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同步练习(含解析)中图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章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同步练习(含解析)中图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总抚养比,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0~1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表为2018~2022年我国人口抚养比数据。面对这一人口国情,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弹性延迟退休政策。据此完成各小题。
指标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总抚养比/% 40.4 41.5 45.9 46.3 46.6
少儿抚养比/% 23.7 23.8 26.2 25.6 24.8
老年抚养比/% 16.8 17.8 19.7 20.8 21.8
1.
指标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总抚养比/% 40.4 41.5 45.9 46.3 46.6
少儿抚养比/% 23.7 23.8 26.2 25.6 24.8
老年抚养比/% 16.8 17.8 19.7 20.8 21.8
表中可反映出(  )
A. 少儿抚养比迅速增长 B. 老年抚养比呈下降趋势
C. 总抚养比呈下降趋势 D. 老年抚养比呈上升趋势
2.表中数据说明我国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 人口出生率过高 B. 人口总数增长过快 C. 人口老龄化严重 D. 人口性别比例失衡
3.关于延迟退休政策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增加劳动力数量
②有利于减轻养老负担
③有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
④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99%,连续三年负增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人口负增长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
①增加环境资源压力
②加剧人口老龄化
③减少劳动力供应
④人口空间分布不均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5.针对材料反映的人口问题,我国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积极落实三孩政策 B. 无条件接纳海外移民
C. 快速提高城镇化率 D. 丰富教育教学资源
如图示意我国2015~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读图,完成各小题。
6.关于2015~2022年我国人口数量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2016年人口总数最多 B. 2022年人口总数最少
C. 2017年起人口总量逐年减少 D. 2016年起人口增速逐年下降
7.针对上图反映的我国人口现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鼓励乡村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 B. 停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 积极尝试人工智能养老服务 D.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024年1月17日,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21.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如图为2015~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8.2015~2023年,我国人口总数已呈现负增长(  )
A. 一年 B. 两年 C. 三年 D. 七年
9.我国的人口发展趋势,对我国未来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
A. 各地学校学位紧缺 B. 社会人口抚养负担减轻
C. 银发经济活跃 D. 工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下降
10.针对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下列对策中合理的是(  )
A. 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B. 大量接纳外国移民 C. 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D. 提高生育养育成本
2024年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文件从强化生有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我国出台文件支持生育的主要原因有(  )
A. 提高人口素质 B. 应对老龄化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C. 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竞争 D. 促进城市化进程
12.近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政策调整
②养老观念转变
③生育观念转变
④育儿成本增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读2010年至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我国自2010年以来出生人口变化趋势大致是(  )
A. 持续增加 B. 持续减少 C. 先减少后增加 D. 先增加后减少
14.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的变化可能导致的问题是(  )
A. 就业困难 B. 人口老龄化 C. 粮食短缺 D. 环境污染
15.针对上述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发放生育补贴
②完善教育、医疗配套设施
③推行晚婚晚育
④鼓励生育,实施三孩生育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分。
16.读“中国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区域有 ______个,其中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是 ______和 ______(填简称)。
(2)我国两个内海的名称是:a ______,b ______,并把代表字母填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3)我国完全位于热带的省是 ______(填字母)。
(4)成语“秦晋之好”中“秦”所指省级行政区域是 ______(填字母),“晋”所指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______。
(5)下图所示少数民族是 ______,主要位于 ______(填字母)省区。
(6)请在图中绘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17.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下图为“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中,代表蒙古族的是 ______,代表壮族的是 ______,举办雪顿节的是 ______。(填数字)
(2)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ab一线西北部人口密度较 ______。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______。
(3)有关甲、乙、丙三省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______(双选)。
A.甲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简称是黑
B.乙位于第一级阶梯,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C.丙是青海省,长江和黄河源头发祥地
D.三个省区都属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18.读我国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数持续 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已超 ______亿。
(2)1964~1982年,我国人口增长迅速,主要原因是我国 ______。(任答一点)
(3)1982年开始,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大幅度 ______(填“上升”或“下降”),主要是因为我国推行了 ______的基本国策。
(4)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______(填“较低”或“较高”)。但我国仍是世界人口大国,主要原因是我国 ______。
(5)为适应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2021年6月我国全面实施“三孩”政策,这项政策有利于 ______。(任答两点)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中,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等被列为同一产业类型进行统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如图示意2023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空间分布。
(1)“节能环保、智能高端”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鲜明的______产业的特征。
(2)若连接“黑河—腾冲线”,此线______侧新能源汽车销量较高,这表明______数量的多少,对汽车销售市场的规模影响较大。
(3)读图可知,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______省和以______三角洲区域为核心发展地带的广东省。这两省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均位于全国前列,这体现______发展水平的高低,对汽车销售市场的规模也影响较大。
20.G219是中国目前最长的国道,堪称地球上最雄壮的1万千米。这是一条边防之路,发展之路、民族团结之路。图1为G219位置图,图2为G219沿线海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G219国道经过的大部分地区人口分布________(稠密/稀疏)。
(2)G219沿途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有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中,东兴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________。
(3)G219经过的甲地形区是________,翻越横断山脉,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进入第一级阶梯,来到青藏高原。
(4)G219经过我国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游客沿途可能会( )
①参加那达慕大会 ②参加泼水节 ③观看赛牦牛 ④参加“三月三”歌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我国修建219国道的意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1~3.【答案】D、C、A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从2018-2022年,少儿抚养比数据依次为23.7%、23.8%、26.2%、25.6%、24.8%,并非迅速增长,有波动且整体变化幅度不大;2018-2022年老年抚养比数据依次为16.8%、17.8%、19.7%、20.8%、21.8%,是逐渐上升的;2018-2022年总抚养比数据依次为40.4%、41.5%、45.9%、46.3%、46.6%,是上升的。综上所述,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总抚养比,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0~1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少儿抚养比没有持续快速上升,甚至在2021-2022年有所下降,不能体现人口出生率过高;表格中未涉及人口总数增长速度相关内容;老年抚养比从2018年的16.8%上升到2022年的21.8%,说明老年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在增加,反映出人口老龄化严重;表格中没有任何关于人口性别比例的信息。综上所述,故C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学知识读图理解解答。
解:延迟退休使得原本到退休年龄的人继续留在工作岗位,增加了劳动力在岗位上的时间,也就增加了劳动力数量;延迟退休后,劳动者缴纳养老金的时间延长,同时领取养老金的时间相对缩短,且继续工作创造价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社会和家庭的养老负担;延迟退休政策主要影响的是劳动力和养老等方面,与人口出生率没有直接关联;延迟退休政策与产业结构优化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产业结构优化主要与科技进步、政策引导等因素相关。综上所述,故①②正确,A符合题意。
故选:A。
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本题考查延迟退休政策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4~5.【答案】B、A
【解析】解:①人口负增长意味着人口数量减少,理论上会减轻环境资源压力,而非增加,不符合题意。
②人口负增长通常伴随着低生育率,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确实会加剧老龄化,符合题意。
③人口负增长导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劳动力供应会相应减少,符合题意。
④人口负增长是总量变化,与空间分布无直接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我国人口负增长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有加剧人口老龄化,减少劳动力供应等。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负增长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解答。
解:材料反映的人口问题是我国人口连续三年负增长,积极落实三孩政策,鼓励生育,缓解人口负增长问题;无条件接纳海外移民:不现实且可能引发其他社会问题;城镇化与人口增长无直接关系;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属于教育政策,对人口问题影响有限。综上所述,故A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
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简称“全面三孩”政策,该政策是适应当下我国人口增长特点采取的措施,主要目的是缓解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等现象。“全面三孩”政策促进了我国人口均衡发展,坚持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了人口发展战略。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6~7.【答案】D、C
【解析】解:图示未涉及人口总数,自2016年起人口增速逐年下降。
故选: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
该题考查2015~2022年我国人口数量特征,结合图示理解解答。
解:图示中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推知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应积极尝试人工智能养老服务。
故选:C。
面对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积极培养为老年人服务的人才队伍,既服务于老年人,又促进就业。
本题考查应对我国人口现状应采取的措施,理解解答。
8~10.【答案】B、C、A
【解析】解:从图示中看出,2015~2023年我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先增高后降低;我国2022、2023两年人口出现负增长状况。
故选:B。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问题,结合课本知识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知,我国人口数量自2022年开始减少,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严重,银发经济活跃。
故选:C。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问题,结合课本知识解答即可。
解: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负增长和人口严重老龄化,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实施三胎政策、推迟退休年龄、健全养老机制,A正确。BC不符合我国国情;D不利于缓解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
故选:A。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本题考查应对我国目前面临人口问题的措施,理解解答。
11~12.【答案】B、B
【解析】解:读2013-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可发现,近1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22、2023年出现负增长。另外随着人口寿命延长,出生率下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要提高人口素质,应加强教育的质量,与支持生育无关,A错误;针对人口老龄化现象,我国出台文件支持生育,B正确;不是为了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说法错误,C错误;鼓励生育与城市化关系不大,D错误。
故选:B。
人口负增长是指新增的人口少于死亡的人口。人口出生率小于人口死亡率,造成了现阶段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数,一般会带来劳动力减少、人口老龄化加快、新生儿不足、养老压力增大等问题。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理解回答即可。
解:近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养老观念转变、生育观念转变、育儿成本增加等;近年来,为了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我国积极调整人口政策。
故选:B。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理解回答即可。
13~15.【答案】D、B、C
【解析】解:我国自2010年以来出生人口数的变化规律先增大,2016年达到最高值,而后减少。
故选:D。
人口变动是受社会、经济、人口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人口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人口变动分为自然变动,迁移(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它们分别反映人口变动过程的不同侧面。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自2010年以来出生人口数的变化规律,读图理解回答即可。
解:图示中我国出生人口持续减少,意味着未来劳动力人口补充不足,而老年人口自然增长的情况下,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会逐渐增加,从而导致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就业困难通常是出生人口增加、劳动力人口过多时容易出现的问题;粮食短缺更多是与农业生产、分配等多种因素相关,出生人口变化不是其主要原因;环境污染主要与工业发展、能源利用、环保措施等相关,与出生人口变化关系不大。
故选:B。
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进一步体现。
本题主要考查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的变化可能导致的问题,理解回答即可。
解:①发放生育补贴能够减轻家庭养育负担,从而鼓励生育,增加出生人口,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故①正确;
②完善教育、医疗配套设施可以降低家庭育儿成本,提升生育意愿,有助于提高出生人口数量,故②正确;
③推行晚婚晚育会缩短生育窗口期,进一步减少生育机会,与缓解人口老龄化的政策目标相悖,故③错误;
④鼓励生育并实施三孩政策是直接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人口出生率的有效措施,故④正确。
综上,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近些年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需要调整生育政策。2016年,允许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2021年又放开了“三孩”政策并实施优惠措施来鼓励生育。
本题结合我国人口政策调整情景,考查学生对人口老龄化应对措施的理解和运用。
16.【答案】14;鲁;辽;
渤海;琼州海峡;
G;
D;太原市;
维吾尔族;A;

【解析】(1)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临海的省级行政区共有14个,其中既濒临渤海,又濒临黄海的是辽宁省和山东省,两省区的简称分别是辽和鲁。
(2)我国的两个内海分别是a表示的渤海和b表示的琼州海峡。如图所示:
(3)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完全位于热带的省是G表示的海南省,该省是我国少数民族-黎族的集中分布区。
(4)成语“秦晋之好”中“秦”所指的是D表示的陕西省,“晋”是山西省的简称,中心是太原市。
(5)图中A是新疆,是维吾尔族的主要聚居区。
(6)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黑河和云南省的腾冲县。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14;鲁;辽;
(2)渤海;琼州海峡;
(3)G;
(4)D;太原市;
(5)维吾尔族;A;
(6)。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我国不同省区的位置及简称不同。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以“中国政区图”材料,设置6道小题,涉及中国的行政区划、简称、行政中心、民族、人口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17.【答案】③;④;②;
小;汉族;
BD
【解析】(1)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代表的序号是③;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的序号是④;举办雪顿节的是西藏自治区的藏族,代表的序号是②。
(2)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ab(黑河一腾冲)一线西北部人口密度较小,东南部人口密度较大。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
(3)甲是黑龙江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简称黑,A正确;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第二级阶梯,B错误;丙是青海省,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此,C正确;甲位于北方地区,乙位于西北地区,丙位于青藏地区,D错误。故选BD。
故答案为:
(1)③;④;②;
(2)小;汉族;
(3)BD。
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
本大题以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少数民族的分布和文化、我国人口的分布、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8.【答案】增加;14;
我国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因为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后,婴儿死亡率降低,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从而导致人口增长迅速或者也可以回答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促使人口增长;
下降;计划生育;
较低;我国人口基数大;
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数持续增加;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目前人口已超14亿;从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我国人口总数持续增长。
(2)由图可知,根据我国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可以判断出1964一1982年,我国人口增长迅速,主要原因是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等。
(3)由图可知,1982年开始,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大幅度下降,主要是因为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
(4)结合所学知识,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较低,但我国仍是世界人口大国,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基数大。
(5)结合所学知识,三孩政策,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而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这项政策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缓解人口老龄化等。
故答案为:
(1)增加;14;
(2)我国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因为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后,婴儿死亡率降低,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从而导致人口增长迅速。或者也可以回答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促使人口增长;
(3)下降;计划生育;
(4)较低;我国人口基数大;
(5)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本题以我国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为材料,共设5个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的人口数量、人口政策、人口问题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19.【答案】高新技术;
东;人口;
浙江;珠江;经济
【解析】(1)读材料可知,新能源汽车的特点是节能环保、智能高端,具有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
(2)读图可知,“黑河-腾冲”线以东新能源汽车销量较高,因为“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稠密,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量大;以西人口稀疏,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量小;因此这表明人口数量的多少,对汽车销售市场的规模影响较大。
(3)读图可知,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两个省级行政区为图中黑色区域,是浙江省和以珠江三角洲区域为核心发展地带的广东省。这两省都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大。这体现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汽车销售市场的规模也影响较大。
故答案为:(1)高新技术;
(2)东;人口;
(3)浙江;珠江;经济。
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广东省、山东省和江苏省是拥有企业数量最多的前三省份。
本题以2023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空间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产业类型、人口分布、省区名称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能力。
20.【答案】(1)稀疏
(2)桂;
(3)云贵高原
(4)C
(5)可以串联沿途景点,促进沿线地区的旅游业,吸引外地游客;便于沿线居民的联系,交通便利,还可以巩固西部边防。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行政区划、地势民族等概况,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掌握材料信息。
(1)G219国道经过的大部分地区人口分布稀疏。
(2)G219沿途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有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中,东兴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是桂。
(3)图2直观反映出G219沿线高低起伏状况;G219经过的甲地形区是云贵高原,翻越横断山脉,横断山脉为我国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山脉,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进入第一级阶梯,来到青藏高原。
(4)G219经过我国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沿途经过的少数民族由壮族“三月三”歌节,傣族泼水节,藏族观看牦牛,②③④正确;那达慕大会属于蒙古族,沿途没有经过蒙古族,①错。②③④正确,故选C。
(5)我国修建219国道的意义有促进中国新疆、西藏的旅游资源开发,促进了新疆、西藏旅游经济增长,有利于中国西部经济发展;国道G219经过我国少数民族和中国西部疆域边界,促进民族交流,巩固了西部边防。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