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Unit 5 Going on an exchange trip一、单元教学目标学习本单元后,学生能够:1. 描述学生在交流旅行中可以做的事情。2. 谈论对其他文化的体验。3. 表达对交流旅行好处的看法。4. 理解并应对文化冲击。二、课时安排课时 教学内容 编排说明 课型1 First thoughts (p. 67) Reading (pp. 68–69) Reading comprehension (p. 70) Vocabulary practice (p. 71) 阅读可用 1 课时,以了解主阅读语篇的体裁和主题大意、扫清阅读中的障碍为主要目标。学生通过阅读一则报道,加深对主题的了解。教师通过 Reading comprehension 和 Vocabulary practice ,检测学生对于主阅读语篇中的核心词汇以及关键信息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阅读课2 Listening (p. 72) Speaking (p. 75) 本单元的听力训练作为主阅读语篇话题的延伸,侧重培养学生捕捉时间、人物、活动、注意事项等关键信息的能力。口语部分可以结合主阅读语篇,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已学的内容,以对话的形式,谈论交流项目的好处。 听说课3 Grammar (pp. 73–74) A 部分介绍了现在完成时的构成和用法,B 部分总结了连接现在完成时的副词。 语法课4 Writing (pp. 76–77) 写作课为本单元表达性技能输出环节。学生通过学习感谢信的写作思路和语言表达,培养用英语撰写感谢信的能力。学生可对照相关标准进行自评或互评,以检测学习成果。 写作课5 Focusing on culture (pp. 78–79) 聚焦文化板块介绍了文化冲击及其四个阶段:蜜月期、纠葛期、调整期和适应期。学生将了解在新文化环境中可能感到困惑、陌生与焦虑,并学习如何逐步适应。此外,语篇还提到学生返回家乡时可能会遇到逆向文化冲击,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跨文化适应过程。 泛读课6 Cross-curricular connection (p. 80) Project (p. 81) 跨学科关联板块介绍了学习两种语言的好处。学生将认识到多语言能力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并思考在学校课程中引入另一门外语学习的价值。 项目板块需要学生为交换生制作一个欢迎手册,设计跨文化体验活动,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与创意表达能力。 综合课三、分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Writing (pp. 76–77)主要语篇 Writing a thank-you email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了解感谢信的写作目的、结构和要求。 2. 仿照范文,运用本单元知识完成一封感谢信。 3. 通过自评和互评,改进感谢信的内容、结构和语言。教学重点 1. 掌握感谢信的写作结构和常用表达。 2. 运用本单元知识,写出内容丰富、语言准确的感谢信。教学难点 撰写感谢信时,合理组织语言,表达真挚情感。【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 教师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收到的信件、卡片、图片,提问学生:“What kind of letters or cards have you received Do you know what a thank-you email is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对信件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写感谢信。2. 简单介绍感谢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如增进人际关系、表达感激之情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Step 2: 知识讲解1. 展示教材第 76 页的感谢信大纲和常用表达,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并分析。讲解感谢信各个部分(问候语、开头、表达感激、分享经历和收获、描述旅行后的生活和感受、结尾和署名)的作用和常见表达。例如: 问候语和开头:“I hope you are well. How are you ”,用于拉近与收信人的距离;“I’m writing to thank you for ... ”,直接表明写信目的。 表达感激:“It was so kind of you to ... ”“I am grateful that ... ”等句式,让学生体会如何用不同的语言结构表达感谢。 分享经历和收获:引导学生注意使用描述性的词汇和句子,如“It has been a fantastic experience to learn ... ”“ I still remember the day when ... ”来丰富内容。2. 让学生思考并举例: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于感谢信的英语表达?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补充到已有的常用表达中。Step 3: 头脑风暴1. 让学生假设自己是 Eric,刚结束在北京的交流旅行,准备给寄宿家庭写感谢信。回忆自己在旅行中的经历,分组进行讨论:(1) 你最感激寄宿家庭的哪些方面?(如照顾生活起居、带你体验当地文化活动等)(2) 在旅行中最享受的事情是什么?(品尝美食、参观名胜古迹等)(3) 你学习到了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哪些知识?(4) 回到自己的家乡后,你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对北京最想念的是什么?2.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关键信息,形成一个简单的写作思路框架,帮助学生拓展思维。Step 4: 写作规划1. 引导学生根据之前的讨论和黑板上的记录,按照感谢信的大纲,规划自己的写作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简单列出每一部分的要点,构建文章的大致框架。2. 提醒学生注意段落之间的逻辑连贯,如在描述感激之情后,自然过渡到分享旅行中的经历,使文章层次分明。3. 展示一些优秀的感谢信范例(可以是教材外的简短示例),让学生观察范例的格式、语言风格和内容组织,学习优点。Step 5 :写作练习1. 学生根据自己规划的内容写感谢信。提醒学生注意语法、拼写和标点的正确使用,运用之前学到的常用表达和词汇。2. 教师在教室里巡视,观察学生的写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解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Step 6: 自评与互评1. 发放评价表,评价表内容包括格式是否正确(如问候语、署名等格式)、语言运用是否恰当(是否使用了合适的词汇和句式表达)、内容是否完整(涵盖感谢信的各个要点)、逻辑是否清晰(段落之间和句子之间的连贯性)等方面。2. 学生先进行自评,对照评价表检查自己的作文,在相应的项目上打分,并写出自己作文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3. 完成自评后,进行同桌互评。学生交换作文,认真阅读同桌的作文,按照评价表的内容进行评价打分,同时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如某个句子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使表达更清晰,某个部分可以补充更多细节等。4. 学生拿回自己的作文,结合自评和互评的结果,对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Step 7:展示与分享1.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修改后的感谢信,其他同学认真倾听。2. 分享结束后,鼓励其他同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评价】教师在课后引导学生填写学习评价表:评价内容 评分(1—5)1. 我能使用适当的问候语和结束语。 1 2 3 4 52. 我能正确使用描述交流旅行经历和感受的词汇。 1 2 3 4 53. 我能使用本单元新学的词汇和表达来完成作文。 1 2 3 4 54. 我能做到拼写、语法、标点符号使用正确,语言流畅。 1 2 3 4 5【课后作业】基础作业:将修改后的感谢信工整地抄写在作业本上,注意书写规范和格式正确。拓展作业:1. 给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老师、同学或朋友写一封感谢信,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2. 收集一些优秀的感谢信,分析它们的特点,整理成一份小报告,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