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一、单选题1.新闻报道:202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一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看完“新闻报道”,小秦和小宁同学谈论起这份纲要:根据以上信息,你判断这份纲要的名称是( )A.《科学教育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B.《科学教育建设规划纲要》(2027--2035年)C.《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D.《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7--2035年)2.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由航天员 组成,包括2名航天驾驶员和1名飞行工程师。( )A.陈冬、陈中瑞、王杰 B.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C.叶光富、李聪、李广苏 D.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2025年5月7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 周年庆典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发表题为《 》的署名文章。( )A.75 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 B.80 以史为鉴 合作共赢C.80 合作共赢 共创未来 D.80 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4.2025年全国两会开辟“委员通道”“部长通道”,为的是传递“好声音”、展示“好形象”、诠释“好政策”,时刻牢记“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的原因在于( )①人民能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②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④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5.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指出: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进一步加强民生保障,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把人权保护的底色擦得更亮。在我国,最大的人权是( )A.文化权利 B.经济权利 C.政治权利 D.人民幸福生活6.近年来,中央部门的“账本”从“要我公开”到“我要公开”,晒得越来越细,查阅也更加便捷,公众可以通过登录财政部网站“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专栏集中查阅。国家政府部门“晒账本”有利于( )①规范政府行政权,杜绝权力的滥用②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③人民直接参与国家治理,当家作主④督促政府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7.同学们在学习“公民权利与义务”相关内容时,查找了一些案例并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了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①张强在大学毕业后按规定应征入伍——张强履行了依法服兵役的义务②商场保安怀疑小马偷东西,强制对其搜身——保安维护商场利益,无可厚非③小刘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创作长篇小说——小刘同学享有文化权利④小天的爷爷奶奶每月领取养老金——爷爷奶奶依法享有物质帮助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11日签署了第四十五号主席令。第四十五号主席令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1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3月12日起施行。阅读第四十五号主席令,可以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②国家主席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行使任免权③国家主席是我国国家元首,行使公布法律、发布命令的职权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9.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这表明( )A.我国人民政府行使司法权B.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权C.党履行好执政兴国的职责D.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10.某校道德与法治兴趣小组开展主题为“走进监察机关”的研学活动。下面是同学们在现场提出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①国家监察机关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产生的②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检察职能的专责机关③我国有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④监察机关有监督职责、调查职责以及处置职责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1.来自34个界别的2100多名政协委员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建睿智之言、 献务实之策,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 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这说明人民政协( )①围绕国家发展大局,助力社会发展②依法行使国家权力,提升履职效能③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④是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国家机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在京举行。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据了解,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食品药品安全等涉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案件2.6万件。由此可知全国检察机关( )A.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独立行使审判权B.依法行使监察职能,捍卫消费者的合法权益C.依法行政,严厉打击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D.忠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3.针对图中风筝的困惑,伙伴们众说纷纭。下列观点中不能帮助风筝做出正确选择的是A.风儿:应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飞翔,不受束缚B.云儿:飞翔的自由不是绝对的,需要线的牵引C.燕子:挣脱线的束缚,看似自由了,但再也不能拥抱蓝天D.大雁:线虽然限制了你的自由,但你可以飞得更高更远14.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人民群众每一次经历冤假错案,损害的都不仅仅是他们的合法权益,更是他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告诉我们( )①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②冤假错案的出现会动摇人们的法治信仰③司法机关应做到审慎用权,公正司法④行政机关的干涉可杜绝司法不公的产生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综合探究题15.坚持宪法至上【情境探究】八年级(3)班同学开展情景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情境一 班级举行灯谜大联猜活动。谜面分别为:“排行我最大,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有效。”“地位我最高,法由我来立,大事我拍板,任免我决定”。同学们纷纷抢答,只有萍萍的回答是正确的。(1)你认为萍萍的回答是: 。判断依据是 。情境二 在讨论环节,小秦同学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因此,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2)小秦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理由: 。【宪法宣言】为增强同学们的宪法意识,时政社团准备拟写一份倡议书。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宪法乃国家之磐石、九鼎之重器。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争做法治好少年。为此,我们发出以下倡议: ①在“知”方面要做到: 。 ②在“信”方面要做到: 。 ③在“行”方面要做到: 。(3)请你将上述倡议书内容补充完整。三、分析说明题16.理解权利和义务某校八年级师生就“AI技术走进生活你我共同面对”为议题,展开讨论:(1)根据讨论内容,运用依法行使权利的相关知识,续写老师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在某中学的网络论坛上有这样一些帖子:闲聊吧 晒心情悲无限:唉!我妈妈送我5000元的手机被我弄丢了,捡拾者让我给他1000元才还我。自由自在:晕!我写的小说出版后,收到的稿酬支付单中竟然标有税收的金额,我一个初中生竟然让我交税!网里的鱼:哀!我在网上买了一对耳机,结果收到货后发现是坏的,商家也不理我,我该怎么办 (2)请你纠正“自由自在”同学的思想误区。(3)请回复“网里的鱼”,为他提供两条正确的维权方式。17.人民当家作主材料一 2025年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娄勤俭说,新时代新征程,人大将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制度保障。(1)请将上述空白处所缺内容补充完整。(2)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认识。材料二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同学们围绕基本经济制度整理了一些实例:①张大爷自己开了一间小卖部。②小海就职于航天军工集团。③小明爸爸投资创办了一家服装厂。④红星村办的饲料加工厂。(3)上述材料中属于公有制经济的是 ;属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是 。(写出序号即可)材料三 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破除所有制观念束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开大门。”1999年宪法修正案“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从‘补充’提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市场准入行政审批事项,不得额外对民营企业设置准入条件。 ◆2025年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4)运用所学知识,从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延续政策中探究其不能变,也不会变的理论依据。材料四 某班同学利用AI技术生成了下图: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简表(5)图片中①是 ,它属于我国的 机关 (6)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18.崇尚法治精神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电动车的不断增多,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的现象越来越多。某城区为了规范城市道路交通秩序,将在规定的时间、城区划定区域内,由交通、交警、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联合,重点严查无牌无证、乱停乱放等违规违法行为。材料二 2025年2月,陕西汉中一名男子沈某,饮酒后驾驶汽车撞上了三辆电动自行车,随后直接驶离了现场。后在警方追踪搜寻的过程中,嫌疑人沈某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承认了自己酒后驾车肇事逃逸的犯罪事实。嫌疑人沈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刑事拘留。(1)在本次交通整治活动中,城区居民李某说:“我有骑车的自由,我想怎么骑就怎么骑,他人无权干涉。”请你从“自由和法治”角度,对李某的观点进行批驳。(2)上述材料对我们珍视自由有何警示 材料三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透露,人民法院全面排查1990年以来“减假暂”案件1334.5万件,对有问题或瑕疵的5.9万件督促逐一整改,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出台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意见,决不允许“纸面服刑”、“提钱出狱”破坏公平正义。(3)针对上述材料,同学们围绕“正义的价值”展开讨论,请发表你的观点(4)请你就“守护正义”从不同角度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参考答案1.C2.A3.D4.C5.D6.B7.C8.A9.B10.B11.B12.D13.A14.B15.(1) 宪法。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2) 不正确。 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宪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要做到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3)例如:①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积极参加宪法宣传活动。②认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③践行宪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16.(1)例答:老师观点:依法/正确行使权利。理由: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④使用AI技术时,在规则不明的情况下存在法定权利的争议和安全隐患,可能会侵害公民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秩序。(2)例答: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你我他,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作为公民,我们必须依法纳税。(3)例答:①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②与商家进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③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17.(1)例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例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是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3) ②④ ①③(4)例答:①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④我国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5) 最高人民法院 国家审判机关(6)例答: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监察委员会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18.(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会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骑电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只会导致交通的混乱,甚至会危害生命安全。(2)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必须依法行使权利,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3)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4)个人:面对非正义行为时,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司法机关: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