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八一建军节前夕,玲玲一家准备前往南昌观看南昌八一广场升旗仪式。读南昌天气资料表,完成下面小题。
1.南昌8月1日的天气状况是( )
A. 大雨转中雨 B. 中雨转小雨 C. 小雨转阴 D. 多云转晴
2.7月29日至31日,玲玲外出时应( )
A. 带防晒霜 B. 携带雨具 C. 带遮阳伞 D. 穿羽绒服
在天气预报中,一个城市名称旁边出现两个天气符号,表示将从某种天气状况转变成另一种天气状况。下图为四川省2月13日部分城市天气预报图。据此完成问题。
3.下列天气预报播报正确的是
A. 西昌—晴转多云,3到22摄氏度 B. 成都—小雨,4到9摄氏度
C. 泸州—晴,8到25摄氏度 D. 雅安—阴转小雨,3到9摄氏度
4.一个城市一日之内出现多种天气,这表明
A. 天气是指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B. 天气是指多年平均的大气特征
C. 天气是指小范围内的大气状况 D. 天气与人类活动有密切联系
蒙古国地处亚洲腹地,畜牧业占GDP比重超30%,极大的放牧量使得70%的草地退化。2025年4月,蒙古国因极端干旱与强风天气,沙尘直达我国海南岛,我国东部多地发布沙尘、扬尘天气预警和居民防护提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气象部门发布沙尘天气预警的符号是(  )
A. B. C. D.
6.蒙古国沙尘天气多发的人为原因是(  )
A. 草原广布 B. 过度放牧 C. 气候干旱 D. 过度开垦
7.沙尘天气出现时,合理的防护措施有(  )
①外出露营
②佩戴口罩
③关闭门窗
④减少外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暑假,家在成都的小明去延安旅游。途中穿越秦岭后,游览了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返回途中,高速公路因山体滑坡临时关闭,只能绕道而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小明去延安旅游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是(  )
A. 灵活性好 B. 运量大 C. 运费低 D. 速度快
9.小明在终南山景区看到一则对联:一山分南北,气候造万象。他联想到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正确的是(  )
A.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 B.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C. 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D. 农耕区与畜牧区分界线
10.引发此次山体滑坡的天气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11.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曾描写“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诗中描写的天气现象与其预报符号,组合正确的是(  )
A. 晴—— B. 台风—— C. 沙尘暴—— D. 微风——
12.小明及其家人计划春游,下图为未来几日的天气状况,最适合出游的日期是(  )
日期 4月15日 4月16日 4月17日 4月18日
气温 11~15℃ 11~14℃ 8~14℃ 10~15℃
天气
PM2.5 190 80 30 20

A. 15日 B. 16日 C. 17日 D. 18日
印度是南亚大国。读印度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能反映南亚7月盛行风向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14.据图分析,有关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③是阿尔卑斯山脉 B. ②是印度河 C. ①位于德干高原 D. 濒临太平洋
15.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与此称谓相关的是(  )
A. 新德里是“世界办公室”中心 B. 生产办公设备
C. 人口众多,增长速度快 D.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连线题:
16.将下列内容与其对应的内容连接起来。
A.沙尘暴 ①东边日出西边雨
B.大雪 ②
C.天气 ③黄梅时节家家雨
D.气候 ④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1) 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水汽和杂质。其中既是光合作用原料、又有保温作用的气体是_____。
(2) ABC对应的大气层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大气层是_____ (填字母),该层大气随高度上升温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层气流运动方式为______________;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集中于___________层(填字母)。
(4)适合高空飞行的是_____层,该层22-27千米高度处_____含量达到最大值,使该区域大气温度明显_________(升高/降低)。
(5)电离层位于图中大气层的_______ (填字母),电离层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
(6)A层上界高度随纬度而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哈尔滨某学校地理社团在端午佳节举办了主题为“‘粽’情山水,端午游园”的实践活动。如图为园内某山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请你结合图文材料,将同学们的活动分享补充完整。
(1)选择6月10日游园,这日天气 ______ ,适宜出游。
(2)同学们想轻松攀登甲山峰,应选择的线路是 ______ (填序号)。
(3)③线路经过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______ 。
(4)当天正午同学们选择在树阴下就餐,所在位置是树的 ______ 面。(方位)
19.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沿线花坛布置以“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图1为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图2为“祝福祖国”花篮照片,图3为天安门广场导游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二十大”开幕时,地球运行在图1所示的公转轨道_________(甲/乙/丙/丁)段,此时最接近“二分二至”中的_______节气,该节气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纬线名称)。
(2)会议期间,北京昼夜长短状况为________,日落时间越来越________(早/晚),正午国旗旗杆影子逐渐变________(长/短)。
(3)会议期间正值北京的_______季,可能在北京欣赏到的是_______(选择填空)。
A.玉渊潭樱花盛开
B.圆明园荷花绽放
C.香山枫叶变红
D.故宫银装素裹
(4)读图,距人民大会堂最近的地下过街通道是________(A/B/C/D),从该通道进入广场后,看到花篮位于国旗的________方向。
(5)图2照片拍摄时间为当天________(上午/中午/下午),你的判断理由为________。表示当天天气状况的符号是________(选择填空)。
20.读某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天气状况为:由 ______ 天气转为 ______ 天气。
(2)该日的最低气温是 ______ ℃,一般出现在 ______ 前后。
(3)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请你给小明提出建议:明天适合出游么? ______ 。(填适合或不适合)
21.家住王庄的小明计划明天陪外地同学去郊外游玩。他心里想:“在课堂上学到的地理知识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为王庄第二天天气符号图,请你判断明天的天气状况 ______ 。
(2)图甲中小明家乡王庄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______ 。
(3)由图甲可知,古寺位于王庄的 ______ 方向。已知王庄的海拔高度为68米,则古寺与王庄的相对高度是 ______ 米;古寺与王庄的图上直线距离为1.5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 ______ 。
(4)根据所学知识,小明告诉同学悬崖飞瀑在 ______ 地,若想观赏日出美景应选择 ______ 地为最佳观赏地。(填图甲中字母代号)
1~2.【答案】D、B
【解析】1.
本题考查天气符号的知识。
读图可知,南昌8月1日的天气状况是多云转晴。
故选D。
2.
本题考查天气与人类活动。
7月29日是雷电转暴雨,7月30日是暴雨转中雨,31日是小雨转阴,且气温较高,游客外出不需要穿羽绒服,应该携带雨具。
故选B。
3~4.【答案】D、A
【解析】1.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天气的概况,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天气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西昌—多云转晴,3到22摄氏度,成都是多云,泸州阴转小雨,雅安—阴转小雨,3到9摄氏度。
故选D。
2.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天气的概况,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天气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一个城市一日之内出现多种天气,这表明天气是指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CD项表示不出来,气候是多年平均的大气特征。
故选A。
5~7.【答案】D、B、D
【解析】解:读图可知,A符号表示大雨,B符号台风,C符号表示雷阵雨,D符号表示沙尘暴。我国气象部门发布沙尘天气预警的符号是沙尘暴。
故选:D。
在天气预报上,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本题考查天气符号的判读,牢记即可。
解:据材料可知,“蒙古国地处亚洲腹地,畜牧业占GDP比重超30%,极大的放牧量使得70%的草地退化”。所以蒙古国以畜牧业为主,沙尘天气多发的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不是过度开垦,B正确,D错误;草原广布、气候干旱不属于人为原因,AC错误。
故选:B。
蒙古国地处亚洲腹地,由于气候干旱,蒙古国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不发达。畜牧业占GDP比重超30%,极大的放牧量使得70%的草地退化。
本题考查蒙古沙尘天气多发的原因,结合材料分析解答。
解:当遇到沙尘暴天气时,应减少外出,必要出行时戴上口罩、佩戴防风镜注意安全;及时关闭门窗等。遇到沙尘暴天气时空气污浊,不适宜外出露营。①错误,②③④正确。
故选:D。
沙尘暴多发生在我国春季的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因为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人为原因有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等。
本题考查沙尘天气合理的防护措施,结合生活经验分析解答。
8~10.【答案】A、B、D
【解析】解:读材料可知,家在成都的小明去延安旅游,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公路运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路线,运输灵活性好,运量相对较小;公路运输的运费通常高于铁路和水运,尤其是长途运输时;航空运输速度快,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公路运输的特点有:机动灵活、运量较小、运速较快、运量较小等。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是: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适合短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水上运输运量大,价格低,适合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适合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具有运输量大,连续性强,损耗少等优点。
本题考查了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结合教材知识点分析解答此题。
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大致都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故选:B。
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意义:1月份0℃等温线;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分界线;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本题主要考查秦岭—淮河地理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解答。
解:读图可知,A图表示台风及其中心,B图表示多云,C图表示沙尘暴,D图表示大雨;引起山体滑坡最有可能是大雨,沙尘暴、台风、多云与山体滑坡无关,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本题考查了常用天气符号的认读,读图分析解答此题。
11.【答案】C
【解析】解:读题干可知,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曾描写的天气为我国西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故选项C正确。
故选:C。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认读,牢记解答即可。
12.【答案】D
【解析】解:读图表可知,18日为晴天,空气质量优,风力较小,最适合外出,D正确;15日空气质量指数为190,空气质量状况为中度污染,不适合出游,A排除;16日暴雨,17日风力较大,均不适合出游,BC排除。
故选:D。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天气预报图上的一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本题考查天气预报的阅读,读图结合知识点分析解答。
13~15.【答案】A、C、D
【解析】解:A为西南风6级,B为西北风6级,C是东北风6级,D是东南风6级;南亚7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印度洋的大量水汽,降水丰富,为雨季,对应A。
故选:A。
南亚的气候主要受到喜马拉雅山脉的屏障作用和印度洋的季风影响,形成了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的气候特征,南亚地区一年之中可分凉、热、雨三季。
本题考查南亚的季风气候,识记即可。
解:读图可知,③是喜马拉雅山脉,②是恒河,①位于德干高原,濒临印度洋。
故选:C。
印度位于10°N-30°N之间,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
本题考查印度的地形、河流,识记即可。
解: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是发展最快的行业,其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外包业的发源地,D正确,排除ABC。
故选:D。
印度的服务业是最发达的产业,尤其是IT产业,服务业在印度经济中占据最大比重,贡献了60%以上的GDP,并且是增长最快的行业,印度拥有庞大的英语熟练劳动力和丰富的软件开发人才资源,这使其在全球IT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本题考查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识记即可。
16.【答案】解:东边日出西边雨是短时间内的变化,是天气;读图可知,右侧图②的天气符号是大雪;黄梅时节家家雨是较长时间内的天气平均状况,是气候;右侧的图④天气符号是沙尘暴。
故答案为:。
【解析】(1)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2)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本题考查了天气和气候的的概念及常用天气符号的认读,读图分析解答此题。
17.【答案】(1)干洁空气 二氧化碳
(2)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3)A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对流运动 A
(4)平流 臭氧 升高
(5)C 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6)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大气层的概况,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大气层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1)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是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其中既是光合作用原料、又有保温作用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ABC对应的大气层名称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3)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大气层是A对流层,该层大气随高度上升温度的变化特点是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该层气流运动方式为对流运动;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集中于A对流层。
(4)适合高空飞行的是平流层,该层22-27千米高度处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使该区域大气温度明显升高。
(5)电离层位于图中大气层的C,电离层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是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6)A层上界高度随纬度而变化的规律是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18.【答案】晴;
①;
山谷;

【解析】解:读图可知,(1)天气小贴士图中显示,6月10日日天气晴,这天适宜出游。
(2)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同学们想轻松攀登甲山峰,应选择①线路,该线路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容易攀登。
(3)图中③线路经过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4)哈尔滨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位于我国北方地区;6月10日当天正午树影朝向北方;因此同学们选择在树阴下就餐,所在位置是树的北面。
故答案为:
(1)晴;
(2)①;
(3)山谷;
(4)北。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2)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常用天气符号的认读,读图分析解答此题。
19.【答案】(1)丙 秋分 赤道
(2)昼短夜长 早 长
(3)秋 C
(4)A 正南
(5)下 花篮的影子朝向偏东方向,说明太阳位于偏西方向,应为下午 A
【解析】本题以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召开为背景,以地球公转示意图、天安门广场导游图为素材,设置了5道小题,涉及地球的公转示意图的判读、昼夜长短、方向、天气符号的识别等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可知,图中甲段时间是从春分日至夏至日;乙段时间是从夏至日至秋分日;丙段的时间是从秋分日至冬至日;丁段时间是从冬至日至春分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因此应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丙段。10月16日至22日,最接近“二分二至”中的秋分日,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2)10月16日至22日地球运行在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北京位于北半球,此段时间为昼短夜长。此段时间日出时间越来越晚,日落时间越来越早,白昼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此段时间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低,因此正午国旗旗杆影子逐渐变长。
(3)10月16日至22日为北半球的秋季(9月、10月、11月);“玉渊潭樱花盛开”,为春季的景色;“圆明园荷花绽放”为夏季的景色;“香山枫叶变红”为秋季的景色;“故宫银装素裹”为冬季的景色,故选C。
(4)读图3可知,距人民大会堂最近的是地下过街通道A;根据图中指向标的指示,花篮位于国旗的正南方向。
(5)结合花篮位于国旗的正南方向,可判断花篮的影子朝向东方向,也就说明太阳位于偏西方向,因此应为下午;花篮有影子,说明当天是晴天,选项中A为晴天,B为阴天,C为小雪,D为小雨,故选A。
20.【答案】多云;阴; 13;日出; 不适合
【解析】解:(1)读图可知,该日天气状况为:由多云转阴。
(2)读图可知,该日的最低气温是13℃,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为22℃,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
(3)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空气污染指数在201-300之间的220,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中度重污染。此时,对人的健康都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故不适合出游。
故答案为:(1)多云;阴;(2)13;日出;(3)不适合。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以某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图为材料,涉及天气符号的判读、空气质量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
21.【答案】阴转晴 盆地 东南 332 4.5千米 B A
【解析】解:(1)由图中天气符号可知,当时天气为阴转晴。
(2)根据海拔高度及等高线弯曲程度可知等高线由高向低递减,故王庄地形为盆地。
(3)读图可知,古寺位于王庄的东南方向;读图可知古寺的海拔高度为400米,则古寺与王庄的相对高度为400米-68米=332米,根据图中比例尺可得出,两地间的距离为1.5×3千米=4.5千米。
(4)根据等高线判读可知B地为陡崖,并且河流经过,故可观看飞瀑景观,A地为山顶,适合观日出。故依次选B、A。
故答案为:
(1)阴转晴;
(2)盆地;
(3)东南;332;4.5千米;
(4)B;A。
一般地图,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判定方向;海拔是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一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比例尺的计算,难易适中。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