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教师:备课时间:2025年 月 日 上课时间:2025年 月 日教学内容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 1.时空观念:通过阅读地图和观看视频,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及工农武装割据的概况。2.唯物史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井冈山道路,这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的地位和作用。3.史料实证:通过观察油画、观看视频、阅读文字材料、朗诵毛泽东诗词等多种史料,培养学生甄别史料的能力,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4.历史解释:知道井冈山道路开辟的原因、内涵及意义。5.家国情怀:知道到中国革命从学习别人道路到走出自己道路的探索过程,认识到老一辈革命家为此做出的伟大贡献。教学重点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教学难点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合作探究法、讲述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一、激情导入 引课明标 出示“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陵园最上方,高度为46.8米,由邓小平题写,主碑高27米。寓意1927年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造型突出“山的形状”,远看像一团火焰,寓意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与中国革命有什么关系 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让我们走进本课,去探究这些内容。二、导学引领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自主学习:1.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武装起义有哪些?有何意义?2.八七会议、古田会议的主要内容?3.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何时创建?意义?三、学友互学合作交流 对自主学习的问题先同桌互学,之后前后桌交流合作。分析:中国共产党探索的新的革命道路是什么?这一探索过程说明了什么?四、展示评价精讲点拨 每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学内容,之后教师精讲点拨。一、南昌起义一:南昌起义1.ppt展示四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结合之前学过的内容综合分析南昌起义的背景。(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通过展示和分析史料,知道论从史出,培养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2.播放视频《南昌起义》,学生观看视频并阅读教材,完成关于南昌起义的知识点表格。并通过教材中的图片,进一步了解南昌起义的人物。展示地图,了解南昌起义的过程。最后通过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理解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3.展示南昌起义的相关信息。南昌起义时 间地 点领导人结果1927.8.1南 昌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占领南昌,南下广东,转战湘南意 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4.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南昌起义。5.教师提问:起义军在占领南昌后为什么要南下广东?结果如何?提示:遭到反动军队的包围,敌强我弱,不宜与敌人硬拼,计划南下广东,争取外援,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以发展壮大革命队伍。南下广东途中,遭到敌人的封锁。朱德、陈毅等率军转战湘南,坚持斗争。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一)秋收起义1.图片展示:展示汉口八七会议旧址:2.教师提问:中共中央在1927年召开“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什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什么著名论断?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3、展示有关秋收起义的表格、图片和地图,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设计意图:通过列表格,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问题。用对比方式整理历史基础知识,不仅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问题,还提高历史归纳能力。通过观察地图,培养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观念。)4.通过表格对比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学生分析表格得出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相同点并得出结论“城市中心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引导学生思考教材中的想一想“毛泽东为什么要把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设计意图:认识中国革命人为探索救国道路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感受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付出的艰辛努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二)井冈山会师1.图片展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2.教师讲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会师后的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3.教师提问:什么是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1)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 2)坚持党的绝对领导;3)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4)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5)艰苦奋斗的作风。三、工农武装割据1.材料展示: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一种斗争形式。2.教师提问:说一说毛泽东为巩固和扩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采取了哪些措施?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3.教师讲述: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5.教师强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全国性工农政权的一次尝试。标志着中国大地上存在着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政权,标志着国共对峙局面的形成。五、训练反馈检测自评 课后连线题六、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为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作业设计 第14课同步练习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