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光的折射 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 光的折射 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教案 | 物理学科
4.4 光的折射
【知识要求】
1.通过实验,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2.能运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
1.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2.利用光的折射解释有关的现象。
激光笔、玻璃水槽、水、画有“+”的白纸
观看视频,思考:池水看上去很浅,为什么游泳时却发现池水很深?
教师提问:你们是否也发现过这种现象,比如水看起来比较浅,但下水后发现水比看到的更深,这是为什么呢?
(一)光的折射
实验1:用激光笔贴着玻璃水槽斜射到水面上,学生观察,教师结合实验现象讲解。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路发生偏折,叫作光的折射。
2.基本概念:
入射光线:射向界面的光线。
折射光线:进入另一介质的光线。
法线:垂直于界面的虚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实验2: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教师演示)。
1.提出问题
光束从空气进入水中后,传播方向向哪个方向偏折呢?
2.猜想与假设
光束从空气进入水中后可能向法线偏折(或者远离法线)。
3.设计实验
让一束光从空气中以不同的角度射入水中,观察光线在空气和水中的径迹。
4.进行实验
(1)将画有“+”的白纸贴在水槽的背面,使水槽前面的同学能看到;
(2)让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观察光线在空气和水中的径迹;
(3)比较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及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4)改变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包括90°),观察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情况;
(5)让激光笔紧贴水槽的底部斜射入水槽中,观察激光出水面后的折射光线。
5.实验结论,即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例题讲解:
【例1】下列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解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要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要靠近法线,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答案】D
【例2】下图所示的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NN'是界面 D.MM'的右边是玻璃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BOM=30°可知,∠BON=90°-30°=60°,而图中已知∠AON=60°,所以NN'为法线,则MM'为界面。因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当光线是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ON'=90°-50°=40°,所以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CON'为折射角,则MM'的右边是玻璃。
【答案】D
(二)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画出水中点光源发出的两条光线射出水面的情况。
教师启发学生反向延长折射光线,并提问:若眼睛是逆着折射光线看,会发现所看到的像与原来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位置比原来位置更浅。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课本“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例题讲解:
【例3】详见PPT……
第4节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作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1)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玻璃)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3)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4)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解释
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会变浅。
  本课因为是在学习了光的反射后,所以在讲解概念及规律时,学生都能很快地得出结论;只是在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解释上,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所以教师在讲解其原理之前,就通过学生作图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为什么通过光的折射后,水中的物体会变浅,很好地分解了难点,这也是本节课的亮点。但由于时间的限制,未能把在水中观察岸上物体的情况画出来,所以只能通过以后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水中看岸上的物体时,光线的传播方向是怎么变化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