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一、单选题1.化学科技推动着重庆先进制造业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庆油3号”出油量高成为我国油菜当家品种,油属于酯类B.西南铝7050铝合金撑起“骨架”,铝合金密度小硬度大C.尼龙66实现全产业链绿色制备,尼龙66属于天然纤维D.透明纳米微晶玻璃提高手机屏幕耐摔性,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正确的是A.反-2-丁烯的分子结构球棍模型:B.的电子式:C.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的氢键示意图:D.分子中键的形成: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不可实现的是A.制备纯碱:饱和溶液B.生产玻璃:C.制备硫酸:D.制备硝酸:4.下列过程中,对应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溶液清洗银镜:B.用作野外生氢剂:C.利用水解制备D.工业冶炼的反应:(熔解)5.在实验室中用如图装置制备某种气体,对于反应物质和除杂试剂选择都合理的是选项 甲中溶液 乙中药品 制备气体 丙中物质A 浓盐酸 高锰酸钾 氯气 饱和食盐水B 蒸馏水 电石 乙炔 高锰酸钾C 浓硝酸 亚硫酸钠 二氧化硫 饱和亚硫酸氢钠D 浓氨水 碱石灰 氨气 浓硫酸A.A B.B C.C D.D6.某离子液体的结构如图,已知X、Q、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短周期主族元素,其阳离子有类似苯环的特殊稳定性,Q与W元素基态原子L层均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C.阳离子中的Z原子有两种不同的杂化方式D.该离子液体对有机物和无机物有良好的溶解性,且不易挥发7.三氯化氮可用于漂白,发生反应:。中N的化合价为的化合价为-1,设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形B.生成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C.标准状况下,气体中含有数目为D.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8.阿司匹林大规模生产、使用、丢弃会在水体中高残留,给人类生活带来隐患。环糊精其空腔可与阿司匹林结合成超分子,从而使阿司匹林从水体中分离和去除。环糊精是一类由葡萄糖单元相连形成的闭环低聚糖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阿司匹林的化学名称为乙酰水杨酸B.阿司匹林最多可消耗C.环糊精分子中圈出的六元环为平面六边形结构D.阿司匹林与环糊精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超分子9.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下列性质差异与结构因素匹配正确的是选项 性质差异 结构因素A 酸性:远强于 羟基极性B 热稳定性:大于 分子间作用力C 沸点:大于 中的键能大于中的键能D 溶解性:在水中,大于 分子极性A.A B.B C.C D.D10.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观察到相关现象,下列方案设计、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A 判断的化学键类型 将固体溶于水,进行导电性实验 溶液可导电 中含有离子键B 探究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在装有碘的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等体积浓溶液,振荡 分层,下层由紫红色变浅,上层呈棕黄色 碘在浓溶液中的溶解能力小于在中的溶解能力C 比较与结合的能力 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混合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振荡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结合的能力:D 比较与的酸性 分别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与溶液的 前者小 酸性:A.A B.B C.C D.D11.我国航空站“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采用的氮化硼陶瓷,如图所示为常见的三种氮化硼晶体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晶体不导电的原因可能是电子被约束在N原子周围不能有效流动B.晶体中“一般共价键”与配位键的数目之比为C.晶体中B的配位数为12D.晶体的密度可表示为12.水泥基电池是一种基于水泥作为固态电解质的可充电电池,为未来的能源储存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法。如图所示,该电池采用碳纤维网格作为电极,电极涂覆镍、铁化合物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电子从a流出B.放电时,向碳纤维网格电极方向移动C.充电时,阳极反应为D.充电时,消耗生成13.甲醇(CH3OH)与CO催化制备乙酸(CH3COOH)的反应历程及每分子甲醇转化为乙酸的能量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不涉及非极性键的形成B.该反应中,H2O为催化剂,HI为中间产物C.反应iii为该历程的决速步骤D.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4.一定温度下,和的混合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关系:;;;,平衡常数依次为,下图可表示不同范围内溶液中主要存在的含汞粒子,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是弱电解质B.的平衡常数数量级为C.当时,D.当时,二、解答题15.重庆有丰富的锶矿资源,碳酸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以天青石矿(主要成分为,含少量及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下:已知:①。②该工艺条件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以及部分离子的氢氧化物开始溶解的见下表:金属离子开始沉淀的 2.1 4.2 6.0 10.4完全沉淀的 4.1 5.2 8.0 12.4氢氧化物沉淀开始溶解的 - 7.8 10.05 -③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1)锶与钙位于同一主族且相邻,锶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2)路径二“高温煅烧”条件为隔绝空气,得到的主要产物为锶的硫化物和一种可燃性气体。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评价路径二的缺点 。(3)采用适当浓度溶液盐浸的目的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第一次调”时,需要调的范围是 ,当刚好完全沉淀时,溶液中的浓度为 。(5)第三次调“至12.5”后,需对反应液在水浴中加热,并趁热过滤出滤渣3,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6)“沉锶”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7)“沉锶”过程中反应温度对锶转化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温度高于时,锶转化率降低的原因为 。16.维生素C钙是一种维生素营养加强剂,某小组制备维生素C钙并测定其纯度。(一)维生素C钙的制备反应原理:维生素C钙由维生素C与碳酸钙反应制备。其中维生素C的结构为简写为反应方程式为:反应装置图如下,称取碳酸钙置于装置①,将维生素C溶于蒸馏水后置于装置②中,反应温度控制在,同时通入氮气保护。反应结束后过滤,将所得滤液中加入甲醇,缓慢降温结晶,分离,洗涤,干燥已知:维生素C易被氧化,易溶于水,不溶于甲醇。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①的名称 。(2)维生素C分子中手性碳的数目为 。维生素C易溶于水的原因 ,(3)加热方式为 ,通氮气的原因 。(4)洗涤过程中,洗涤液选择为 。(二)维生素C钙纯度的测定取维生素C钙,将维生素C钙全部转化为维生素C,采用库伦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库仑仪中电解原理示意图如下,将维生素C全加入电解池后,电解池开始工作,维生素C将阳极产生还原,维生素C消耗完后测定立即结束,通过测定电解消耗的电量可以求得维生素C的含量。已知维生素C还原反应方程式:(5)若电解消耗的电量为Q库仑,维生素C钙的摩尔质量为,则维生素C钙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m、Q的代数式表示)已知:电解中转移电子所消耗的电量为96500库仑。(6)测定过程中,部分易被空气中的直接氧化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这部分非电解生成的将导致测得的维生素C钙的含量 。(填“偏大”或“偏小”)。17.西南油气田甲烷产量高,甲烷的综合利用产氢是一项重要的课题。甲烷水蒸气重整过程涉及的反应如下:反应I:反应II:反应III:过程中自由能(,设和不随温度变化)随温度变化趋势如图所示:(1)判断反应I、II反应焓变的符号: 0, 0(填“>”或“<”),在时,发生的反应有: (选用“I、II、III”作答)。(2)反应Ⅲ的速率方程为速率常数(只受温度影响),m为的反应级数。在某温度下进行实验,测得各组分的初始浓度和反应初始的瞬时速率如下表。实验序号1 1.0 1.0 1.202 1.0 2.0 2.40① , (不要求写单位)。②当实验2进行到时,反应的瞬时速率 。(3)一定条件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发生反应I、II,达到平衡时,容器中为为,反应Ⅰ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用含a、b、V的代数式表示)。(4)甲烷二氧化碳重整产氢的技术理论:条件下,气体分子吸附至催化剂表面后发生反应,此过程机理模型如图所示(*表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物种)。①根据图示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在催化剂中添加少量多孔能提高转化率,其原因是 。18.化合物M作为抗肿瘤候选药物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②③的结构简式为(1)A中所含官能团名称为 。(2)B→D的反应中,另一生成物为 。(3)D→E的转化过程中,还可能生成E的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4)G→H的方程式为 。(5)I的分子式为,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组峰,I的结构简式是 。(6)的合成步骤如下:①T的结构简式是 。②上述合成中P→Q的目的是 。参考答案1.C2.D3.D4.C5.A6.C7.B8.A9.A10.C11.C12.D13.C14.D15.(1)(2)高温煅烧产生的气体以及酸浸产生的为有毒气体(或高温煅烧能耗大)(3)(4)(5)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可减少在溶液中的残留且防止冷却析出(6)(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或氨气受热溢出)16.(1)三颈烧瓶(或三口烧瓶)(2) 2 分子中多个羟基可以水形成氢键(3) 水浴加热 防止维生素C氧化(4)水(5)(6) (或) 偏小17.(1) > < I、III(2) 1 1.2 0.975(3)(4) 少量多孔,多孔结构可以吸附更多二氧化碳,增大接触面积,且能与反应,吸收更多从而促进二氧化碳与甲烷在催化剂表面接触反应,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18.(1)羧基(2)(3)(4)2+O22+2H2O(5)(6) 保护氨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