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节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引入新课你能说出哪些形式的能量?机械能、化学能、电能、电磁能、太阳能......装有水的铁锅放在点燃的煤气灶上,锅中的水会被加热,这时水具有的能量——内能增加了。那么,内能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能量呢?如何改变物体的内能?新课教学运动着的子弹具有动能形变的弹簧具有势能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称为机械能一、内能新课教学我们知道,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运动的分子是否也具有能呢 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动能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之间具有势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新课教学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分子动能增大组成这个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增加它的内能就会增加反之一个物体温度降低时它的内能就会减少新课教学物体温度越高,内能就越大。那么寒冷的冰雪有内能吗?寒冷的冰雪不论高温或低温物体,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总是存在,因此都具有内能。新课教学同一个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关系: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快,分子具有的动能增大,内能增大。物体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减慢,分子具有的动能减少,内能减少。由于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因此内能也俗称为热能。思考与讨论为什么说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一种形式的能?它跟机械运动相联系,当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时,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不管什么物体,处于什么条件下都具有内能;机械能是指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新课教学二、物体内能的改变例如,冬天双手很冷,你有什么办法使它变暖?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它的内能也发生变化。那么,要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有哪些方法?新课教学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会发生热传递。在热传递过程中,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温度降低,内能就减少;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热,温度升高,内能就增加。从能量的转化看,热传递的过程实质上是内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者内能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的过程。新课教学视频:热传递新课教学物体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内能就减少多少。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就是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因此,可以用热量来量度内能的变化。物体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多少;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接触的物体间或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新课教学热传递的方向: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热传递的结果: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最后温度相等除了热传递以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思考与讨论2、做功1.人从滑梯下滑时,臀部有什么感觉?臀部有发热的或烫的感觉。2.火的使用使人类迈出了文明的第一步。在远古时代“ 钻木取火 ”是人类常用的一种取火方法,如图 3-65 所示。钻木为什么能获得火呢?木头克服钻头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温度达到木屑的着火点,木屑燃烧。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通过摩擦做功生热。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新课教学视频:钻木取火1.把图钉按在一次性筷子的一端,手握筷子使图钉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然后用手感觉图钉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图钉的温度升高。2.如图3-66 所示,取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筒内放一小团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观察棉花能否燃烧起来。压缩气体做功棉花燃烧。棉花为什么能燃烧?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且氧气充足时,棉花就能燃烧。新课教学视频:压缩空气做功新课教学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结论: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的例子:双手相互摩擦,双手会发热;用锯子锯木头,锯条会发烫;进入大气层的天外来物,发出明亮的光,形成流星。摩擦生热就是克服摩擦力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那么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又如何变化?如图3-67 所示,在吸滤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用气筒往瓶里打气,当塞子跳出时,观察瓶内变化。图3-67气体对外做功瓶内出现白雾出现白雾的原因: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往瓶里打气,瓶内气压增大;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实验表明: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新课教学视频:气体对外做功新课教学因此,功可以用来量度内能改变的多少。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从能量的转化看,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量与物体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外界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思考与讨论有一只瓶子,里面装着一些铁屑,可以用什么方法使铁屑的内能增加?如果你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单凭铁屑温度的升高,你能说出究竟采用了什么方法吗?方法:不断振荡,对铁屑做功,铁屑的内能增加;通过加热,铁屑吸热,使铁屑的内能增加。不能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我们无法根据结果来判断内能是通过哪种方法改变的。当堂检测1、建水烧豆腐是云南省建水县的传统特色小吃,《舌尖上的中国》提及后,名声大振,遍及滇南城乡,有关烧豆腐过程中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刚从冰箱保鲜室取出的豆腐没有内能B.烧豆腐的香气浓度与豆腐的温度无关C.烧豆腐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豆腐内能的D.烧豆腐时木炭加入过多会导致木炭热值变小C当堂检测2、以下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分析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的改变只可能是做功或热传递当中的一种B.物体内能的改变可能是做功或热传递当中的一种,也可以是这二种过程同时发生C.内能少的物体不可能将能量传递给内能多的物体D.如果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只能是给物体加热的方法B当堂检测3、下列物理现象中:(1)哪些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 。(2)哪些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 。A、锯条在石块上摩擦,锯条发热;B、热铁块投入冷水中,铁块温度降低;C、一壶水放在地上,开水变为温水;D、用锤子反复击打一个铁片,铁片温度升高E、用打气筒往车胎内打气,打气筒变热;F、水从高山上落下,水温稍有升高。A、D、E、FB、C板书设计第5节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内能内能改变做功热传递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吸热,内能增加放热,内能减少等效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3、预习“比热容”相关内容。3.5物体的内能(1)课后检测班级 姓名1.建水烧豆腐是云南省建水县的传统特色小吃,《舌尖上的中国》提及后,名声大振,遍及滇南城乡,有关烧豆腐过程中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刚从冰箱保鲜室取出的豆腐没有内能B.烧豆腐的香气浓度与豆腐的温度无关C.烧豆腐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豆腐内能的D.烧豆腐时木炭加入过多会导致木炭热值变小2.关于物体内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B.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C.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一定升高3.将冰块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简易“冰箱”,把一瓶饮料放入“冰箱”后,冰块和饮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在两物体温度达到相同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冰块 B.乙吸收热量 C.甲内能增加 D.乙内能减少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在地面上的冰块没有内能B.空中飞行的飞机比地面上静止的火车的内能多C.动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自然界中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5.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冰没有内能B. 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 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D.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 不变6.以下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分析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的改变只可能是做功或热传递当中的一种B.物体内能的改变可能是做功或热传递当中的一种,也可以是这二种过程同时发生C.内能少的物体不可能将能量传递给内能多的物体D.如果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只能是给物体加热的方法7. 把0.5 kg的90 ℃水全部变成125 ℃的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些水蒸气的内能比水的小B. 液态水分子间距比气态水分子的大C. 水蒸气只能通过热传递途径变为水D. 水分子在125 ℃时比90 ℃时热运动更激烈8.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C. 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D.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9.下列图示中,改变内能方式不同的是( )A.夏季吃冰激凌解热 B.用篝火烧水C.砂轮切割金属时火星四溅 D.太阳灶烧水10.很多同学在课间玩扭转矿泉水瓶的游戏,如图所示,在瓶里装有少量的水,盖紧瓶盖,使劲拧瓶的下部,使其严重变形,然后略松开瓶盖(对着没人的方向),瓶盖弹出数米远,观察到瓶口和瓶内有白雾产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用力拧瓶的下部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温度升高B.用力拧瓶的下部时瓶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降低C.瓶盖弹出时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D.瓶盖弹出时气体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11.研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小明做了两个实验:实验甲:如图1所示,将装有少量乙醚的薄壁金属管固定于桌面,用橡皮塞塞紧,来回快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过一会儿,可以观察到橡皮塞从管口飞出。实验乙:如图2所示,用气筒不断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内用力打气,可观察到瓶塞从瓶口跳出,此时瓶内有白雾产生。在甲实验中:橡皮塞从管口飞出,是_____的内能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A.皮绳 B.金属管 C.橡皮塞 D.乙醚气体(2)在乙实验中: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瓶内有白雾产生,这时瓶内气体的内能________,温度降低,发生了液化现象。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12.如图进行做功改变内能的探究。(1)如图甲所示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会发现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气筒下部的筒壁,特别是筒壁底部附近的温度较高,甚至烫手。导致筒壁发热有两种解释:①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______,升温的气体通过______使筒壁温度______;②打气时活塞与筒壁之间不断地______,使筒壁的内能增加、温度______。根据上述筒壁发热现象的描述,解释______比较合理。(2)如图乙所示,在密封的汽缸A中有压缩空气,B是一种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个温度计若活塞与汽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完成下列问题:①活塞将向____运动。②温度计的示数将_____。③该实验说明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对外做功时,_____减少,温度降低。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C A B D B B D A C CD ;B12.(1)①增加;热传递;升高;②摩擦;升高;①;(2)①右;②下降;③内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5物体的内能(1)课后检测(含答案).doc 3.5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课件27张ppt 视频 课后检测卷(含答案)).pptx 压缩空气做功.mp4 气体对外做功.mp4 热转递.mp4 钻木取火.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