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原子结构》教学设计课题 课题2第2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课标分析 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认识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素养目标 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知道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变为离子,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通过化学模型构建原子结构及核外电子排布。 培养学生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实践精神。 通过了解道尔顿、卢瑟福等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漫长历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重点 难点 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离子的概念符号形成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当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时,电子沿特定球形轨道运转;当原子中有多个电子时,它们将分布在多个球壳中绕核运动。 学生展开想象,思考后回答。 通过有关的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讲授新课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提问】 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是否相同 2.是否都在同一区域运动 3.电子能量与运动区域有何关系 规律 1:电子在核外是分层排布的,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由里到外分层排布。 规律2: 原子的第一层最多排 2 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 8 个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 8 个 (只有 1 层的不超过 2 个电子)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根据积累的知识合理猜想的能力。二、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原子的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多媒体展示】结合示意图,将各部分的含义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教师讲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含义,原子排布特点: 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 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电子)。 【教师】总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 相对稳定结构: 最外层排满时最稳定:①当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时,最外层电子数为2; ②原子有多个电子层时,最外层电子数为8。 边思考边记忆。 写出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总结分析金属元素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之间的区别,总结规律,填写表格: 元素的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原子结构示意图。三、离子 1.离子的形成:以氯化钠(NaCl)的形成过程为例)由Na+和Cl-构成, 在氯化钠中Na+、Cl-数目比为1:1 2.离子符号 书写:将带电情况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数字在左,“+”“-”在右,“1” 省略不写。 【巩固提升】: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1.原子和阴阳离子之间是怎样相互转化的 2.原子与离子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分子、离子。 ①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稀有气体(如:He、Ne)、金属(如:Hg、Fe)、其他(如:C)。 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O2、H2O、CO2、P2O5、H2O2等 ③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NaCl 引导学生认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三、离子 1.离子的形成:以氯化钠(NaCl)的形成过程为例)由Na+和Cl-构成, 在氯化钠中Na+、Cl-数目比为1:1 2.离子符号 书写:将带电情况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数字在左,“+”“-”在右,“1” 省略不写。 【巩固提升】: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1.原子和阴阳离子之间是怎样相互转化的 2.原子与离子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课堂小结 1、什么是离子?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如: Cl-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如: Na+ 2、离子的形成? 3、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4、离子的表示方法,意义?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原子结构》第2课时同步分层练习【基础篇】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A.氨气、C60 B.干冰、氯化钠 C.硫酸铜、金刚石 D.水、水银2.下列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3.电车锂电池的创新发展为我国国内经济大循环贡献力量。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 B.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3”表示锂原子带正电 D.最外层有3个电子4.根据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推测下列元素与钠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 B. C. D.5.下列原子中,最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A. B. C. D.【能力篇】一、单选题:1.对、、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A.①④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质量几乎不变,化学性质差别很大C.同种原子通过不同方式结合成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D.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有固定的轨道B.第一电子层离核最近,能量最低C.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D.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一层的,电子不超过2个)4.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是 ( )5.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B.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1C.X原子总共有3个电子层D.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二、填空探究题:1.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原子是 ;(填字母,下同)(2)表示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3)表示阳离子的是 。根据以下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2)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 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3.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碳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个钾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两个氢原子_________。(5)构成氯化氨的基本微粒是离子,则阳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_。(6)氧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拔高篇】1.下图是氯化钠形成的微观过程,请回答:(1)原子与离子的区别是______(答一点)。(2)氯化钠形成的微观本质: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钠离子,______,钠离子与______结合成氯化钠。(3)由图可知:原子形成离子的过程中,______数一定不变,______数一定变,______数可能变。2.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为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①B中n=_______。②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填字母)。③A和C两种粒子的__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2)图二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①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_______。②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不能再分。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②表示的是 。 (2)上述变化I、II和III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微观粒子是 (填微观粒子名称),微观上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3)用“”和“”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氧原子,如图是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将图B中的粒子补充完整。 (4)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①图2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C图质子数是 (填字母)。 ②图2中,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 。③图2中A、E表示的微观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④图2中D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若该粒子不显电性,则该粒子的符号为 ;当x=16时,则表示该粒子的符号为 。同步分层练习答案【基础篇】:1.A 2.B 3.A 4.C 5.A【能力篇】:一、选择题:1.B 2.D 3.A 4.C 5.B二、填空探究题:1.(1)B(2)ACE(3)C2.(1)A 和 B (2)C 和 E (3)失去3.(1)C; (2)2K+; (3)O2 (4)2H; (5)NH4+;(6);【拔高篇】:(1)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离子中不等(原子不显电性,离子显电性)(答一点即可);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氯离子 ; 氯离子 ;(3)质子(核电荷); 电子 ; 电子层 。2.(1) 8 ; CD或DC ; 最外层电子数(2) 1:1 ;原子3.(1) 原子 分子(2) I 化合反应 碳原子和氧原子 分子构成不同(3) (4) CD 12 AE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Ar S2-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课题2 原子结构第2课时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人教版)九年级上01素养目标—明确要求02激趣导入—提高兴趣03要点精讲—典例精析04知识总结—加强记忆05练习应用—巩固提升素养目标010102030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知道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变为离子,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通过化学模型构建原子结构及核外电子排布。通过了解道尔顿、卢瑟福等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漫长历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实践精神。激趣导入02当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时,电子沿特定球形轨道运转;当原子中有多个电子时,它们将分布在多个球壳中绕核运动。典例精析要点精讲要点精讲03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电子层电子运动的区域,不是固定轨道距核最近为第一层,最远为最外层,最多七层距核越近,能量越低;距核越远,能量越高排布规律先近后远,依次排布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若只有一个电子层,则不超过2个电子+11-----------钠原子玻尔模型要点精讲03硫原子结构示意图+16286弧线表示_______2+8+6=16(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圆圈表示________圈内数字表示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弧线上数字表示__________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最外层)电子层各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核质子数原子核带正电【思考】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数字和符号有什么含义?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要点精讲03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29+11227+11原子排布特点: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电子)。××要点精讲03二、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图是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看图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吗?要点精讲03二、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稀有气体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有2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氦He+22氖Ne+1082氩Ar2+1888要点精讲03金属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钠Na+11281铝Al2+1338镁Mg2+1282要点精讲03非金属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硫S2+1686氮N+725氯Cl2+1778氧O+826要点精讲03二、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原子分类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是否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得失电子倾向 原子的化学性质稀有气体原子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一般8个(He为2个)一般少于4个一般多于等于4个属于不属于不属于不易得失电子失去电子得到电子不稳定不稳定【思考】稀有气体原子、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特点?最外层有8个电子(氦为2个电子),这样的结构叫做相对稳定的结构。【结论】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要点精讲03二、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根据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ABCD(1)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填序号,下同);(3)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BC和DC和DA(2)易失电子的原子的是 ;易得电子的原子的是 ;要点精讲03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金属、非金属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1.离子的定义与分类2.离子的形成(1)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导致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而带正电荷,形成阳离子。(2)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不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导致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而带正电荷,形成阴离子。三、离子要点精讲03三、离子1+1128+17288+1128+17287失去1个电子得到1个电子钠原子钠离子氯原子氯离子要点精讲03质子数=11 电子数=10质子数=17 电子数=18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带一个单位负电荷阳离子阴离子钠离子结构示意图氯离子结构示意图Na+Cl▔三、离子要点精讲03Mg2+离子的写法和意义写法位置:元素符号的右上方表示出电荷数和电性意义离子符号的意义顺序:先数字,后符号(几个单位的+/-电荷)Al3+氢离子H+钠离子Na+铝离子氧离子O2-硫离子S2-氯离子Cl-2个镁离子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周围数字的意义注意:电荷数为1时,省略不写2要点精讲03原 子 阳离子 阴离子形成过程 结 构电 性表示方法质子数 =电子数质子数 >电子数质子数 <电子数不带电带正电带负电原子阳离子阴离子NaNa+O2-失电子得电子要点精讲03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写出离子符号原子 质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 形成离子 规律总结氢 H 1钠 Na 11 镁 Mg 12 铝 Al 13 氧 O 8 硫 S 16 氯 Cl 17 1失去1个电子O2-H+S2-1失去1个电子Na+2失去2个电子Mg2+3失去3个电子Al3+6得到2个电子6得到2个电子7得到1个电子Cl-Rn+R(8-n)-当n<4当n<4失正得负金正非负要点精讲03构建和利用模型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帮助我们描述、解释和预测物质及其变化。化学中常用的模型主要有:实物模型理论模型符号模型等。加强记忆知识总结知识总结04排布规律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概念:带电荷的原子分类: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带正电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带负电mXn+ mXn-巩固提升练习与应用练习应用051.下列微粒的性质与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等有关,请你用它们填空。原子种类_____________;元素分类____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 ______________;元素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离子所带电荷_____________;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练习应用052.下列粒子中表示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的是( )3.一种元素的原子变成离子时( )A.一定失去电子 B.一定得到电子C.电子层一定变化 D.得失电子都可能+1028+1128+1228+1328ABCDCD练习应用05+1128+826+1228+828ABCDD5.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该粒子是( )+x28A.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B.一定是阳离子C.一定是阴离子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D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题2第2课时《原子结构》分层作业.docx 课题2第2课时《原子结构》教学设计 .docx 课题2第2课时《原子结构》课件PPT .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