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教案 | 物理学科5.4 眼睛和眼镜【知识要求】1.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3.具有保护视力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远视眼、近视眼形成的原因及其矫正方法。2.正常人眼观察近处和远处时都能看清楚的原因。远视眼镜、近视眼镜观察图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类获取的信息很多是通过眼睛观察到的。教师提问:那么眼睛的结构包括哪些?眼睛又是怎么看到物体的呢?(一)眼睛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5.4-1,总结出眼睛的结构:1.人眼的结构: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瞳孔、睫状体、玻璃体、视神经。学生观察动画“正常眼睛的调节”总结眼睛看物体的过程。2.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1)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薄,焦距变长,远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2)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焦距变短,近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学生阅读课本“眼睛”相关内容,总结归纳出什么叫远点、近点、明视距离。(1)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10cm处。(2)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时,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叫作明视距离。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照相机与眼睛的联系与区别,并填下表:眼睛 照相机结构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瞳孔、视网膜(有感光细胞)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光圈、底片(有感光材料)成像 倒立、缩小、实像调节 作用 像距不变,当物距改变时,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来改变焦距,使视网膜上成的像清晰 焦距不变,当物距改变时,通过改变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来改变像距,使底片上成的像清晰 例题讲解:【例1】详见PPT……(二)近视眼及其矫正学生观察动画“近视眼及其矫正”总结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1.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2.近视眼的矫正:利用凹透镜能使光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例题讲解:【例2】详见PPT……(三)远视眼及其矫正学生观察动画“远视眼及其矫正”总结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1.远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2.远视眼的矫正:凸透镜能使光会聚,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凸透镜,就能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例题讲解:【例3】详见PPT……(四)眼镜的度数学生阅读课本“科学世界”归纳总结。1.眼镜的度数:眼镜的度数=Φ×100。Φ叫焦度,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作透镜焦度,即Φ=。2.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眼镜的度数=×100。例题讲解:【例4】详见PPT……第4节 眼睛和眼镜眼睛和眼镜 由于眼睛的结构在生物中学习过,此处只是顺便让学生回忆一下,主要是了解眼睛成像的原理。先通过观看照相机成像原理动画,再通过观察眼睛的成像原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通过眼睛与照相机两者对比,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眼睛的成像原理。然后通过近视眼及远视眼的成像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也让学生懂得了要爱护、珍惜自己的眼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