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10.1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课件(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10.1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课件(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课时1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1.掌握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教学重点)
2.了解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
3.明确当事人的上诉权和申请回避的权利,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教学难点) 【法治意识】知道公民的主要诉讼权利,明确起诉至法院受理速度的条件和程序,了解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
【科学精神】了解开庭审理的基本程序,知道我国的两审终审制,了解诉讼证据的含义和种类,掌握举证责任和含义。
【公共参与】把握诉讼法贯穿的基本原则与制度,知道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学习目标
学习导航
1. 诉讼权利如何保障?
2.公民享有哪些诉讼权利?★★
3.法律援助的原因、内容、适应情形、程序要求?
Part 1
诉讼权利面面观
一、诉讼权利面面观
1.保障诉讼权利的必要性
为充分保障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诉讼法赋予当事人广泛的诉讼权利,司法机关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这些诉讼权利。
【相关链接】在诉讼过程中,司法机关办理任何案件均应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因素的影响,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重要宪法原则在诉讼领域的体现。
①适用情况:
当事人因身陷纠纷而参与诉讼时,很可能面临缺乏法律知识与技能、无暇参加诉讼活动等问题。此时,当事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帮助其进行诉讼。
②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的主要职责:
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
实体权利是指实体法所确认的的权利,如民法中的人身权与财产权,消费者权益法中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等。
程序权利是指程序法所确认的权利,如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权、上诉权和辩护权、代理权、申请回避权等。
(1)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
2.诉讼权利的内容/公民享有哪些基本诉讼权利
诉讼代理人
辩护人
刑事诉讼
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刑事诉讼
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一)律师;
(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诉讼代理人
辩护人
(1)本案法院驳回赵某的回避申请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在诉讼中,当审判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然而本案中因为王某与孙某之间不存在利害关系,也不存在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关系,因此赵某的回避申请并不符合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
(2)法庭上孙某的表哥是孙某的诉讼代理人,原告赵某能否申请孙某表哥回避?
不能。回避制度指出,在民事诉讼中,回避对象是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诉讼活动的审判人员、法官助理、书记员、司法技术人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而不包括诉讼代理人、证人、旁听的近亲属等。
①回避制度含义:依据诉讼法规定的回避制度,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诉讼。
②回避制度意义:有利于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增加裁判的正当性。
注意:
1.回避的主体是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不包括诉讼代理人、证人等。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时,应决定延期审理。
(2)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2.诉讼权利的内容/公民享有哪些基本诉讼权利
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检人(三员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上述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相关链接二:回避制度
强化练习
1.某县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理赵某诉讼秦某欠钱不还一案。合议庭组成人员中,陪审员孙某是赵某的侄子,证人李某是赵某的女儿,书记员王某是秦某的表哥,秦某的代理人张某是其表弟。本案中应当回避的是( )
①孙某
②李某
③王某
④张某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D
①两审终审:
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除特殊情况外,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便告终结。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②上诉自由:
上诉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重要诉讼权利,是否提出上诉,完全由当事人自主决定,他人不得限制或干涉。
两审终审制的例外是: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它作出的判决或裁定是终审的判决或裁定,不得上诉或抗诉。
死刑案件除了适用普通程序,还适用特殊程序,即死刑复核程序,只有经过死刑复核程序后,二审关于死刑的判决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思考:公民对一审判决不服的任何时期都可以提起上诉吗?



2.诉讼权利的内容/公民享有哪些基本诉讼权利
(3)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
高级人民法院
基层人民法院
中级人民法院
专门人民法院
③上诉期限
判决(实体) 裁定(程序)
民事诉讼 15日 10日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10日 5日
上诉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提起的,如果不及时提起,一审裁判就会生效,当事人就会失去上诉权。
裁定一般有不予受理、对管辖权有异议的、中止诉讼、驳回起诉的裁定。
【注意】 ①裁定可以采取口头形式或者书面形式,而判决必须采取书面形式。 ②上诉应当提交书面上诉状,口头上诉无效。
2.肖建因债务纠纷问题将常满告上了法庭。在开庭审理期间,肖建发现审判员与常满系叔侄关系,此时,他应该用________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诉讼权益(  )
A.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
B.申请回避
C.提起上诉
D.撤销诉讼请求
B
【课堂随练】
3.张三因偷盗岳母家的几头牛,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开庭审理案件前,张三申请要求其岳父、岳母回避。对此法院会(  )
A.同意张三的请求,因为公民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B.同意张三的请求,因为案件当事人双方有特殊的关系
C.不同意张三的请求,张三的请求不符合法律规定
D.不同意张三的请求,因为张三是罪犯
C
【课堂随练】
Part 2
寻求法律援助
16岁的小刘因涉嫌抢劫被拘留。他的父母没钱请律师,找到了区法律援助中心。陈律师受中心指派和小刘父母的委托担任辩护人。他通过调查了解到,小刘为人老实,性格内向,此次涉嫌犯罪很大程度系交友不慎所致。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能如实交代自己和同案犯的情况。庭审时,陈律师在辩护词中建议对小刘依法适用缓刑。最终法院认定小刘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并处罚金。
●思考:案例中的小刘为什么能够获得法律援助
探究与分享2:寻求法律援助
我国设立法律援助制度
(1)含义:法律援助是国家为保护和促进人权而建立的一种无偿法律服务制度。
(2)内容:国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设置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等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
【提示】法律援助的形式包括: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诉讼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
1.必要性
在生活中,有一些公民因受经济条件或其他因素影响,难以在诉讼过程中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从而可能丧失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宝贵机会。
2.含义和内容:
二、寻求法律援助
未成年人犯罪、可能被判处无期以上刑期的、残疾人等
3.申请要求:
(1)在民事和行政纠纷中:
①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支付劳动报酬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
②涉及维护英雄烈士人格权益或因见义勇为行为主张相关民事权益等情形的,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
(2)在刑事诉讼活动中:
①对于因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也可以经法定程序,由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进行刑事辩护或代理。
(3)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
4.法律援助的申请程序与要求:
(1)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告知理由。
(2)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得收取任何财物。


当堂检测
4.法律援助是国家为保护和促进人权而建立的一种无偿法律服务制度。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有(  )
①公民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
②被告人是盲、聋、哑或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③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④本人不熟悉法律又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
当堂检测
5.谢某在下班回家路上偶遇劫匪,见此情景,他当即上前追赶劫匪,在追赶过程中,一名劫匪用刀刺中了谢某的要害,谢某最终不幸离世,留下了尚在读书的儿子、年过八旬的父母和收入微薄的妻子。对此,谢某家人可以( )
①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
②为谢某申请见义勇为称号,依法获得相应赔偿
③高薪聘请知名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追究劫匪的刑事责任
④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当堂检测
6.小光今年16岁,涉嫌故意杀人被提起公诉,小光没有委托辩护人,其父母也未为其聘请,对此( )
A.小光可以自行辩护,不必请辩护人
B.小光无需聘请辩护人,自己也无权辩护
C.法院应当为小光指定辩护人
D.法院可以为小光指定辩护人
C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诉讼权利面面观
寻求法律援助
保障诉讼权利的必要性
申请回避的权利
上诉的权利
必要性
含义和内容
适用情形
程序和要求
知识框架
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
诉讼权利的内容
1.一日,小孙陪同小钱到某超市购买商品。小孙因超市地面太滑而滑倒,导致右脚骨折,花费了数万元的医药费。小钱和小孙认为责任在超市,要求超市赔偿损失,超市不予理睬,因此发生纠纷。如果小孙提起诉讼,那么小孙依法可享有的诉讼权利有( )
①申请回避的权利 ②提起诉讼的权利
③充当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④获得赔偿的权利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A
【解析】①②是公民享有的诉讼权利。小孙是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而不是充当诉讼代理人的权利,③不选。获得赔偿的权利属于实体权利,不是诉讼权利,④不选。
2.为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精准需求,浦口区司法局组织了以公职律师、公证员、司法所所长为成员的“律政先锋”法律服务团队,推出矛盾纠纷化解、公证服务、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诸多法律志愿服务项目,将公共法律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这有利于( )
①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完善法律体系
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法律服务需求
③拓宽矛盾纠纷解决途径,维护社会稳定
④保障公民充分行使权利,维护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C
【解析】司法局组织法律服务团队,推出法律志愿服务项目,这并不是完善法律体系,排除①。法律志愿服务项目并未拓宽矛盾纠纷解决途径,③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