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1 Friendship教学设计Section 1 Experiencing and understanding language一、教学目标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本单元关于友谊的重点词汇,如 friend, friendly, friendship 等。掌握描述朋友特点及友谊相关的常用句型,如 “He/She is my friend. He/She is friendly.” 等。能读懂简单的关于友谊经历的短文,并获取关键信息。文化意识目标:了解不同文化中对于友谊的理解和表达方式的异同。通过英语学习,拓展国际视野,理解友谊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思维品质目标:培养学生在描述朋友和友谊时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有条理地组织语言。通过对友谊相关话题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分享独特的友谊经历和观点。学习能力目标:帮助学生掌握通过阅读、听力等多种方式学习新词汇和句型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总结归纳关于友谊话题的语言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交流中。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本部分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并能准确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文中关于友谊的情感表达。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用所学词汇和句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如地描述自己的朋友和友谊经历。培养学生在跨文化背景下对友谊概念的深入理解。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与友谊相关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任务驱动法:布置一系列任务,如描述朋友、编写友谊小故事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能力。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四、教学过程(一)导入(Lead-in)播放一段关于孩子们一起玩耍、互相帮助的视频片段,提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in the video 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are with your friends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自然地引出本节课关于友谊的话题。(二)知识呈现(Presentation)展示一些朋友在一起的图片,结合图片教授重点词汇,如:friend:指着图片中的人物说 “This is a friend. Friends are people we like to be with.” 并让学生跟读几遍。friendly:做出友好的手势和表情,说 “He/She is friendly. A friendly person is nice and kind.” 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并模仿发音。friendship:通过解释 “Friendship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iends.” 来教授这个单词,同时在黑板上写出其拼写,让学生抄写几遍以加深记忆。呈现一些描述朋友特点的简单句型,如:My friend is tall/short/fat/thin.He/She has big/small eyes.He/She is kind/funny/friendly.先由教师示范朗读,然后让学生分组朗读,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三)知识操练(Practice)词汇操练开展词汇接龙游戏,教师说出一个以 friendship 相关词汇开头的单词,如 friend,然后让学生依次接一个与友谊相关的词汇,如 friendly,下一个学生再接一个新的词汇,如 friendship 等,依次类推,接不上的学生要表演一个小节目。进行单词拼写比赛,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于友谊的单词的部分字母,让学生上黑板补全拼写,看谁写得又快又准。句型操练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描述自己的一个朋友,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和帮助。请几组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描述,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发音、用词准确性、描述的完整性等。(四)知识拓展(Extension)阅读拓展分发一篇简单的关于友谊经历的短文,让学生先快速浏览短文,了解大致内容,然后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如:Who are the friends in the story What did they do together How did they feel 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来理解文章内容,并获取关键信息。跨文化交流展示一些不同国家和文化中关于朋友见面打招呼、庆祝友谊节日等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观察并讨论: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our way of expressing friendship and theirs How do you think we can make friends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流能力。(五)课堂总结(Summary)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让学生举手发言,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关于友谊的英语表达。总结在描述朋友和友谊经历时的注意事项,如用词准确性、语句通顺性等。(六)作业布置(Homework)让学生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最好的朋友,包括朋友的外貌、性格特点以及你们之间的一些难忘经历。查阅资料,了解一个其他国家关于友谊的有趣习俗,并准备在下节课上与大家分享。五、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与友谊相关的图片、短文等教学资料。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例如,如果学生在词汇掌握上有困难,可以增加更多的词汇操练活动;如果学生在跨文化交流环节讨论不够热烈,可以提供更多有趣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Section 2 Exploring and applying rules (Grammar)一、教学目标(一)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包括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变化规则。能够运用一般现在时正确描述日常活动、习惯和客观事实。(二)文化意识目标通过学习与友谊相关的话题内容以及运用一般现在时进行表达,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友谊的理解和日常相处方式的异同。(三)思维品质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一般现在时用法及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变化规律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表达时,进行逻辑思考,使语句通顺、表意准确。(四)学习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学会通过例句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语法规则。引导学生在课后能够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进行拓展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一般现在时的概念、构成及用法。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变化规则及在一般现在时中的正确运用。(二)教学难点理解一般现在时在描述客观事实、习惯和经常发生的动作时的区别与联系。准确运用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尤其是一些特殊变化的动词。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与友谊相关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感受和运用一般现在时。任务驱动法:布置各种任务,如小组讨论、语法练习、口语表达等,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和运用语法知识。归纳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大量例句,归纳出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及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变化规律。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展示一些朋友之间相处的图片,如一起玩耍、聊天、学习等,并用一般现在时简单描述图片内容,如:“They play together every day. They talk about their hobbies. She studies hard with her friends.”提问学生:“What do you usually do with your friends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it ”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英语句子回答,初步引出一般现在时的话题。(二)知识讲解(15 分钟)呈现一般现在时的概念通过 PPT 展示更多描述日常活动、习惯和客观事实的例句,如:I get up early every morning.He likes reading books.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句子,总结出一般现在时的概念:表示经常的、习惯性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也可用来表示客观事实或普遍真理。讲解一般现在时的构成一般现在时的肯定句结构:当主语是第一人称(I/We)、第二人称(You)或复数名词 / 代词时,动词用原形。例如:I play football on weekends. We love our school.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He/She/It 或单数名词)时,动词要变成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例如:He plays football on weekends. The dog runs fast.一般现在时的否定句结构:在动词原形前加 don't(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复数主语)。例如:I don't play football on weekdays.在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前加 doesn't,同时动词变回原形。例如:He doesn't play football on weekdays.一般现在时的疑问句结构:把助动词 do(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复数主语)或 does(第三人称单数主语)提到句首,动词变回原形。例如:Do you play football on weekends Does he play football on weekends 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变化规则一般情况加 - s,如:play - plays,like - likes。以 s、x、ch、sh 结尾的动词加 - es,如:watch - watches,wash - washes。以辅音字母加 y 结尾的动词,变 y 为 i 再加 - es,如:study - studies。特殊变化的动词,如:have - has。(三)小组讨论与归纳(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4 - 5 人。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写有不同主语和动词的卡片,要求小组内成员通过合作,将卡片按照一般现在时的不同结构(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进行排列组合,并正确运用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每个小组完成任务后,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并解释排列组合的理由以及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运用依据。在各小组展示完毕后,引导全班学生一起归纳总结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及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变化规律,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四)练习巩固(15 分钟)书面练习布置一些关于一般现在时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改写句子等题型,让学生独立完成。例如:He ______ (go) to school by bike every day.She doesn't ______ (like) music.Do they play football on weekends (改为肯定句)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纠正。口语练习创设情境:假设你正在向一位外国新朋友介绍你和你的好朋友的日常活动,要求学生运用一般现在时进行口语表述,至少说五句话。请几位学生进行口头展示,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语法运用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表意是否清晰等。(五)拓展应用(10 分钟)阅读拓展发放一篇与友谊相关的短文,短文中包含大量运用一般现在时的句子,要求学生快速阅读短文,找出文中运用一般现在时的句子,并分析其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写作拓展布置写作任务:请以 “My Best Friend” 为题,运用所学的一般现在时,描述你最好的朋友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以及你们经常一起做的事情,字数不少于 80 字。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尽量运用不同结构的一般现在时句子,并且注意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正确运用。(六)课堂总结(5 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现在时的概念、构成、用法以及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变化规则。强调在今后的英语学习和日常交流中,要正确运用一般现在时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描述相关事物。(七)作业布置(5 分钟)完成课本上关于一般现在时的课后练习题。运用一般现在时,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家庭的日常活动,字数不少于 100 字。五、教学资源PPT 课件,包含与友谊相关的图片、一般现在时的例句、语法讲解内容等。写有不同主语和动词的卡片,用于小组讨论活动。与友谊相关的阅读短文和写作任务单。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教学、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一般现在时的语法知识,并在练习和拓展应用中逐渐提高运用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对于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特殊变化掌握不够熟练,在口语和写作表达中还存在一些语法错误。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难点内容的专项练习,并且鼓励学生多进行口语和写作实践,以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Section 3 Expressing and communicating ideas一、教学目标(一)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关于友谊的词汇,如:friend, friendly, kindness, share 等,准确地进行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够理解并运用与表达观点、交流想法相关的句型,如:I think...,In my opinion...,What do you think about... 等,就友谊相关话题进行有效的交流。(二)文化意识目标通过对友谊相关内容的学习,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友谊的表现形式和重要性,拓宽国际视野。对比中西方在交友方式、对待朋友的态度等方面的异同,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三)思维品质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友谊相关信息的能力,能够从文本或对话中提取关键观点并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讨论友谊话题时进行批判性思考,如思考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好朋友,如何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等。(四)学习能力目标帮助学生掌握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英语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收集、整理关于友谊的资料,拓展学习渠道,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掌握表达和交流关于友谊想法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促进学生对友谊话题的深入交流。(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观点表达,避免简单重复。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友谊观念的差异,并能准确地用英语进行描述和讨论。三、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通过布置各种与友谊相关的任务,如小组讨论任务、角色扮演任务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与友谊相关的生活情景,如交友场景、朋友间发生矛盾的场景等,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感受和运用英语。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展示一些不同年龄段、不同国家的人在一起开心玩耍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se pictures Do you think they are friends Why 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的一些难忘经历或有趣故事,从而引出本节课关于友谊表达和交流想法的主题。(二)知识讲解(10 分钟)词汇学习呈现本单元关于友谊的重点词汇,如:friendship(友谊),trust(信任),loyalty(忠诚),companion(同伴)等,通过图片、例句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用法。组织学生进行词汇记忆小游戏,如词汇接龙、猜词义等,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句型学习讲解与表达观点、交流想法相关的句型,如:I think...,In my opinion...,What do you think about... ,How do you feel about... 等。通过简单的对话示例,让学生模仿练习这些句型,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三)小组讨论(15 分钟)布置小组讨论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 6 人,让每组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What makes a good friend How can we keep our friendship Have you ever had a disagreement with your friend How did you solve it 要求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观点,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四)角色扮演(15 分钟)设置情景:假设你和你的朋友在计划周末活动,但你们有不同的想法,需要通过沟通来达成一致。让学生两人一组,根据所设置的情景进行角色扮演,在表演过程中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尝试说服对方。每组表演结束后,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进行评价,从语言运用、观点表达、沟通效果等方面提出优点和建议。(五)总结归纳(5 分钟)请各小组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的主要观点和成果,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简要记录。对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句型以及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归纳,强调重点内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六)作业布置(5 分钟)书面作业:让学生以 “My Good Friend”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 词的短文,介绍自己的一位好朋友,包括他 / 她的外貌、性格、你们之间的友谊等,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拓展作业:鼓励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收集更多关于不同文化背景下友谊的资料,并整理成一篇简单的报告,下节课进行分享。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升。导入环节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讲解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必要的词汇和句型;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有了充分的实践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时参与度不够高,可能是因为性格内向或者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指导,同时进一步优化教学活动设计,提高教学效果。Section 4 Extending and developing competencies Checking your progress (Project)一、教学目标(一)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关于友谊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朋友或友谊经历。能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如撰写关于友谊的短文、进行小组讨论并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等。(二)文化意识目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友谊的表现形式和重要性,拓宽国际视野。通过对友谊相关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中友谊观念差异的意识。(三)思维品质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如分析不同友谊特点的优劣、思考如何维护良好的友谊等。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展示项目成果时采用独特的方式,如制作个性化的友谊海报等。(四)学习能力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等方式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小组项目中明确分工、协同合作,提高学习效率。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顾并运用本单元关于友谊的重点知识完成项目任务。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确保项目顺利开展。(二)教学难点如何启发学生在项目中展现出创新思维,使项目成果更具特色。帮助学生在描述友谊等内容时,准确且恰当地运用英语语言知识进行表达,避免出现较多语法和词汇错误。三、教学方法项目式教学法:以完成特定的友谊主题项目为驱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完成项目,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情境教学法:创设与友谊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相关内容。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准备与友谊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导入和辅助教学。为学生分组并准备好相应的小组活动记录表格。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关于不同国家青少年之间友谊活动的视频片段,如一起运动、参加派对、互相帮助学习等。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in the video How do you think friendship is shown in different ways 展示几幅不同朋友相处场景的图片(如聊天、玩耍、分享食物等),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英语描述图片内容,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通过项目进一步探究友谊。(二)项目介绍(5 分钟)向学生介绍本次项目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友谊的作品,可以是一篇短文、一幅海报、一个短视频等,作品内容要包括对自己朋友的介绍、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友谊等方面。展示一些以往学生优秀的项目作品示例(不同形式的都展示一些),让学生直观了解项目的要求和可能呈现的成果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三)知识回顾(5 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关于友谊的词汇,如 “friend”“friendly”“friendship”“helpful”“kind” 等,通过快速问答的方式进行,如教师说中文意思,让学生说出对应的英文单词。复习本单元出现的关于描述朋友和友谊的句型,如 “She is my best friend. She is always helpful.”“Friendship is very important to us.” 等,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句型转换练习或造句练习。(四)小组分工与讨论(10 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 6 人),发放小组活动记录表格。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确定项目的具体形式(短文、海报还是短视频等)以及要表达的具体内容,如要介绍哪位朋友、重点突出友谊的哪些方面等。在小组内进行明确的分工,确定谁负责收集资料、谁负责撰写文字内容、谁负责设计制作(如果是海报或短视频的话)等。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五)项目实施(15 分钟)各小组按照分工开展项目工作。负责收集资料的同学可以通过查阅课本、词典、网络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如关于友谊的名人名言、不同文化中友谊的特点等。负责撰写文字内容的同学要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准确地将关于朋友和友谊的相关内容用英语表达出来。负责设计制作的同学(如果有)要根据文字内容,精心设计制作海报或短视频等,使其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教师在学生实施项目过程中不断巡视,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语言表达、资料查找等方面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六)项目展示与评价(10 分钟)每个小组轮流上台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展示方式根据项目形式而定,如短文可以朗读出来并展示在大屏幕上,海报可以张贴在黑板上并进行讲解,短视频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等。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倾听和观看,在每个小组展示结束后,进行提问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项目内容是否完整、语言表达是否准确、形式是否新颖等方面。教师对每个小组的项目成果也进行评价,首先肯定学生的努力和优点,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如语言运用上的小错误、项目内容的深度不够等。(七)课堂总结(3 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本次项目的开展过程,强调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本单元知识以及所培养的各项核心素养,如语言能力、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通过类似的项目式学习方式,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八)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课堂上其他小组的展示和评价,对自己小组的项目成果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思考并写下自己从本次项目活动中学到了什么,以及对友谊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六、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如何,是否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是否通过项目式学习达到了预期的语言能力目标。学生在项目展示和评价环节的表现,是否能够准确地评价他人的作品并从中学习到有益的东西。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对某些环节进行调整或优化,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Writing Focusing on culture Cross-curricular connection一、教学目标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拼写和运用本单元重点词汇,如:friend, friendly, make friends, hobby 等。掌握并能熟练运用重点句型,如:What's your hobby I like reading books. 等进行关于友谊和兴趣爱好的日常交流。能听懂有关友谊话题的简单对话和短文,理解其主要内容,并能提取关键信息。能够仿照课文范例,用英语写出简单的介绍朋友、自己兴趣爱好以及友谊相关的短文。文化意识目标: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中关于友谊的表达和理解方式,拓宽国际视野。感受友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重要性,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思维品质目标: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归纳、推理等。鼓励学生在交流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锻炼批判性思维。学习能力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如通过阅读积累词汇、通过听力模仿语音语调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单元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教学,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并运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关于友谊的主题和相关细节。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用所学英语知识自然流畅地进行关于友谊话题的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让学生深刻理解不同文化中友谊的差异。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与友谊相关的真实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和运用英语。任务驱动法:布置各项学习任务,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写作任务等,驱动学生主动学习。交际教学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英语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四、教学过程(一)导入(Lead-in)展示一些朋友在一起的图片(可以是不同国家、不同年龄段的朋友),提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in these pictures Do you have good friends What do you usually do with your friends 播放一段关于友谊的英文短视频(如一段动画片中主角和朋友的片段),让学生观看后简单说一说视频内容以及自己的感受。(二)知识讲解(Presentation)词汇教学呈现本单元重点词汇的图片或实物(如展示一本图书来教 “book”,展示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来教 “friend” 等),让学生猜测单词含义。教师领读词汇,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让学生通过小组读、个人读等方式进行朗读练习,并开展词汇拼写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句型教学结合词汇,通过对话示例引出重点句型。例如:A: What's your hobby B: I like reading books.教师先进行示范朗读和讲解句型结构,然后让学生两两一组进行模仿练习,鼓励学生替换关键词进行对话拓展。(三)课文学习(Text Learning)听力理解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先听一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听完后让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如: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story What are their hobbies 再次播放录音,这次让学生边听边填写一些关键信息的表格,如人物、爱好、他们之间的友谊表现等,培养学生的听力获取信息能力。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教师进行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找出每一段的主题句,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能力。朗读与背诵教师领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语速的示范。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然后挑选个别小组进行展示朗读。鼓励学生背诵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四)口语交际(Speaking Practice)小组讨论给出一些关于友谊的话题,如:What makes a good friend How can you keep your friendship 等,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记录讨论内容。讨论结束后,各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或提问,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角色扮演创设一些与课文类似或拓展的情景,如在新学校结交新朋友、和朋友一起参加活动等,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对话表演。表演结束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从语言运用、表演技巧等方面提出建议,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鉴赏能力。(五)写作训练(Writing Practice)引导写作展示一篇关于介绍朋友的范文,分析范文的结构、内容和语言运用特点,让学生了解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给出一些写作提示,如:Your friend's name, age, hobbies, how you became friends 等,让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头脑风暴,列出自己要写的内容要点。独立写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列出的要点,开始独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帮助。作文批改与反馈收集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可以从词汇运用、句型结构、语法错误、内容完整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将批改后的作文返还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同时挑选一些优秀作文在班级内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六)文化拓展(Cultural Expansion)介绍不同国家和文化中关于友谊的特点和表达方式。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朋友之间通常比较直接表达情感,经常会互相拥抱、亲吻脸颊等;而在中国文化中,朋友之间的情感表达相对含蓄一些,更多的是通过关心对方的生活、一起做事等方式来体现友谊。有些国家把一起喝酒、看体育比赛等作为增进友谊的常见方式,而在其他一些国家可能会选择一起参加文化活动等。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文化差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七)课堂总结(Class Summary)与学生一起回顾本单元所学的重点词汇、句型、课文内容以及关于友谊的文化知识。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表现,表扬积极参与、进步明显的学生,同时鼓励其他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八)课后作业(Homework)背诵课文中指定的段落。用英语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的一位好朋友,要求包含朋友的基本信息、爱好以及你们之间的友谊故事。查找一些关于友谊的英文谚语或名言,下节课进行分享。五、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图片、视频、课文录音等。制作的教学课件,包含词汇、句型、课文等相关教学内容。学生的练习本、作文本等学习用品。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例如,如果学生在口语表达环节表现得比较羞涩,要多给予鼓励和引导,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如果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出现较多的语法错误,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语法知识的巩固和练习。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