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3.4海洋资源 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3.4海洋资源 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海洋资源 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保护海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下面是海洋与人类生产生活的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海洋对我国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提供渔盐之利
②限制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
③提供油气等矿产资源
④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下列有利于海洋开发利用的做法有(  )
①发展海洋运输,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②加大捕捞力度,充分利用生物资源
③科学有序开采,开发海底油气资源 
④实施海水淡化,合理利用海水资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海盐是海洋对人类的馈赠,其主要通过日晒获得。盐场一般建在气温高、日照强、降水少、蒸发量大的沿海滩涂地区。读我国部分地区盐场分布图,完成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盐场主要分布在(  )
A.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
B.西北部和东北部地区
C.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
D.南部和西北部地区
4.这些地点成为盐场共同的有利条件有(  )
①距海较近,降水丰沛
②降水少,晴天多,蒸发旺盛
③纬度较高,热量充足
④有适合晒盐的平坦海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海洋产业为代表的蓝色经济正在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读某年部分沿海省份海洋生产总值及单位岸线海洋产值图,完成5~7题。
5.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下列
属于海洋空间资源的是(  )
A.海水晒盐 B.海洋运输
C.海上天然气开采 D.深海捕鱼
6.据图,单位岸线海洋产值最高的省区是(  )
A.山东 B.江苏 C.上海 D.浙江
7.建设海洋强国,广东省的优势是(  )
①位置优越,是我国走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②濒临东海,近岸海域海洋生物种类丰富
③海域空间广阔,海岸线漫长曲折,多良港
④海洋经济总值高,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我国正在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模式(见下图)。据此完成8~10题。
8.“海上风电+海洋牧场”主要利用的是(  )
A.风能、生物资源 B.水、太阳能资源
C.煤炭、海洋资源 D.矿产、气候资源
9.“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可以(  )
A.保证粮食安全 B.减少饵料投入
C.缓解能源紧张 D.降低废水排放
10.我们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还应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下列措施不符合加强海洋生态保护的是(  )
A.提高装备技术,发展远洋深海养殖 B.延长产业链,饲养多品种鱼类
C.海洋具有自净能力,无限制地开发 D.禁止向海洋倾倒垃圾
11. 图中甲处所示的渔场是( )
A. 黄渤海渔场 B. 舟山渔场
C. 南海沿岸渔场 D. 北部湾渔场
12. 下列关于图中渔场形成条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B. 位于热带,水温适宜
C. 大陆架宽广 D. 位于大江大河入海口处
13. 与传统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相比,可燃冰的特点是( )
A. 污染大 B. 能量巨大
C. 储量小 D. 开采技术低
14. 南海“可燃冰”的开采体现了对海洋的( )
A. 海洋航运 B. 海洋捕捞
C. 能源开发 D. 旅游观光
15. 位于海南岛的莺歌海盐场是中国著名的盐场,下列关于该盐场的形成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 海湾滩涂多,地势平坦 B. 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C. 位于迎风坡,降水多 D. 气温高,光照强,蒸发量大
16. 广东省珠海市附近海域具有海水浅、稳定、淡水汇入多、水温高等特点,适宜发展( )
A. 海水养殖 B. 建设港口
C. 海洋捕捞 D. 填海造陆
17.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B. 海洋石油开采
C. 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D. 海带紫菜养殖
18. 当赤潮发生后,下列生产活动受其危害最大的是( )
A. 近海水产养殖 B. 大陆架石油开采
C. 城市自来水厂取水 D. 轮船海洋航行
19. 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行为合理的是( )
A. 禁止沿海地区的海盐生产
B. 禁止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C. 禁止在沿海大陆架上开采石油,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D. 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努力做到捕养结合
20. 对此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政策是( )
A. 改革渔具,加密渔网 B. 对部分海域实行季节性“休渔”
C. 推进海洋农牧化生产 D. 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21. 我国海域所跨的温度带是( )
A. 亚热带、暖温带 B. 暖温带、中温带
C. 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D. 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
22. 下列海洋资源中,不属于我国四大海产的是( )
A. 大黄鱼 B. 乌贼 C. 带鱼 D. 鲤鱼
23. 下列对我国海洋矿产资源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我国近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B. 我国的滨海砂矿储量不足
C. 我国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矿产有锆石、钛铁矿、石英砂等
D. 我国沿海不断有新的油气田发现
24. 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分别是( )
A. 长芦盐场、舟山渔场 B. 淮北盐场、舟山渔场
C. 布袋盐场、舟山渔场 D. 莺歌海盐场、黄渤海渔场
25. 中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 )
A. 陆地 B. 海洋 C. 海底火山喷发 D. 船舶排污
26. 下列情况中,不会造成海洋污染的是( )
A. 垃圾填海 B. 油轮泄漏
C. 生活污水排放 D. 海水晒盐
27. 下列我国保护海洋生态的措施,行之有效的是( )
①制止侵海、占海的开发行为 ②防止和控制海水污染
③鼓励开发浅海、滩涂 ④取消伏季休渔制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8. 下列污染类型对海洋生物资源危害最大的是( )
A. 固体废弃污染物 B. 污水排放污染
C. 石油污染 D. 大气污染
29.近年来,我国的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异常 B. 石油污染
C. 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D. 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30. 下列关于保护蓝色国土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对海洋资源实行综合管理
B.加大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
C.用高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D.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意开采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海南省政府发布了《海南省促进休闲渔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加强休闲渔业基地建设。
材料二:海洋休闲渔业是利用传统海洋渔业资源优势,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开发的以海上休闲垂钓、海上旅游观光、海洋渔业捕捞生产体验、海岛旅游等为主要经营类型的一种新型渔业产业。
材料三:海南省为旅游大省,在渔业资源锐减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生产工具和资源,积极发展休闲渔业,吸纳了更多劳动力,有效地为捕捞转产、养殖转型提供出路,破解现代渔业发展难题。
材料四: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省。下面为海南省位置图。
(1)描述海南省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列举可能导致海南渔业资源锐减的行为。
(3)分析海南省发展海洋休闲渔业的有利条件。



(4)简述海南省发展海洋休闲渔业的意义。
32、读“海龟的对话”(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对话中反映的主要问题。
对话一反映的主要问题:  ;
对话二反映的主要问题:  。
(2)人们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
(3)请设计一句保护海洋资源的广告宣传语。  。
答案
1-5CBCDB 6-10CBACC 11-15BBBCC 16-20ACADB 21-25CDBAA 26-29DACDC
31.(1)地处北半球和东半球;位于热带和低纬度地区;地处我国南端,濒临南海。
(2)人类过度捕捞;沿海人类活动频繁,污染严重等导致渔业资源锐减。
(3)拥有广阔的海洋面积,海南岛海岸线长,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为旅游大省,市场需求量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等。
(4)可以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吸纳了更多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等。
32.(1)海洋污染 过度捕捞(渔业资源衰竭) (2)赤潮、海底资源过度开采等 (3)保护海洋,珍惜“资源的宝库”;海洋,蓝色国土,保护她,人人有责(至少答一条,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