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从“嫦娥”奔月到“天问”探火,从“北斗”造福人类到中国空间站开门纳客,中国航天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酒泉、文昌、西昌、太原所在省的简称分别是( )A. 陕、琼、川、晋 B. 陇、琼、川、晋 C. 甘、海、川、鲁 D. 豫、琼、滇、冀2.长征八号火箭由上海港装船启程运往海南文昌发射场途中,依次经过的海域是( )A. 黄海、台湾海峡、东海 B. 黄海、琼州海峡、南海C. 东海、台湾海峡、南海 D. 黄海、台湾海峡、南海3.“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选择在内蒙古高原降落,主要原因是( )A. 地面崎岖,峰岭众多 B. 地面坦荡,地广人稀C. 海拔高,空气稀薄 D.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题目。4.由图可知,我国地势特点是()A. 东南高西北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B. 中部高四周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C. 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D. 东高西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5.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A. 第一阶梯 B. 第二阶梯C. 第三阶梯 D. 第二、三阶梯交界处6.位于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A. 长白山脉 B. 阴山山脉 C. 大兴安岭 D. 武夷山脉在自然环境中,各地理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据此,完成下列题目。7.下列地形剖面示意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A. B.C. D.8.关于中国地形地势对河流、气温和降水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升高B. 平坦的地形,蕴含丰富的水能资源C. 使众多大河滚滚向西流,便利东西交通D. 便于海上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山脉是地形的骨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对图中各山脉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 山脉①北侧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B. 山脉②北侧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C. 山脉③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D. 山脉④西侧是陕西省10.图中各山脉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1.我国高原中,地面崎岖不平,多喀斯特地貌的是( )A. 黄土高原 B. 青藏高原 C. 云贵高原 D. 内蒙古高原图为中国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地处甲乙两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有( )A. 大兴安岭 B. 太行山 C. 横断山脉 D. 天山13.我国的地势特点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明显影响,下列对这些影响的叙述中,表述错误的是( )A. 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给广大内陆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B. 使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交通,促进经济的发展C. 在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产生丰富的水能资源D. 造成我国农业南北差异明显,形成“南稻北麦”的农业分布格局14.下列美称与地理事物组合正确的是( )A. “聚宝盆”--四川盆地 B. “鱼米之乡”--珠江三角洲C. “天府之国”--成都平原 D. “塞上江南”--太湖平原15.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三名航天员回到祖国怀抱,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飞船返回着陆时,下列地区最合适的地点是( )A. 青藏高原 B. 云贵高原 C. 黄土高原 D. 内蒙古高原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驾旅游悄然兴起。自驾车旅游线路中,东起上海崇明岛、西连西藏友谊桥的318国道则备受“驴友”的青睐。材料二:放暑假了,上海的中学生小明一家三口准备利用假期开车旅游。他们设计了a、b、c三条线路,如下图。(1)假如小明一家沿线路a旅游,他们将欣赏到①______(填地形区)牧草如茵、山巅白雪皑皑的优美景色;若沿线路b旅游,会穿过河西走廊,看见A______山脉,最终目的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若沿线路c旅游,沿途穿过的地形以______为主。(2)若想观赏“大漠风光”,小明一家应沿线路______旅游,______盆地中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3)小明一家在沿318国道的旅途中,发现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17.读“中国主要地形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请把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入下列空格。A________高原,B________高原,C________盆地。(2)“①________—太行山—________巫山—④________山”一线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该线以东地区,地形基本上以低山丘陵和________为主。(3)D________高原,黄河从此流经含沙量巨大,主要原因是该高原________严重。(4)我国的三级阶梯中,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第________级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的是第________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第________级阶梯。18.长征是红军战略性转移的壮丽史诗,是党的历史上光辉而重要的一笔。毛主席曾写下《长征》来纪念长征的艰辛:“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阅读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1)长征起点于都县位于武夷山脉以西,该山脉以东省的简称是 ______。(2)“五岭逶迤腾细浪”中的“五岭”就是图中山脉①,它就是我们常说的 ______(填山脉名称)。(3)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______。(4)遵义会议是长征途中重要的转折点,会址所在省 ______地貌典型。(5)“更喜岷山千里雪”,岷山(图中③处)的走向是 ______。从气候的影响因素分析,岷山有“千里雪”的原因是 ______。(6)1935年10月19日红一方面军到达④处吴起县,与刘志丹领导的陕甘宁红军胜利会师,当地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有 ______(列举一项)。19. 从上海到西藏樟木长达5000多千米的318国道,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条美景高度集中的景观长廊。下面分别是我国地形分布图及318国道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18国道沿线地形类型多种多样,有平原____、____、____和高原等。(2)318国道沿线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它东起上海,向西经过河网密布的____(地形区)、四川盆地,最终到达雪山连绵的____(地形区)。途径的A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B地区平均海拔约为____米,体现了我国地势具有____的特征。(3)横断山脉是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的界线,地势落差____。这里峡谷壮丽,大河奔腾,是中国美景最密集的地区。(4)穿越巫山可见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形成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结合地形说明三峡水利枢纽选址在这里的原因____。(5)318国道还是一条人文巡礼之路,沿途经过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在拉萨,我们能看到____族等少数民族的特色建筑和民族风情。(6)318国道沿线环境复杂,修建过程中困难重重。你认为全线最难修建的是图中____(①/②/③)段,理由是____。20.读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呈________状分布。(2)BC之间的是________盆地,AC之间的是________盆地。E西侧的是________高原,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3)山脉B是________走向,F是________山脉。D山脉是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1~3.【答案】B、C、B【解析】1. 由图可知,酒泉位于甘肃(简称甘或陇),文昌位于海南省(简称琼),西昌位于四川(简称川或蜀),太原位于山西(简称晋),故B正确。故排除ACD,故选B。2. 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沟通了东海和南海。由图可知,上海港属于东海,文昌港属于南海,长征八号火箭由上海港装船启程运往海南文昌发射场途中,依次经过的海域是东海、台湾海峡、南海。C正确。故排除ABD,故选C。3.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选择在内蒙古高原降落,主要原因是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云量少,晴天多,人口密度小,适合作为飞船返回器安全着陆地点,故B正确;地面崎岖,峰岭众多是云贵高原的特点;海拔高,空气稀薄,是青藏高原的特点;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特点,ACD错误。故选B。4~6.【答案】C、B、C【解析】1. 读图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故C正确。故选:C。2.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该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故选:B。3. 结合选项来看,大兴安岭处于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上,该山脉也是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分界线,其余的山脉不属于地势阶梯的分界线,故C符合题意。故选:C。7~8.【答案】C、D【解析】1. 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读图可知,C图符合我国地势特点。2.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平坦的地形,水流平稳,水能不丰富。落差大的地区水能资源较丰富;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使众多大河滚滚向东流,便利东西交通;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便于海上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9~10.【答案】A、C【解析】1. 读图可知,山脉①是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北侧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山脉②是天山山脉,北侧为准噶尔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山脉③是大兴安岭,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上;山脉④是太行山脉,太行山脉东侧是河北省,西侧是山西省,D错误。故选:A。2. 图中各山脉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③大兴安岭和④太行山脉,①喜马拉雅山脉、②天山山脉都不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故选:C。11.【答案】C【解析】云贵高原地面最为崎岖,喀斯特地形显著;黄土高原植被稀疏,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平坦广阔,草场广布。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13.【答案】C、D【解析】1. 根据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和地形剖面图可知,甲是青藏高原,乙是四川盆地,甲乙两地地形区的分界线是横断山脉。它和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构成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故选C。2.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给广大内陆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使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交通,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产生丰富的水能资源。造成我国农业南北差异明显,形成“南稻北麦”的农业分布格局的是我国南北方气候的差异。故根据题意选D。14.【答案】C【解析】“聚宝盆”是指柴达木盆地,“天府之国”是指成都平原,“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塞上江南”是指河套平原和银川平原;故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15.【答案】D【解析】读材料,青藏高原的特征是雪山连绵不适合着陆,A错误。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气候湿润、降水多,不适宜着陆,B错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黄土广布,不适宜着陆,C错误。内蒙古高原辽阔坦荡,草场广布,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少雨,能见度高,当地人烟稀少,所以最适合的地点是内蒙古高原,D正确。排除ABC,故选D。16.【答案】(1)青藏高原 祁连 三 平原 (2)b 塔里木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解析】本题以小明一家自驾游为材料,涉及我国三级阶梯的划分、地形区、地势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由图可知,假如小明一家沿线路a旅游,他们将欣赏到①青藏高原牧草如茵、山巅白雪皑皑的优美景色;若沿线路b旅游,会穿过河西走廊,看见A祁连山脉,最终目的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若沿线路c旅游,沿途依次经过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2)由图可知,若想观赏“大漠风光”,小明一家应沿线路b线旅游,经过沙漠广布的西北地区,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3)318国道旅途中,发现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因为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河流总是由地势高的地区流向地势低的地区,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所以,我国的河流也是自西向东,注入海洋。17.【答案】(1)内蒙古 青藏 塔里木 (2)大兴安岭 ③ 雪峰 平原 (3)黄土 水土流失 (4)一 二 三【解析】本大题以“中国主要地形区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了4个问题,涉及我国地形、山脉、地势特征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由图可知,A是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B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C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2)由图可知,图中①大兴安岭—②太行山—③巫山—④雪峰山”一线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该线以东地区,地形基本上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该线以西,地形基本以高原和盆地为主。(3)由图可知,D是黄土高原,黄河从此流经,含沙量巨大,主要原因是该高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4)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我国的三级阶梯中,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是第一级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的是第二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的是第三级阶梯。18.【答案】(1)闽;(2)南岭;(3)壮族;(4)喀斯特;(5)西北-东南走向;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所以有冰雪覆盖; (6)信天游、安塞腰鼓等。【解析】(1)武夷山脉以东是我国的福建省,该省简称闽,隔着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2)“五岭逶迤腾细浪”中的“五岭”就是图中山脉①,它就是我们常说的南岭。(3)图中②所在的省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该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壮族。(4)遵义会议是长征途中重要的转折点,会址所在贵州省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5)岷山(图中③处)的走向是西北-东南走向。从气候的影响因素分析,岷山有“千里雪”的原因是受地形、地势影响,山顶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所以有冰雪覆盖。(6)④处陕西省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有信天游、安塞腰鼓等。19.【答案】(1)山地;盆地、丘陵(2)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4000(3500-4500之间均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3)一、二;大(4)位于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能丰富(5)藏(6)①;要穿越高山、河流,工程难度大(或多地质灾害;海拔高,气温低,缺氧,施工难度大等)【解析】(1)读图可知,318国道沿线地形类型多种多样,有平原、山地、盆地、丘陵和高原等。(2)读图可知,318国道东起上海,向西经过河网密布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最终到达雪山连绵的青藏高原,途径的A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B地区平均海拔约为4000米,体现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3)据所学知识可知,横断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地势落差大。(4)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峡水利枢纽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因此,三峡水利枢纽选址在这里。(5)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拉萨,我们能看到藏族等少数民族的特色建筑和民族风情。(6)读图可知,图中的①段地区跨越横断山脉,横断山脉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因此,全线最难修建的是图中的①段。20.【答案】(1)西高东低 阶梯(或三级阶梯) (2)塔里木 准噶尔 黄土 (3)东西 秦岭 二、三【解析】本题以我国地形为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我国的地势特点、地形分布、主要山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阶梯的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第三阶梯的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2)读图可知,位于B昆仑山与C天山山脉之间的是塔里木盆地,位于A阿尔泰山和天山山脉之间的是准噶尔盆地;E为太行山,太行山以西为黄土高原,以东为华北平原。(3)读图可知,山脉B为东西走向的昆仑山脉;F为秦岭,与淮河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D山脉是大兴安岭,是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线。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