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密度 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密度 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教案 | 物理学科
6.2 密 度
【知识要求】
1.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2.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3.知道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比值法定义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2.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3.水的反常膨胀及利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解释相关的现象。
刻度尺、天平、砝码、形状规则的石蜡块和干松木块若干、相同体积的木块、铁块和铝块、多媒体课件
老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铁块,它们的质量相同吗?如果不同,它们的质量大小怎么样?
实验:用天平分别测量铁块、铝块、木块的质量。
学生观察并回答:它们的质量并不相同,铁块质量最大,铝块质量较小,木块质量最小。
教师提问: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那么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存在什么关系吗?
(一)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实验设计(小组同学讨论并回答)……
用形状规则的石蜡块和干松木块进行实验,研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取大小不同但形状规则的若干石蜡块和干松木块,分别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用刻度尺测量边长后计算出它们的体积,记录在下表中。
2.实验器材:
天平、刻度尺、石蜡块和干松木块若干。
3.实验数据:
实验 次序 石蜡块 干松木块
体积V/cm3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m/g
1 10 9 10 5
2 20 18 20 10
3 30 27 30 15
4 40 36 40 20
  4.数据处理:我们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会得到下图所示的图像。
小组同学讨论并得出结论:
同一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即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不同的物质的质量跟体积之比一般不相等。
例题讲解:
【例1】详见PPT……
(二)密度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密度”相关内容,归纳总结:
意义:表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定义: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ρ=。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常用单位: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
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密度的物理含义:ρ水=1.0×103kg/m3,表示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教师提问:一桶水和一杯水,它们的质量大小怎么样?它们的密度怎么样?
学生回答:一桶水的质量大于一杯水的质量,但它们的密度相等。
教师提问:说明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密度表示了物质的一种属性,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但可通过质量与体积进行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小资料”归纳总结:
(1)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但也有相同的,比如冰和石蜡。
(2)一般情况下,固体密度最大,其次是液体密度,最小的是气体密度。
(3)气体密度只有液体和固体密度的千分之一;且气体密度受温度和气压影响更明显。
(4)同种物质的状态变化时,密度也随之变化,比如冰和水。
例题讲解:
【例2】详见PPT……
(三)密度与温度
教师提问:日常生活中气体、液体、固体的密度受温度影响一样吗?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气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教师提问:在我国的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水管内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用水,有时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那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
学生讨论后回答:……
引导学生推导为什么水结冰时体积反而变大。指出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也有物质遵循“热缩冷胀”的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科学世界”内容。
教师提问:水的反常膨胀对冬季水中的生物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例题讲解:
【例3】如右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     ,所以热空气     (选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冬天房间里开空调时,应该让热风向     (选填“上”或“下”)吹,房间内才会很快变得暖和起来。
【解析】点燃蜡烛,烛焰周围的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吹动扇叶转动;该实验说明温度能够改变气体的密度,根据气体的这种变化规律,开空调时让热风往下方吹,因为热空气密度低,它会上升,可以使整个屋子很快暖和起来。
【答案】小 上升 下
第2节 密 度
密度
  密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本节内容既是质量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也为掌握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做了铺垫。由于是概念教学,物理概念的建立要符合学
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避免把密度概念直接灌输和强加给学生。在密度概念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形象化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