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道法学科第2框 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重点】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环节】一、新课导入热点导入最美的“瞬间”——他们的笑与泪在浩瀚的世界中,总有一些瞬间能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喜看稻菽千重浪,丰收的100张笑脸,堆叠出山河锦绣;退休院士投身新工作,向100万“云学生”传道授业,生命不息,奋斗不休;哈工大同一宿舍3人全部当选院士,曾经少年意气挥斥方遒,如今报效祖国壮志酬…… 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的教师,以爱心托举孩子们的未来;为公益事业默默奉献的志愿者,用行动传递温暖和希望……最可爱的人们,共建最美丽的中国。 孩子给已故父亲发短信诉说思念,陌生人回复“爸爸也很想你”;台湾三兄妹大陆寻根,考上北大完成爷爷遗愿;女孩坚持背同学上学,“我愿做你‘双脚’”的质朴承诺,折射出璀璨的人性光辉……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小战士墓前的橘子又甜又酸;抗洪英雄们挺身而出,在洪流中筑起人墙,身躯成为最坚实的屏障;烈日炎炎的边疆风沙滚滚,哨所旁的军人,目光坚定,凝视远方……泪水汇聚成河,让我们为之动容,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他们的笑与泪,勾勒出最动人的中国。从个人与社会的角度,分析这些最美的“瞬间” 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我们应如何养成这种行为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主题——《养成亲社会行为》。二、探究新知活动1:以凡人微光铸就人间大爱【多媒体呈现】材料一 2025年3月31日,中央政法委在北京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根据网络关注度和各地各单位推荐意见进行综合评审,共有56位见义勇为勇士光荣上榜。上榜的见义勇为勇士,有在公共场所挺身而出制服犯罪嫌疑人的任伟、谭亚庆、邹李华等;有在深冬江河、大海中锲而不舍连续救人的张康元、郝正波、赵金喜、林佳泰等;还有马文轩、王武斌、马斌、高一帆四名中学生在公交车司机突然昏厥情况下紧急制动停下公交车,避免一场重大车祸发生;更有谢桂、刘亮、钟开红因救人英勇牺牲。材料二思考:(1)材料一中勇士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 你的依据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谈谈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亲社会行为。要求:同学们首先进行自主探究,然后小组内相互交流并探究讨论,达成共识后参与班级交流分享。教师进行引导并总结。【多媒体呈现课堂笔记】亲社会行为(1)含义: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2)表现: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都是亲社会行为。 活动2:榜样的力量【多媒体呈现】一位15岁的少年在网络上火了,网友盛赞他为“中国好少年”。他义务当“单车猎人”,一有空就去巡视共享单车,进行车况检查、整理单车,并劝阻未满12岁的孩子骑车。他称曾看到几个孩子骑单车摔倒了,从此开始劝阻孩子骑行并义务维修单车,以后还会坚持义务当“单车猎人”。思考:这位“单车猎人”的亲社会行为对个人和社会分别有什么好处 要求:同学们首先进行自主探究,然后小组内相互交流并探究讨论,达成共识后参与班级交流分享。教师进行引导并总结。【多媒体呈现课堂笔记】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1)必要性: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 (2)意义: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①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②亲社会行为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活动3:老师的寄语【多媒体呈现】在同学们热议2025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勇士们的见义勇为行为时,班主任李老师送给了同学们如下寄语: 社会就像一桶水,人人都会从里面拿一点,再往里面放一些。如果拿得少,放得多,桶里的水就越来越多,社会就会不断地进步,人们也就可以从社会中获取更多滋养。 思考探究:社会就像一桶水,我们应如何让这个“桶”里的水越来越多 要求:同学们首先进行自主探究,然后小组内相互交流并探究讨论,达成共识后参与班级交流分享。教师进行引导并总结。【多媒体呈现课堂笔记】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社会是我们成长的课堂,实践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活动4:榜样引领【多媒体呈现】汲取勇士力量,绽放青春光彩。八年级(1)班开展了以“养成亲社会行为”为主题的体验式学习活动。以下是同学们设计的活动方案:义卖捐赠 将平时闲置不用的学习用品、图书、玩具等进行校园义卖,义卖款项捐赠给社会福利院的儿童科技助老 走进社区,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打电话、看视频等,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 思考探究:请仿照表格内容,再设计一种活动方案。学生(回答):助人为乐、志愿服务、环境保护等。三、合作总结,梳理知识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简要勾画出本框的知识导图,并在小组内展示分享。教师可将愿意在全班分享的知识导图在课堂上展示分享。【多媒体呈现】本节课知识小结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