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 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 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练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制取氧气》第1课时同步分层练习
【基础篇】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 )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如图,下列操作符合安全规范的是
A.连接仪器——将试管抵住实验台,用力塞紧胶塞
B.加热试管——先预热,再对准试剂所在部位加热
C.结束实验——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D.整理复位——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清洗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集气瓶 C.导管 D.酒精灯
4.如图所示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及其性质的验证相关的实验操作,需要纠正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制取氧气
C.排水法收集氧气 D.硫在氧气中燃烧
5.某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
B.当集气瓶口冒出大量气泡时停止收集,取出,再用玻璃片粗糙面盖上
C.当集气瓶口冒出大量气泡时停止收集,在水下用玻璃片光滑面盖上,取出
D.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不易(或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或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能力篇】
一、单选题:
1.实验室用 KMnO4制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査装置气密性 B.加热KMnO4制O2
C.验证O2已集满 D.硫在O2中燃烧
2.关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得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然后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反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然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C.导气管口开始产生气泡时,立即用装满水的集气瓶收集气体
D.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反应时药品进入导气管
3.下列关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装置选用长颈漏斗和锥形瓶 B.反应不需要加热
C.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4.收集氧气的正确方法是( )
A.排水法,导气管通入试管底 B.向上排气法,导气管伸近瓶底
C.向下排气法,导气管放到瓶口 D.向上排气法,导气管放在瓶口
5.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二、填空探究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主要作用是 。
(2)在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气泡在导管口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气体,原因是 。
(3)若将上述装置中的收集氧气的方法改成向上排空气法,则验满的方法是 。
【拔高篇】
1.工业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途径不同。
(1)工业制取氧气将经过除尘、除二氧化碳、除水的空气进行下列操作:
ⅰ、根据图示步骤,分析可知,工业制氧气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ⅱ、从步骤②可以得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 (填“高”或“低”);
ⅲ、步骤②剩余液体为 (填“无色”或“淡蓝色”);
(2)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ⅰ、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
ⅱ、实验室用A中药品制取氧气,选择的制取装置组合是 (填序号),该装置有一明显不足是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ⅲ、用装置E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选择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 时开始收集。
(3)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为氨水。在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编号,下同),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
(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铺了一层陶土粉(如图F),原因是 。
同步分层练习答案
【基础篇】:
1. C 2.B 3.A 4.B 5.D
【能力篇】:
一、选择题:
A 2.D 3.C 4.B 5.A
二、填空探究题:
1.②③①④⑥⑤
2.(1)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2)刚开始排出的气体是空气
(3)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
【拔高篇】:
1.(1) 物理变化 低 淡蓝色
(2) 试管 BD/BE 试管口没有放上一团棉花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c口处,若小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经集满
2.(1)试管
(2) 防止固体粉末状进入导管 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3) A E
(4)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课题 课题3第1课时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课标分析 体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般方法。
素养目标 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认识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分解等方法制取氧气。 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探究氧气的制法。 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通过与同学合作、探究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学会倾听、分享。
重点 难点 通过制取氧气的过程,初步学习通过化学实验制备物质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氧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海洋藻类和陆地上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实验室中,我们应该如何制取氧气呢? 思考回答 通过回忆学过的内容引出新课的学习,温故知新。
讲授新课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教师】提出问题: 在液态空气分离过程中,氮气、氧气两种气体哪种气体先出来 该过程的利用的是什么原理 属于什么变化 【阅读】阅读教科书内容,学习工业制取氧气。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特点:都含有氧元素 制取气体发生装置: 1.引导学生观察装置图,总结气体制取装置可以分为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的收集装置。 2.说明发生装置需要考虑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3.说明收集装置需要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教师提问】确定实验步骤。 茶庄定点收利息 学生观看视频,分析实验装置 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试剂,一种固体试剂,一种液体试剂,并分别指出其物理性质。 回想连接仪器的顺序,学生讨论实验步骤? 先分析实验装置,然后观看视频动手操作,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利用谐音法,“茶庄定点收利息”让学生记忆起来更加牢固。
【教师】提出问题: 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 2.装药品塞一团棉花棉花? 3.固定试管? 4.点燃酒精灯? 5.收集气体? 6.实验完毕先撤离导管? 交流讨论 【思考与讨论】导管在实验装置中的位置为什么有长有短 【思考与讨论】收集到氧气不纯的可能原因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课堂小结 1.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验证方法、验满方法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