卷阅读I的第5题引入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与阅读材料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强化了教材与考试的关联,引导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深度教学。
作文第二则材料选自艾青的名篇《我爱这土地》,该诗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篇目。 全国二卷阅读II的材料选自《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中的《范进中举》就选自该书,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名著导读”板块还专门安排了对《儒林外史》的整本书阅读,围绕这部书展开多种指向的“专题探究”。试题的命制关注教材中的学习任务,呼应了教学中的重点问题。
四、重视课堂,落实课后,厚积薄发
高三和高一高二的区别在于,上课没那么多的“精彩故事”,而是较为枯燥的知识系统的整合,需要沉得住气,耐得住性子,忍得了寂寞。
不管这节课的内容是多么基础,都需要认真对待,将自己定位成一个刚求学的学生,扎扎实实把基础打牢固,才能做到厚积薄发,一夜成名天下知!
五.计划可执行,任务有清单
庞大的学习任务需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来指引和规划,有计划就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时间:
1.利用碎片时间,比如去学校的路上背一背古诗文;
2.系统回归教材,夯实文言文基础、梳理单元写作任务、把握理解性默写等。
3.素材积累有计划,除关注时事热点,要有独特的个性素材,有文化味,有个性的大国工匠故事。
建议:任务完成时间两周左右,避免过度学习而厌烦
资料准备
①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
注重积累成语、文言知识(常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作文素材(第一学期要多积累,第二学期时间有限)
资料准备
②每人准备一个错题本:
将自己每次测试做错的题(词语、成语、文言实词虚词、艺术手法等)记录下来,反复复习。
③每人准备一个大夹子,将每份做过的资料写上日期、姓名,按时间顺序夹好保存)
资料准备
④准备好《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⑤备好默写本,能让考试复习更加有针对性
为避免资料走混,请写好姓名
  1、在整理改错中找规律,注重避免“重蹈覆辙”。分析归类错题,争取做到避免失误丢分,不犯同样的错误。
  2、在答案中找规律,注重比较提高。要仔细分析答案,比较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的不同之处,找出问题,在比较中获得提高。
特别提醒
重视书写!!!
一笔一划
横平竖直
不要连笔
字乃文人之衣冠,字是高考作文之颜值。
书写要始于颜值,终于才华,适用于阅人,也适用于阅文。
课前:
1.提前喝水,去厕所,做好上课准备
2.背诵课前任务
课中:
1.及时记笔记(红笔、黑笔、荧光笔)、整理资料
2.用好笔记本、摘抄本
3.参与课堂
习题课:
1.不翻书,独立限时完成,保证效率、正确率;
2.交作业要及时
语文课要求
亲爱的同学们,战友们:
大家好!
站在这里,看着你们一张张熟悉而又充满朝气的面孔,我的心中满怀激动与喜悦。首先,我要由衷地恭喜大家,恭喜你们正式步入了高三这段非凡的征程!欢迎你们回家,回到这个我们即将并肩作战、挥洒汗水的战场。
能继续与各位一同奋战,是我莫大的荣幸。过去的两年,我们早已是默契的战友;未来的这一年,我们将成为最坚不可摧的同盟。
时间的力量在高三更显,它是“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它是“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它是“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接下里你每一天的度过都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只要我们不放弃,凡事就必有转圜的余地,必能迎来高光时刻。
最后,我不祝你们人人都当状元,但我真心祝愿——明年六月,你们每个人都能无愧于心,笑着走出考场。愿你们付出的所有努力,都不被辜负;愿你们流过的每一滴汗,都化作未来的光。
开学寄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