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一、单选题读亚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1.亚洲地形的主体是( )A.高原和盆地 B.平原和山地 C.高原和山地 D.山地和盆地2.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是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B.②山脉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之一C.③是长江,最终注入太平洋 D.④半岛终年炎热多雨3.下列关于亚洲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河流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部B.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C.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D.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读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造成上图亚洲不同区域的人类活动各具特色的主要原因是( )A.位置优越,位于中低纬度地区 B.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C.经济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 D.四面临海,海陆交通便利5.导致北亚的雅库特人和东南亚的达雅克人生活方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经济发展水平6.关于下列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世界最炎热的地区 B.乙——多外流河,河网密布C.丙——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D.丁——人口自然增长率低2024年11月19日,印度尼西亚国会通过法案,正式取消雅加达作为首都的地位,成为一个特区。现在印尼的首都是努山塔拉市。印度尼西亚是世界著名的“火山国”,雅加达所在的爪哇岛是一座火山岛,频繁的地震导致地面下沉。读世界板块局部示意图和相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据图分析,印度尼西亚火山、地震频繁的原因是( )A.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交界处B.位于板块的内部,地壳十分活跃C.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交界处D.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交界处8.右图是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的高脚屋,该民居多采用竹子、木材修建,其房顶呈“人”字,易于排水,底层一般饲养家禽、堆放柴草,上层为人居住的地方,其房屋通风条件极好。该民居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为( )A.炎热干燥 B.干旱少雨 C.冬暖夏凉 D.高温多雨2024年2月10日至17日,昆明海关共监管验放经中老铁路进出口的货运量达13万吨、货值3.45亿元。读中南半岛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货物最有可能出现在昆明海关中国出口单的是( )A.榴莲 B.百货 C.铁矿 D.香蕉10.下列关于中南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自南向北注入海洋 B.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广C.盛产热带经济作物 D.南部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11.明明暑假去东南亚旅游,回来和同学们分享见闻,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参观了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火山 B.坐小船在缅甸的下龙湾观光游览C.参观了新加坡的滨海湾金沙空中公园 D.看到了柬埔寨的吴哥窟伊朗亚兹德被称为“风塔之城”。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塔下建有水池。外部的空气经过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居民享受阵阵清爽。读“风塔景观图”和“亚兹德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亚兹德人建造“风塔”主要是由于当地( )A.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 B.气候终年炎热干燥C.人口密集,地价昂贵 D.降水丰富,气候湿润13.风塔是亚兹德最独特的古城建筑奇观。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该建筑奇观的是( )A.修复古建筑,保留原有风貌 B.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C.拆除全部旧建筑,建设高楼 D.迁出原住居民,避免破坏西亚不仅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而且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读西亚地区石油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我国从该地区进口石油,应该选择的路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15.关于西亚,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从南部穿过,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B.经济收入高,都是发达国家C.石油多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出D.主要居民是阿拉伯人,属于黑种人欧洲西部是世界上举办冬奥会次数最多的地区,2026年2月6日至22日第25届冬奥会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下图示意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分布及米兰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B.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C.西部牧草广布,乳畜业发达 D.工业密集,发达国家众多17.据图可知,第25届冬奥会举办之际,意大利米兰( )A.温和湿润 B.高温多雨 C.寒冷干燥 D.炎热干燥18.欧洲西部利于开展雪上运动项目的条件,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众多,经济实力雄厚 B.南北为山地,利于滑雪C.都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终年严寒 D.山地冬季降雪多,积雪量大19.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其原因不包括( )A.旅游资源丰富 B.海陆交通发达 C.旅游设施完善 D.统一语言英语读“欧洲西部简图”和“德国简图”,完成下面小题。20.关于德国自然地理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处高纬度地区 B.地势南高北低C.地中海沿岸的国家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21.关于德国人文环境特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以白色人种为主,大多信仰基督教 B.属发达国家,欧盟重要的成员C.首都慕尼黑有世界著名的啤酒节 D.河流众多、航运便利、交通发达马赛族是东非著名的游牧民族。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最南到坦桑尼亚的多多马(6°10'S),最北到肯尼亚的基塔莱(1°01'N)。下面左图是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及马赛人迁徙路线示意图,图示是马赛人及其传统民居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马赛人迁徙方向正确的是( )A.5—10月主要在多多马放牧 B.5—10月主要在基塔莱放牧C.5—10月越过赤道向南迁徙 D.11月至次年4月越过赤道向北迁徙23.马赛人属于(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24.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野生动物种类繁多 B.气候南北对称分布C.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 D.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非洲的马达加斯加通过引进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如图为马达加斯加岛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马达加斯加岛年降水量( )A.分布均匀 B.东多西少 C.沿海向内陆递减 D.南多北少26.影响该岛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陆位置 C.河流数量 D.纬度位置27.下列关于马达加斯加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在南温带 B.位于中纬度地区 C.全部位于南半球 D.西临太平洋28.为解决非洲粮食问题,从马达加斯加摆脱饥饿的措施中,我们获得的启示是( )A.扩大耕地面积 B.从国外进口粮食 C.寻求国际援助 D.走科技兴农之路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23年11月1日上午正式出征奔赴南极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我国南极科考分为度夏考察和越冬考察,图示意我国南极无人值守作业望远镜。科研人员去南极进行越冬星空观测最佳的月份是( )A.3月 B.10月 C.6月 D.12月30.与其他时段相比,南极地区越冬进行星空观测的优势是( )A.黑夜漫长 B.天气晴朗 C.大气干燥 D.空气稀薄二、解答题31.下面图1为亚洲地形示意图,图2为沿30°N纬线亚洲地形剖面示意图,图3为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水稻喜湿喜热,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插秧、施肥、除草、收割等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强度大。 (1)从太平洋沿岸出发,沿30°N纬线一路向西抵达亚洲与非洲的分线 ,发现亚洲的地形地势变化极为明显(如图2所示),该沿线地势总体特征表现为 。(2)甲地为 (地形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适合水稻生长,但容易受 灾害的影响。(3)亚洲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区,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请从地形、气候、河流、人口、市场等不同角度,简要分析亚洲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各答一点)。32.阅读材料及“东南亚部分地区地形图”与“曼谷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中泰铁路是中国投资泰国铁路的合作项目,未来连接中国云南昆明和泰国首都曼谷。中泰铁路是泛亚铁路东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贯通后将打通东南亚陆上交通“任督二脉”,大幅缩短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陆运时间,中泰铁路建成后,将为中国游客赴泰旅游提供更便捷的交通方式,促进两国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开展更广泛的服务贸易合作。(1)图中所示是 半岛,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呈现出“ ”的空间格局。(2)未来从昆明出发的铁路可直达泰国首都曼谷,读右图,判断曼谷的气候特征是 ,结合地形及气候特点,说出中泰铁路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3)结合材料分析,中泰铁路的建成对中国和泰国的意义是: (任选一个国家作答)。(4)东南亚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逐渐成为我国游客出境游的首选地,试分析东南亚吸引中国游客的原因有: (任答两点)。33.2024年1月1日,西亚地区的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为维护世界公平正义发挥着重要作用。读西亚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西亚地处亚洲、欧洲和 洲的交界地带,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称。(2)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都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图中A、B两国中,代表伊朗的是 国,位于伊朗南部甲处的 海峡,被称为“世界油阀”。(3)图中乙河流沿岸是西亚重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4)沙特阿拉伯水资源极其短缺,为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沙特阿拉伯可以采取 等措施。(5)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为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石油枯竭问题,中东产油国应该 (任答两点)。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欧洲西部国家众多,经济发达。境内多平原,河网密布。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流域面积广,沿岸人口稠密,城市众多,航运繁忙,是著名的国际性河流。下图为欧洲西部及莱茵河所在区域略图。(1)欧洲西部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鹿特丹的气候类型是 。(2)欧洲西部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这种地形对欧洲降水分布的影响是 。(3)欧洲西部葡萄酒和乳畜产品出口的有利条件是 。(4)有人建议在城市①与城市②之间修建一条运河(图示虚线处),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35.科特迪瓦是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友好合作伙伴,两国目前已开展多项国际合作。读科特迪瓦位置分布图和迪沃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南、北半球看,科特迪瓦位于 半球;该国属于 (岛国/临海国)。(2)根据河流流向,可推测该国的地势特征是 。(3)从图中推断科特迪瓦的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 。(4)可可喜湿喜热,读图分析科特迪瓦适应可可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 。(5)中非加快拓展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举例说出我国与非洲在合作过程中各自的优势。36.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开站,标志着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考能力和水平有了新的提升。阅读材料及我国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依托秦岭站,研究人员将开展大气环境、海洋基础环境、生物生态等多圈层、多学科的监测和科学研究工作,为评估南极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支撑,同时开展罗斯海海洋保护区生态监测,与周边其他国家科考站开展南极科学考察及保障的国际合作,为保护南极生态环境作出贡献。(1)读图可知,秦岭站将填补我国在甲 洋扇区长期观测的空白,长城站位于秦岭站的 方向。(2)南极大陆98%的地域终年为冰雪所覆盖,平均海拔2350米,平均厚度约2000多米,素有“ ”之称。(3)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人类活动,极地地区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你都知道南极地区的哪些环境问题? (任答一点)应该怎样解决? 。(4)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秦岭站在未来可能发挥的作用: 。参考答案1.C 2.D 3.D4.B 5.A6.A7.C 8.D9.B 10.C11.B12.B 13.A14.C 15.C16.A 17.A 18.C 19.D20.B 21.C22.B 23.C 24.D25.B 26.A 27.C 28.D29.C 30.A31.(1) 苏伊士运河 东西低,中间高/中间高,东西低(2) 恒河平原 旱涝/水旱(3)自然条件: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河流众多,水源充足;河流下游地形平坦(河流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市场需求大;亚洲许多国家政府政策支持。32.(1) 中南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地形崎岖,施工难度大/地势起伏大,工程难度和成本大幅增加/地质灾害(滑坡、地震、泥石流等)频发/高温天气易导致施工人员中暑/暴雨可能影响施工进度/气象灾害多发(台风、洪涝、暴雨等)(3)促进泰国的交通设施建设/为中国游客赴泰旅游提供更便捷的交通方式/促进两国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开展更广泛的服务贸易合作/促进中泰两国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4)距离我国较近/多华人华侨,语言文化相通/价格低廉/热带旅游资源丰富等(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33.(1)非(2) B 霍尔木兹(3)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4)海水淡化;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等(5)发展多元化经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延长石油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积极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提高能源效率;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本土的科技企业和创新团队,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发展旅游业等(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34.(1) 北温 温带海洋性气候(2)利于水汽深入,降水丰富/利于盛行西风进入,带来降水/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带来降水(3)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市场需求旺盛;品牌影响力大;产业基础雄厚等(4)赞成理由:提高航运能力;所经地区地势起伏小,修建成本低;经济发达,资金雄厚。反对理由:城市①位于莱茵河沿岸,城市②位于易北河沿岸,两河之间已有运河相通,无需重复建设;征用土地难度大;破坏生态环境等。35.(1) 北 临海国(2)北高南低(3)规律:沿河分布/分布在河流沿岸原因:河流流经,为其提供充足水源/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4)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湿季时降水充沛,干季来临时,河流可提供可可种植所需的水源(5)中国:技术先进、资金丰富、消费市场大、人才众多等;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热带农产品丰富等(言之有理即可)36.(1) 太平 东北(2)冰雪高原(3) 环境问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空洞/生物多样性受损等 解决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森林资源/停止大规模的森林砍伐/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增加森林面积等(言之有理即可)(4)为评估南极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支撑/与其他国家开展国际合作,共同保护南极生态环境/助力于研究南极冰川/分析全球气候的变化/帮助人类获取预测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依据和方向/有利于加强对南极地区的海洋观测和研究/有利于推进对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