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真题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真题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资阳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
该部分为化学,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正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各学科的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的答案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格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S—32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传统习俗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传统节日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春节————燃放烟花
B.重阳节————登高望远
C.端午节————赛舟包粽
D.中秋节——赏月分饼
2.下列仪器不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A.蒸发皿 B.试管 C.燃烧匙 D.烧瓶
3.距今约8万 -6万年的资阳濛溪河遗址入选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中出土了多粒炭化的花 椒种子,将人类对“麻”的追求提早几万年。花椒皮麻味来中C、H、O、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A.16:25:1:1
B.12:1:16:14
C.192:25:14:16
D.麻味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12+25+14+16=247g
4.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硫酸铵中的阳离子:
B. S 的结构示意图:
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D.铁粉在氧气中燃烧:
5.“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之一。科学研究发现,在催化剂作用下,以太阳能为热源能实现的吸收转化,其反应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2种金属氧化物参与该循环
B.过程Ⅰ为分解反应,过程Ⅱ为置换反应
C.该循环总反应为
D.该循环中 Fe、O、C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6.科技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以下分析与结论正确的是( )
A.甲:甲烷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无色气体为氢气
B.乙:可用于制取和收集氧气,反应后,因有氧气生成而使发生装置中溶液的质量减小
C.丙:反应后玻璃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小于气体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D.丁:试管内压强增大,小车在光滑地面上向左移动,试管内的反应为
7.向硫酸铁与盐酸反应后的废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利用pH传感器记录实验数据,所得曲线如图所示,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废液中含有 和 HCl
B.a→b→c的过程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沉淀生成
C. c点对应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少
D. b→c→d的过程中, 随着 溶液的加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断增加
二、生活、生产应用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8.(6分)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资阳市市花三角梅备受市民喜爱。
(1)飘落的花瓣、花粉属于哪一类污染物 。
(2)嫩叶中富含铁、锌和膳食纤维,锌是人体所需的 (选填“微量”或“常量”)元素。
(3)花瓣中含有单宁酸其燃烧时最多可以生成 种氧化物。
(4)种植盆栽时,在展叶期为促进其叶片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应施加 肥(填“钾”或“氮”或“磷”)。
9.(8分)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
(1)认识水的蒸发:下图是烧杯内的水在不同温度下蒸发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请将50℃时相同空间内对应的微观示意图补充完整(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2)初探水的组成:电解水装置中,同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H ,由此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的结论是 。
(3)了解水的净化:小明同学观察到学校、车站等公共场所安装有直饮式水机,他了解到直饮水机是将自来水净化为可直接饮用的水,其净水原理如图所示,图中步骤①的目的是 。
(4)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为减少水体污染,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B.厨房废水经必要处理后可直接排入九曲河
C.开展生产工作 ,提高用水效率
D.在河流 、湖泊中建设植草滤沟有助于净化水质
三、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6分)
10.(6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许多诗句和典籍中都蕴含化学知识。
(1)西晋《蜀都赋》中有“火井沈荧于幽谷,高焰飞煽于天倪。”该句描写了天然气的燃烧,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赤壁之战中,黄盖以“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从燃烧条件分析, “时风盛猛”使火势更旺的原因是 。
(3)《梦溪笔谈》中描述 了 一 种 液 体 化 石 燃 料:“颇似 淳 漆 ,燃之如麻 ,但烟 甚 浓 ,所沾 幄 幕 皆 黑”。该化石燃料是石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
B.石油炼制可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
C.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氢气等
D.化石燃料只能通过燃烧加以利用
四、科学探究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11.(10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材料制造领域,我国自主研发,持续创新。
(1)芯片是人工智能的核心,硅和氮化镓(GaN)都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工业制硅过程中涉及反应: X 的水溶液可溶解蓝色的氢氧化铜固体,则盐酸溶解氢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镓(Ga)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镁铝合金是目前最轻的合金,可将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粉末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6.0g滤渣A,再向滤液A中滴加稀硫酸至不再有气体产生,收集到 mg气体,过滤后得到2.4g 滤渣B,则m的取值范围是 。
五、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2.(12分)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370
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85.5
(1) 30℃时, 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2)由表中数据分析,二者具有相同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
(3)40℃时,将20.0g氯化钠固体加入5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20℃时,向100.0g质量分数为12.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00g硝酸钾固体,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3.(10分)锌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元素之一,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酸法”冶炼锌,一兴趣小组以菱锌矿(主要成分是 还含有少量的 和 为原料制备锌,其工艺流程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菱锌矿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由此流程可推知) 的性质有 (填字母序号)。
A.难溶于水
B.化学性质很活泼
C.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3)“除铁”时,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操作1、操作Ⅱ为过滤,滤后果汁滤纸(灰色部分代表滤纸),滤液分布的情况最接近图中的 。
(5) 已知 和 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如下列表格所示,“除杂”过程中加入ZnO的目的是 ,通过调节溶液的pH使 沉淀完全而 不沉淀,则pH的范围是 。
六、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4.(8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仪器a的名称 。
(2)由图判断,装置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在该实验中无需标注的是 (填序号)。
(3)可用装置C收集气体,说明该气体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15.(12分)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还可能含有硫酸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草木灰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草木灰中可能含有碳酸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
【设计实验】
小组同学取适量草木灰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浸泡、搅拌、过滤,得到澄清草木灰水,备用。
甲同学:取少量草木灰水置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有大量气泡产生。由此得出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
乙同学:取少量草木灰水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合甲同学的实验,得出草木灰中含有硫酸钾和碳酸钾的结论。
【提出质疑】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结论不正确,理由是(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探究实验】
请你和同组同学一起设计实验方案,帮助乙同学得到实验结论(将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 (4) 草木灰中含有磷酸钾和硫酸钾
【拓展应用】
活动二:草木灰中碳酸钾含量的测定(假设草木灰中其他成分遇稀硫酸不产生气体)
丁同学称取一定质量活动一剩余的草木灰,利用已检查好气密性的图1装置进行定量实验,测得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0.0%,查阅资料后,发现测得的数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5) 。
【拓展应用】
清洗油烟机坠油时,视应率越高,所得的终点检测得周乐,根据图2分析,选用 (6) (填序号)洗涤剂效果更好。
16.(12分)在化学校本实验活动中,小明同学取100.0g硫酸铜溶液置于烧杯中,再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0%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用已知浓度和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一定质量和质量分数的稀溶液,实验步骤:
Ⅰ.计算;Ⅱ.量取;Ⅲ.混匀;Ⅳ.装瓶。该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 保持水平;
(2)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3)恰好完全反应时,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