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同步练习(含解析)湘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同步练习(含解析)湘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绝密★启用前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珊瑚礁是海洋中最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珊瑚礁最适宜水温为25℃~30℃,温度过高会导致白化死亡,过低则抑制生长,读世界珊瑚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珊瑚礁的生长环境较( )
A. 温暖 B. 寒冷 C. 湿润 D. 干旱
2.近年来,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珊瑚礁出现白化现象,主要原因是( )
A. 地壳运动 B. 全球变暖 C. 人类捕捞 D. 海洋污染
3.为更好的保护海洋珊瑚礁,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开展近海水产养殖
②加强国际合作
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④建立自然保护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下图为“海洋牧场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海洋牧场主要利用的是( )
A. 海洋矿产资源 B. 海洋生物资源 C. 海洋化学资源 D. 海洋动力资源
5.海洋牧场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①海洋污染
②管理难度大
③海水减少
④海平面升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6.海洋牧场的保护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 控制污染,减少排污量 B. 禁止捕捞,减少渔获量
C. 大量捕捞,增加渔获量 D. 加大养殖,增加渔获量
7.下列属于海洋资源的是( )
①海水晒盐
②海滨砂矿
③沿海农田
④海底油气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8.我国每年都有一段时间的禁渔期,期间禁止一切捕捞活动,此举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渔民的假期 B. 减少水污染
C. 便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D. 保护渔业资源
9.海洋有许多称号,下列哪个不是其称号( )
A. 天然鱼仓 B. 蓝色油田 C. 盐类故乡 D. 煤炭宝库
10.2023年年底,连接深圳和中山两市的“深中通道”已全线贯通。通道采用“桥隧结合”的建设方案,其中西段为桥梁、东段为隧道。深中通道采用“桥隧结合”的建设方案利用了( )
A. 海洋生物资源 B. 海洋能源资源 C. 海洋化学资源 D. 海洋空间资源
11.据明永乐元年的《顺风相巡》记载:“北风东涌开洋,用甲卯取彭佳山,用甲卯及单卵,取钓鱼屿。”这是迄今发现有关钓鱼岛最早的记载。下图示意钓鱼岛及其周边区域海底地形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钓鱼岛所处海域位置为( )
A. 中国大陆东部沿海 B. 东海大陆架
C. 东海大陆坡 D. 太平洋海槽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养殖。图为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四大海域的分布图。完成各小题。
12.海洋牧场是一种新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主要利用了海洋的(  )
A. 化学资源 B. 石油资源 C. 水能资源 D. 生物资源
13.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数量最少的海域是(  )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14.我国发展海洋牧场建设的原因是(  )
①扩大我国海洋国土
②合理利用海洋资源
③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④海洋国土辽阔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5.同陆地地形一样,海洋底部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2024年6月8日是第16个世界海洋日。我国也是海洋大国。如图为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海洋与人类息息相关。下列属于海洋称谓的有(  )
①资源的宝库
②蓝色家园
③盐类的故乡
④植物王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6.【食品安全系民生】“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习近平主席说:耕海牧渔,建好“蓝色粮仓”。据图1,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数量最多的海域是 ______ 。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海水养殖生产国。“国信1号”(图2)是我国研发的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标志着我国渔业养殖从“固定牧场”模式,实现“南北接力”全季节养殖。
(2)与“固定牧场”相比,海上“移动牧场”养殖方式在养殖环境方面存在什么差异?
中国首个“海上风电十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山东省莱州湾海域实施。莱州湾是渤海三大海湾之一,山东最大的海湾,受冬季寒潮天气影响,封冻期长达4个月。
(3)充分利用海洋空间,加大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我国东部沿海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______ ;与我国其他海域相比,冬季莱州湾海面易封冻的影响因素是 ______ (填“纬度因素”或“海陆因素”)。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盐碱地的治理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某水产养殖团队利用新技术对盐碱地进行改良,并成功在河南、山东、宁夏、内蒙古、新疆数千亩盐碱地水域养殖螃蟹。如图为中国盐碱地分布图。
(1)我国盐碱地分布不均,西北内陆地区分布最多,________地区分布最少;新疆盐碱地广布的气候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甲河位于________(地形区)北部,是我国最长内流河;新疆积极探索盐碱地的改造,成功试养出多种优质“海鲜”。新疆“海鲜”养殖区的水源以________为主,水温低,符合冷水鱼生长的温度条件。
(3)实施对盐碱地改良并养殖螃蟹成功,体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促进了当地________业的发展。
(4)分析新疆发展“海鲜”养殖产业对我国海洋资源安全的影响。
18.海上风电基础设施可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海洋牧场能够维护风电场区域的生态平衡。将二者融合可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实现风电与渔业的双赢。2023年12月24日,在莱州湾海域,我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项目成功落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莱州湾位于 ______ 省沿岸,是 ______ (近海)的三大海湾之一。
(2)根据自然属性,自然资源可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根据分类,“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主要利用的自然资源是 ______ 、 ______ 。
(3)简要分析莱州湾海域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
(4)说明“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的生态意义。
19.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资源丰富。海上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但是开发难度大。A渔场是我国最大渔场,但是近些年来,原来很丰富的大黄鱼、小黄鱼等都难以形成渔汛。阅读图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针对图文材料中A渔场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 。
(2)图中反映的海洋资源类型有海洋 ______ 资源和海洋 ______ 资源。
(3)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渔场:A ______ ;盐场:B ______ 。
(4)B盐场形成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______ 。
20.海洋资源按照属性分类,可分为生物资源、能源资源、空间资源和化学资源。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资源丰富。海上风力强,风能丰富无污染,但开发难度大。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渔场,但是近年来,大黄鱼、小黄鱼等渔业资源逐渐减少。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濒临的海洋中位于长江口附近的是 ______ 海和 ______ 海。
(2)按照海洋资源的属性,海盐属于 ______ 资源。布袋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位于 ______ 省西部沿海。
(3)按照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分类,大黄鱼、小黄鱼等渔业资源属于 ______ 资源。为了舟山渔场的可持续捕捞,请你提出两条具体措施 ______ 。
(4)请你列举一种海洋能源资源 ______ 。
(5)你是否同意大规模开发海上风能资源,请阐述你的理由。
答案和解析
1~3.【答案】A、B、D
【解析】1.
本题考查海洋资源的分布
珊瑚礁最适宜水温为25℃~30℃,可知珊瑚礁的生长环境较温暖,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海洋资源的影响
温度过高会导致珊瑚礁白化死亡,过低则抑制生长,近年来,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珊瑚礁出现白化现象,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气温升高,B正确;地壳运动、人类捕捞、海洋污染不是导致温度过高的主要原因,ACD错误;
故选B。
3.
本题考查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为更好的保护海洋珊瑚礁,可采取的措施有加强国际合作、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变暖,控制海水污染能改善海水质量,有利于保护大堡礁,②③④正确;开展近海水产养殖会导致海洋污染,不利于更好保护海洋珊瑚礁,①错误;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4~6.【答案】B、A、A
【解析】1.
本题考查海洋资源与海洋开发
读材料可知,海洋牧场是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海上放养,属于利用海洋的生物资源,B正确,与海洋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动力资源无关,ACD错误。
故选B。
2.
本题考查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海洋牧场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海洋生物资源,但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海洋污染和管理难度大的问题。海洋污染会直接影响海洋生态环境,进而影响养殖的海洋生物的健康和数量;管理难度大则是因为海洋牧场的规模较大,管理和维护需要较高的技术和投入。①②正确;而海水减少和海平面升高与海洋牧场的发展关系不大,③④错误。
故选A。
3.
本题考查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控制污染,减少排污量,这有助于维护海洋生态环境,保障海洋牧场的可持续发展,A正确;禁止捕捞,减少渔获量,做法太绝对,不利于经济发展,B错误;大量捕捞,增加渔获量,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不利于鱼类增殖,C错误;海洋牧场的保护需要避免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控制污染源,减少排污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最合理的措施。加大养殖虽然可以暂时增加渔获量,但若不控制污染和采取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将会对海洋生态造成更大的破坏,最终不利于海洋牧场的可持续发展。
D错误,故选A。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
我国辽阔的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海水晒盐、滨海矿砂、海底油气属于海洋资源,①②④正确,沿海农田不属于海洋资源,③错误。
故选C。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采取休渔期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渔业资源。
故选D。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海洋资源与海洋开发
“天然鱼仓”指海洋中丰富的渔业资源,A符合海洋称号;“蓝色油田”指海洋中蕴藏的石油资源,B符合海洋称号;“盐类故乡”指海水中含有大量盐类物质,C符合海洋称号;“煤炭宝库”描述陆地煤炭资源,煤炭形成于陆地沉积环境,与海洋无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海底隧道充分利用了海底的空间资源,与其他资源无关, 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海洋权益。
由材料可知,在历史上,明朝就已明确钓鱼岛属中国所有,根据国际上的习惯,岛屿存在谁发现谁占有的原则。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水深不足200米的东海大陆架, ACD错误。
故选B。
12~14.【答案】D、C、B
【解析】解:海洋牧场是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海上放养,主要利用了海洋的生物资源。
故选:D。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
认真审题,把握海洋牧场的特点,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解:读图可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中,渤海有9个,黄海有 46个,东海有8个,南海有12个。因此,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数量最少的海域是东海。
故选:C。
我国的大陆海岸线漫长,长达18000多千米;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认真审题,把握我国的临海及图示信息,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我国发展海洋牧场建设的原因是我国海洋国土辽阔,可以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发展海洋牧场不能扩大我国海洋国土。
故选:B。
我国的大陆海岸线漫长,长达18000多千米;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认真审题,把握我国发展海洋牧场建设的原因,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15.【答案】A
【解析】解:海洋蕴藏丰富的生物、矿产、空间和化学资源,因此被称为“资源的宝库”,①正确;海洋为人类提供渔业资源和交通通道,被称为“蓝色家园”,②正确;海水含盐量高,是“盐类的故乡”,③正确;“植物王国”通常指热带雨林等陆地生态系统,海洋不具备此特征,④错误。因此选项A(①②③)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海洋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拥有世界3000万物种中的99%。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人们向大海要空间、要资源。大力发展蓝色农业,是实现“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开发海洋资源的首要任务之一,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希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海洋主要称谓及其对应的地理特征。
16.【答案】黄海;
海上“移动牧场”在养殖环境方面相较于“固定牧场”展现出更高的灵活性、适应性和生产效率;
我国海岸线长,沿海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主要建设在海面,几乎不占用土地,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科技发达,能源需求大,发展风电基础好;纬度因素
【解析】(1)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习近平主席说:耕海牧渔,建好“蓝色粮仓”。据图1,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数量最多的海域是黄海。
(2)与“固定牧场”相比,海上“移动牧场”的养殖方式在养殖环境方面存在以下差异:稳定性:移动牧场通常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能够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保持稳定,减少因风浪引起的晃动;环境适应性:移动牧场可以根据鱼类养殖特性,在选定的锚地之间依据水温和环境变化自航转场,选择最适合鱼类生长的海域进行养殖;灾害规避:移动牧场可以自主规避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提高养殖的安全性和效率;养殖密度和成活率:由于能够提供更加稳定的生存环境和适宜的水温条件,移动牧场中的大黄鱼养殖密度可以达到普通近海网箱的4到6倍,而大黄鱼的成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综上所述,海上“移动牧场”在养殖环境方面相较于“固定牧场”展现出更高的灵活性、适应性和生产效率。
(3)充分利用海洋空间,加大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我国在沿海地区发展了风能、核能等清洁能源。风电:我国海岸线长,沿海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主要建设在海面,几乎不占用土地,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科技发达,能源需求大,发展风电基础好。核电: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核电作为能源电力稳定,东部地区科技发达,可控核电的电力供应,不排放二氧化碳,环境影响小,东部临海,水资源丰富,可以提供源源不断地冷却水源,东部产业基础好,资金充足,能满足核电发展的人才需求。莱州湾是渤海三大海湾之一,山东最大的海湾,受冬季寒潮天气影响,封冻期长达4个月。与我国其他海域相比,冬季莱州湾海面易封冻的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故答案为:
(1)黄海;
(2)海上“移动牧场”在养殖环境方面相较于“固定牧场”展现出更高的灵活性、适应性和生产效率;
(3)我国海岸线长,沿海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主要建设在海面,几乎不占用土地,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科技发达,能源需求大,发展风电基础好;纬度因素。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和核能等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发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美丽中国的生动画卷正徐徐铺展。我国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能源基地,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
本题考查我国“海洋牧场”的概况,结合题意理解作答即可。
17.【答案】(1)南方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地表盐分集聚等
(2)塔里木盆地 冰雪融水
(3)渔
(4)通过在新疆进行海鲜养殖,避免沿海地区对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可以更好地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维护海洋资源安全。
【解析】本大题以我国盐碱地治理与利用以及新疆“海鲜”养殖为材料设置试题 , 涉及盐碱地分布、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成因、区域地理特征以及产业发展对资源安全的影响等相关内容, 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蕴含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素养。
(1)从“中国盐碱地分布图”以及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我国盐碱地西北内陆地区分布最多,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土壤中的盐分不易积累,所以南方地区分布最少。新疆深居内陆, 远离海洋,受海洋水汽影响小,降水稀少;同时气候干旱,晴天多,蒸发强烈,使得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集聚,导致盐碱地广布。
(2)甲河是我国最长内流河,即塔里木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新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其“海鲜”养殖区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水温低,符合冷水鱼生长的温度条件。
(3)实施对盐碱地改良并养殖螃蟹成功,螃蟹养殖属于渔业或水产养殖的范畴,所以促进了当地渔业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4)我国对水产品的需求量大,如果仅依靠沿海海洋捕劳获取海鲜,可能会导致沿海地区渔业资源的过度捕劳,进而破坏海洋生态平衡。而在新疆发展“海鲜”养殖产业,可以增加海鲜的供应渠道,减少对沿海渔业资源的依赖,从而避免沿海地区对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有利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维护海洋资源安全。
18.【答案】山东;渤海;
气候资源;生物资源;
海域面积广阔,沿海风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等;
有助于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等
【解析】解:(1)莱州湾位于我国山东省沿岸,是渤海的三大海湾之一。
(2)“海上风电”利用的是海洋上的风力,风力属于气候资源;“海洋牧场”主要涉及海洋中的生物资源,所以“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主要利用的自然资源是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
(3)莱州湾海域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是:莱州湾海域面积大,能满足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建设所需空间;当地风力条件好,利于风电开发;有一定渔业资源基础,适合发展海洋牧场;海域环境相对稳定,对海上设施建设和运营有利。
(4)“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的生态意义在于:海上风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能够取代部分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海洋牧场通过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有助于维持该区域的生态系统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通过提供多样的栖息环境,促进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长,进而推动生物多样性的发展等。
故答案为:
(1)山东;渤海;
(2)气候资源;生物资源;
(3)海域面积广阔,沿海风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等;
(4)有助于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等。
莱州湾,指从黄河口至龙口一线以南的海域,面积6060平方公里,是渤海三大海湾之一,山东省最大的海湾。位于中国东部山东省渤海南部。环湾为山东省东营、潍坊、烟台市。由于黄河口向海淤进,使海湾的面积不断发生变化。
本题以“海上风电+海洋牧场”为材料,涉及我国的海洋国土、自然资源、保障自然资源供给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9.【答案】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和保护,防止海洋污染;同时合理捕捞,实行休渔期制度,保护渔业资源 生物 矿产 舟山渔场 长芦盐场 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解析】解:(1)针对图文材料中A(舟山)渔场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包括:为了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和保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源,防止海洋污染的发生。同时,合理捕捞,避免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实行休渔期制度,让海洋生态得到恢复和繁衍,从而保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由图知,图例中有渔场和盐场,故图中反映的海洋资源类型有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矿产资源。
(3)渔场A位于浙江东北部,是舟山渔场,盐场B地处渤海湾,是长芦盐场。
(4)长芦盐场之所以能成为我国著名的盐场,其有利的气候条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雨季短,使得雨水对盐田的影响较小;春季气温回升快,加之阳光充足,加速了海水的蒸发,为盐分的结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故答案为:(1)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和保护,防止海洋污染;同时合理捕捞,实行休渔期制度,保护渔业资源;(2)生物;矿产;(3)舟山渔场;长芦盐场;(4)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我国水域面积广阔,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但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渔业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为此,国家设立了休渔期。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与千岛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秘鲁的秘鲁渔场齐名,位于我国的东海海域内;我国的四大海产分别是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我国最大的盐场是长芦盐场。据题干中信息解答。
本题以我国局部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我国的海洋领土、海洋资源类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20.【答案】东 黄 化学 台湾 可再生 加强管理和管制措施,避免过度捕捞;提高公众意识,避免破坏环境和损害渔业资源 波浪能、潮汐能等
【解析】解:(1)读图可知,我国濒临的海洋中位于长江口附近的是黄海和东海。
(2)按照海洋资源的属性,海盐属于海洋化学资源。布袋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读图可知,布袋盐场位于台湾省西部沿海。
(3)按照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分类,大黄鱼、小黄鱼等渔业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资源。但是不合理的捕捞也会使渔业资源枯竭,为了舟山渔场的可持续捕捞,应该加强管理和管制措施,避免过度捕捞;提高公众意识,避免破坏环境和损害渔业资源。
(4)海洋能源有海上风能、太阳能;波浪能、潮汐能;海底蕴藏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5)如果同意大规模开发海上风能资源,阐述理由可从有利条件来说明:海上风电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风电资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海上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适合大规模开发。如果不同意大规模开发海上风能资源,阐述理由可从不利条件来说明:与陆上相比,海上风电开发投资成本高;可能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故答案为:
(1)东;黄;
(2)化学;台湾;
(3)可再生;加强管理和管制措施,避免过度捕捞;提高公众意识,避免破坏环境和损害渔业资源;
(4)波浪能、潮汐能等;
(5)同意:海上风电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海上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不同意:投资成本高;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我国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岸线漫长曲折达1.8万多千米,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环抱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我国的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12海里。
本题以我国局部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的海洋领土、海洋资源类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