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同步练习(含解析)中图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章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同步练习(含解析)中图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有关我国气温、降水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降水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B. 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城市是台湾的火烧寮
C.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D.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是黑龙江漠河
十一假期过后,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推进了我国北方秋冬季节的转换。“你在东北裹貂袍,我在海南穿短衫”一句调侃道出了南、北方气候的差异。完成下面小题。
2.相较于秋冬季节多样化的穿衣风格,我国南北方夏季穿衣风格更趋一致,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方夏季普遍高温 B. 我国各地风俗习惯一致
C. 地势高,有利于气温升高 D. 我国纬度位置很低
3.与图中集中供暖区和非集中供暖区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读我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降水的时间、空间分布都不均匀
B. 我国大部分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
C. 一般来说,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时间短
D. 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时间长
5.小红同学发现哈尔滨的冬季气温明显低于其他三个城市,她总结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
A. 平均海拔最高 B. 距离夏季风源地较近,受其影响相对较大
C. 位置靠北,是四个城市中纬度相对较高的 D. 深居内陆,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
6.下列关于我国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③雨热同期
④降水只有东西差异没有南北差异
A. ④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读1月份我国平均气温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东部1月份平均气温等温线大致延伸的方向是( )
A. 南北沿伸 B. 东西沿伸 C. 沿海岸线沿伸 D. 弧形沿伸
8.据图分析,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特点是( )
A. 南北温差不大 B. 青藏高原气温最低 C. 南北温差很大 D. 东西温差很大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两种景观所反映的我国气候特点是( )
A. 气候复杂多样 B.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C. 冬季南北温差大 D. 夏季普遍高温
10.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原因是我国( )
A. 经度跨度大 B. 纬度跨度大 C. 地形起伏大 D. 无法确定
11.下图为“我国年降水量及水资源空间分布图”。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 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B.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 从北方向南方递减 D. 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2024年3月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已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但部分地区仍乍暖还寒,体感寒冷。下图示意2024年3月6日全国入春进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我国东部地区入春进程的方向一般是 ( )
A. 由南向北 B. 由北向南 C. 由东向西 D. 由西向东
13.我国入春进程中,不同地区的居民可以分别体验到冬季、春季、夏季的不同味道,这反映出我国( )
A. 多为热带气候 B. 气候雨热同期 C. 季风气候显著 D. 气候复杂多样
又是一年“秋裤”时,受冷空气影响,我国多地气温持续走低,部分地区的气温还创下半年来新低。天冷添衣,小伙伴们穿秋裤“嗨”起来吧。读我国“秋裤气象图”,回答下列问题。
14.我国划分温度带的依据是( )
A. 完全以纬度为依据 B. 以降水量为依据 C. 以积温为依据 D. 以蒸发量为依据
15.当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在秋裤的“笼罩”下时,广东省的小伙伴仍然没有“脱单",广东所处的温度带是( )
A. 温暖带 B. 中温带 C. 亚热带 D. 寒温带
16.导致我们南北小伙伴们“冰火两重天”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海陆因素 D. 经济因素
17.“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气温是影响荔枝成熟的主要因素。读我国荔枝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我国荔枝主要产区位于( )
A. 寒温带 B. 亚热带、热带 C. 中温带 D. 暖温带
18.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农业发展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密切相关。读“宁夏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宁夏主要位于( )

A. 湿润区 B. 低纬度地区 C. 半干旱区 D. 非季风区
19.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是( )
A. 黑河—腾冲一线 B. 第一阶梯边界线
C. 秦岭—淮河一线 D.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0.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油菜花开日期,虚线段数字表示该线经过地区的花开日期,读图,按我国温度带划分,该区域属于( )

A. 热带与亚热带 B. 亚热带与暖温带 C. 热带与暖温带 D. 亚热带与中温带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分。
21.曲调优美的江苏民歌《茉莉花》,不仅在我国广为传唱,也是世界经典民歌之一。茉莉花性喜温暖湿润,畏寒畏旱。请结合资料及如图“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淮河流经江苏省北部,我国1月份 ______℃等温线、______mm等降水量线、______地区和 ______地区(填写干湿地区名称)的分界线都大致与其吻合。由生长习性推测,茉莉花主要生长在 ______地区(填写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2)福州市的市花是茉莉花。2023年5月30日,以花为媒,山海画廊 花漾福地——“清新福建行”海峡两岸融媒体联合采访活动在福州市启动。台湾省是我国 ______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之一。请将两岸间的海峡名称及福建省名称填写在图中相应位置处 ______。
(3)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横县享有“中国茉莉之乡”的美誉,请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填写在图中相应位置处。
22.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地理实践】
主题:中国的地理差异。
资料一:202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总人口为11230万,有专家预测,2040年则可能达到125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6.9%上升至8.3%。
资料二:我国部分地理分界线分布图。
(1)判断天山山脉和秦岭所在的阶梯 ______。写出甲、乙两岛屿的名称 ______、______。
(2)判断③年等降水量线东西两侧各自的干湿分别是 ______、______;判断④年等降水量线南北两侧各自的主要耕地类型 ______、______。
(3)分析⑤分界线南北两侧1月份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 ______。分析昆明被誉为“春城”的原因 ______。
(4)据资料一分析,长江三角洲近年来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的原因 ______。
23.《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出的“慢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慢步线是“对角线”。7月,体验者小向(向文钦)沿312国道骑行,历时37天,最终抵达乌鲁木齐。沿途感受了大美中国的地理差异。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小向从 ______(填海域)之滨的上海出发,沿312国道骑行。在陕西省境内穿越的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该地理分界线的意义有哪些?______(至少两点)。
(2)小向骑行进入河西走廊,左侧是绵延的 ______山脉,山麓地带分布着广阔的良田。分析该地区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什么?______。
(3)下面是小向到达吐鲁番时的一则日记摘抄,从日记中,你能感悟到的地理信息是 ______。
北京时间晚上10点左右进入吐鲁番盆地,天色刚刚见黑。晚上露宿野外,早上被冻醒。上午10点左右接近吐鲁番市区,我被一名维吾尔警察拉住,拉到遮阳伞下,原来是送我冰水。警察说“今天最高气温44℃,还不算大热。”
(4)如图为小向沿途拍摄的景观照片,反映了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是 ______。
24.【区域对比练思维】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眼是热带、亚热带水果,喜温、耐旱、耐酸、耐瘠、忌浸。其在年平均温度18~26℃,最冷月均温>10℃,极端最低温度>-4℃,年降水量在1000~1800mm的地方生长良好。喜光,特别是花芽分化和开花授粉期,充足的光照利于提高座果率。下图中甲图为云南元谋县气候资料图,乙图为福建某龙眼主产区气候资料图。
辨位置
(1)中国温度带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等,据图可判断纬度相近的甲、乙两地的温度带为______。
比优势
(2)读图,与福建主产区相比,从气温角度,元谋县生产龙眼的优越性表现在______。
表示意元谋县、福建主产区龙眼上市时间对比。
元谋龙眼 福建龙眼
上市时间 早熟型 晚熟型 7月下旬至8月下旬
6月中旬至7月初 7月底至8月上旬上市
(3)读表,元谋龙眼、福建龙眼中,上市时间较早的是______,为此推测两地种植龙眼获得利润较多的产地是______。
谋发展
元谋县大部分地区地处金沙江南岸龙川江干热河谷地区。元谋县龙眼以高产优质著称,近些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已成为当地的特色水果之一。
(4)从振兴乡村角度,为云南元谋县龙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农业为基,粮食为重,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材料二:图1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图2为石家庄、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地形与农业:我国的地形特点是:类型 ______,______面积广大。请评价这种特点对农业发展的利与弊各一条 ______。
(2)东西差异:图中界线A为 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此线以西以 ______(农业部门)为主,以东以 ______(农业部门)为主。西部由于开垦荒地、过度放牧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劣,请你提出具体措施使畜牧业区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好景象 ______。
(3)南北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气候类型 地形特点 耕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① 以平原、高原为主 以②为主 ④、玉米
秦岭淮河以南 亚热带季风气候 以平原、盆地、高原、丘陵为主 以③为主 ⑤、玉米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4)“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核心,强调通过保护耕地质量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实现粮食稳产高产。请结合所学思考,分别写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具体做法 ______。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征。
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特征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A选项错误;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城市是台湾省火烧寮,降水量最少的城市是新疆的托克逊,B选项错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气温由南向北递减是由于纬度越高,受到的太阳光热越少,C选项正确;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其他地区普遍高温,D选项错误。
故选C。
2~3.【答案】A、D
【解析】1.
本题考查中国的气温特点。
相比秋冬季节的穿衣指数,我国夏季时穿衣风格更趋一致,主要是由于夏季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但北方地区白昼时间更长,导致夏季时南北普遍高温,A正确;我国地域差异显著,各地风俗习惯不一致,B错误;西部地势高,不利于气温升高,C错误;我国大部分地处中纬度,D错误。
故选A。
2.
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
集中供暖区和非集中供暖区的分界线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特别是冬季的温度。在中国,秦岭—淮河一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这条线也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因此,集中供暖区和非集中供暖区的分界线也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6.【答案】B、C、C
【解析】1.
本题考查我国降水分布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个城市从北向南依次是:哈尔滨、石家庄、上海、海口,四城市都位于季风气候区。结合四城市的位置及气候资料图中信息可知:我国降水的时间、空间分布都不均匀,A正确;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B错误;一般来说,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时间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时间长,C、D正确。
故选B。
2.
本题考查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因素。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行政中心,该城市的冬季气温明显低于其他三城市,其原因是位置靠北,是四城市中纬度相对最高的,冬季气温最低,C正确;哈尔滨地处东北平原,与其他三个城市平均海拔相差不大,不是低温的主要原因,A错误;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其影响相对较大,加剧了这里的严寒,B错误;哈尔滨距离海洋不远,海洋暖湿气流能够到达,D错误。
故选C。
3.
本题考查我国气候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气候复杂多样,①正确;受纬度因素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普遍高温,②错误;雨热同期,③正确;降水有东西差异也有南北差异,④错误。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8.【答案】B、C
【解析】1.
本题考查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因素。
由图可知,我国东部1月份平均气温等温线大致延伸的方向是东西方向延伸,大致与纬线一致,说明东部1月平均气温南北主要是受到纬度因素的影响,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
本题考查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由图可知,我国冬季最北部漠河大约-28℃,南部的海口约16℃,南北温差达到44℃,因此冬季气温特点是我国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我国最北端气温最低。排除ABD。
故选C。
9~10.【答案】C、B
【解析】1.
本题考查我国气候特点。
我国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图示黑龙江省冬季冰天雪地,海南省冬季绿意盎然,反映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特点,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
本题考查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原因。
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越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造成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从而造成我国南北景观巨大差异,主要原因是南北纬度跨度大,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从空间上看,我国降水地区分布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南沿海地区为年降水量1600毫米的丰水带,由东南向西北降水量逐渐减少,深居内陆的西北地区多为少水带和缺水带。
故选B。
12~13.【答案】A、D
【解析】1.
本题考查我国东部地区气温分布的影响因素。
我国东部地区纬度差异明显,南部纬度低,气温回升快,春季来得早;北部纬度高,气温回升慢,春季来得晚。从图中也能看出,南部地区先进入春季,然后逐渐向北推进,所以入春进程方向是由南向北,A 选项正确,B、C、D 选项不符合我国东部入春的实际情况。
故选A。
2.
本题考查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征。
我国大部分地区是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热带气候面积较小,A 错误。气候雨热同期是指降水和高温季节同步,主要体现季风气候特点,与题干中不同地区同时体验不同季节的现象无关,B 错误。季风气候显著主要强调降水和气温随季节变化的季风特征,不能直接解释不同地区同时有不同季节体验,C 错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所以在入春进程中,不同地区能同时体验到冬季、春季、夏季的不同气候“味道”。
故选D。
14~16.【答案】C、C、A
【解析】1.
本题考查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一年中≥10℃积温又称活动积温,是把≥10℃持续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积温值越大,反映作物的生长期越长。<1600℃的为寒温带,1600~3400℃的为中温带,3400~4500℃的为暖温带,4500~8000摄氏度的为亚热带,>8000℃的为热带。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
本题考查我国的温度带划分。
广东省的小伙伴仍然没有“脱单",是因为广东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故ABD错。
故选C。
3.
本题考查影响我国南北气温差异的因素。
南方与北方“冰火两重天”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南方纬度低,冬季较温暖;北方纬度高,冬季寒冷,故BCD错。
故选A。
1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温度带的划分。
荔枝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读图可知,我国荔枝主要产区位于亚热带、热带地区,B正确;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气候不适宜荔枝生长,ACD错误。
故选B。
1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湿润区年降水量 800mm,半干旱区年降水量200~400mm,结合“宁夏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可知,宁夏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在200~400mm之间,属于半干旱区,南部有一小部分半湿润区,北部有一小部分干旱区,无湿润区,A错误,C正确;低纬度地区指0°到30°之间,宁夏位于35°N~39°N,属于中纬度地区,B错误;宁夏南部受夏季风影响,部分区域属于季风区,D错误。
故选C。
1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与温度带无关,A错误;第一阶梯边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缘线,属于地形分界线,B错误;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0℃等温线,同时也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C正确;2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干旱与半干旱区的分界,与温度带无关,D错误。排除ABD。
故选C。
2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温度带的划分。
我国南方地区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南部小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所以该区域属于热带与亚热带,A正确。暖温带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中温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中部等,BCD错误。
故选A。
21.【答案】0;800;湿润;半湿润;南方;
34;
桂;
【解析】(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都大致吻合。由茉莉花的生长特性“喜温暖湿润,畏寒畏旱”可知,茉莉花主要种植在我国的南方地区。
(2)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台湾省是其中之一。台湾与福建省之间隔着台湾海峡,填图如下。
(3)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是“桂”,填图如下。
故答案为:
(1)0;800;湿润;半湿润;南方;
(2)34;
(3)桂;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本题以茉莉花相关文字资料及“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南北方分界线的几种描述,茉莉花生长的环境,海峡两岸的台湾与福建省的位置等知识点,考查对这些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
22.【答案】第二级阶梯;台湾岛;海南岛;
湿润、半湿润区;干旱、半干旱区;水田;旱地;
南侧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不结冰;北侧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现象;纬度较低,冬季温暖;海拔较高,夏季凉爽;
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耕地被占用
【解析】(1)读图可知,①分界线大致与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吻合,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②分界线大致与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吻合,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图中天山山脉和秦岭均位于第二级阶梯。图中甲岛屿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乙岛屿位于我国南部,是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
(2)读图分析,③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吻合,③是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东侧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东侧属于湿润、半湿润区;西侧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属于干旱、半干旱区。图中④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以南地区年等降水量在800mm以上,主要耕地类型是水田;以北地区年等降水量在800mm以下,主要耕地类型是旱地。
(3)图中⑤分界线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该线南侧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不结冰,北侧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现象。云南省级行政中心昆明纬度较低,冬季温暖,但位于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夏季凉爽,被誉为“春城”。
(4)由材料分析,长江三角洲总人口增加,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耕地被占用,因此,长江三角洲近年来耕地面积不断下降。
故答案为:
(1)第二级阶梯;台湾岛;海南岛;
(2)湿润、半湿润区;干旱、半干旱区;水田;旱地;
(3)南侧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不结冰;北侧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现象;纬度较低,冬季温暖;海拔较高,夏季凉爽;
(4)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耕地被占用。
(1)①为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②为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2)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东侧属于湿润、半湿润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西侧属于干旱、半干旱区,适宜发展畜牧业;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南侧多水田,北侧多旱地;
(3)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1月0℃等温线分界线大致相吻合;
(4)长江三角洲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耕地被占用,导致耕地面积不断下降。
本大题以我国部分地理分界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地势阶梯分界线、我国主要岛屿、干湿状况、耕地类型、水文特征、耕地面积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23.【答案】东海;1月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水田和旱地分界线等;
祁连;夏季气温高、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灌溉水源充足;
时差现象;当地昼夜温差大;吐鲁番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少数民族主要是维吾尔族;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解析】(1)由题可知,小向骑行的出发地是上海,上海东临东海。在陕西省境内穿越的山脉是秦岭,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也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暖温带和亚热带、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2)结合所学知识,河西走廊的西侧是西北-东南走向的祁连山。这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所以夏季气温高、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并且这里也有来自高山上的冰雪融水,灌溉水源充足。
(3)结合所学知识,北京时间晚上10点左右进入吐鲁番盆地时,天色才刚刚黑,体现了我国东西时间差异大;小向去骑行的时间是在7月为夏季,晚上露宿野外,早上被冻醒,体现了当地昼夜温差大;小向进入吐鲁番的那天,最高气温达44摄氏度,并且还不是气温最高的时候,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少数民族主要是维吾尔族等。
(4)由题可知,小向从上海出发到乌鲁木齐,经过的地区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越来越小,说明降水越来越少,降水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故答案为:(1)东海;1月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水田和旱地分界线等;
(2)祁连;夏季气温高、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灌溉水源充足;
(3)时差现象;当地昼夜温差大;吐鲁番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少数民族主要是维吾尔族;
(4)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中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是由于这条线两边的景观有差异。景观有差异的因素很多,比如气温和降水,还有地形地势等因素。
(2)从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来分析解答。河西走廊的西侧是西北-东南走向的祁连山。这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3)北京时间晚上10点左右进入吐鲁番盆地时,天色才刚刚黑,体现了我国东西时间差异大。
(4)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是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本题以中国政区图为材料,共设置四个小题,涉及中国的海域、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山脉、气候等内容,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和读图思维能力。
24.【答案】亚热带;
年平均温度高,最冷月均温均高;
元谋县龙眼;元谋县;
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元谋龙眼特色品牌,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开发龙眼干、龙眼罐头、龙眼酒等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科技支撑: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种植技术,提高龙眼产量和品质。发展乡村旅游:结合龙眼种植,发展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解析】(1)由图分析可知,甲、乙两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较温和少雨,故甲、乙的温度带为亚热带。
(2)结合甲乙两地的气候图分析,甲为元谋县,乙为福建主产区,从两图对比可看出,元谋县年平均温度高,最冷月均温均高;福建主产区冬季较温和少雨。
(3)结合甲乙两地的气候图分析,甲为元谋县,乙为福建主产区,从两图对比可看出,元谋县最冷月出现在12月,较其福建主产区提前一个月,花芽分化、授粉、成熟等物候期均提前一个月左右,上市早;元谋县降水较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品质优,价格高;早熟错时上市及山区运输不便,价格高。故元谋龙眼、福建龙眼中,上市时间较早的是元谋县龙眼,两地种植龙眼获得利润较多的产地是元谋县。
(4)为云南元谋县龙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有:加强云南元谋县龙眼产业品牌建设:打造元谋龙眼特色品牌,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发展深加工:延长龙眼产业链,开发龙眼干、龙眼罐头、龙眼酒等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科技支撑,加大科研投入: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种植技术,提高龙眼产量和品质。发展乡村旅游:结合龙眼种植,发展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等。
故答案为:
(1)亚热带;(2)年平均温度高,最冷月均温均高;(3)元谋县龙眼;元谋县;(4)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元谋龙眼特色品牌,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开发龙眼干、龙眼罐头、龙眼酒等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科技支撑: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种植技术,提高龙眼产量和品质。发展乡村旅游:结合龙眼种植,发展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根据各地的活动积温,气象部门一般将中国自南向北粗略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五个温度带。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是热带和亚热带,其中仅云南的西双版纳、广东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和台湾的南部为热带,其余地区为亚热带。秦岭一淮河以北为温带,其中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为暖温带,大兴安岭北段为寒温带,其余地区是中温带。青藏高原因地势高,气候条件比较独特,属于高寒气候地区。
本题以云南元谋县气候资料图,乙图为福建某龙眼主产区气候资料图及相关材料为资料,涉及我国的温度带、我国的气候,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与社会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
25.【答案】复杂多样;山区;利: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山区在发展林业、畜牧业方面有优势;弊:我国山区面积大,地形崎岖,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400;畜牧业;种植业;禁止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沙化土地等;
温带季风气候;旱地;水田;小麦;水稻;
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耕地;禁止乱占耕地;防止水土流失;治理盐碱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培育优良种子;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农业科技;进行机械化生产等
【解析】(1)地形与农业:我国的地形特点是: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这种地形特点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山区在发展林业、畜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有优势,山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等;弊端:我国山区面积大,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少,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等。
(2)东西差异:图中界线A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此线以西以畜牧业为主,以东以种植业为主。西部由于开垦荒地、过度放牧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劣,使畜牧业区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好景象措施是禁止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沙化土地等。
(3)秦岭—淮河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此线以北为北方地区,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耕地类型为旱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此线以南为南方地区,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以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为主,耕地类型为水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玉米。
(4)“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核心,强调通过保护耕地质量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实现粮食稳产高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具体做法是: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耕地;禁止乱占耕地;防止水土流失;治理盐碱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培育优良种子;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农业科技;进行机械化生产等。
故答案为:
(1)复杂多样;山区;利: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山区在发展林业、畜牧业方面有优势;弊:我国山区面积大,地形崎岖,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2)400;畜牧业;种植业;禁止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沙化土地等;
(3)温带季风气候;旱地;水田;小麦;水稻;
(4)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耕地;禁止乱占耕地;防止水土流失;治理盐碱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培育优良种子;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农业科技;进行机械化生产等。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为解决粮食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坚持走科教兴国的道路,提高农业生产力;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
本题综合考查我国地形与农业、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等知识点,内容较多,要认真作答。
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