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一节 地势与地形 同步练习(含解析)中图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章第一节 地势与地形 同步练习(含解析)中图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42分。
读我国四条重要山脉走向图,完成各小题。
1.图中四条山脉中,不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
A. 太行山脉 B. 天山山脉 C. 昆仑山脉 D. 大兴安岭
2.关于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的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区为平原 B. ③区为盆地
C. ⑥区地势高 D. ⑧区是重要的粮食产区
读“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上图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
A. 中间高四周低,呈阶梯状分布 B.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 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D. 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4.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
A.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B.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 祁连山—秦岭—大别山 D.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
A. 青藏高原 B. 柴达木盆地 C. 四川盆地 D. 东北平原
6.我国陆地地势特征(  )
A. 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B. 使各阶梯内部地势高差大
C. 使许多大河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D. 使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
7.三级阶梯中降水量最丰富的是(  )
A. 第一级阶梯中部 B. 第二级阶梯中部 C. 第二级阶梯北部 D. 第三级阶梯南部
近年来,一些北方地区的老人纷纷在冬季来临时搭乘黑龙江省哈尔滨至海南省三亚的越冬旅游专列前往南方地区过冬,被形象地称为“候鸟老人”。读“我国部分城市常年入冬时间分布及越冬旅游专列线路示意图”,完成各小题。
8.“候鸟老人”反映出我国的疆域特征是(  )
A. 海陆兼备 B. 东西距离长 C. 跨纬度广 D. 邻国众多
9.越冬旅游专列经过地区(  )
A. 主要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B. 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C. 常年入冬时间差异较小 D. 主要位于寒温带、亚热带
10.“候鸟老人”搭乘越冬旅游专列前往三亚的旅途中透过列车车窗可能会看到(  )
①雪山连绵,牦牛成群
②地形崎岖,峰林耸立
③大漠孤烟,黄沙漫漫
④竹林摇曳,椰林婆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主席的《七律 长征》带领我们回顾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如图示意中央红军长征路线。根据图文资料,完成各小题。
11.红军长征在经过“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途中,最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 金色沙丘 B. 黄土广布 C. 平原广阔 D. 水流湍急
12.红军长征途中经过岷山时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是(  )
A. 沙尘暴 B. 雪灾 C. 台风 D. 干旱
13.“五岭逶迤腾细浪”中的“五岭”所在山脉(  )
A. 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B. 是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
C. 是长江、珠江水系分水岭 D. 位于湘粤黔三省交界处
高西沟曾经是“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流,籽苗连根丢。”经过几十年的生态治理,已变成青山绿水。读高西沟位置略图,完成各小题。
14.高西沟位于(  )
A. 秦岭以南 B. 太行山以西 C. 湿润区 D. 非季风区
15.“肥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有(  )
①夏季降水集中
②地震灾害频发
③黄土土质疏松
④采矿破坏地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如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地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6.图中的东西向山脉是(  )
A. 祁连山 B. 贺兰山 C. 太行山脉 D. 秦岭
17.地处华北平原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8.气候最为干旱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24年12月31日全部投产发电的玛尔挡水电站位于青藏高原,是“西电东送”工程的骨干电源点,对于青海省清洁能源发展及国家绿色低碳战略意义重大。如图示意玛尔挡水电站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青海省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有(  )
①河流数量众多
②河水流速缓慢
③地势落差较大
④河流含沙量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0.建设玛尔挡水电站,施工人员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
A. 纬度高,气温较低 B. 海拔高,氧气不足 C. 降水多,洪涝频发 D. 公路少,交通堵塞
21.玛尔挡水电站的建设对我国的有利影响是(  )
A. 缓解西部地区能源短缺 B. 改善东部地区空气质量
C. 增加西部地区旅游资源 D. 增加东部地区就业岗位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22.长江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们源头接近,携手奔流入海,构成“双河结构”,深刻影响了我国地理环境的大格局。某中学学生开展了主题为“河流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的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图一示意“双河结构”,图二示意双河年径流量变化。
【地形与河流】
(1)地势影响河流的流向,顺着地势,长江与黄河的流向均为 ______。图中长江的上游、黄河的上中游有众多的水电站分布,说明这里蕴藏着丰富的 ______资源,为沿岸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
(2)长江和黄河的下游地区都形成了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说明河流对 ______(自然地理要素)有塑造作用。
【气候与河流】
(3)据图分析,受季风影响,长江与黄河的汛期均集中出现在 ______季。两河流中水量大的是 ______。
【保护与发展】
(4)生态安全关系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长江上、中、下游河段需要解决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和 ______。
23.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巨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读中国部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C南部的山脉为______,E所在地形区的美称“______”。
(2)A工程是______,D省的优势能源矿产是______。
(3)甲乙两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均为______,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C、D两省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
(4)2020年除夕夜,援助E省区的疫情,中国人民解放军连夜分赴上海、西安、重庆执行医疗队员和医疗物资器材紧急运输,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______。
2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歌曲“咱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中的“天山”是图中 ______山脉(填字母)。
(2)图中的E是世界最雄伟的山脉,其名称是 ______,主峰 ______是世界最高峰。
(3)图中①是 ______(地形区)。
(4)A、B、C、G四列山脉中,山脉走向与其他山脉不同的是 ______(填字母)。
(5)“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 ______高原的写照;“天府之国”所在的盆地是 ______(填数码)。
(6)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总结我国的地形特征 ______。
1~2.【答案】B、D
【解析】解:太行山和大兴安岭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昆仑山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上,天山不属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
故选:B。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一线。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地势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由图可知,太行山脉以东①区为华北平原;天山是准噶尔盆地(位于图中的③处)和塔里木盆地(位于图中的④处)的分界线,天山以北为③准噶尔盆地;⑥位于昆仑山以南为青藏高原,地势高;⑧位于大兴安岭以西为内蒙古高原,这里以畜牧业为主。
故选:D。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地形的有关知识,要分析理解解答。
3~4.【答案】B、B
【解析】解:读地形剖面图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B符合题意。
故选:B。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熟记我国的地势特结合图示信息解答即可,属于常考题,比较简单。
解: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B正确。
故选:B。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本题考查了对地势三大阶梯的分界线的认识,基础知识。
5~7.【答案】C、A、D
【解析】解: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东北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故选:C。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本题考查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地形区名称,理解作答。
解:我国陆地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我国陆地地势特征使各阶梯交界处地势高差大;我国陆地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使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的原因是我国南北纬度差异大所导致的。综上所述,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的时候,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解:我国陆地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那么三级阶梯中降水量最丰富的是第三级阶梯南部,该地距海较近,受海洋的影响大,雨季长,降水多。第一级阶梯中部、第二级阶梯中部和第二级阶梯北部都没有第三级阶梯南部降水多,因为距海较远,受海洋的影响小,降水少。
故选:D。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地势的相关知识,难度适宜。
8~10.【答案】C、B、D
【解析】解:“候鸟老人”反映出我国的疆域特征是跨纬度广。我国南北跨纬度约49°,导致冬季北方寒冷、南方温暖,形成“候鸟老人”现象。
故选:C。
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认真审题,把握我国的纬度位置,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解:越冬旅游专列经过地区主要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A错误。
专列途经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东南丘陵,B正确。
越冬旅游专列经过地区入冬时间差异较大,C错误。
哈尔滨属中温带,三亚属热带,沿途主要为暖温带和亚热带,寒温带仅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D错误。
故选:B。
已经开通数年的哈尔滨至海口越冬旅游专列是中国最长的铁路旅游线路,“越冬专列”主推“慢旅行”,采用“大窗车体”,让乘客一边体验季节变换,一边沿途欣赏大美风光。
认真审题,把握越冬旅游专列经过地区的概况,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解:“候鸟老人”搭乘越冬旅游专列前往三亚,旅游专列经过湖南、广西,可能看到地形崎岖,峰林耸立的喀斯特地貌,可能看到竹林摇曳,椰林婆娑景观;雪山连绵,牦牛成群是典型青藏高原景观,专列未经过青藏地区;大漠孤烟,黄沙漫漫是西北地区的沙漠景观,专列未经过西北地区。
故选:D。
已经开通数年的哈尔滨至海口越冬旅游专列是中国最长的铁路旅游线路,“越冬专列”主推“慢旅行”,采用“大窗车体”,让乘客一边体验季节变换,一边沿途欣赏大美风光。
认真审题,把握专列经过地区的景观特点,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11~13.【答案】D、B、C
【解析】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述的是红军长征经过金沙江和大渡河的情景,金沙江、大渡河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山区。金色沙丘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金沙江和大渡河附近不会出现金色沙丘;黄土广布是我国黄土高原的特征,金沙江和大渡河不在黄土高原地区;金沙江、大渡河位于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综上所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金沙江位于长江上游,该河段经过横断山区,河流落差大。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景观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解:岷山位于我国四川省北部,属于高山地区,岷山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山顶终年有积雪,长征途中经过岷山时可能遇到雪灾;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岷山地区植被相对较好,且气候湿润,不易发生沙尘暴;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岷山地处内陆山区,不会受到台风影响;岷山地区降水相对较多,且红军长征经过时多为湿润季节,干旱不是其主要的自然灾害。综上所述,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各路红军长征共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青海、河南、湖北、甘肃、陕西14个省级行政区,总行程约6.5万里。岷山位于四川省,位于内陆地区。
该题考查红军长征途中最可能会遇到的自然灾害,理解解答即可。
解:“五岭”即南岭中部分山脉。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不是南岭;南岭不是地势阶梯分界线;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位于湘、赣、粤、桂四省交界处。综上所述,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我国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小兴安岭等;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为: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的一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的一列是台湾山脉;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是横断山脉。我国不同山脉的位置特点不同。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山脉的位置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14~15.【答案】B、C
【解析】解:读图可知,高西沟位于秦岭以北,为半湿润区,位于太行山以西;高西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季风区。
故选:B。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因表面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得名,它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山脉的分布等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解:“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流,籽苗连根丢。”指的是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其自然原因是:黄土土质疏松,而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较低,夏季多暴雨,在水的冲刷下,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大量肥沃土壤被冲走;采矿修路破坏地表是人为原因,“肥土”流失与地震无关。
故选:C。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因表面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得名,它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长期的水土流失,导致黄土高原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16~18.【答案】D、A、B
【解析】解:读图可得,图中的东西向山脉是秦岭,祁连山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太行山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故选:D。
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为: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的一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的一列是台湾山脉;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是横断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小兴安岭等。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山脉的走向,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得,甲位于太行山以东,该地位于华北平原。
故选:A。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分布,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解: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图中乙是黄土高原,该地形区气候最干旱。
故选:B。
读图可得,甲是华北平原,乙是黄土高原,丙是渭河平原,丁是四川盆地。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气候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19~21.【答案】B、B、B
【解析】解:由图可知,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拥有众多河流,如黄河、长江、澜沧江等,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能资源丰富,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形成了“高、寒”的地理特征,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考查青海省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理解作答即可。
解:读图可知,玛尔挡水电站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氧气不足,这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施工效率有较大影响,B正确;该区域海拔高,气温低,A错误;青藏高原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但这不是施工人员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青藏高原降水相对较少,CD错误。
故选:B。
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玛尔挡水电站位于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是黄河流域海拔最高、在建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工程,也是国家实施“西电东送”和“青电入豫”的骨干电源点。
本题考查了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点对玛尔挡水电站项目实施的影响,结合教材知识点分析解答此题。
解:玛尔挡水电站的建设对我国的有利影响是: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改善东部地区空气质量,增加西部地区就业岗位等,不能增加西部地区旅游资源。
故选:B。
题干中描述:青海玛尔挡水电站是“水风光蓄”全清洁能源基地(水能、风能、太阳能和抽水蓄能结合)的核心工程,该水电站于2024年12月并网发电,是国家“西电东送”和“青电入豫”的骨干电源之一。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水电站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22.【答案】自西向东;水能;
地形;
夏;长江;
水污染
【解析】(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影响河流的流向,顺着地势,长江与黄河的流向均为自西向东注入海洋,上游落差大,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2)长江和黄河的下游地区都形成了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说明河流对地形有塑造作用。
(3)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所以长江与黄河的汛期均集中出现在夏季,长江的水量最大,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流域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丰沛。而黄河主要流经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水少。
(4)长江上游的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严重,中游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洪涝灾害频发,下游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水污染严重。
故答案为:(1)自西向东;水能;
(2)地形;
(3)夏;长江;
(4)水污染。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的时候,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2)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的西南侧,向东流经11个省、区、市,在上海市注入东海。黄河源自青藏高原,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增,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长江与黄河的特点不同。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以双河结构和双河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为材料,涉及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的素养。
23.【答案】大巴山脉;鱼米之乡;
西气东输;煤;
畜牧业;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
航空运输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C南部的山脉为大巴山脉,大巴山脉位于秦岭以南。E所在地形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因为这里淡水渔业发达,且盛产稻米,所以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2)A工程是西气东输工程。该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D省是山西省,山西省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开采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所以其优势矿产资源是煤。
(3)甲是新疆地区,乙是青藏地区,这两个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均为畜牧业。若过度发展畜牧业,会导致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因为过度放牧会使草原植被遭到破坏,土壤裸露,土地生产力下降,进而引发土地荒漠化问题。C为陕西省,D为山西省,该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开垦、采矿等活动,导致水土流失现象极为严重。
(4)2020年除夕夜,援助湖北省的疫情,中国人民解放军连夜分赴上海、西安、重庆执行医疗队员和医疗物资器材紧急运输,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航空运输。因为航空运输速度快,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医疗队员和急需的医疗物资器材运送到目的地,对于应对突发的疫情救援工作至关重要,可以最大程度地争取时间,挽救生命。
故答案为:
(1)大巴山脉;鱼米之乡;
(2)西气东输;煤;
(3)畜牧业;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
(4)航空运输。
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巨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促进塔里木盆地周围城市、乡村使用天然气等洁净能源,缓解周边地区因薪柴砍伐而带来的环境压力。同时,工程的实施将带动地方经济迅速发展,并在环境的治理上加大投入力度。西北地区植被稀少,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农业生产部门主要是畜牧业。
本题以中国部分区域为材料,涉及中国的山脉和地形、能源矿产、生态环境及运输方式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24.【答案】D;
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
塔里木盆地;
C;
青藏;⑨;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解析】(1)读图可知,歌曲“咱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中的“天山”是如图中的D山脉,该山脉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由图中字母位置可知,图中E是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3)图中①是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4)由图中字母位置可知,A台湾山脉,B雪峰山,G巫山,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C秦岭,走向为东西走向。故山脉走向与其他山脉不同的是C秦岭。
(5)“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②青藏高原的写照;“天府之国”所在的盆地是⑨四川盆地。
(6)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山地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山区是指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的统称 。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根据图中提供信息可知,我国的地形特征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故答案为:(1)D;
(2)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
(3)塔里木盆地;
(4)C;
(5)青藏;⑨;
(6)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比重最大的山地。我国不同地形区和不同山脉的位置不同。据图中不同字母的位置解答。
本题以中国山脉地形图、我国各地地形图面积比例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的山脉的走向、山脉名称及分布、我国的地形及地形特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