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珍视自由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珍视自由 教案

资源简介

珍视自由
政治认同
让学生学会珍视自由,并能依法行使自由和权利,树立正确的自由观,认同自由是在法律框架内的自由,增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同。
道德修养
引导学生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培养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正当权利的意识,同时尊重他人权利,提升道德修养,做到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
法治观念
使学生明白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树立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意识,认识到法律是自由的保障,违法将导致自由受限,从而自觉遵守法律规范。
责任意识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其懂得在享受自由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和自由,积极践行平等观念,共同构建自由平等、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教学重点
理解自由的重要性,明白自由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是社会活力之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掌握珍视自由的具体做法,即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价值,当权利受侵犯时敢于捍卫,同时要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自由与法律的关系,理解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不是随心所欲的,克服学生可能存在的对自由的片面理解,如认为自由就是无拘无束等错误观念。
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依法行使自由权利,将珍视自由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避免出现知易行难的情况,能够在面对具体情境时,做出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的行为选择。
内容结构
“珍视自由” 是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 “追求自由平等” 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首先从自由的含义和价值入手,阐述了自由意味着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人们能依照自己意志活动,拥有充分自主性和广阔发展空间,强调自由是人类永恒追求,对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繁荣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这为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珍视自由奠定了理论基础。
接着,教材重点讲解了如何珍视自由,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这就要求学生知晓权利、认识权利价值并积极维权;二是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强调公民应自觉守法,树立法治意识,不能滥用权利。教材通过列举相关法律条文和具体案例,如公民的言论自由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等,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珍视自由的要求。
编写意图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由观,让学生认识到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与法律等社会规则紧密相连,引导学生摒弃错误的自由观念,培养其法治思维和规则意识。
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和维权能力,使学生了解自己所拥有的权利,懂得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促进学生成为积极行使权利的合格公民。
引导学生将珍视自由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由权利,做到知行合一,营造自由、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知识基础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常识和道德认知,对一些基本的公民权利有初步了解,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身自由权等,但对于自由的内涵和外延,尤其是自由与法律的关系,理解还较为肤浅,可能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引导。
认知特点
此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具体、生动的案例和故事比较感兴趣,容易理解直观的材料,但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如自由的价值、依法行使权利的深层次原因等,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情境创设等,帮助他们逐步掌握。
心理特征
八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渴望自由和独立,对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关注度较高。但同时,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有待提高,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因为追求个人自由而忽视他人权利和社会规则,存在一定的任性和盲目性,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由,学会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追求自由。
教学环节一 新课导入
课堂导入(5 分钟)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 “人们追求自由” 的视频,内容包括古今中外人们为自由而奋斗的片段,如古希腊城邦公民对政治自由的追求、美国独立战争为争取民族自由、中国近代以来革命者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自由而抗争等,以及现代社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享受自由权利的场景,如自由择业、自由表达观点等。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你们对自由有什么感受?你们心中的自由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发言,有的学生说自由就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的学生说自由是不受约束,还有的学生提到自由是能有自己的选择权利等。
教师总结:同学们对自由都有自己的理解,自由是人类一直以来的美好追求,它有着丰富的内涵。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学习如何珍视自由,让我们能更好地享受自由带来的美好,同时不滥用自由。
教学环节二 教学过程
自由的含义与价值(10 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指出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接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段落,思考并回答问题:“自由的含义是什么?自由对个人和社会有哪些重要作用?” 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梳理重点内容。之后,邀请学生回答问题,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思考问题,然后举手回答。有学生回答自由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教师引导其结合教材准确表述自由是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前提下,人们能够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对于自由的价值,学生能回答出自由对个人发展有帮助,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由有利于培养才能、展示个性等,对于自由推动社会繁荣进步,学生理解相对较难,教师通过列举改革开放后人们自由创业推动经济发展等案例,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总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遵守规则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自由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是社会活力之源,对个人而言,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我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梦想;对社会来说,它能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社会不断进步。所以,我们要珍视自由。
珍视自由的具体做法(18 分钟)
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8 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一些公民权利的图片,如选举权、受教育权、言论自由权等,提问学生:“同学们,这些权利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吗?这些权利是由谁赋予我们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接着,讲述 “赵雅芝名誉权被侵犯” 的案例:如今已是网络时代,但在人们深度依赖互联网的同时,一些有可能扰乱社会秩序、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谣言,也极易通过互联网大肆传播。作为此次谣言的受害者,赵雅芝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要求造谣的博主公开赔礼道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问学生:“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有的学生说要保护好自己的权利,有的学生提到当权利被侵犯时要维权。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当权利受到侵犯时,要敢于像赵雅芝一样通过合法途径捍卫自己的权利。
依法行使权利(10 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 “赵某某、李某某造谣‘重金悬赏寻妻’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的案例:2025 年 4 月,赵某某、李某某为博眼球、蹭流量,以 “重金悬赏寻妻” 为噱头,由未婚的赵某某扮演寻妻主角,分别在云南大理古城、三月街、生态廊道等公共场所,采取沿路张贴、持图问询、海边哭喊等方式寻找所谓 “失踪妻子”,并拍摄视频在网上发布,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讨论,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提问学生:“他们的行为是否是真正的自由?为什么?他们应该如何正确行使自由权利?”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教师参与到各小组讨论中,给予指导和启发。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热烈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时指出赵某某和李某某的行为不是自由,因为他们的行为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违反了法律。学生还提到他们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不能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公民行使自由权利时,要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课堂小结(7 分钟)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请学生站起来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然后,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强调自由的含义和价值,重点回顾珍视自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再次突出自由与法律的关系,提醒学生在生活中要将珍视自由落实到行动中。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收获,有的学生说知道了自由不是无拘无束的,有的学生说学会了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自由权利等。
布置作业(5 分钟)
教师活动: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搜集一个关于公民正确或错误行使自由权利的案例,下节课进行分享,并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说明从中得到的启示。同时,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应该如何具体做到珍视自由,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