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水平调研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本试卷共8页,满分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再用2B铅笔把考号的对应数字涂黑。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青春期,我们身体发育的节奏各有不同,有人长得快,有人长得慢,有人发育早,有人发育晚。对此,我们要
①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或自卑
③在背后议论他人的生理变化 ④内在美较为次要,竭力追求外在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 随着身体的发育,我们逐渐走向性成熟,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学会自我保护。因此,青少年
①应该自重自爱,言谈举止不越界
②要学会拒绝黄色玩笑和不雅语言
③在坐公交拥挤时,有异性靠近就报警
④要保护身体的隐私部位,不让他人看或触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学校开设劳动实践课,在校园菜园种植活动中,班主任安排男生负责翻土、搬运肥料等重力任务,女生负责播种、浇水等细致工作。同学们对此展开讨论,你认为合理的是
A. 小甲:是缺乏性别平等观念的失当之举 B. 小乙:有利于发挥男生女生的性别优势
C. 小丙:会影响男女生之间的和谐交往 D. 小丁:表明异性同学交往需要尊重对方
4. 心理学研究认为,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如下图)。这启示我们
A. 焦虑水平越高,学习效率越高
B. 焦虑水平越低,学习效率越高
C. 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有焦虑情绪
D. 要学会调节情绪,提高学习效率
5. 小华考前感到紧张、心情低落,能让他缓解情绪的恰当做法有
①观看一场自己喜欢的音乐表演 ②在自习课上突然大喊大叫
③敞开心扉与父母进行一次长谈 ④将自己的复习资料从高空抛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对下列“微观点”“微行动”点评正确的是
A. 生活节奏加快,让我们对“慢”的容忍度越来越低。这种“慢怒症”正在吞噬我们的幸福感——保持乐观心态,所有事情都要忍耐
B. 浩浩代表班级参加演讲比赛,发挥失常,心里很不舒服,决心在下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挫折一定会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感受
C. 小美观看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新闻视频,为祖国繁荣富强而自豪,写下了自己的真实感受——积累正面情绪,滋养心灵
D. 爸爸不高兴怒斥了小凯,小凯不高兴就踢了小狗一脚——情绪能相互传染,应该压抑
7. 尊重是一种品德,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在学习、生活中,无论是对同学、老师,还是邻居、朋友、家人。我们都应该自觉践行尊重。尊重他人要做到
①接纳他人不同的个性和处世风格 ②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习惯
③学会积极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 ④对任何人都要给予积极的评价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七年级某班准备围绕“自强不息,成就梦想”制作一期黑板报,同学们积极投稿,提供了许多素材。你认为以下哪些素材可以收录在此期黑板报中
①小法坚持苦练,终于入围了区篮球决赛圈
②小思生病在家休养期间坚持自学,没有落下学习
③小德勤学好问,刻苦学习,最终考上了理想学校
④小品坚信自己能取得好成绩,于是不重视复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 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第一集名称为《江山就是人民》,它呈现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厚情怀和使命担当,深刻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这启示我们要
①满足人们的一切利益需求
②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
③坚持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④站稳人民立场,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这体现了
A.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B.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C.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D.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11. 下列关于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有
①学校评选“中华学生”→激励其他同学学习榜样→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②小刘拒绝给同桌讲解数学题→减少竞争对手→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③小张考试取得了优异成绩→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④小李与同学策划班级活动→共同交流讨论→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 “‘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习近平总书记的妙解,道出了中华文化中“道法自然”的真谛。观察下图“茶”字的字形演变,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茶”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再现了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④中华文化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下列思想最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的是
A.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B.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
C.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 D.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14. 中华传统文化中留存着许多精神,激励着我们向前。下列精神与诗句内涵相一致的有
①自强不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②海纳百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开放包容——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④务实创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 2025年,我国一批新的法律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多元化……施行新的法律有利于
①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得完美无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 王某在手机上点击陌生人发来的网页链接,导致银行卡上的存款被盗刷。王某报警求助。在警方的帮助下,款项悉数追回,诈骗者也受到了相应处罚。从法律的作用来看,王某的存款被追回体现了我国法律
①能解决人民所有矛盾
②对公民的隐私进行特殊保护
③能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17.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下列做法有助于保护知识产权的有
①学习相关法律,强化知识产权意识
②购买盗版教辅资料,为家庭节省开支
③购买正版软件,修改版权信息后出售
④对自己的发明创造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8. 我国出台的《快递电子运单》(GB/T 41833 - 2022)国家标准明确规定,收寄件人姓名应隐藏1个汉字以上,联系电话应隐藏6位以上,地址应隐藏单元户室号。这是为了保护公民的________不受侵犯。
A. 肖像权 B. 生命权 C. 隐私权 D. 财产权
19. 2024年1月,某地发生的一起高空抛物案件引发网友热议。下列对此案件的解读正确的有
内容 过程 案件经过 解读
①起因 张某生活不顺,情绪激动 人的情感是深刻、稳定的
②行为 从17层向楼下抛掷锅碗瓢盆等物品 违反了法律规定
③危害 导致楼下停放车辆受损 侵害了车主的财产权
④结局 张某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依法承担了民事责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 我国民法典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以及绿色原则。对以下违反民法典基本原则的行为分析正确的是
①某商家强行要求游客购买其旅游纪念品——自愿原则
②某商贩出售以鸡骨泥为原材料的淀粉烤肠——诚信原则
③马某吃“霸王餐”逃跑摔伤反向餐馆索赔——绿色原则
④甲公司以“性别”为由拒绝了某大学生的面试——公序良俗原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致敬榜样,不负青春。
材料一: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萧凯恩。萧凯恩出生于1998年,出生三个月被诊断患有眼癌,切除了眼球失去视力。但黑暗没能阻止她追逐梦想的脚步,凯恩选择了学钢琴。很多人不相信她能学会,但她没有放弃,她肯定自己的价值,坚信自己能够成功。通过摸盲文点字乐谱和听录音反复背诵,凯恩一点一点学会了弹钢琴。学习唱歌时,她要先把旋律背下来,用千遍的练习熟读歌词。通过不懈努力,20岁时凯恩已赢得超过70个音乐比赛奖项,才华和努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她还经常参加各种义演,到贫困山区当义工。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焕发青春活力”的相关知识回答:萧凯恩身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秀品质。(3分)
材料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中共党员,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学时,王永志立志要当农学家。当看到不稳定的局势时,他毅然投身国防。通过努力学习,他考上了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专业。后来,他又服从国家需要,改学火箭和导弹设计专业。王永志致力于研究火箭推力不足等棘手难题,首创横向并联捆绑技术,研制“长征二号”捆绑火箭,使火箭运载能力跃升,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奠定了重要基础。任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期间,他带领团队默默奋战,2003年,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他的努力为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立下不朽功勋。
(2)结合材料二,运用“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的相关知识,谈谈王永志的事迹给我们带来的启示。(8分)
22.(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5年1月上映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燃动银幕,实现票房收入和观众口碑双丰收。
*该影片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作,向世界展示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体现了国人强烈的文化认同、自信。
*影片展示了哪吒从“魔童”到“英雄”的蜕变历程,他甘愿自我牺牲来拯救陈塘关百姓,拥有大爱、他信守承诺,奋力拯救好兄弟,在此过程中,哪吒识破坏人的虚伪面目,成为了反抗“权威”、守护正义的象征。
*影片通过哪吒与敖丙从对立到和解的故事主线、《山海经》中的神兽形象与现代动画技术的结合,构建出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东方美学追求,也展现给我们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生活理念。
*影片中李靖夫妇对哪吒的用心养育,培养了哪吒“孝悌忠信”的荣辱观念,当陈塘关面临灭顶之灾时,哪吒以血肉之躯抵挡天劫,完美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让观众在视听盛宴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1)结合材料,请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谈谈国产动漫《哪吒2》能燃动银幕的原因。(12分)
(2)哪吒身上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参照示例,选取三项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结合实际谈谈你在学习、生活中如何传承这些理念。(6分)
核心思想理念内容 在学习、生活中如何传承
示例:尚和合 与同学友好相处,遇到不同意见时,讲求和谐,坚持多样性统一
23.(2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法律,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预防违法犯罪。
【以案普法】
张女士与朋友在一家烤肉店吃饭时,看到收银台架着一部手机,疑似在直播。张女士通过搜索该店铺在某短视频平台的直播账号,发现她和朋友的脸部在没有任何遮挡的情况下出现在直播间。张女士向工作人员表达了不愿“被直播”的态度,工作人员调整了手机摄像头方向,但并未结束直播,后镜头又转到张女士和朋友所在位置。张女士与餐厅经营者交涉,要求删除相关视频、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餐厅经营者称,直播时有人入境属于不可避免之事,且直播间流量并未达到较大规模,其行为不构成侵权。
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节选) 第一千零一十八条 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1)结合【以案普法】和“法条链接”,运用“生活在法治社会”的知识对餐厅经营者的行为加以评析。(6分)
【以案为鉴】央视法治节目《今日说法》曾采访过一个青少年犯罪团伙头目林林,以下是采访的部分内容:
林林:我叫林林,今年17岁。读初一时,由于成绩不好,我开始经常旷课去网吧和营业性歌舞厅,并在那里结识了一批社会上的小混混,零用钱不够花,我就去勒索小同学的钱。后来我索性辍学了,在社会上打拼的过程中,我组建了一个由10多个人组成的团伙。他们的年龄都与我差不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结伙抢劫18起,故意致人重伤4起,劫得财物约6万元。
记者: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待林林的将是法律的处罚。
(2)结合有关法律知识,请对应连线林林的行为(左列)及其性质(右列)。(3分)
(3)结合【以案为鉴】,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犯罪的三个特征。(6分)
(4)请运用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林林的违法犯罪经历对青少年有什么警示?(6分)2024学年第二学期广州市天河区道德与法治七年级期末测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B D B C A A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D B A D B C C A
二、非选择题:
21.(17分)
(1)自尊、自信、自强(3分)(与之相关近义即可)
(2)(8分)
①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2分)我们要向王永志学习,从小立下报国之志。
②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2分)我们要认真学习,关注社会,为将来报效国家打好基础。
③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2分)我们要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向王永志一样面对难题,努力攻克。
注:书本观点每点2分,任意一点结合材料可得2分。
22. (18分)
(1)(12分)
①认同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或:《哪吒2》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作,体现了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3分,知识2分+材
②传承了核心思想理念,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讲仁爱、崇正义这些思想理念通过现代化的表达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出崭新的时代魅力。(3 分,知识 2 分+材料 1 分)
③弘扬了中华人文精神,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影片将《山海经》中的神兽形象与现代动画技术相结合,构建出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东方美学追求。(3 分,知识 2 分+材料 1 分)
④践行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影片中哪吒以血肉之躯抵挡天劫,完美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让观众在视听盛宴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3 分,知识 2 分+材料 1 分)
备选答案: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哪吒 2 以动画技术演绎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横线替代性答案:书本 P49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答到这点也可得 3 分,但总分不超过 12 分
评分标准:
1. 抄到材料中的“文化自信或文化认同”就给 3 分;只写到自信只给 1 分;
2. 写到文化自信、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践行传统美德等大概念得 2 分,结合材料 1 分;
3. 知识点没写到大概念,而只写了具体的点,可以得 1 分:
A. 如第二段没写传承核心理念,而是写到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等任意一点可得 1 分 (叠加不重复给分,下同),观点不完整的不给分,只能按抄材料的情况给分,与结合材料不重复给分。结合材料1分;纯抄材料1分
B.如第三段没写到弘扬人文精神,而是写到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或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或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或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或弘扬向上向善思想文化中的任意一点,可得1分,观点不完整的不给分,只能按抄材料的情况给1分,与结合材料不重复给分。结合材料1分;纯抄材料1分;
C.第四段没写到践行传统美德,而是写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中的任意一点,可得1分,知识点不完整的不给分,只能按抄材料的情况给1分,与结合材料不重复给分。材料1分;纯抄材料1分。
4.只一句话里写到“核心理念、人文精神、传统美德”知识点大概念,没有根据材料具体展开,各给1分,共3分。
(2) (6分,理念1分,须跟课本一模一样表述,写错别字不给分;如何传承1分,须结合学习和生活,言之有理即可,须跟理念相对应,不对应不给分。)
核心思想理念 在学习或生活中如何传承
示例:尚和合 与同学友好相处,遇到不同意见时讲求和而不同
①讲仁爱 在家孝敬父母,积极承担家务;在校主动关心、帮助老师和同学等
②重民本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站稳人民立场,支持国家社会发展
③崇正义 面对校园欺凌行为,敢于抵制
④守诚信 诚信考试不作弊、与人交往不撒谎
⑤求大同 热爱祖国和人民,认真学习,积极为人类发展做贡献
23. (21分)
(1) (6分)
①餐厅经营者的行为是不对的(或:错误/不正确/违法/侵权)。(1分)
②“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经营者未经张女士同意强制直播侵害了其肖像权。(法条依据1分,侵犯肖像权1分)
备注:如果两个法条依据都只写了“民法典”,则法条依据总共只得1分。
③ (2分)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餐厅经营者的行为侵犯了张女士的隐私权。(法条依据1分,侵犯隐私权1分)
④ (1分) 餐厅经营者应停止拍摄、删除视频、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答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分,从消费者的角度或青少年角度答正确的言之有理的做法也可得1分。)
(2) ①——不良行为; ②——一般违法行为; ③——犯罪行为
(3) 多次结伙抢劫, 故意伤害他人致重伤, 社会影响恶劣 (材料 1分), 体现了严重社会危害性 (特征 1分)。
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决 (材料 1分), 体现了刑事违法性 (特征 1分)。
③法院将对林林作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材料 1分), 体现了应受刑罚处罚性 (特征 1分)。
注: 特征有错别字不给分, 表述必须规范, 与书本完全一致
(4)
答案思路一: ①-④为课本 P99-102 四个观点, 写到 3 个给 6 分, 不用结合材料。
答案思路二: 2 个长句知识点 (①-④混搭) 4 分+材料 2 分 (如⑤-10) (表达过于简短/重复,可酌情扣分)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
②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远离违法犯罪。
③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
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
⑤很多犯罪都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 而是有一条从不良行为到违法、再到犯罪的变化轨迹。
⑥我们要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⑦要谨慎交友。
⑧增强媒介素养,辨别不良信息。
⑨违法犯罪必定有社会危害性,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⑩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