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历史教案
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2025年10月19日 上课时间:2025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知道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的具体表现,绘制中国共产党成立条件示意图。(时空观 念、史料实证) 2、掌握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召开的相关史事,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了解全国工人运动高涨局面的基本史事。(史料实证)4、通过本课内容,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一个领导人 民取得民族独立、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政党。(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教学难点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史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讲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
一、激情导入 引课明标 教师活动:以《觉醒年代》视频片段导入。教师过渡: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壮丽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新走进历史,去见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二、导学引领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自主学习:1.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背景和表现?2.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和意义?3.中共二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4.全国工人运动高潮的时间、表现和结果?
三、学友互学合作交流 对自主学习的问题先同桌互学,之后前后桌交流合作。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有哪些?(思想、阶级、组织)
四、展示评价精讲点拨 每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学内容,之后教师精讲点拨。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师活动:阅读材料,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给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带来了怎样的思考。材料: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暴力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世界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学生活动: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教师活动:下图中的人物是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有怎样的贡献?学生活动:李大钊。1918年,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赞扬十月革命;1919年5月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较为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他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教师活动:观察下列图文信息并结合课本,归纳当时的知识分子采取了哪些方式让工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这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学生活动:组织工会;开办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学生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教师归纳:(1)思想基础:十月革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的传播,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如李大钊、毛泽东、董必武等学习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3)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深入民间,与工农民众相结合,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各地建立早期党组织。2.成立——中共一大教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原因:①大会通过了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②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教师:(补充)陈独秀虽然未参加会议,但因他在新文化运动和党的创建工作中的贡献和影响,被选为书记。教师:(播放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时出示歌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学生:(听歌、唱歌、感悟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4.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中共二大教师: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呢?学生:制定了最低革命纲领。教师:中共一大制定了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面对着北洋军阀更加黑暗的统治,中国人民迫切要制定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的内容是什么呢?学生: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教师: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标志,表明党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加深,我党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思考讨论:一大和二大的纲领为什么不同?从党的奋斗目标来看,一方面确立了党的远期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对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奋斗目标又作出了不符合国情的规定。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而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强大的,因此在新民主民主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是团结的对象而不是革命的对象,从这一点来说,中共一大的规定是有局限性的。因此,对于党的纲领在二大予以了调整。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是如何领导工人运动的?1.设立专门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2.从1922—1923年春,领导了大小工人罢工100多次。其中以京汉大罢工最为著名。3.工人运动的顶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时间:1923年2月口号:“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结果:被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镇压。意义:将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向高潮。思考: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我党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学生根据教材回答: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神强大的敌人。
五、训练反馈检测自评 课后活动1、2题。
六、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唱出了共产党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重大里程碑”;它的成立使“中国大地出现了新曙光”,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之下,走向了一条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康庄大道。
作业设计 第12课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条件: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2.成立:中共一大时间:1921年7月地点:上海(后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代表:13位代表、马林内容: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中心工作、领导机构3.意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二、中共二大1.时间:1922年7月2.内容:制定民主革命纲领3.意义: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1.领导: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2.顶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