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物质的密度 教案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物质的密度 教案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教案 | 物理学科
5.2 物质的密度
【知识要求】
1.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2.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比值法定义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天平、正方体木块和铁块
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从物理学角度上来说,就是说“铁的质量比木头的质量大”,你对这种说法怎么看?
一、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猜想与假设: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2.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
(1)你准备选取哪些物体作为研究对象?
(2)实验中应当选择哪些测量工具?
(3)实验的步骤有哪些?要收集哪些信息?
3.获取与处理信息(教师演示):
(1)取两块形状规则但体积不同的木块,用天平和直尺把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测算出来。
(2)取两块体积不同的实心铁块,用天平和量筒把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测量出来。
4.分析与论证:
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等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相等的。
5.评估与反思:你认为这次探究还有哪些不足和疏漏的地方,请讨论,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例题讲解:
【例1】某物理小组为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用体积不同的铁块和松木块做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序 物块 V/cm3 m/g /(g·cm-3)
1 铁块1 10 79
2 铁块2 20 158
3 松木块1 10 5
4 松木块2 20 10
  (1)计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填入表中。
(2)分析实验次序1与2或3与4的数据,可归纳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选填“相同”或“不同”)。
(3)分析实验次序1与3或2与4的数据,可归纳得出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选填“相同”或“不同”)。
【解析】(1)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时,将数据依次代入可得的比值分别为7.9g/cm3、7.9g/cm3、0.5g/cm3和0.5g/cm3。(2)分析比较实验次序1与2或3与4的数据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3)分析比较实验次序1与3或2与4的数据可知,不同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答案】(1)7.9 7.9 0.5 0.5 (2)相同 (3)不同
二、密度
1.意义:表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定义: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公式:ρ=。
4.单位:(1)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2)常用单位有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
(3)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5.物理含义:ρ水=1.0×103kg/m3,表示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教师提问:一桶水和一杯水,它们的质量大小怎么样?它们的密度怎么样?
学生思考回答:一桶水的质量大于一杯水的质量,但它们的密度相等。
教师提问:说明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密度表示了物质的一种属性,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但可通过质量与体积进行计算。
例题讲解:
【例2】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ρ酒=0.9×103kg/m3),则它装满酒时酒的质量为    kg;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    g。
【解析】酒瓶的容量V=500mL=5×10-4m3,装满酒时酒的质量m1=ρ酒V=0.9×103kg/m3×5×10-4m3=0.45kg,装满水时水的质量m2=ρ水V=1.0×103kg/m3×5×10-4m3=0.5k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Δm=m2-m1=0.5kg-0.45kg=0.05kg=50g。
【答案】0.45 50
【迷津指点】在利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将体积、质量的单位统一成与密度单位相对应的单位。
【例3】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为1.5kg,若盛满某种液体时称得质量为1.75kg,则该液体的密度是(  )
A.10×103kg/m3 B.1.16×103kg/m3
C.1.75×103kg/m3 D.1.2×103kg/m3
【解析】玻璃瓶中装满水时,水的质量m水=1.5kg-0.25kg=1.25kg,则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V===1.25×10-3m3;玻璃瓶中装满某种液体时,液体的质量m液=1.75kg-0.25kg=1.5kg,则该液体的密度ρ液===1.2×103kg/m3。
【答案】D
5.2 物质的密度
物质的
密度
  由于密度是个抽象的物理概念,因此在引出密度这一概念前,先构建学生对质量和体积的认识,然后启发学生回答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密度概念。这样既减小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难度,也避免了知识的直接灌输。通过对比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密度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然后引入计算公式及其单位。但在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时,部分学生还不太熟悉,特别是体积单位的换算容易出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