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教案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教案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教案 | 物理学科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知识要求】
1.通过实验,知道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2.认识量筒和量杯,会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了解身上的“尺”和“表”。
【教学重难点】
1.用特殊方法测长度。
2.利用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
量筒、量杯、适量的水
我们已学过长度的测量,你能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了。那你是否能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呢?又如何测量一条曲线的长度呢?
一、长度的“间接”测量
教师引导学生想办法测算出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1.累积法(也叫测多算少法):把n段相同长度的物体叠合,使叠合后的总长度比刻度尺的分度值长得多,测出总长度除以n,就可以算出物体的长度。
2.以直代曲法(也叫重合法):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然后将棉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出棉线的长度,即为曲线的长度。
3.滚轮法:用一个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被测直线或曲线的长度等于圈数乘周长。
4.化整为零法(也叫测少算多法):被测物体的长度很大时,可先测出其中一小段的长度,再找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算出物体的总长度。如:测量一卷粗细均匀的细铁丝的长度,可先取一小段铁丝,测出它的长度L0和质量m0,然后称出整卷铁丝的质量m总,则可以算出整卷铁丝的长度L=·L0。
5.纸带重叠法:测量圆柱体的周长时,将纸带平行于圆柱的横截面紧紧围住圆柱体,在纸带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一小孔,展开纸带,用刻度尺测出两孔间的距离,即为圆柱体的周长。
6.替代法:当一个物体的长度无法直接测量时,可用与它长度相等的物体来代替。如用刻度尺和两块三角板测量球的直径、硬币的直径等。
例题讲解:
【例1】要测量1个硬币的厚度,并尽可能减小误差,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测量1个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个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量10个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得出1个硬币的厚度
【解析】由于1个硬币的厚度很小,用刻度尺不易直接测量,若直接测量则误差会很大,因此要准确测出1个硬币的厚度,应采取累积法,即用刻度尺测出10个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就可得到1个硬币的厚度。
【答案】D
二、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师提问:正方体、长方体等形状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可以怎样测算?
学生回答:用刻度尺测出正方体的边长,边长的立方即等于正方体的体积;用刻度尺分别测出长方体的长、宽、高,这三者的乘积就是长方体的体积。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一个任意形状的物体,怎样测量它的体积呢?
1.量筒和量杯的用途: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
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一放、二观、三读。
(1)一放:量筒或量杯在使用时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不能倾斜使用。
(2)二观:使用前要观察它的分度值和它能测量的最大值,其中“mL”表示“毫升”,1mL=1cm3。
(3)三读:读数时,视线要跟液面相平,若液面呈凹形,视线应与凹形的底部保持相平,若液面呈凸形,视线应与凸形的顶部保持相平。
3.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可采用“排水法”进行测量。
(1)先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V1。
(2)把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细线系好,轻轻放入量筒内(完全浸没),读取量筒内水和物体的总体积V2。
(3)被测物体的体积V=V2-V1。
例题讲解:
【例2】小刚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形状不规则的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放入量筒,如下图所示。则量筒中水的体积是    cm3,被测矿石的体积是    cm3。
【解析】由图可知,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后,根据水面到达的刻度可以读出其体积V1=60mL=60cm3;将形状不规则的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放入量筒中,根据水面到达的刻度可以读出其总体积V2=80mL=80cm3,则矿石的体积V=V2-V1=80cm3-60cm3=20cm3。
【答案】60 20
三、身上的“尺”和“表”
上面所说的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都要用到测量工具。假如你身边什么工具都没有,你能否对长度、时间进行一些估测呢?
1.你身上的“尺”:在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估测长度。估测长度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目测,还可以用身体的某部分或身边的某些物品作为“尺”去测量。如:大拇指的宽度约为2cm,手掌的宽度约为10cm,一拃的长度约为15cm,一步长约为50cm,两臂伸开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等。
2.你身上的“表”:在正常情况下,测出你的脉搏1min跳动多少次,然后用它作为表,估测时间。
例题讲解:
【例3】人体的某些部位可以当作“尺”,用来估测物体的长度,如下图所示,一拳的宽度L约为1    。然后用它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约是0.3    。(均填物理量单位符号)
【解析】一拳的宽度为1cm太小,1m太大,1dm比较符合实际,故一拳的宽度约为1dm;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一拳的宽度的3倍,故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3×1dm=3dm=0.3m。
【答案】dm m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长度和时间
测量的应用
  首先,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有些物体,我们用一般的长度测量方法无法进行测量,从而引出这节课的主题,进而激发学生不断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课主要是讲了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以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的方法,同时利用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来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能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