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同步练习(含解析)湘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同步练习(含解析)湘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绝密★启用前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自2014年12月27日至今,“南水”进京已近十年。北京推出阶梯水价,即居民用水价格=水费+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按年度用水量计算,划分为三档,水价分档递增。下图为南水北调部分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南水北调工程反映了我国水资源 ( )
A. 东多西少 B. 季节变化大 C. 南丰北缺 D. 年际变化大
2.南水北调工程 ( )
A. 中线途经半干旱地区 B. 东线由丹江口水库引水
C. 缓解东北地区的春旱 D. 东线利用京杭运河调水
3.北京市实施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 )
A. 增加水资源 B. 减少水污染
C. 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D. 降低家庭用水成本
2024年6月12日15时20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全面通水以来,累计向北京市调水量达1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600万,“南水”已占北京城区供水的70%以上,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及以上。下图为南水北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的水资源( )
A. 总量多,人均丰富 B. 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C. 主要是河流水和海水 D. 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5.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线利用京杭运河河道调水 B. 中线引长江干流水补给京津两地
C. 西线路线短,工程难度小 D. 彻底解决了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
6.漫画《节水曲》反映了( )
A. 工业节水 B. 农业节水 C. 家庭节水 D. 浪费水源
读下面“我国径流带分布图”,完成各小题。
7.读图可知,北京市处于(  )
A. 多水带 B. 丰水带 C. 少水带 D. 过渡带
8.下列有关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南多北少
②西多东少
③夏多冬少
④冬多夏少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9.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有(  )
①植树造林
②跨流域调水
③修建水库
④提高水价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大,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导致我国约四分之一的省份面临严重缺水问题。完成下面小题。
10.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  )
A. 东少西多,南多北少 B. 东多西少,南少北多
C.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D. 东少西多,南少北多
11.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是由于(  )
A. 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B. 深受人口分布的影响
C. 深受地势阶梯的影响 D. 深受经济发展的影响
12.目前,我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
A. 跨流域调水 B. 海水淡化 C. 兴修水库 D. 提高水价
2024年12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实行从量计征,根据水资源状况、取用水类型和经济发展等情况实行差别税额,下图为世界水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3.阅读世界水资源的分布图,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分布在(  )
A. 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B. 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侧及内陆地区
C. 高纬度的沿海地区
D. 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侧地区
14.影响澳大利亚和中南半岛水资源差异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纬度位置 C. 气候 D. 海陆位置
15.针对我国的水资源特征,我国全面实施水资源税改革的主要原因有(  )
①水资源较为短缺
②地下水超采问题
③地区分布不均
④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6.读“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图”(图1)和“四城市气候资料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可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可采取的解决措施是 ______,此类措施中,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工程。
(2)从图2四个城市的降水时间分配可推测,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具体表现在水资源 ______、冬春少;可以采取 ______的解决措施。
(3)我国的水资源不仅在季节上分配不均,还有年际变化 ______的特点。
17.读图完成问题。
(1)由图可见,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______,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______。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 ______(填流域名称)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 ______和西北地区。
(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请分别从农业、生活提出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______。
18.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部非季风区的河流比东部季风区河流数量 ______,径流量要 ______,由此可见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
(2)西部非季风区的河流有时出现断流现象,这主要是受 ______因素的影响。
(3)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河流数量比北方地区要 ______,径流量要 ______,这说明我国东部水资源的分布是:南丰北缺,大致以 ______为界。
(4)在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不足更是制约 ______发展的瓶颈。
19.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某中学地理课堂以“中国水资源”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读中国径流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判断甲地区属于________带,乙地区属于________带。
(2)据图概括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华北地区位于我国东部,也是我国重点缺水地区之一,请分析其缺水的主要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4)为了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国家将长江水系的水引入华北地区,实施了________工程。
20.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世界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自开通以来,为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水安全保障。下图为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南北方水土比例饼状图。
(1)依据南北方水土比例饼状图,我国水资源具有 ______多 ______少,土地资源具有 ______多 ______少的空间分布特点。
(2)南水北调工程是改善我国水资源空间上分布不均措施之一,由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可知,该工程主要是把 ______(河流名称)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 ______地区和 ______地区。其中,东线工程利用历史上 ______工程调水,工程量较小,但水污染严重,水质较差。
(3)为缓解北方地区的用水紧张,除了兴修水利工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请写出两个方面的措施)
答案和解析
1~3.【答案】C、D、C
【解析】1.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往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其核心背景是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丰富(“南丰”),北方水资源短缺(“北缺”)。南水北调的主要调水方向是南北方向,而非东西方向,故 A选项不符合题意。B、D 选项“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描述的是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措施是修建水库,而非跨流域调水,因此排除。
故选C。
2.
本题考查南水北调工程的具体线路特点。
A 选项: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途经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不经过半干旱地区,故错误;
B 选项: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调水,丹江口水库是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故错误;
C选项:南水北调工程主要缓解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与东北地区春旱无关,故错误。
D 选项:东线工程借助京杭运河的原有河道进行调水,减少了工程建设成本,描述正确。
故选D。
3.
本题考查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及目的。
阶梯水价是指用水量越多,单价越高的计费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经济杠杆促使居民减少不必要的用水,从而节约水资源,减少浪费。
A选项“增加水资源”:阶梯水价无法改变水资源的总量,故错误。
B选项“减少水污染”:水污染主要与排污有关,与用水价格关联不大,故错误。
D选项“降低家庭用水成本”:对于用水量较大的家庭,阶梯水价反而会增加成本,故错误。
C选项“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符合阶梯水价的核心目的,正确。
故选C。
4~5.【答案】B、A
【解析】1.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总特征。
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不足,A错误;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B正确;我国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和湖泊水,C错误;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D错误。
故选B。
2.
本题考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借助京杭运河河道调水,A正确;中线引长江支流汉江的水补给京津两地,B错误;西线路线短,工程难度大,C错误;南水北调工程只是缓解了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并未彻底解决,D错误。
故选A。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节水措施。
洗衣、拖地、冲厕,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因此反映了家庭节水,C正确,与工业节水、农业用水无关,AB错误;图反映的是节水,D错误。
故选C。
7~9.【答案】D、C、B
【解析】解:北京市位于秦岭以北,位于多水带与少水带之间,属于过渡带。
故选:D。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本题考查我国径流量带分布图的判读,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故选:C。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解:由于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已兴建了大量水库,用于调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
故选:B。
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
不同考查了水资源分布不均以及解决的对策,常见基础题,主要以选择题出现。
10~12.【答案】C、A、A
【解析】解:由图示信息可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是东部、南部降水多,水资源丰富,西部、北部降水少,水资源短缺,因此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特点。
故选:C。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解: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递减,使得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解决水资源空间不均的有效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是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故选:A。
受夏季风影响,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分布看,夏秋多,冬春少,有效解决措施是修建水库;从空间分布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有效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资源的有关知识,要分析理解解答。
解:跨流域调水可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A正确;海水淡化、提高水价无法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BD错误;兴修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C错误。
故选:A。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理解回答即可。
13~15.【答案】B、C、D
【解析】解:读图可得,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如刚果盆地和亚马孙平原水资源丰富,A错误;世界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以及内陆地区,B正确;高纬度沿海地区大部分为水资源基本满足地区,C错误;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亚洲、南北美洲)东侧地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水资源为丰富地区,D错误。
故选:B。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本题考查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解: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水资源为丰富地区,澳大利亚热带沙漠气候面积大,降水少,大部分为世界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区,所以影响澳大利亚和中南半岛水资源差异主导因素是气候,C符合题意。
故选:C。
澳大利亚分布面积最广的两种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中南半岛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影响不同地区水资源差异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解:结合所学知识点和自己的生活常识可得,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短缺;我国只有部分地下水超采问题,所以全面实施水资源税改革的原因和地下水超采无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所以实行差别税额;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和地区差别税额无关。综上所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受夏季风影响,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分布看,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有效解决措施是修建水库;从空间分布看,南丰北缺,东多西少,有效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特征及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16.【答案】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
夏秋多;兴修水库;

【解析】(1)从图1可知,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主要是受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影响。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我国最主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到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2)从图2可知,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等特点,是由于我国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其解决措施是兴修水库,调节径流的季节分配不均。
(3)由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不稳定,年际变化大,导致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还有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故答案为:(1)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
(2)夏秋多;兴修水库;
(3)大。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有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修建水库、节约用水等。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的丰富水资源调至缺水严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据题干中信息解答。
本题以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图和四城市气候资料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及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7.【答案】南丰北缺;跨流域调水;
长江流域;华北;
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生活用水一水多用等
【解析】(1)读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丰北缺(南多北少),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便是这一措施的具体体现。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旨在将长江流域的丰富水资源调至缺水严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
(3)在农业方面,为了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灌溉过程中的水分浪费;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鼓励种植耐旱、节水的作物品种;加强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量,防止其随雨水径流进入水体造成污染。在生活方面,为了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推广节水器具,如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减少日常生活中的水分浪费;鼓励居民养成节水习惯,如合理用水、一水多用等;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处理质量;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监管,确保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加强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水设施建设,减少城市雨水径流对环境的污染等。
故答案为:(1)南丰北缺;跨流域调水;
(2)长江流域;华北;
(3)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生活用水一水多用等。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有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修建水库、节约用水等。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的丰富水资源调至缺水严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据题干中信息解答。
本题以我国水资源分布比例图和耕地资源分布比例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问题的措施、保护水资源的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8.【答案】少;小;东多西少;
气温;
多;大;长江流域北界;
社会经济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所知,我国河流径流量的大小,表明我国水资源的多少。我国西部非季风区的河流比东部季风区河流数量少,径流量要小,由此可见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
(2)我国西部非季风区的河流大多数是内流河,内流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水量大小受气温高低影响,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是汛期,冬季气温低于0℃,冰雪不易融化,河水无补给,出现断流现象,所以西部非季风区的河流出现断流现象主要是受气温因素影响,表现为季节性断流。
(3)根据所学知识所知,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降水量丰富,河流的补给水源较多,所以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河流数量比北方地区要多,径流量要大,这说明我国东部水资源的分布是南丰北缺,大致以长江流域北界为界。
(4)根据所学知识所知,在西北干旱地区,由于降水稀少且蒸发强烈,农业用水需求难以满足。水资源的短缺进一步制约清洁能源装备技术应用及工业项目落地。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城乡供水矛盾突出,部分地区居民生活用水难以保障。综上所述,在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不足已成为制约 社会经济发展 的核心瓶颈。
故答案为:(1)少;小;东多西少;
(2)气温;
(3)多;大;长江流域北界;
(4)社会经济。
中国河流湖泊众多,这些河流、湖泊不仅是中国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的河湖地区分布不均,内外流区域兼备。中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界线大致是:北段大体沿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部)一线,南段比较接近于200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这条线的东南部是外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河流水量占全国河流总水量的95%以上,内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但是河流总水量还不到全国河流总水量的5%。
本大题以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我国的河流、水资源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
19.【答案】(1)缺水带 过渡带
(2)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 东多西少
(3)华北地区年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匀,工农业用水多,水资源浪费严重等
(4)南水北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水资源的概况,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1)读图,判断甲地区属于缺水带,乙地区属于过渡带。
(2)据图概括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 东多西少。
(3)华北地区位于我国东部,也是我国重点缺水地区之一,请分析其缺水的主要原因:华北地区年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匀,工农业用水多,水资源浪费严重等。
(4)为了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国家将长江水系的水引入华北地区,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
20.【答案】南;北;北;南;
长江;华北;西北;京杭运河;
节约用水,一水多用,防治水污染
【解析】(1)依据南北方水土比例饼状图,我国水土资源配置特点是南方水资源丰富,耕地资源相对较少;北方水资源短缺,耕地资源相对较多,水土资源搭配不协调。我国水资源具有南多北少,土地资源具有北多南少的空间分布特点。
(2)南水北调工程是改善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之一,由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可知,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东线工程利用历史上京杭运河工程调水,工程量较小,但水污染严重,水质较差。
(3)缓解水资源不足的措施有:①生活方面:倡导节约用水,如使用节水器具(节水马桶、节水水龙头等);一水多用,用洗菜水浇花、用洗衣水冲厕所等。②农业方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替代大水漫灌;培育耐旱作物品种,减少农业用水需求。③工业方面: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和中水回用。
故答案为:(1)南;北;北;南;
(2)长江;华北;西北;京杭运河;
(3)节约用水,一水多用,防治水污染。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时空分布不均匀,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我国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有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修建水库、节约用水等。据题干中信息解答。
本题以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我国南北方水土组合状况比较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我国水土资源配置的特点、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缓解水资源不足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