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资源简介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1.(2024三上·连平期中)下列词语中,与其他组词语不是同类的一组是(  )
A.一叶知秋 秋风习习 B.五谷丰登 果实累累
C.天高云淡 秋高气爽 D.面红耳赤摇头晃脑
2.(2024三上·连平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
A.走在秋天的树林里,凉风习习,让人感觉十分凉爽。
B.一丛丛黄色的菊花开了,五彩斑斓,真好看。
C.妈妈洗过的餐具闪闪发光,好像能照出她那满是汗水的脸。
D.站在山顶,极目远眺,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
3.(2024三上·连平期中)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
A.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B.这香喷喷的饭菜是谁做的?当然是我那厨艺高手爸爸啦!
C.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准备过冬了。
D.树上的柿子就像一个个小灯笼。
4.(2024三上·连平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B.写“盖、票、排”这几个字时,要把横画写得平稳,竖画写得端正。横平竖直,这样字才能平稳端正。
C.写“日记”要按格式,第一行要写清楚写日记的时间、天气。
D.卖火柴的小女孩、善良的拇指姑娘、历经磨难的丑小鸭都是《格林童话》中的故事主人公。
5.(2024三上·连平期中) 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自然: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1)我现在先不告诉你,到时候你自然就明白了。   
(2)虽然这是明明第一次表演,但他演得特别自然。   
(3)我们热爱大自然。   
(2024三上·连平期中)照样子,写词语。
6.AABB式:急急忙忙、摇摇摆摆、   、   
7.含有数字的:四通八达、七嘴八舌、   、   
8.(2024三上·连平期中)看拼音,写词语。
秋天把大地dǎ ban   得如同一位xiān nǚ   ,xiān yàn   的jú huā   、熟透的橙子是她fú zhuāng   上piào liang   的印花。瞧,她zhǔn bèi   在shuì jiào   前演奏一首fēng shōu   的yuè qǔ   。
(2024三上·连平期中)按要求写句子。
9.道路两边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缩句)
10.“救命啊!救命啊!”小明大声地喊着。(照样子,写一个句子,注意引号的用法)
11.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手术台呢?(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12.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修改病句)
(2024三上·连平期中)积累展示台。
13.古诗中有童趣,如“   ,歌声振林樾。”“   ,夜深篱落一灯明”。古诗中有美景,如“停车坐爱枫林晚,   ”为我们展示了枫叶之艳。
14.我积累了与“理”有关的名言,如“灯不拨不亮,   ”“一时强弱在于力,   ”等。关于团结协作的名言,我知道“   ,其利断金”“一个篱笆三个桩,   ”等。
15.(2024三上·连平期中)班上要举行“好书推荐会”,请你将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推荐给全班同学,该怎样说才能吸引大家呢?想一想,写一写。
(2024三上·连平期中)阅读(一)。
卖火柴的小女孩(节选)
①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②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③“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向新年的幸福中走去。
1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明亮——   痛苦——   暖和——   
17.读一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从“   ”和“   ”这两个词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小女孩当时想要留住奶奶的急切的心情。
18.小女孩擦燃火柴后,幻想到了什么?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2024三上·连平期中)阅读(二)
不听话的小树
①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有两棵树,一棵是大树,一棵是小树。
②一天,七星瓢虫来到小树旁边说:“小树,我要产卵了,我可不可以在你身上产卵?”小树连忙说:“不行!不行!你长得太难看了,我才不让你在我身上产卵。”七星瓢虫无可奈何地飞到了大树身上。
③过了一会儿,蝴蝶飞来了。蝴蝶娇滴滴地说:“小树,我可不可以在你身上产卵。”小树说:“可以!可以!”大树急忙说:“小树,你可别让它在你身上产卵。如果你让它在你身上产卵,它的卵会变成毛毛虫把你的叶子吃光。”小树说:“____”,蝴蝶听了,高兴地飞到了小树的身上产下了卵。
④过了一段时间,七星瓢虫和蝴蝶的幼虫都出来了。七星瓢虫让孩子们把大树身上的虫子都吃光了,大树长得又高又壮,可是毛毛虫却把小树的叶子都吃光了。啄木鸟飞过来,看见小树身体不舒服,关心地问:“小树,你生病了,我帮你治治吧?”小树不在意地说:“不用,毛毛虫长大以后变成蝴蝶会飞走的。”
⑤又过了几天,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天空中电闪雷鸣,一道白亮亮的闪电把小树劈倒了,大树望着固执的小树流下了悲伤的眼泪。
19.对故事进行合理预测,并把预测结果和依据写在横线上。
边阅读边预测:(蝴蝶想在小树身上产卵,我预测小树会说:“   ”我预测的依据是:   。
20.根据短文内容进行判断。
①小树不让七星瓢虫在它身上产卵,是因为小树嫌七星瓢虫长得难看。   
②大树长得又高又壮,是因为毛毛虫帮助它吃了虫子。   
③啄木鸟看到小树身体不舒服,想帮它治病。   
21.文中   在大树身上产卵了,结果大树长得   ;   在小树身上产卵了,结果小树叶子全被吃光,被闪电劈倒了。我知道了对于树来说,   是益虫,   是害虫。
2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固执己见,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你通过这个故事还明白了什么道理?试着写一写。
23.(2024三上·连平期中)童话世界多么神奇啊!我们的小书包里也藏着一个童话世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大胆想象,编一个完整有趣的童话故事吧!
要求:自拟题目,语句通顺,尝试使用有新鲜感的词句,不少于3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词语归类
【解析】【分析】选项 A:“一叶知秋” 指通过一片落叶感知秋天到来,“秋风习习” 形容秋天的风轻柔舒缓,两词均与 “秋天” 相关。
选项 B:“五谷丰登” 指农作物丰收,“果实累累” 形容果实繁多,两词均体现 “秋天丰收” 的景象,与 “秋天” 相关。
选项 C:“天高云淡”“秋高气爽” 均是描写秋天天空明朗、气候宜人的成语,直接关联 “秋天”。
选项 D:“面红耳赤” 形容人激动或羞愧时的神态,“摇头晃脑” 形容人自得或读书时的动作,两词均与人的 “神态、动作” 相关,与 “秋天” 无关。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类别划分,核心是判断各组词语的共同主题或属性。
2.【答案】B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选项 A:“凉风习习” 形容风轻柔凉爽,与 “秋天的树林”“十分凉爽” 的语境相符,运用正确。
选项 B:“五彩斑斓” 指颜色繁多、色彩绚丽,而句中明确提到菊花是 “黄色的”,仅单一颜色,与 “五彩斑斓” 的词义矛盾,运用不正确。
选项 C:“闪闪发光” 形容物体光亮耀眼,用于描述洗过的餐具洁净光亮的状态,符合语境,运用正确。
选项 D:“连绵起伏” 指山脉、丘陵等连续不断且高低不平,与 “远处的群山” 的形态匹配,运用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恰当运用,需结合词义与句子描述的情景判断是否匹配。
3.【答案】C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选项 A:将 “秋天的雨” 比作 “钥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不符合 “拟人” 的定义。
选项 B:先提出问题 “这香喷喷的饭菜是谁做的?”,再自行回答 “当然是我那厨艺高手爸爸啦!”,属于设问,与拟人无关。
选项 C:“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准备过冬了” 中,“穿衣裳”“准备过冬” 是人类的行为,这里赋予松柏人类的动作,将其人格化,属于拟人的修辞手法,符合要求。
选项 D:把 “树上的柿子” 比作 “一个个小灯笼”,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不是拟人。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 “拟人” 修辞手法的识别。拟人是指把事物人格化,赋予事物人类的动作、情感或行为,使其具有人的特征。
4.【答案】D
【知识点】汉字书写;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选项 A:阅读时结合已有信息预测后续内容,是重要的阅读策略,能增强阅读专注力,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文章逻辑和主旨,说法正确。
选项 B:“盖、票、排” 均为左右结构或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横画保持平稳、竖画保持端正,是保证字体平稳端正的基本要求,符合汉字书写规范,说法正确。
选项 C:日记的格式要求第一行写明日期(年、月、日)、星期和天气,这是日记的基本规范,说法正确。
选项 D: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丑小鸭均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主人公,而非《格林童话》。《格林童话》的经典形象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等,因此该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语文学习中的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需逐一分析各选项的正确性。
5.【答案】(1)②
(2)③
(3)①
【知识点】字义;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1)本句指我现在先不告诉你,到时候你自然而然就明白了。自然: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故选②;
(2)本句指虽然这是明明第一次表演,但他演得不局促,不呆板。自然:不局促,不呆板,故选③;(3)本句指我们热爱自然界。自然:自然界,故选①。
故答案为:(1)②;(2)③;(3)①
【点评】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一字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答案】6.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7.四面八方;七上八下
【知识点】AABB式词语;词语归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结构的理解,解题时要把握词语的结构,按照结构要求进行回答。
6.AABB 式词语的特点是前两个字相同,后两个字相同,通常用于强调状态或动作的重复、延续。“开开心心” 中 “开心” 是核心词,重叠后强调愉悦的状态。“快快乐乐” 以 “快乐” 为核心,重叠后突出快乐的程度。类似的词语还有 “干干净净”“明明白白” 等,均通过重叠强化词义。
故答案为: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7.这类词语包含数字(如一、二、三……),且数字多成对出现,常用来描述数量、状态或场景。“四面八方” 中 “四” 和 “八” 泛指各个方向,体现范围之广。“七上八下” 以 “七” 和 “八” 描绘心神不定的状态,数字在此起到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其他如 “五颜六色”“三心二意” 等,也属于此类结构,数字使词语更生动形象。
故答案为:四面八方;七上八下
8.【答案】打扮;仙女;鲜艳;菊花;服装;漂亮;准备;睡觉;丰收;乐曲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dǎ ban” 对应 “打扮”:“打” 是左右结构,左边 “扌” 要写得窄长,右边 “丁” 的横画稍长;“扮” 右边是 “分”,上部 “八” 要舒展,下部 “刀” 的撇画不宜过长。
“xiān nǚ” 为 “仙女”:“仙” 左边 “亻” 略窄,右边 “山” 的竖画要直,中竖稍短;“女” 的撇点要舒展,横画连接自然,避免写成 “母”。
“xiān yàn” 是 “鲜艳”:“鲜” 左边 “鱼” 的竖钩要稳,右边 “羊” 的三横间距均匀;“艳” 左边 “丰” 的三横长短有别,右边 “色” 的撇画要穿插到 “丰” 下方。
“jú huā” 即 “菊花”:“菊” 是上下结构,草字头 “艹” 要宽,覆盖下方 “匊”,“匊” 的竖钩要直;“花” 草字头略扁,下方 “化” 的撇画要短,竖弯钩圆润。
“fú zhuāng” 为 “服装”:“服” 左边 “月” 要窄,右边 “夂” 的捺画舒展;“装” 上半部分 “壮” 要紧凑,下面 “衣” 的竖提和捺画要支撑住上部。
“piào liang” 对应 “漂亮”:“漂” 左边 “氵” 呈弧形排列,右边 “票” 的 “西” 要扁,下部 “示” 的竖钩居中;“亮” 上部 “亠” 要宽,中间 “口” 扁小,下部 “几” 的撇捺舒展。
“zhǔn bèi” 是 “准备”:“准” 左边 “冫” 点提分明,右边 “隹” 的四横间距均匀,竖画贯穿到底;“备” 上部 “夂” 的撇捺覆盖下方,“田” 要写得方正。
“shuì jiào” 对应 “睡觉”:“睡” 左边 “目” 要窄长,右边 “垂” 的横画多,需排列整齐,竖画挺直;“觉” 上半部分 “学” 的宝盖头要宽,下面 “见” 的竖弯钩圆润有力。
“fēng shōu” 为 “丰收”:“丰” 三横长短依次递增,中竖垂直居中;“收” 左边 “攵” 的撇画短,捺画长,右边 “攵” 注意与左边协调。
“yuè qǔ” 是 “乐曲”:“乐” 的撇画斜长,竖钩挺直,两点对称;“曲” 的竖画要直,内部横画间距均匀,避免写成 “由”。
故答案为:打扮;仙女;鲜艳;菊花;服装;漂亮;准备;睡觉;丰收;乐曲
【点评】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需结合语境准确拼读并书写,注意字词的正确形态。书写时注意“鲜艳、睡觉”等词语的书写。
【答案】9.梧桐树掉下了叶子。
10.“快起床,上学要迟到啦!”妈妈大声地喊着。
11.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也不能离开手术台。
12.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看到了优美的舞蹈。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缩句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解题时学生要根据句子转换的不同要求进行作答。
9.缩句要求:保留句子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去掉修饰语(定语、状语、补语),不改变句子原意。原句中,“道路两边的”“法国” 是修饰 “梧桐树” 的定语,“一片片”“金黄金黄的” 是修饰 “叶子” 的定语。去掉修饰语后,主干为 “梧桐树掉下了叶子”。
故答案为:梧桐树掉下了叶子。
10.此处用于直接引用人物说的话,需注意 “说的内容” 在前,“说话人 + 动作” 在后,中间用引号标注,结尾加感叹号 / 句号等。例句 “‘救命啊!救命啊!’小明大声地喊着” 中,引号内是小明的呼救内容,后接说话人及动作 “小明大声地喊着”。
故答案为:“快起床,上学要迟到啦!”妈妈大声地喊着。
11.反问句(“怎么能…… 呢?”),表达肯定的意思(“不能……”),语气更强烈。
转换要求: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保持意思不变,去掉反问词 “怎么”“呢”,将肯定词 “能” 改为否定词 “能” 的否定形式 “不能”,问号改为句号。
转换后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也不能离开手术台”,与原句意思一致,语气更平缓。
故答案为: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也不能离开手术台。
12.病句类型:搭配不当。“听到” 可与 “歌声” 搭配,但不能与 “舞蹈” 搭配(“舞蹈” 需用 “看到” 搭配)。
修改方法:补充与 “舞蹈” 搭配的动词 “看到”,使句子成分搭配合理。
故答案为: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看到了优美的舞蹈。
【答案】13.牧童骑黄牛;知有儿童挑促织;霜叶红于二月花
14.理不辩不明;万古胜负在于理;二人同心;一个好汉三个帮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名言的积累,回答时注意汉字的正确书写。
13.第1空 “牧童骑黄牛” 出自袁枚的《所见》,后句 “歌声振林樾” 描绘了牧童骑牛唱歌的童趣场景,两句结合展现了乡村儿童的活泼形象。
第2空 “知有儿童挑促织” 出自叶绍翁的《夜书所见》,“挑促织”(捉蟋蟀)是儿童的玩乐之事,体现了童趣;后句 “夜深篱落一灯明” 以灯光暗示儿童活动,充满生活气息。
第3空 “霜叶红于二月花” 出自杜牧的《山行》,诗人通过 “红于二月花” 的对比,突出了经霜枫叶的艳丽胜过春花,展现了深秋枫林的美景。
故答案为:牧童骑黄牛;知有儿童挑促织;霜叶红于二月花
14.与“理”相关:
第1空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以 “拨灯才亮” 类比 “辩理才明”,强调通过辩论才能明白道理。
第2空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指出短期的强弱可能取决于力量,但长久的胜负由道理决定,突出 “理” 的重要性。
与团结协作相关:
第3空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意为两人心意一致,力量如同能斩断金属般强大,强调团结的力量。
第4空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以 “篱笆需桩支撑” 比喻 “好汉需人帮助”,说明个人成功离不开他人协作。
故答案为:理不辩不明;万古胜负在于理;二人同心;一个好汉三个帮
15.【答案】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书的名字叫《昆虫记》。这本书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书中说了很多昆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想了解更多昆虫吗?那你们不妨也亲自读一读。
【知识点】推荐介绍
【解析】【分析】“好书推荐会” 的核心诉求是通过语言表达让同学们对推荐书籍产生兴趣,避免机械罗列信息。先明确 “题干需求本质”:不是 “介绍书”,是 “勾兴趣”,题目本质是 “说服性表达”—— 目标不是让同学 “知道这本书的基本信息”,而是让他们听完后心里想:“哇,这本书好像很有意思!我想找来看看。”所以重点要从 “我要讲什么” 转向 “同学想听什么”:他们不爱听枯燥的知识点,更爱听 “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什么新鲜体验”“书里有哪些我没见过的有趣细节”。“好书推荐” 的关键是:少讲 “客观信息”,多讲 “能让同学感受到的趣味”—— 把书里的内容转化成同学能听懂、能联想、觉得 “和我有关” 的画面和故事,自然就能让他们对书产生兴趣啦。
故答案为: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书的名字叫《昆虫记》。这本书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书中说了很多昆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想了解更多昆虫吗?那你们不妨也亲自读一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题时要注意理解题干的核心,紧密结合题干要求来回答。
【答案】16.光亮;痛楚;温暖
17.赶紧;一大把
18.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阅读能力,解题时要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解题目要求。
16.“明亮” 在文中指火柴光充足、耀眼,“光亮” 也有 “光线明亮、发亮” 的意思,与 “明亮” 表意相近,因此是近义词。
“痛苦” 文中指小女孩承受的身心难受,“痛楚” 同样表达 “身体或精神上的痛苦”,和 “痛苦” 意思一致。
“暖和” 在人们的话中是 “让身体变温暖” 的意思,“温暖” 既指温度适宜,也符合 “让身体不冷” 的语境,与 “暖和” 对应。
故答案为:光亮;痛楚;温暖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赶紧” 直接表现出小女孩动作的迅速,说明她怕奶奶消失,一刻也不敢耽误,藏着 “急切”;“一大把” 不同于之前擦一根的谨慎,她不惜一次擦很多,只为用更多光留住奶奶,同样能看出她想留住奶奶的迫切。所以从这两个词能体会到她的急切心情。
故答案为:赶紧;一大把
18.文中第①段明确写了擦燃一大把火柴后的情景:“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些是小女孩在幻想中看到的、现实中不存在的画面,因此是要画的内容。
故答案为: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答案】19.我不相信!蝴蝶长得那么好看,生的孩子一定也是好的。;小树嫌弃七星瓢虫长得难看,而蝴蝶很漂亮,所以小树愿意让蝴蝶在自己身上产卵。
20.正确;错误;正确
21.七星瓢虫;又高又壮;蝴蝶;七星瓢虫;蝴蝶
22.我明白了不能光根据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要注重事物的本质。
【知识点】童话故事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文本理解与主旨感悟,解题时要注意仔细阅读文本。
19.前文第②段中,小树因七星瓢虫 “长得太难看” 直接拒绝它产卵;第③段面对 “娇滴滴” 的蝴蝶,小树一开始就爽快答应 “可以!可以!”,还无视大树的提醒。这说明小树判断事物的标准很简单 —— 只看外表,觉得好看的就认可。因此预测小树会反驳大树,维护蝴蝶,比如 “我不相信!蝴蝶长得这么好看,它的孩子肯定也不会坏”;依据就是 “小树嫌弃七星瓢虫难看而拒绝它,却因蝴蝶外表好看就愿意让它产卵”,符合它以貌取人的特点。
故答案为:我不相信!蝴蝶长得那么好看,生的孩子一定也是好的;小树嫌弃七星瓢虫长得难看,而蝴蝶很漂亮,所以小树愿意让蝴蝶在自己身上产卵。
20.①句:对应第②段 “小树连忙说:‘不行!不行!你长得太难看了,我才不让你在我身上产卵。’”,与原文一致,故 “正确”。
②句:第④段明确说 “七星瓢虫让孩子们把大树身上的虫子都吃光了,大树长得又高又壮”,是七星瓢虫的幼虫帮大树除虫,而非 “毛毛虫”,故 “错误”。
③句:第④段 “啄木鸟飞过来,看见小树身体不舒服,关心地问:‘小树,你生病了,我帮你治治吧?’”,与原文相符,故 “正确”。
故答案为: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
21.第②段提到七星瓢虫在大树身上产卵,第④段说 “七星瓢虫让孩子们把大树身上的虫子都吃光了,大树长得又高又壮”,因此 1 空填 “七星瓢虫”,2 空填 “又高又壮”。
第③段写蝴蝶在小树身上产卵,第④⑤段讲 “毛毛虫把小树的叶子都吃光了”“闪电把小树劈倒了”,因此 3 空填 “蝴蝶”。结合结果,七星瓢虫的幼虫帮大树除虫,是益虫;蝴蝶的幼虫(毛毛虫)吃树叶,是害虫,故 4 空填 “七星瓢虫”,5 空填 “蝴蝶”。
故答案为:七星瓢虫;又高又壮;蝴蝶;七星瓢虫;蝴蝶
22.故事中小树因蝴蝶 “好看” 就轻信它,因七星瓢虫 “难看” 就拒绝它,最终因蝴蝶的幼虫受害,可见它错在 “以外表判断好坏”。此外,小树不听大树 “别让蝴蝶产卵” 的提醒,也不听啄木鸟的治病建议,固执导致悲剧,也能引申出 “要理性听取他人劝告,不能凭主观喜好拒绝正确意见”。因此答案可围绕 “不能以貌取人”“要重视他人合理的提醒” 等展开。
故答案为:我明白了不能光根据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要注重事物的本质。
23.【答案】小书包里的月光派对
小书包的拉链 “咔嗒” 一声松开时,铅笔盒里的橡皮莉莉正踮着脚尖往窗外看。今晚的月亮圆得像块撒了糖霜的圆饼干,银亮亮的光透过书包缝隙钻进来,在课本上织了层薄纱。
“快醒醒!月亮邀请我们开派对啦!” 莉莉推了推身边的铅笔阿木。阿木的笔尖还沾着下午练字时的墨渍,迷迷糊糊地揉着眼睛:“派对?在书包里吗?”
话音刚落,数学课本 “哗啦” 翻到了画着星星的那一页。课本里的三角尺突然站了起来,它的直角边闪着光:“我来当舞台!” 莉莉赶紧往自己身上扑了点碎纸屑 —— 那是小主人不小心撒的橡皮屑,此刻倒成了亮晶晶的亮片。
阿木在 “舞台” 边踱来踱去,突然跳起来:“我来写邀请函!” 他用鼻尖在草稿纸一角划拉,墨渍晕出歪歪扭扭的字:“请尺子先生跳支舞,请练习册里的贴纸姑娘唱支歌。”
贴纸姑娘们从练习册里探出头,她们穿着粉的、黄的小裙子,一蹦一跳地落在三角尺上。尺子先生 “嗒嗒” 敲着节拍,莉莉跟着晃脑袋,连平时总皱着眉的字典爷爷都从书包底层爬出来,用书页轻轻打着拍子。
月亮慢慢往西移时,书包外传来小主人翻身的动静。大家赶紧回到原位:阿木躺回铅笔盒,莉莉把亮片收进衣角,课本轻轻合上书页。只有草稿纸角落那行小字,还沾着点月光的甜味 —— 明天一早,小主人翻开书包时,说不定会发现,橡皮上多了片会发光的小绒毛呢。
【知识点】童话类作文
【解析】【分析】主题设定:需围绕 “小书包里的童话世界” 展开,限定了故事发生的空间(小书包)与内容基调(童话,需体现神奇、趣味),要求从日常文具等书包里的物品切入,挖掘它们之间的 “奇幻故事”。
结构完整:需 “编一个完整有趣的童话故事”,意味着要有基本的情节要素 —— 比如故事的起因(如月光触发派对、小主人离开后物品苏醒等)、经过(小物件们的互动、发生的具体事件)、结尾(如小主人回来前的收尾、留下小秘密等),不能是零散的片段。
形式规范:“自拟题目” 需贴合故事内容,让人一看就知道与 “书包”“童话” 相关;“语句通顺” 是基础表达要求,需避免语病;“不少于 300 字” 则对篇幅有明确要求,需有足够的情节或细节支撑。
“尝试使用有新鲜感的词句” 是提升文采的关键提示,并非硬性规定,但能让故事更生动。具体可理解为:
避免直白的描述,多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比如不说 “月亮照进书包”,而说 “月光像银线钻进书包缝隙”;
用更鲜活的动词、形容词,比如写橡皮的动作,用 “踮着脚尖”“扑亮片” 比 “移动”“放碎屑” 更有画面感;
融入孩子视角的趣味联想,比如把三角尺当 “舞台”、橡皮屑当 “亮片”,让文字带着童真的 “新鲜感”。
【点评】例文最妙的是 “细节里的孩子气”。开篇写月亮 “圆得像块撒了糖霜的圆饼干”,把橡皮屑说成 “亮晶晶的亮片”,连字典爷爷都 “从书包底层爬出来”,这些联想全是孩子视角里的可爱 —— 就像真的蹲在书包旁,看着小物件们悄悄活过来似的。“动态的画面感” 也抓得好。三角尺 “站了起来” 当舞台,贴纸姑娘 “一蹦一跳” 落上去,尺子先生 “嗒嗒” 敲节拍,每个小物件的动作都鲜活,像在眼前演小剧场。结尾 “草稿纸角落的小字沾着月光甜味”,又留了个软乎乎的悬念,让人跟着盼着小主人发现秘密。有新鲜感的词句用得自然,没刻意堆砌。“银亮亮的光透过书包缝隙钻进来” 里的 “钻”,“橡皮莉莉往自己身上扑了点碎纸屑” 的 “扑”,都让场景活了起来,读着既顺口又有趣。
1 / 1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1.(2024三上·连平期中)下列词语中,与其他组词语不是同类的一组是(  )
A.一叶知秋 秋风习习 B.五谷丰登 果实累累
C.天高云淡 秋高气爽 D.面红耳赤摇头晃脑
【答案】D
【知识点】词语归类
【解析】【分析】选项 A:“一叶知秋” 指通过一片落叶感知秋天到来,“秋风习习” 形容秋天的风轻柔舒缓,两词均与 “秋天” 相关。
选项 B:“五谷丰登” 指农作物丰收,“果实累累” 形容果实繁多,两词均体现 “秋天丰收” 的景象,与 “秋天” 相关。
选项 C:“天高云淡”“秋高气爽” 均是描写秋天天空明朗、气候宜人的成语,直接关联 “秋天”。
选项 D:“面红耳赤” 形容人激动或羞愧时的神态,“摇头晃脑” 形容人自得或读书时的动作,两词均与人的 “神态、动作” 相关,与 “秋天” 无关。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类别划分,核心是判断各组词语的共同主题或属性。
2.(2024三上·连平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
A.走在秋天的树林里,凉风习习,让人感觉十分凉爽。
B.一丛丛黄色的菊花开了,五彩斑斓,真好看。
C.妈妈洗过的餐具闪闪发光,好像能照出她那满是汗水的脸。
D.站在山顶,极目远眺,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
【答案】B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选项 A:“凉风习习” 形容风轻柔凉爽,与 “秋天的树林”“十分凉爽” 的语境相符,运用正确。
选项 B:“五彩斑斓” 指颜色繁多、色彩绚丽,而句中明确提到菊花是 “黄色的”,仅单一颜色,与 “五彩斑斓” 的词义矛盾,运用不正确。
选项 C:“闪闪发光” 形容物体光亮耀眼,用于描述洗过的餐具洁净光亮的状态,符合语境,运用正确。
选项 D:“连绵起伏” 指山脉、丘陵等连续不断且高低不平,与 “远处的群山” 的形态匹配,运用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恰当运用,需结合词义与句子描述的情景判断是否匹配。
3.(2024三上·连平期中)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
A.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B.这香喷喷的饭菜是谁做的?当然是我那厨艺高手爸爸啦!
C.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准备过冬了。
D.树上的柿子就像一个个小灯笼。
【答案】C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选项 A:将 “秋天的雨” 比作 “钥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不符合 “拟人” 的定义。
选项 B:先提出问题 “这香喷喷的饭菜是谁做的?”,再自行回答 “当然是我那厨艺高手爸爸啦!”,属于设问,与拟人无关。
选项 C:“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准备过冬了” 中,“穿衣裳”“准备过冬” 是人类的行为,这里赋予松柏人类的动作,将其人格化,属于拟人的修辞手法,符合要求。
选项 D:把 “树上的柿子” 比作 “一个个小灯笼”,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不是拟人。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 “拟人” 修辞手法的识别。拟人是指把事物人格化,赋予事物人类的动作、情感或行为,使其具有人的特征。
4.(2024三上·连平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B.写“盖、票、排”这几个字时,要把横画写得平稳,竖画写得端正。横平竖直,这样字才能平稳端正。
C.写“日记”要按格式,第一行要写清楚写日记的时间、天气。
D.卖火柴的小女孩、善良的拇指姑娘、历经磨难的丑小鸭都是《格林童话》中的故事主人公。
【答案】D
【知识点】汉字书写;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选项 A:阅读时结合已有信息预测后续内容,是重要的阅读策略,能增强阅读专注力,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文章逻辑和主旨,说法正确。
选项 B:“盖、票、排” 均为左右结构或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横画保持平稳、竖画保持端正,是保证字体平稳端正的基本要求,符合汉字书写规范,说法正确。
选项 C:日记的格式要求第一行写明日期(年、月、日)、星期和天气,这是日记的基本规范,说法正确。
选项 D: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丑小鸭均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主人公,而非《格林童话》。《格林童话》的经典形象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等,因此该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语文学习中的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需逐一分析各选项的正确性。
5.(2024三上·连平期中) 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自然: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1)我现在先不告诉你,到时候你自然就明白了。   
(2)虽然这是明明第一次表演,但他演得特别自然。   
(3)我们热爱大自然。   
【答案】(1)②
(2)③
(3)①
【知识点】字义;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1)本句指我现在先不告诉你,到时候你自然而然就明白了。自然: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故选②;
(2)本句指虽然这是明明第一次表演,但他演得不局促,不呆板。自然:不局促,不呆板,故选③;(3)本句指我们热爱自然界。自然:自然界,故选①。
故答案为:(1)②;(2)③;(3)①
【点评】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一字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2024三上·连平期中)照样子,写词语。
6.AABB式:急急忙忙、摇摇摆摆、   、   
7.含有数字的:四通八达、七嘴八舌、   、   
【答案】6.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7.四面八方;七上八下
【知识点】AABB式词语;词语归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结构的理解,解题时要把握词语的结构,按照结构要求进行回答。
6.AABB 式词语的特点是前两个字相同,后两个字相同,通常用于强调状态或动作的重复、延续。“开开心心” 中 “开心” 是核心词,重叠后强调愉悦的状态。“快快乐乐” 以 “快乐” 为核心,重叠后突出快乐的程度。类似的词语还有 “干干净净”“明明白白” 等,均通过重叠强化词义。
故答案为: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7.这类词语包含数字(如一、二、三……),且数字多成对出现,常用来描述数量、状态或场景。“四面八方” 中 “四” 和 “八” 泛指各个方向,体现范围之广。“七上八下” 以 “七” 和 “八” 描绘心神不定的状态,数字在此起到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其他如 “五颜六色”“三心二意” 等,也属于此类结构,数字使词语更生动形象。
故答案为:四面八方;七上八下
8.(2024三上·连平期中)看拼音,写词语。
秋天把大地dǎ ban   得如同一位xiān nǚ   ,xiān yàn   的jú huā   、熟透的橙子是她fú zhuāng   上piào liang   的印花。瞧,她zhǔn bèi   在shuì jiào   前演奏一首fēng shōu   的yuè qǔ   。
【答案】打扮;仙女;鲜艳;菊花;服装;漂亮;准备;睡觉;丰收;乐曲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dǎ ban” 对应 “打扮”:“打” 是左右结构,左边 “扌” 要写得窄长,右边 “丁” 的横画稍长;“扮” 右边是 “分”,上部 “八” 要舒展,下部 “刀” 的撇画不宜过长。
“xiān nǚ” 为 “仙女”:“仙” 左边 “亻” 略窄,右边 “山” 的竖画要直,中竖稍短;“女” 的撇点要舒展,横画连接自然,避免写成 “母”。
“xiān yàn” 是 “鲜艳”:“鲜” 左边 “鱼” 的竖钩要稳,右边 “羊” 的三横间距均匀;“艳” 左边 “丰” 的三横长短有别,右边 “色” 的撇画要穿插到 “丰” 下方。
“jú huā” 即 “菊花”:“菊” 是上下结构,草字头 “艹” 要宽,覆盖下方 “匊”,“匊” 的竖钩要直;“花” 草字头略扁,下方 “化” 的撇画要短,竖弯钩圆润。
“fú zhuāng” 为 “服装”:“服” 左边 “月” 要窄,右边 “夂” 的捺画舒展;“装” 上半部分 “壮” 要紧凑,下面 “衣” 的竖提和捺画要支撑住上部。
“piào liang” 对应 “漂亮”:“漂” 左边 “氵” 呈弧形排列,右边 “票” 的 “西” 要扁,下部 “示” 的竖钩居中;“亮” 上部 “亠” 要宽,中间 “口” 扁小,下部 “几” 的撇捺舒展。
“zhǔn bèi” 是 “准备”:“准” 左边 “冫” 点提分明,右边 “隹” 的四横间距均匀,竖画贯穿到底;“备” 上部 “夂” 的撇捺覆盖下方,“田” 要写得方正。
“shuì jiào” 对应 “睡觉”:“睡” 左边 “目” 要窄长,右边 “垂” 的横画多,需排列整齐,竖画挺直;“觉” 上半部分 “学” 的宝盖头要宽,下面 “见” 的竖弯钩圆润有力。
“fēng shōu” 为 “丰收”:“丰” 三横长短依次递增,中竖垂直居中;“收” 左边 “攵” 的撇画短,捺画长,右边 “攵” 注意与左边协调。
“yuè qǔ” 是 “乐曲”:“乐” 的撇画斜长,竖钩挺直,两点对称;“曲” 的竖画要直,内部横画间距均匀,避免写成 “由”。
故答案为:打扮;仙女;鲜艳;菊花;服装;漂亮;准备;睡觉;丰收;乐曲
【点评】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需结合语境准确拼读并书写,注意字词的正确形态。书写时注意“鲜艳、睡觉”等词语的书写。
(2024三上·连平期中)按要求写句子。
9.道路两边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缩句)
10.“救命啊!救命啊!”小明大声地喊着。(照样子,写一个句子,注意引号的用法)
11.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手术台呢?(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12.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修改病句)
【答案】9.梧桐树掉下了叶子。
10.“快起床,上学要迟到啦!”妈妈大声地喊着。
11.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也不能离开手术台。
12.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看到了优美的舞蹈。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缩句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解题时学生要根据句子转换的不同要求进行作答。
9.缩句要求:保留句子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去掉修饰语(定语、状语、补语),不改变句子原意。原句中,“道路两边的”“法国” 是修饰 “梧桐树” 的定语,“一片片”“金黄金黄的” 是修饰 “叶子” 的定语。去掉修饰语后,主干为 “梧桐树掉下了叶子”。
故答案为:梧桐树掉下了叶子。
10.此处用于直接引用人物说的话,需注意 “说的内容” 在前,“说话人 + 动作” 在后,中间用引号标注,结尾加感叹号 / 句号等。例句 “‘救命啊!救命啊!’小明大声地喊着” 中,引号内是小明的呼救内容,后接说话人及动作 “小明大声地喊着”。
故答案为:“快起床,上学要迟到啦!”妈妈大声地喊着。
11.反问句(“怎么能…… 呢?”),表达肯定的意思(“不能……”),语气更强烈。
转换要求: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保持意思不变,去掉反问词 “怎么”“呢”,将肯定词 “能” 改为否定词 “能” 的否定形式 “不能”,问号改为句号。
转换后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也不能离开手术台”,与原句意思一致,语气更平缓。
故答案为: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也不能离开手术台。
12.病句类型:搭配不当。“听到” 可与 “歌声” 搭配,但不能与 “舞蹈” 搭配(“舞蹈” 需用 “看到” 搭配)。
修改方法:补充与 “舞蹈” 搭配的动词 “看到”,使句子成分搭配合理。
故答案为: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看到了优美的舞蹈。
(2024三上·连平期中)积累展示台。
13.古诗中有童趣,如“   ,歌声振林樾。”“   ,夜深篱落一灯明”。古诗中有美景,如“停车坐爱枫林晚,   ”为我们展示了枫叶之艳。
14.我积累了与“理”有关的名言,如“灯不拨不亮,   ”“一时强弱在于力,   ”等。关于团结协作的名言,我知道“   ,其利断金”“一个篱笆三个桩,   ”等。
【答案】13.牧童骑黄牛;知有儿童挑促织;霜叶红于二月花
14.理不辩不明;万古胜负在于理;二人同心;一个好汉三个帮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名言的积累,回答时注意汉字的正确书写。
13.第1空 “牧童骑黄牛” 出自袁枚的《所见》,后句 “歌声振林樾” 描绘了牧童骑牛唱歌的童趣场景,两句结合展现了乡村儿童的活泼形象。
第2空 “知有儿童挑促织” 出自叶绍翁的《夜书所见》,“挑促织”(捉蟋蟀)是儿童的玩乐之事,体现了童趣;后句 “夜深篱落一灯明” 以灯光暗示儿童活动,充满生活气息。
第3空 “霜叶红于二月花” 出自杜牧的《山行》,诗人通过 “红于二月花” 的对比,突出了经霜枫叶的艳丽胜过春花,展现了深秋枫林的美景。
故答案为:牧童骑黄牛;知有儿童挑促织;霜叶红于二月花
14.与“理”相关:
第1空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以 “拨灯才亮” 类比 “辩理才明”,强调通过辩论才能明白道理。
第2空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指出短期的强弱可能取决于力量,但长久的胜负由道理决定,突出 “理” 的重要性。
与团结协作相关:
第3空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意为两人心意一致,力量如同能斩断金属般强大,强调团结的力量。
第4空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以 “篱笆需桩支撑” 比喻 “好汉需人帮助”,说明个人成功离不开他人协作。
故答案为:理不辩不明;万古胜负在于理;二人同心;一个好汉三个帮
15.(2024三上·连平期中)班上要举行“好书推荐会”,请你将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推荐给全班同学,该怎样说才能吸引大家呢?想一想,写一写。
【答案】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书的名字叫《昆虫记》。这本书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书中说了很多昆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想了解更多昆虫吗?那你们不妨也亲自读一读。
【知识点】推荐介绍
【解析】【分析】“好书推荐会” 的核心诉求是通过语言表达让同学们对推荐书籍产生兴趣,避免机械罗列信息。先明确 “题干需求本质”:不是 “介绍书”,是 “勾兴趣”,题目本质是 “说服性表达”—— 目标不是让同学 “知道这本书的基本信息”,而是让他们听完后心里想:“哇,这本书好像很有意思!我想找来看看。”所以重点要从 “我要讲什么” 转向 “同学想听什么”:他们不爱听枯燥的知识点,更爱听 “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什么新鲜体验”“书里有哪些我没见过的有趣细节”。“好书推荐” 的关键是:少讲 “客观信息”,多讲 “能让同学感受到的趣味”—— 把书里的内容转化成同学能听懂、能联想、觉得 “和我有关” 的画面和故事,自然就能让他们对书产生兴趣啦。
故答案为: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书的名字叫《昆虫记》。这本书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书中说了很多昆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想了解更多昆虫吗?那你们不妨也亲自读一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题时要注意理解题干的核心,紧密结合题干要求来回答。
(2024三上·连平期中)阅读(一)。
卖火柴的小女孩(节选)
①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②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③“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向新年的幸福中走去。
1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明亮——   痛苦——   暖和——   
17.读一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从“   ”和“   ”这两个词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小女孩当时想要留住奶奶的急切的心情。
18.小女孩擦燃火柴后,幻想到了什么?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答案】16.光亮;痛楚;温暖
17.赶紧;一大把
18.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阅读能力,解题时要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解题目要求。
16.“明亮” 在文中指火柴光充足、耀眼,“光亮” 也有 “光线明亮、发亮” 的意思,与 “明亮” 表意相近,因此是近义词。
“痛苦” 文中指小女孩承受的身心难受,“痛楚” 同样表达 “身体或精神上的痛苦”,和 “痛苦” 意思一致。
“暖和” 在人们的话中是 “让身体变温暖” 的意思,“温暖” 既指温度适宜,也符合 “让身体不冷” 的语境,与 “暖和” 对应。
故答案为:光亮;痛楚;温暖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赶紧” 直接表现出小女孩动作的迅速,说明她怕奶奶消失,一刻也不敢耽误,藏着 “急切”;“一大把” 不同于之前擦一根的谨慎,她不惜一次擦很多,只为用更多光留住奶奶,同样能看出她想留住奶奶的迫切。所以从这两个词能体会到她的急切心情。
故答案为:赶紧;一大把
18.文中第①段明确写了擦燃一大把火柴后的情景:“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些是小女孩在幻想中看到的、现实中不存在的画面,因此是要画的内容。
故答案为: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2024三上·连平期中)阅读(二)
不听话的小树
①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有两棵树,一棵是大树,一棵是小树。
②一天,七星瓢虫来到小树旁边说:“小树,我要产卵了,我可不可以在你身上产卵?”小树连忙说:“不行!不行!你长得太难看了,我才不让你在我身上产卵。”七星瓢虫无可奈何地飞到了大树身上。
③过了一会儿,蝴蝶飞来了。蝴蝶娇滴滴地说:“小树,我可不可以在你身上产卵。”小树说:“可以!可以!”大树急忙说:“小树,你可别让它在你身上产卵。如果你让它在你身上产卵,它的卵会变成毛毛虫把你的叶子吃光。”小树说:“____”,蝴蝶听了,高兴地飞到了小树的身上产下了卵。
④过了一段时间,七星瓢虫和蝴蝶的幼虫都出来了。七星瓢虫让孩子们把大树身上的虫子都吃光了,大树长得又高又壮,可是毛毛虫却把小树的叶子都吃光了。啄木鸟飞过来,看见小树身体不舒服,关心地问:“小树,你生病了,我帮你治治吧?”小树不在意地说:“不用,毛毛虫长大以后变成蝴蝶会飞走的。”
⑤又过了几天,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天空中电闪雷鸣,一道白亮亮的闪电把小树劈倒了,大树望着固执的小树流下了悲伤的眼泪。
19.对故事进行合理预测,并把预测结果和依据写在横线上。
边阅读边预测:(蝴蝶想在小树身上产卵,我预测小树会说:“   ”我预测的依据是:   。
20.根据短文内容进行判断。
①小树不让七星瓢虫在它身上产卵,是因为小树嫌七星瓢虫长得难看。   
②大树长得又高又壮,是因为毛毛虫帮助它吃了虫子。   
③啄木鸟看到小树身体不舒服,想帮它治病。   
21.文中   在大树身上产卵了,结果大树长得   ;   在小树身上产卵了,结果小树叶子全被吃光,被闪电劈倒了。我知道了对于树来说,   是益虫,   是害虫。
2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固执己见,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你通过这个故事还明白了什么道理?试着写一写。
【答案】19.我不相信!蝴蝶长得那么好看,生的孩子一定也是好的。;小树嫌弃七星瓢虫长得难看,而蝴蝶很漂亮,所以小树愿意让蝴蝶在自己身上产卵。
20.正确;错误;正确
21.七星瓢虫;又高又壮;蝴蝶;七星瓢虫;蝴蝶
22.我明白了不能光根据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要注重事物的本质。
【知识点】童话故事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文本理解与主旨感悟,解题时要注意仔细阅读文本。
19.前文第②段中,小树因七星瓢虫 “长得太难看” 直接拒绝它产卵;第③段面对 “娇滴滴” 的蝴蝶,小树一开始就爽快答应 “可以!可以!”,还无视大树的提醒。这说明小树判断事物的标准很简单 —— 只看外表,觉得好看的就认可。因此预测小树会反驳大树,维护蝴蝶,比如 “我不相信!蝴蝶长得这么好看,它的孩子肯定也不会坏”;依据就是 “小树嫌弃七星瓢虫难看而拒绝它,却因蝴蝶外表好看就愿意让它产卵”,符合它以貌取人的特点。
故答案为:我不相信!蝴蝶长得那么好看,生的孩子一定也是好的;小树嫌弃七星瓢虫长得难看,而蝴蝶很漂亮,所以小树愿意让蝴蝶在自己身上产卵。
20.①句:对应第②段 “小树连忙说:‘不行!不行!你长得太难看了,我才不让你在我身上产卵。’”,与原文一致,故 “正确”。
②句:第④段明确说 “七星瓢虫让孩子们把大树身上的虫子都吃光了,大树长得又高又壮”,是七星瓢虫的幼虫帮大树除虫,而非 “毛毛虫”,故 “错误”。
③句:第④段 “啄木鸟飞过来,看见小树身体不舒服,关心地问:‘小树,你生病了,我帮你治治吧?’”,与原文相符,故 “正确”。
故答案为: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
21.第②段提到七星瓢虫在大树身上产卵,第④段说 “七星瓢虫让孩子们把大树身上的虫子都吃光了,大树长得又高又壮”,因此 1 空填 “七星瓢虫”,2 空填 “又高又壮”。
第③段写蝴蝶在小树身上产卵,第④⑤段讲 “毛毛虫把小树的叶子都吃光了”“闪电把小树劈倒了”,因此 3 空填 “蝴蝶”。结合结果,七星瓢虫的幼虫帮大树除虫,是益虫;蝴蝶的幼虫(毛毛虫)吃树叶,是害虫,故 4 空填 “七星瓢虫”,5 空填 “蝴蝶”。
故答案为:七星瓢虫;又高又壮;蝴蝶;七星瓢虫;蝴蝶
22.故事中小树因蝴蝶 “好看” 就轻信它,因七星瓢虫 “难看” 就拒绝它,最终因蝴蝶的幼虫受害,可见它错在 “以外表判断好坏”。此外,小树不听大树 “别让蝴蝶产卵” 的提醒,也不听啄木鸟的治病建议,固执导致悲剧,也能引申出 “要理性听取他人劝告,不能凭主观喜好拒绝正确意见”。因此答案可围绕 “不能以貌取人”“要重视他人合理的提醒” 等展开。
故答案为:我明白了不能光根据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要注重事物的本质。
23.(2024三上·连平期中)童话世界多么神奇啊!我们的小书包里也藏着一个童话世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大胆想象,编一个完整有趣的童话故事吧!
要求:自拟题目,语句通顺,尝试使用有新鲜感的词句,不少于300字。
【答案】小书包里的月光派对
小书包的拉链 “咔嗒” 一声松开时,铅笔盒里的橡皮莉莉正踮着脚尖往窗外看。今晚的月亮圆得像块撒了糖霜的圆饼干,银亮亮的光透过书包缝隙钻进来,在课本上织了层薄纱。
“快醒醒!月亮邀请我们开派对啦!” 莉莉推了推身边的铅笔阿木。阿木的笔尖还沾着下午练字时的墨渍,迷迷糊糊地揉着眼睛:“派对?在书包里吗?”
话音刚落,数学课本 “哗啦” 翻到了画着星星的那一页。课本里的三角尺突然站了起来,它的直角边闪着光:“我来当舞台!” 莉莉赶紧往自己身上扑了点碎纸屑 —— 那是小主人不小心撒的橡皮屑,此刻倒成了亮晶晶的亮片。
阿木在 “舞台” 边踱来踱去,突然跳起来:“我来写邀请函!” 他用鼻尖在草稿纸一角划拉,墨渍晕出歪歪扭扭的字:“请尺子先生跳支舞,请练习册里的贴纸姑娘唱支歌。”
贴纸姑娘们从练习册里探出头,她们穿着粉的、黄的小裙子,一蹦一跳地落在三角尺上。尺子先生 “嗒嗒” 敲着节拍,莉莉跟着晃脑袋,连平时总皱着眉的字典爷爷都从书包底层爬出来,用书页轻轻打着拍子。
月亮慢慢往西移时,书包外传来小主人翻身的动静。大家赶紧回到原位:阿木躺回铅笔盒,莉莉把亮片收进衣角,课本轻轻合上书页。只有草稿纸角落那行小字,还沾着点月光的甜味 —— 明天一早,小主人翻开书包时,说不定会发现,橡皮上多了片会发光的小绒毛呢。
【知识点】童话类作文
【解析】【分析】主题设定:需围绕 “小书包里的童话世界” 展开,限定了故事发生的空间(小书包)与内容基调(童话,需体现神奇、趣味),要求从日常文具等书包里的物品切入,挖掘它们之间的 “奇幻故事”。
结构完整:需 “编一个完整有趣的童话故事”,意味着要有基本的情节要素 —— 比如故事的起因(如月光触发派对、小主人离开后物品苏醒等)、经过(小物件们的互动、发生的具体事件)、结尾(如小主人回来前的收尾、留下小秘密等),不能是零散的片段。
形式规范:“自拟题目” 需贴合故事内容,让人一看就知道与 “书包”“童话” 相关;“语句通顺” 是基础表达要求,需避免语病;“不少于 300 字” 则对篇幅有明确要求,需有足够的情节或细节支撑。
“尝试使用有新鲜感的词句” 是提升文采的关键提示,并非硬性规定,但能让故事更生动。具体可理解为:
避免直白的描述,多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比如不说 “月亮照进书包”,而说 “月光像银线钻进书包缝隙”;
用更鲜活的动词、形容词,比如写橡皮的动作,用 “踮着脚尖”“扑亮片” 比 “移动”“放碎屑” 更有画面感;
融入孩子视角的趣味联想,比如把三角尺当 “舞台”、橡皮屑当 “亮片”,让文字带着童真的 “新鲜感”。
【点评】例文最妙的是 “细节里的孩子气”。开篇写月亮 “圆得像块撒了糖霜的圆饼干”,把橡皮屑说成 “亮晶晶的亮片”,连字典爷爷都 “从书包底层爬出来”,这些联想全是孩子视角里的可爱 —— 就像真的蹲在书包旁,看着小物件们悄悄活过来似的。“动态的画面感” 也抓得好。三角尺 “站了起来” 当舞台,贴纸姑娘 “一蹦一跳” 落上去,尺子先生 “嗒嗒” 敲节拍,每个小物件的动作都鲜活,像在眼前演小剧场。结尾 “草稿纸角落的小字沾着月光甜味”,又留了个软乎乎的悬念,让人跟着盼着小主人发现秘密。有新鲜感的词句用得自然,没刻意堆砌。“银亮亮的光透过书包缝隙钻进来” 里的 “钻”,“橡皮莉莉往自己身上扑了点碎纸屑” 的 “扑”,都让场景活了起来,读着既顺口又有趣。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