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质量监测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D C B A B C B A C D C B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6.形变 大 17.OB 竖直向下 18.前 相互
19. 变大 20.摩擦(力) 转动 21.省力 25
22.增大 减小 23. 竖直向上 24.0(零) 50
评分意见:(1)专业术语出现错别字不给分;(2)“选填”需和后面选项文字一致;(3)涉及变化的,趋势正确,词意相近均给分;(4)20题第一空填“阻力”也给分,第二空填“旋转”、“扭动”等也给分。
三、作图与计算题(共16分。计算题在解答时应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5.(4分)
(1)(2分) (2)(2分)
评分意见:第(1)小题正确画出摩擦力f的示意图给1分,摩擦力f画在接触面上不扣分,正确画出压力F的示意图给1分,未标垂直符号不扣分,压力F与斜面明显不垂直不得分;第(2)小题正确画出最小动力的示意图给1分,未标垂直符号不扣分,与OA明显不垂直不得分,正确画出阻力臂给1分。
26.(6分)
解:(1)机器人和货物的总重力为 (3分)
(2)机器人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平衡,则牵引力为
(1分)
牵引力所做的功为 (2分)
评分意见:第(1)小题3分,公式、代入数据及单位、结果及单位各1分,单位错误扣1分。第(2)小题综合计算正确同样给分。
27.(6分)
解:(1)绳子在5 s内移动的距离为 (1分)
拉力做的总功为 (1分)
拉力的功率为 (1分)
(2)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1分)
滑轮组提升物体时的机械效率为 (2分)
评分意见:第(1)小题其他解法,答案正确,均可给分;第(1)(2)小题结果或单位错误不给分。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8.(8分)
(1)二力平衡
(2)压力(或压力大小)
(3)乙、丙
(4)不正确(1分),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1分,意思正确均给分)
29.(10分)
(1)水平
(2)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意思正确均给分)
(3)15
(4)左 调左右侧的平衡螺母均可,天平向右倾斜说明右侧力和力臂的乘积大于左侧,所以增大左侧力臂或减小右侧力臂都可以使天平平衡(解释合理均给分)
B卷(共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二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A B AC BD
二、综合题(共10分。第7题在解答时应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
6.(每空1分,共4分)
(1)沿拱券曲线的压力(或压力)
(2)80
(3)重力势 1250
7.(6分)
解:(1)(或) (1分)
(2)根据图28乙可得,时向容器内注入了1.5 kg的水
注入水的体积为
圆柱体A的重力为 (1分)
假设圆柱体A尚未浮起,则水只占据容器底面积减去圆柱体A底面积的部分,则可得水的深度为
此时圆柱体A排开水的体积为 (1分)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此时圆柱体A受到的浮力为
圆柱体A所受浮力小于重力,假设成立
即圆柱体A受到的浮力为 (1分)
(3)① 当注入水后,圆柱体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恰好为0时
,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所以圆柱体A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为
则注入水的体积为
注入水的质量为
根据图28乙可得,需要的时间为1.6 min
即时,圆柱体A未漂浮
(1分)
② 因为容器高20 cm,则容器的容积为
因为,所以当注入水超过时,水将溢出
注入水的质量为
根据图28乙可得,若水恰好不溢出容器,则需要的时间为5.2 min
即时
(或) (1分)八年级质量监测
物理多维细目表
内容 章节分布 考点 题型 题号 分值 预估难度 知识技能目标 (能力层次) 核心素养目标 权重 比例
Ⅰ级 Ⅱ级 Ⅲ级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态度责任
力 7.1 力的定义与力的作用效果 选择题 A2 2 0.85 √ √ √ 19.16%
力的相互性 填空题 A18 4 0.82 √ √ √
7.2 生活中关于力的估测 选择题 A1 2 0.89 √ √ √
7.3 压力的示意图 作图题 A25(1) 1 0.75 √ √ √
弹力 填空题 A16 4 0.85 √ √ √
7.4 重力的方向 填空题 A17 4 0.9 √ √
重力公式的 计算 计算题 A26(1) 3 0.82 √ √ √
重力 选择题 B1 2 0.7 √ √ √ √
密度的计算 综合题 B7(1) 1 0.75 √ √ √
运动 和力 8.1 惯性的理解及应用 选择题 A3 2 0.78 √ √ √ 24.17%
8.1 斜面实验-探究阻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 选择题 A8 2 0.81 √ √ √
8.2 一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判断 选择题 A12 2 0.75 √ √ √
力的平衡 填空题 A20 4 0.65 √ √ √ √
力的合成 填空题 A24 4 0.7 √ √ √
8.3 增大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与应用 选择题 A13 2 0.74 √ √ √
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 作图题 A25(1) 1 0.78 √ √ √
摩擦力 选择题 B3 2 0.65 √ √ √
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实验题 A28 8 0.75 √ √ √ √
8.4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选择题 B2 2 0.65 √ √ √
压强 9.1 增大与减小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选择题 A7 2 0.8 √ √ √ √ 11.67%
压强的计算 填空题 A19 4 0.75 √ √ √
9.2 液体的压强 选择题 B5 2 0.3 √ √ √
综合题 B7(3) 2 0.2 √ √ √ √
9.3 连通器 选择题 A5 2 0.80 √ √ √
9.4 大气压强的 应用 选择题 A14 2 0.79 √ √ √ √
浮力 10.1 流速与压强的关系的应用 选择题 A10 2 0.86 √ √ √ 10.83%
10.3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浮力 选择题 A15 2 0.78 √ √ √
阿基米德原理 填空题 A23 4 0.55 √ √ √
浮力的计算 综合题 B7(2) 3 0.6 √ √ √
10.4 沉浮条件的 应用 选择题 A11 2 0.74 √ √ √
机械 与功 11.1 判断生活中的省力杠杆与费力杠杆 选择题 A9 2 0.76 √ √ √ 29.17%
画力臂 作图题 A25(2) 2 0.68 √ √ √ √
杠杆平衡条件 实验题 A29 10 0.7 √ √ √ √ √
11.2 滑轮 填空题 A21 4 0.88 √ √ √
11.3 人对物体做功的判断 选择题 A6 2 0.88 √ √ √
功的计算 计算题 A26(2) 3 0.80 √ √ √ √
综合题 B6 4 0.6 √ √ √
11.3 功率的计算 计算题 A27(1) 3 0.75 √ √ √ √
11.4 机械效率的 计算 计算题 A27(2) 3 0.7 √ √ √ √
选择题 B4 2 0.5 √ √ √
机械能 12.1 动能与势能 填空题 A22 4 0.82 √ √ √ 5.00%
12.2 重力势能、动能与机械能 选择题 A4 2 0.84 √ √ √ √
A卷 100 0.77 100%
B卷 20 0.55
总计 120 0.73(
白色检测区,请勿污染!
)
八年级质量监测
物理答题卡
(
姓名
座位号
) (
条码粘贴处
)
(
注 意 事 项
1.答题前,考生需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
座位号和
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准确填涂好自己的准考证号。
2.A卷和B卷的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作答;A卷和B卷的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或在其他地方答题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
(
准考证号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
(
缺 考 标 记
填涂样例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填写并填涂准考证号,并由考务员用2B铅笔填涂右边的缺考标记。
正确填涂
)
(
A卷
(共
100
分)


卷选择题答题区
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区域内按题号顺序填涂作答,并注意看清题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
,共
30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卷非选择题答题区
题号
必须用0
.5
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在答题区域内按题号顺序作答,并注意看清题号
)
(
二、填空题

每空
2
分,共
36


1
6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9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八年级
物理答题卡第
1
页(共
6
页)
) (
请在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非选择题答题区
题号
必须用0
.5
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在答题区域内按题号顺序作答,并注意看清题号
)
(
三、作图与计算题(共1
6
分)
2
5
.

4
分)(
1
)
(
2
)
图17 图18
2
6
.

6
分)

:
(1)
(2)
2
7
.

6
分)

:
(
1
)
(
2
)
)
(
请勿在此区域内作

)
(
八年级
物理答题卡第
2
页(共
6
页)
) (
请在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勿在此区域内作答
)
(
非选择题答题区
题号
必须用0
.5
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在答题区域内按题号顺序作答,并注意看清题号
)
(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1
8
分)
2
8
.

8
分)
(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9
.

10
分)
(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八年级
物理答题卡第
3
页(共
6
页)
) (
请在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选择题答题区
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区域内按题号顺序填涂作答,并注意看清题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共
20
分)
选择题答题区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
,共
10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
(
请勿在此区域内作答
)
(
非选择题答题区
题号
必须用0
.5
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在答题区域内按题号顺序作答,并注意看清题号
)
(
二、综合题


10


6.

4
分)
(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八年级
物理答题卡第4页(共
6
页)
) (
请在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非选择题答题区
题号
必须用0
.5
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在答题区域内按题号顺序作答,并注意看清题号
) (
姓名:
座位号:
)
(
7.

6
分)

:
(
1
)
(2)
(3)
)
(
八年级
物理答题卡第
5
页(共
6
页)
) (
请在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白色检测区,请勿污染!
)
(
八年级
物理答题卡第
6
页(共
6
页)
) (
请勿在此区域内作答
)八年级质量监测
物 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为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3.试卷中横线上及注有“▲”的地方,是需要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的内容。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选择题及B卷选择题需要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用2B铅笔规范填涂。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见的一种方法,下列估测不合理的是( ▲ )
A.手托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 N
B.一名初中女生所受的重力约为450 N
C.一瓶500 mL的矿泉水所受的重力约为5 N
D.一个苹果所受的重力约为20 N
2.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马拉车向前的同时,车向后拉马
B.力的作用点不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C.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产生力的作用
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高速行驶的高铁的惯性比静止时大
B.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惯性比地球上小
C.跳远比赛助跑增大了运动员的惯性
D.货车满载时的惯性比空载时大
4.王维的诗句“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诗中描绘了唐代的两项体育运动“蹴鞠”和“秋千”。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秋千在上摆的过程中,它的动能不变
B.秋千在下摆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可能会变大
C.蹴鞠在下落的过程中,它的动能增大
D.蹴鞠在上升的过程中,它的动能一定大于飞鸟的动能
5.在如图1所示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
A B C D
图1
A.自制气压计 B.“U形”排水管 C.吸油烟机 D.注射器
6.下列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
A.消防员沿直爬梯将水带扛上12米高的楼层
B.学生用15 N的水平力推讲台,讲台未移动
C.快递员托着包裹在小区门口等待签收
D.运动员踢出的足球继续往前运动
7.关于物理知识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图2),其中运用了减小压强知识的是( ▲ )
A B C D
图2
A.用细线分割肥皂 B.眼镜架上的鼻托较宽
C.吸管一端剪为斜口 D.挖百香果的勺子较尖利
8.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如图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3
A.每次实验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
B.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滑行的距离越远
C.小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由实验推理可知:若水平面光滑且足够长,小车下滑至水平面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9.如图4所示的杠杆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
A B C D
图4
A.镊子 B.核桃夹 C.托盘天平 D.食品夹
10.如图5所示的生活情境中,不是流体与流速物理现象的是( ▲ )
A B C D
图5
A.热气球慢慢上升 B.向两张纸中间吹气
C.列车站台禁越黄标线 D.向漏斗快速吹气
11.如图6所示是关于浮力知识的应用实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图6
A.图甲:良种所受浮力大于重力,次种所受浮力小于重力
B.图乙:孔明灯利用内部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来实现升空
C.图丙:安徽舰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用空心的办法增大了排开液体的体积
D.图丁:“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潜入10909米深的海底是通过改变自身所受浮力来实现的
12.2025年,中国影片《哪吒2》风靡全球。影片中,哪吒脚踏风火轮,手持乾坤圈,尽显英勇无畏(如图7)。从力学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哪吒在冰封的水平海面上静止站立时,他(包括身上装备)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7
)B.哪吒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站立时,他(包括身上装备)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哪吒使用混天绫(假设为一轻质长绳)拉住物体并用力拽回,混天绫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混天绫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哪吒向前抛出乾坤圈,乾坤圈向前匀速直线飞行,乾坤圈的运动状态改变
13.生活中有的摩擦是有用的,有的摩擦是有害的。如图8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图8
A.图甲: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B.图乙:体操运动员使用器械前,手上要涂防滑粉
C.图丙:冰壶的底面打磨得非常光滑
D.图丁:矿泉水瓶瓶盖上刻有竖条纹
14.如图9所示的实例中,能利用大气压强解释的是( ▲ )
A B C D
图9
A.轨道铺在枕木上 B.用吸管喝饮料
C.自制喷雾器喷雾 D.锅炉水位计显示水位
15.如图10所示,将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实心球先后放入同一杯盐水中,最终甲球悬浮在盐水中,乙球漂浮在盐水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球所受浮力小于重力
B.甲球所受浮力等于乙球所受浮力
C.乙球漂浮在盐水上,乙球的密度等于盐水的密度
(
甲 乙

10
)D.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6.如图11所示是甲骨文中的“射”字,宛如搭弓射箭。人们射箭时,弓背和弓弦都发生了 ▲ ,产生了弹力。与弹簧类似,在一定限度内,弓拉得越满,弹力越 ▲ 。
图11 图12
17.图12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的情景。此时他所受重力方向是沿图中 ▲ (选填“OA”、“OB”或“OC”)的方向,因为重力的方向是 ▲ 的。
18.图13是中国女宇航员王亚平在空间站中漂浮的情景。若王亚平向后蹬舱壁,她会向 ▲ (选填“前”或“后”)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 的。
甲 乙
图13 图14
19.一头质量为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g取10 N/kg,它四脚着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 Pa。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4甲、乙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小智同学认为图14乙的方案更好,能够减小 ▲ 对实验的影响。在图14乙中如果保持两边钩码数量相同,让小卡片 ▲ 后放手观察现象,能探究平衡条件之一: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1.小红用如图15所示的滑轮提升物体,利用该装置提升物体时可以 ▲ (选填“省距离”、“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已知物体和滑轮的总重力为50 N,不计绳重与摩擦,当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匀速提起物体时,F的大小为 ▲ N。
图15 图16
22.在全国高山滑雪冠军赛中(如图16),运动员从陡坡下滑、加速、起跳,然后在落差100多米的山地上自由“飞翔”。运动员从陡坡加速下滑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 ▲ ,重力势能 ▲ 。(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3.2025年4月23日,成都号052D型驱逐舰(舷号120)在青岛首次向公众展示,该舰满载时排水量高达7000吨,g取10 N/kg,它满载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 N,浮力的方向为 ▲ 。
24.小张用200 N的水平推力推着一辆重500 N的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 N。当推力增大到250 N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 N。
三、作图与计算题(共16分。计算题在解答时应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5.(4分)(1)如图17所示,物体沿固定斜面匀速下滑,请画出此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O点为物体的重心)。
(2)如图18甲所示是一款压蒜神器,图18乙是其简化的示意图。图18乙中O点为支点,为杠杆所受阻力。请在图18乙中画出压蒜时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的示意图和阻力臂。
甲 乙
图17 图18
▲▲▲▲▲▲
26.(6分)某物流公司使用智能搬运机器人装卸货物,机器人的质量为120 kg,某次任务中,机器人搬运质量为80 kg的货物,沿着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运动了20 m。机器人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恒为总重力的0.2倍,g取10 N/kg。求:
(1)机器人和货物的总重力。
(2)机器人匀速直线运动20 m的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
▲▲▲▲▲▲
27.(6分)小佑在家中利用所买的实验器材,探究滑轮组的相关知识,用如图19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25 N的物体在5 s内匀速提升0.2 m。已知绳子的拉力为10 N,不计绳重与摩擦。求:
(1)拉力的功率。
(2)滑轮组提升物体时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

19
)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18分)
28.(8分)小王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水平桌面上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长方体木块、砝码、长木板和毛巾,实验操作如图20所示。
甲 乙 丙
图20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 原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
(2)比较图20甲、乙两次实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 的关系。
(3)比较图20 ▲ 两次实验所得的结论,可以用来解释拔河比赛中运动员常穿上比较新的鞋子的原因。
(4)小王将图20甲中的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变为原来的一半。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得出的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
29.(10分)小张同学开展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安装器材时,应该保持杠杆在 ▲ 位置平衡,这样做既可以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还便于测量力臂。
(2)在杠杆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平衡(如图21甲)。随后小张同学改变钩码个数及其位置又重复完成了两次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 。
甲 乙
图21
(3)小张同学在记录实验数据时遗漏了一个数据(如下表)。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这个数据应该是 ▲ 。
实验次数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1 1 5 0.5 10
2 1.5 10 1
3 2 15 1.5 20
(4)小张同学发现实验台旁边有一只待调平的天平(如图21乙),他应将平衡螺母往 ▲ 调使之平衡,但对于调左侧还是右侧的平衡螺母产生了困惑,请结合杠杆平衡知识说说你的看法: ▲ 。
B卷(共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二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2025年世界无人机大会开幕式上,各类的无人机精彩亮相(如图22),如今无人机已广泛应用在各大领域。根据无人机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无人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这种结构设计是为了给无人机提供升力
(

22
)B.水陆两用无人机漂浮在水面上时,可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无人机受到的浮力
C.无人机静止放置在水平展台上时,无人机对展台的压力与自身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体现了力的平衡原理在工程设计的应用
D.消防无人机向下喷气实现悬停,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图23是2025年澳门世界杯中国选手孙颖莎与蒯曼决赛现场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乒乓球从离开球拍到落回球台前(不计空气阻力),只有重力做功
(

23
)B.若飞向对面的乒乓球在最高点时所受一切外力消失,则乒乓球将静止
C.乒乓球离开球拍后,球拍仍对乒乓球做功
D.乒乓球在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
3.实验小组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经过改进后得到如图24所示的实验装置。当水平拉力F大小为8 N时,木板B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不计细绳与定滑轮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木板B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8 N,方向水平向右
B.若进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可能是因为木板B上表面粗糙程度不均匀
C.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4 N,方向水平向右
(

24
)D.若拉力F增大到10 N,则木板B对木块A的摩擦力将变大
4.成都“新农村”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小张看到工人师傅使用如图25所示的一种自制的简易起重装置向楼上吊装沉重的装修材料,该装置简单易制、方便快捷,大大减少了工人搬运材料的劳动强度。小张观察到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000 W,将两袋水泥(每袋质量为50 kg)匀速提升到10 m高的四楼需要用时15 s。假设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恒定不变,不计绳重与摩擦,g取10 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动机对绳子的拉力为500 N
B.动滑轮的质量为40 kg
C.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66.7%
(

25
)D.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增大至1200 W,其他条件不变,最多能将三袋水泥提升到四楼
5.小李准备自制一个密度计:将15 g的铁砂放置在5 g的柱形管底。如图26甲所示,小李先将柱形管放入装有适量水的足够高的容器中,并将水面所对应的位置在管上标记为a,管底到a的距离为;如图26乙所示,接着他又将其放入另一液体中,继续向容器内加入这种液体,直至柱形管重新漂浮,此时,在管上标记液面所对应的位置b(图中未画出),管底到b的距离为。a、b在同一条竖直线上,柱形管始终竖直,,g取10 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 乙
图26
A.液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B.柱形管的底面积为
C.若将该密度计放入某一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柱形管浸入液体的深度为4 cm,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D.在柱形管内再加入30 g的铁砂,重复题目中的步骤,重新标记a、b,此时a、b的距离增大了0.75 cm
二、综合题(共10分。第7题在解答时应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
6.(4分)彭州湔江桥群是横跨湔江的重要枢纽,其前身之一人民大桥建于1966年,由9个乡的群众义务用70余万个鹅卵石垒砌成18孔石拱桥(单孔跨度20米),全长416米,被誉为“四川第一桥”(如图27甲)。石拱桥的拱券的弧形结构将垂直荷载(如桥面重量、车辆压力)转化为沿拱券曲线的压力,并最终传递到两侧桥台(拱脚)。该桥不仅是连接彭州与什邡的交通要道,更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价值——其建设过程体现了当时“全民动员、就地取材”的智慧,模型曾赴全国展出,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标志性符号。
甲 乙
图27
(1)石拱桥的拱券设计可以将垂直荷载转化为 ▲ 。
(2)现代扩建部分引入起重机等设备,某起重机的滑轮组如图27乙所示,已知动滑轮重200 N,将重800 N的桥梁材料匀速提升10 m(不计绳重与摩擦),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
(3)若在大桥下游某处修建船闸,当船闸运作时,水位上升的过程中,水的 ▲ 能将增大。已知船闸的有效容积为5000 m3,水泵将水从10米深的下游提升至15米深的上游,水泵的功率恒为200 kW,将船闸内满容积的水提升至上游,理想状态至少需要 ▲ 秒的时间。(,g取10 N/kg)
7.(6分)如图28甲所示,一质量为800 g、底面积为100 cm2、高为10 cm的不吸水实心圆柱体A放在底面积为300 cm2的轻薄柱形平底容器底部中央(容器的厚度不计,圆柱体A与容器底部不密合),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从时开始向容器内匀速注水(水始终未溢出),注水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28乙所示。圆柱体A始终竖直,已知,g取10 N/kg。
甲 乙
图28
(1)求圆柱体A的密度。
(2)求时,圆柱体A受到的浮力。
(3)若容器高为20 cm,从时开始注水至水恰好不溢出容器,求此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单位:Pa)与注水时间t(单位:min)的函数关系式。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