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沪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6 Travelling around教案Section 1 Experiencing and understanding language一、教学目标(一)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与旅行相关的词汇,如:travel, journey, trip, tourist, sightseeing 等。掌握并能运用描述旅行经历的常用句型,如:I went to... on my last trip. We saw... There were... 等。(二)文化意识目标通过了解不同地方的旅游景点和特色,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三)思维品质目标引导学生在描述旅行经历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不同旅行方式和地点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提出独特的旅行设想。(四)学习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学会通过阅读、听力等多种方式获取与旅行相关的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鼓励他们在课后进一步探索感兴趣的旅游目的地。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掌握与旅行相关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自己或他人的旅行经历。(二)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描述旅行经历时能够准确、生动地运用词汇和句型,使表达更具逻辑性和连贯性。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旅游景点和活动的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旅行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任务驱动法:布置一系列任务,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世界各地著名旅游景点的视频短片,如埃菲尔铁塔、长城、悉尼歌剧院等,同时播放轻松的背景音乐。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in the video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y of these places Do you like travelling Why 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旅行的话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词汇学习(10 分钟)展示一些与旅行相关的图片,如旅行箱、飞机、火车、旅游巴士、地图、相机等,同时在图片下方呈现对应的英语单词,如:suitcase, plane, train, tourist bus, map, camera 等。教师领读这些单词,让学生跟读几遍,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开展一个小游戏 “单词猜猜猜”。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一张去掉单词的图片,然后通过描述图片的内容,让学生猜出对应的单词。例如,教师展示一张飞机的图片,然后说:“It can fly in the sky. People usually take it when they go on a long journey.” 让学生猜出 “plane” 这个单词。通过这个游戏,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三)句型学习(10 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以下句型:I went to... on my last trip.We saw...There were...It was...然后结合自己的一次旅行经历,用这些句型进行描述,例如:“I went to Hangzhou on my last trip. We saw the beautiful West Lake. There were many boats on the lake. It was really a wonderful trip.”让学生认真听教师的描述,然后模仿教师的例子,用所学句型在小组内互相讲述自己的一次旅行经历。教师巡视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四)听力训练(10 分钟)播放教材配套的听力材料,听力内容可以是关于某人的一次旅行经历的描述。在播放听力材料之前,先让学生快速浏览一下听力题目和所给的选项,明确听力重点。播放第一遍听力材料时,让学生整体感知听力内容,了解大致的旅行情况。播放第二遍听力材料时,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如旅行目的地、看到的景点、旅行感受等。听力播放结束后,让学生对照答案进行自查,然后教师在全班范围内讲解听力材料中的重点词汇、句型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五)口语表达(15 分钟)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旅游目的地,然后设计一次旅行计划,并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在全班面前进行展示。各小组进行讨论和准备,教师巡视各小组,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充分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面前进行展示。展示内容可以包括旅行目的地、出行方式、计划参观的景点、预计的旅行时间等,并且要用英语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倾听,并在展示结束后进行提问和评价。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六)文化拓展(5 分钟)展示一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色旅游活动或文化习俗的图片,如西班牙的斗牛、巴西的狂欢节、日本的茶道等。结合图片,简单介绍这些特色活动或文化习俗的背景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旅游活动的多样性。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在去这些地方旅游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通过这个讨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七)课堂总结(3 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与旅行相关的词汇和句型。总结学生在口语表达、听力训练等各项课堂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运用所学知识。(八)作业布置(2 分钟)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旅游目的地,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想象中的旅行经历,要求至少使用本节课所学的五个词汇和三个句型。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更多关于旅游目的地的信息,为下节课的讨论做好准备。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学生们在词汇学习、句型运用、口语表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情景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也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在口语表达时仍然存在紧张情绪,导致表达不够流畅;还有些学生在描述旅行经历时,对词汇和句型的运用不够准确。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进一步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指导和训练,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Section 2 Exploring and applying rules (Grammar)一、教学目标(一)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一般现在时在描述旅行相关话题中的用法,包括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动词变化。能够运用所学的一般现在时语法结构进行简单的句子创作,描述旅行中的日常活动、喜好等。(二)文化意识目标通过学习与旅行相关的英语表达,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景点及特色,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兴趣。(三)思维品质目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一般现在时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规律,培养其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情景创设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灵活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四)学习能力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语法学习方法,如通过例句理解、对比分析等,提高自主学习语法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交流和分享,提升合作学习能力。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一般现在时的基本概念、构成(包括 be 动词和实义动词)以及在不同人称下的用法。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动词变化规则(如加 - s 或 - es 等)及其在句子中的正确运用。(二)教学难点一般现在时在表示习惯性动作、客观事实和经常发生的情况时的准确理解和运用。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一般现在时进行准确、自然的表达,避免常见的语法错误。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创设与旅行相关的真实情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和运用一般现在时语法知识。任务驱动法:布置各种任务,如小组讨论、句子创作、角色扮演等,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运用语法。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大量例句,归纳总结出一般现在时的用法规律和动词变化规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展示一些著名旅游景点的图片(如埃菲尔铁塔、长城、悉尼歌剧院等),并提问学生: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se places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when they travel to these places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英语进行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关于旅行话题中常用的语法 —— 一般现在时。(二)知识讲解(10 分钟)呈现一般现在时的概念通过简单的例句讲解一般现在时是用来表示经常的、习惯性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也用来表示客观事实或普遍真理。例如:I often go to school by bike.(表示习惯性动作)The earth goes around the sun.(表示客观事实)一般现在时的构成当主语是第一人称(I、We)、第二人称(You)和复数第三人称(They 等)时,动词用原形。例如:We play football on Sundays.You read books every day.They visit museums sometimes.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He、She、It 等)时,动词要变成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一般是在动词原形后加 - s 或 - es 等。例如:He goes to school on foot.She watches TV in the evenings.It looks like a cat.详细讲解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动词变化规则一般情况下,直接在动词原形后加 - s,如:play - plays,like - likes。以 s、x、ch、sh 结尾的动词,加 - es,如:watch - watches,wash - washes。以辅音字母 + y 结尾的动词,先把 y 变成 i,再加 - es,如:study - studies,fly - flies。(三)练习巩固(15 分钟)单项选择题给出一些关于一般现在时的单项选择题,让学生选择正确的答案,并说明理由。例如:My father ( ) to work by car every day.A. go B. goes C. goingShe ( ) English very well.A. speak B. speaks C. speaking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提供一些句子,要求学生根据主语的人称和数,用所给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例如:The boy ( ) (like) playing football.They ( ) (go) to the park on Sundays.She ( ) (watch) TV in the evenings.小组活动:句子创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 4-5 人。给每个小组一个旅行相关的主题,如 “Travelling in Paris”“A trip to Beijing” 等。要求小组内成员合作,用一般现在时创作至少 5 个句子来描述在该旅行目的地人们通常会做的事情或自己的旅行喜好等。例如:In Paris, people usually visit the Louvre Museum.I always take pictures when I travel to Beijing.(四)拓展应用(10 分钟)角色扮演设置一个旅行咨询的情景:一名游客(由一名学生扮演)来到旅行社咨询关于某个旅游目的地的情况,旅行社工作人员(由其他学生扮演)用一般现在时向游客介绍该地的旅游景点、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美食等。例如:Visitor: I want to go to London. What can I do there Staff: Well, in London, you can visit Big Ben. People usually go to the park on Sundays. And you can taste fish and chips, which is very delicious.短文写作布置一篇短文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 “My Favourite Travel Destination” 为题,用一般现在时写一篇不少于 80 字的短文,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包括该地的景点、人们的生活方式、自己在该地通常会做的事情等。(五)总结归纳(5 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一般现在时的概念、构成、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动词变化规则以及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强调在使用一般现在时要注意根据主语的人称和数正确使用动词形式,同时要准确理解其表示习惯性动作、客观事实等的含义。(六)作业布置(5 分钟)书面作业完成课本上关于一般现在时的练习题。用一般现在时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一天的生活,要求至少使用 5 个不同的动词,并注意动词的正确形式。拓展作业在网上搜索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旅游景点,用英文收集一些关于该景点的介绍资料,并尝试用一般现在时将这些资料整理成一篇简短的介绍性文章,下节课进行分享。五、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旅游景点图片、例句展示等。课本相关内容。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创设、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对一般现在时的语法知识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到实际表达中。然而,在练习和拓展应用环节,仍有部分学生出现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使用错误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同时增加更多的针对性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语法运用准确性。此外,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环节,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和运用所学语法知识。Section 3 Expressing and communicating ideas一、教学目标(一)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与旅行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关于旅行的经历、感受和想法。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下(如对话、写作等),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旅行相关的信息,提高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二)文化意识目标通过分享和交流旅行经历,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学生对不同旅行方式和目的地的兴趣,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世界的热情。(三)思维品质目标引导学生在表达和交流旅行想法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组织语言和思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讨论不同的旅行方案和体验,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发展创新思维。(四)学习能力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在交流旅行话题时的常用表达技巧,如描述细节、表达情感等,提升自主学习和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倾听他人意见、协调合作的能力,促进共同进步。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巩固和运用本单元所学的旅行相关词汇(如 destination、sightseeing、journey 等)、短语(如 go on a trip、take pictures、have a good time 等)和句型(如 I went to... last year. What did you do there 等)。引导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旅行经历、感受和想法,包括描述旅行目的地的特色、所参与的活动以及个人的心情等。(二)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表达中灵活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型,避免语言表达的单调和重复,使交流更加生动、有趣。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交流对象和情境,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做到恰当得体地交流旅行相关信息。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与旅行相关的真实情景,如旅行分享会、旅行计划制定等,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练习表达和交流。任务驱动法:布置一系列任务,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写作任务等,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和交流。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内成员的互动、交流和协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精彩的旅行视频片段(可以是关于某个著名旅游景点或一段有趣的旅行经历),在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What did you see in the video How did you feel when you watched it Have you ever had a similar travel experience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英语进行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要重点讨论的话题 —— 表达和交流旅行的想法。(二)知识回顾与热身(5 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本单元所学的与旅行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可以通过问答、填空等方式进行。例如:What's the word for a place you go to for a holiday (destination)What do we usually do when we go on a trip (take pictures, go sightseeing, etc.)If you had a great time on a trip, what would you say (I had a great time! / It was wonderful! etc.)请几位学生用所学的词汇、短语和句型简单说一说自己的一次旅行经历,作为口语表达的热身,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三)情景创设与任务布置(10 分钟)情景一:旅行分享会创设一个旅行分享会的情景,假设同学们都刚刚结束了一次精彩的旅行,现在要在班级里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感受和想法。任务要求: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4 - 5 人。每个小组内成员依次轮流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要详细描述旅行目的地、所去的景点、参与的活动、遇到的有趣的人或事以及自己的感受等。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倾听,并在分享结束后提出至少一个问题或给予一些反馈和建议。情景二:旅行计划制定创设一个要制定旅行计划的情景,比如暑假即将来临,同学们要和家人一起去旅行,现在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旅行计划。任务要求:同样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想去的旅行目的地(可以是国内或国外的著名景点)。小组内成员共同商讨并制定一份旅行计划,包括旅行时间、交通方式、住宿安排、要去的景点以及预计的活动等。最后,每组要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小组的旅行计划,其他小组可以提出疑问或给出改进的建议。(四)小组活动与交流(15 分钟)学生按照分组进入各自的小组活动,根据所布置的任务进行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运用所学的词汇、短语和句型,使表达更加准确、流利。对于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教师可以采用委婉的方式进行纠正,比如重复学生的错误句子,然后用正确的方式说一遍,让学生自己意识到错误并改正。(五)展示与评价(10 分钟)旅行分享会展示请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依次上台进行旅行经历的分享,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在分享结束后,其他同学可以举手提问,分享者进行回答,然后大家可以根据分享者的表现(如表达的清晰度、语言的准确性、内容的丰富性等)进行评价,评价可以采用打分(满分 10 分)的方式,最后统计出平均分作为该分享者的最终得分。旅行计划制定展示同样请各小组代表上台介绍他们小组制定的旅行计划,其他小组同学认真倾听并可以提出疑问或给出改进建议。对于旅行计划的评价,可以从计划的合理性、完整性、可行性以及介绍时的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考虑,同样采用打分的方式得出最终得分。(六)总结归纳(5 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在表达和交流旅行想法的过程中所运用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再次强调其重要性。总结在表达和交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如语言的准确性、条理的清晰性、根据不同情境和对象调整表达方式等。(七)作业布置(5 分钟)书面作业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旅行目的地,用英语写一篇不少于 100 字的短文,详细介绍你的旅行经历(如果去过)或者你的旅行梦想(如果没去过),包括目的地的特色、你想参与的活动、你的感受等。拓展作业试着用英语和你的家人或朋友进行一次关于旅行的对话,分享你本节课所学到的关于表达和交流旅行想法的技巧,并记录下你们的对话内容,下节课进行展示。五、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旅行视频片段、相关图片等。课本相关内容。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创设和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比较高,在表达和交流旅行想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然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仍发现部分学生存在语言表达不够流畅、词汇运用不够丰富等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训练,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同时注重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和短语,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在评价环节,虽然采用了打分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评价,但感觉学生们对于评价标准的把握还不够准确,今后需要更加详细地向学生解释评价标准,让他们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地进行评价。Section 4 Extending and developing competencies Checking your progress (Project)以下是一份关于沪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6 Travelling around 中 Section 4 核心素养教案示例,你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一、教学目标语言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本单元与旅行相关的词汇,如:travel, journey, place of interest, etc.能正确运用本部分出现的重点句型进行关于旅行经历及计划的交流,如:I have been to.../ I would like to go to... 等。语言技能目标:听:能听懂关于旅行话题的简单对话及短文,获取关键信息。说:能够用英语流利地描述自己的旅行经历、分享旅行中的趣事以及表达自己想去的旅行目的地及原因。读:能读懂与旅行相关的简单文章,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取细节信息。写:能够根据所给提示写出一篇关于自己旅行计划或经历的短文(60 - 80 词左右)。文化意识目标: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著名旅游景点,拓宽国际视野。体会不同地方的文化特色,培养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思维品质目标:通过对旅行经历的描述和旅行计划的制定,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在小组讨论及分享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交流能力。学习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归纳总结与旅行相关的词汇和句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本部分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并能在实际情境中准确运用。能够清晰、有条理地描述自己的旅行经历和计划。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描述旅行经历时,运用正确的时态(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如何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制定出有创意且合理的旅行计划,并能用英语准确表达出来。三、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布置各种与旅行相关的任务,如描述旅行经历、制定旅行计划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英语知识。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旅行相关的情景,如在旅行社咨询、与朋友分享旅行见闻等,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感受英语的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展示一些著名旅游景点的图片(如长城、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引导学生说出这些景点的名称及所在国家或地区。提问学生是否去过这些地方或者想去这些地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旅行。(二)知识讲解(10 分钟)呈现本部分的重点词汇,通过图片、例句等方式进行讲解,如:journey: “旅行,行程”,常指在陆地上的长途旅行。例如:The journey to Beijing took us ten hours.place of interest: “名胜古迹”。例如:There are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in Paris.have been to: 表示 “曾经去过某地”,强调过去的经历,人已经回来。例如:I have been to Shanghai twice.would like to: 表示 “想要”,后接动词原形。例如:I would like to go to Thailand next year.对重点句型进行操练,通过师生问答、生生问答等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句型的用法。(三)听力训练(10 分钟)播放听力材料(关于两个人谈论旅行经历的对话),让学生先听一遍,整体了解对话内容。播放第二遍时,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录关键信息,如:去过的地方、旅行的感受等。听完后,让学生根据所记录的信息回答一些问题,以检查学生的听力理解情况。(四)口语表达(15 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要求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讲述自己的旅行经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去过的地方、何时去的、怎么去的、在那里做了什么、旅行的感受等。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小组内最有趣的旅行经历。在学生分享结束后,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主要从语言的准确性、内容的完整性和表达的流畅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五)阅读拓展(10 分钟)发放一篇关于国外某著名旅游景点的短文,让学生快速阅读,找出文中提到的景点名称、地理位置、特色等关键信息。让学生再次阅读短文,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并回答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作者对这个景点的评价是什么?为什么这个景点会吸引很多游客?引导学生在阅读结束后,总结文中出现的一些好词好句,以便在写作中能够借鉴运用。(六)写作任务(15 分钟)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者想象,写一篇 60 - 80 词左右的短文,内容可以是自己的旅行计划(打算去哪里、何时去、怎么去、准备做什么等)或者是对一次旅行经历的回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如:词汇的拼写、时态的运用等。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七)课堂总结(5 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总结学生在各个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八)课后作业背诵本节课所学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完善自己的写作作品,并将其读给家人听,听取他们的意见。查找资料,了解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国外旅游景点,准备下节课进行分享。五、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播放听力材料等。相关的英语阅读短文及写作练习材料。六、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小组合作能力等)、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写作作品等进行及时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终结性评价:通过定期的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等方式,对学生在一个阶段内的英语学习成果进行全面的评估。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Writing Focusing on culture Cross-curricular connectio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