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论语》十二章一轮复习 教材衔接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复习目标1.背诵《〈论语〉十二章》2.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质”及次常用字“喻”“施”“敏”“归”,翻译重点句子。2.挖掘写作素材并尝试运用,完成议论文段写作。自学指导:1、背诵全文,完成理解性默写(早读)2、自读课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完成挖空练习(早读、课下)3、字词检测,学以致用,完成对应练习(课上)[情境默写](1)小志在看《旧唐书·魏征传》时,看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一句,不禁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文句“ , ”。 (2)在思政课上,老师引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 , ”教导学生,做人要明白道义,不要唯利是图。 (3)《<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 ”和“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4)《<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是“ , ”。 (5)《<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之后,还要求君子“ ”,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 , 。”(7)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 。”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就有道而正焉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任重而道远文本内容回顾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论及人类共同的、亘古不变的核心价值,是中国读书人不可绕行的思想文化经典。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思想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论语十二章》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思想修养方面的经典语录。第1、4、6章——君子与小人。第2、7、9、10章——论“仁”。第 3、8章——论“道”的学习。第5、11章——修已与待人。第12章——学习《诗》《礼》的重要性。一、基础梳理1.通假字“知”同“智”2.成语积累①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迫切。②见贤思齐:见到贤能的人就想向他看齐。③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④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⑤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生。⑥未成一篑:犹功亏一篑。比喻功败垂成。⑦为山止篑:比喻功败垂成。⑧一篑之功:成功前的最后一筐土,比喻成功前的最后一分努力。知者不惑3.古今异义词例句 古义 今义①仁以为己任 认为②诗,可以兴,可以观 表示可能或能够③然后君子 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④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一句话⑤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形容人文雅有礼貌⑥譬如平地 平坦的土地⑦小子何莫学夫《诗》 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把……作为可以用来这样之后一个字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填平洼地老师对学生的称呼4.词类活用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就有道而正焉 朝闻道,夕死可矣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迩之事父 a.作v.匡正、端正n.作状语,在心里贤:a.作n.有贤德、有才华的人。齐:a.作v.向……看齐朝:n.作状语,在早晨。夕:n.作状语,在晚上n.作v.侍奉5.特殊句式例句 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止,吾止也;进,吾往也 仁以为己任 敏于事而慎于言 人而不仁,如礼何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判断句 标志词:则判断句 也宾语前置句 标志词:仁(宾语)、以(介词)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于固定句式 如……何,把……怎么样表反问的固定句式 不亦……乎?不……也吗?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①质胜文则野 ②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③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并序》) ④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 ⑤唯昭质其犹未亏(《离骚》) ⑥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⑦必以长安君为质(《触龙说赵太后》)⑧质明,避哨竹林中(《指南录后序》)⑨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质朴,朴实质地,底子资质,本性询问本质同“贽”,见面礼抵押品,指作为保证的人或物正,刚刚同“锧”,古代腰斩人用的砧板文言实词积累——质高考链接(1)(2022新高考1I卷)吴汉为人质厚少文一道(2)(2020全国I卷)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3)(2016全国I卷)公亮质之日:“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答案:①质朴②格式③质问词语 例句 意义或用法喻 ①君子喻于义 ②喻之以理 ③不足以喻其美 施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③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张衡传》④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⑤留作待遗施⑥功施到今《谏逐客书》v.知晓,明白,这里译为“懂得”v.劝导,告知v.比喻v.施加v.施行v.设置,安放v.用v.施与,给予v.延续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②之子于归,宜其室家③民归之,由水之就下④而皆背晋以归梁⑤后五年,吾妻来归⑥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文言实词积累——归称赞、称许出嫁、嫁归向,归附归属,归依女子出嫁同“馈”① 敏于事而慎于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②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敬谢不敏③ 燃萁之敏a.勤勉a.聪明,机智文言实词积累——敏v.迅速,敏捷(1)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2)佛印居右,鲁直居左。(《核舟记》)(3)昂其值,居为奇货。(《促织》)成语:奇货可居(4)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5)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侍坐》)(6)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7)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谏太宗十思疏》)文言实词积累——居(1)动词,居住;(2)动词,处在,处于;(3)动词,积蓄,贮存;(4)动词,停止,停留;(5) 动词,平时,闲居;(6)动词,过了,经过;(7)动词,占据,占有;原创习题引路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中的“言”是“字”的意思,与《琵琶行》“凡六百一十六言”中“言”的意思不同。B.“人而不仁,如礼何”中的“而”表假设,是“如果,假设”的意思,与《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中“而”的用法相同。C.“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中的“归”是“称赞,赞许”的意思,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中“归”的意思不同。D.“质胜文则野”中的“质”是“质朴,朴实”的意思,与《屈原列传》“厚币委质事楚”中“质”的意思不同。解析:B。A错误,都是“字”的意思;B正确,均表假设;C正确,称赞,赞许/同“馈”。D正确,质朴/同“贽”,见面礼。A写作素材积累运用角度:思考、乐观、虚心学习、坚守信念、自强不息、文质兼备、重义轻利、、持之以恒、安贫乐道、笑对逆境、执着追求青年者,国之魂也。我辈青年,应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坚守文化,钟芳蓉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科技强国,曹原仰望星空踏上《自然》;铸就重器,“神舟”团队将梦想写在浩瀚宇宙。前辈尚有如此之势,我辈定当砥砺前行。《论语·泰伯》有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们生于盛世,定当不负盛世,作为新时代青年,吾辈必以青年之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浮舟沧海,立马昆仑!素材运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告诉我们君子要有智、仁、勇三德,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袁隆平,钟南山、张定宇……他们克服艰难险阻,为人民服务,智、仁、勇三德俱备,谓之君子,谓之圣人,他们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可是,郑爽、吴亦凡、张哲翰……总是有人在践踏良知,挑战公序良俗,无德无仁。于是,惑、忧、惧便成了他们头顶挥之不去的阴云。又如北大吴谢宇,能够考上北大,也许该称他一声“智者”,可是,才胜德谓之小人,他的德行没能配上他的才华,最终酿成了惨剧。由此可见德之重要。希望同学们三德俱备,才德全尽,成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素材运用——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义利不分,难以处世;见利忘义,难以为人。先秦时孔子就曾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河南暴发洪水,一度经营惨淡的鸿星尔克出手捐助5000万;贵人鸟集团刚刚面临破产重组,也悄悄捐了3000万,这些民族品牌生动的诠释了民族大爱、大义与担当,“君子喻义”就如暖流一般温暖国人心。反观某些小人行为,国家尚处疫情严重之际,有人趁国之危,公然不戴口罩外出,做出过激行为在网络上博人眼球扰乱社会秩序,有些网络平台为了眼前利益大肆哄抬口罩价格,在网上散播谣言引发社会恐慌。“见利忘义”也在这些人身上得到生动“诠释”。追求利益不应成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利刃,而只有将大义谨记于心,担在肩上,才能称得上“君子”。素材运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日常生活中,与优秀的人同行,及时反省自己的错误,是一位君子的必修之课。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努力修养品行,及时反思过错,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更是自我修行的真理。古有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创造贞观之治;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传播儒学,引导后人。好的榜样驱使我们努力赶上,坏的榜样教会我们吸取教训,引以为戒。现如今,我们更应该向优秀的人看齐,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素材运用——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中有言:“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许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多都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草鞋书记”杨善洲,二十年耕耘,乃使荒山变青山;“敦煌女儿”樊锦诗,五十载守护,方让敦煌复辉煌;“纯粹作家”陈忠实,耗一生写作,然使支笔丈文学。多少前辈,为心中所想而不懈奋斗,为实现抱负而不懈努力。反观“三分钟热度”那些人,缺的正是这份坚持,他们即便涉及的领域再广,也未必会有所成就。作为当代中国鲜活生命力的我们,应该向前辈们看齐,锲而不舍,接续奋斗,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时代华章!素材运用——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