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8 测试“过山车”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 .8 测试“过山车”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第8节 测试“过山车”
我们的“过山车”做好了!
导入新课
我们制作的“过山车”符合要求吗?怎么评价我们制作的“过山车”呢?
交流评估:我们用小球代替小车,评价我们的“过山车”。
1.用一个小球从“过山车”的起点出发,观察小球能否顺利到达终点,同时观察小球的运动情况。
2.按照要求评价。
交流评估:我们用小球代替小车,评价我们的“过山车”。
经过测试和调整,大家的“过山车”都能顺利地通过小球,那么小球在“过山车”上是怎样运动的呢?
交流评估:以起点为中心,描述小球停止时的位置。
材料准备:方位盘、小软尺、细绳、小标签纸、小组记录表。
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小球的位置?
方向、距离。
交流评估:以起点为中心,描述小球停止时的位置。
任务要求:将方位盘平铺在“过山车”的下面,并将“过山车”的起点与方位盘中心对齐,然后用标签纸在“过山车”上取几个位置。请每位小组成员向其他同学描述自己选的小球位置。
交流评估:以起点为中心,描述小球停止时的位置。
如图所示,借助方位盘描述小球的方向;用细绳沿“过山车”轨道量取,并软尺测量小球运动的距离。
交流评估:以起点为中心,描述小球停止时的位置。
(1)小球停在终点时,位于中心的______方向,距离______厘米处。
(2)将小球放在轨道中间位置,此时小球位于中心的______方向,距离______厘米处。
交流评估:让小球从高处滚落,观察并描述它的运动方式和速度变化。
先画出运动路线,然后分段描述。
如图所示,怎样描述小球的运动路线?
交流评估:让小球从高处滚落,观察并描述它的运动方式和速度变化。
实验步骤
(1)根据“过山车”轨道的形状,用标签纸将轨道分成若干段。
(2)将小球从高处滚落,观察小球在每段轨道上的运动路线。
交流评估:让小球从高处滚落,观察并描述它的运动方式和速度变化。
在记录表上画出小球运动的路线,分段标注直线运动(A)和曲线运动(B)。
将各组画出的运动路线收集起来,向全班同学展示,并选取存在问题的几组进行分析和讨论。
交流评估:利用秒表、软尺、细绳、小木块等,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以及达到终点时的能量大小。
材料准备:软尺、细绳、小标签纸、秒表、小木块、小组记录表、全班汇总表。
怎样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
运动相同距离比较运动的时间,或者运动相同时间比较运动距离。
交流评估:利用秒表、软尺、细绳、小木块等,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以及达到终点时的能量大小。
实验步骤
(1)用细绳和软尺测量出较短的“过山车”的轨道长度。
(2)在较长的“过山车”轨道上也测量出同样的距离,并用橡皮泥封住轨道作为终点。
交流评估:利用秒表、软尺、细绳、小木块等,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以及达到终点时的能量大小。
(3)将两颗相同的小球,从“过山车”起点处,同时释放,并开始计时,记录小球到达终点时所用的时间。
(4)重复多次测量,将测得的数据按大小排序,取中间值作为小球最终的运动时间。
交流评估:利用秒表、软尺、细绳、小木块等,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以及达到终点时的能量大小。
学生实验
交流评估:利用秒表、软尺、细绳、小木块等,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以及达到终点时的能量大小。
用软尺测量出轨道距离起点2米的位置,并用标签纸做好记号,作为终点;用秒表测出小球从起点到达终点的时间,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交流评估:利用秒表、软尺、细绳、小木块等,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以及达到终点时的能量大小。
哪一组的“过山车”上小球运动得最快?为什么?
把小球运动得最快的小组的“过山车”展示出来,其他组同学进行观察,并和自己组的“过山车”进行比较,分析原因;原因有“过山车”的坡度大小、运动路线、轨道表面的光滑程度等等。
改进完善
增加起点的高度或降低终点的高度;用更加光滑的轨道;运动路线中曲线运动部分减少,直线运动部分增加。
1.改进我们的“过山车”。
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达到终点时能量更大,可以怎样改进“过山车”?
改进完善
2.改进后二次测试。
(1)材料准备:学生自带材料、木块等。
(2)操作:改进时可选用自带的材料或前往材料超市领取;需要测量并记录小球运动2米所需要的时间;边改进边完善设计图,并优化加速方案;改进与测试阶段总时长一共为10分钟。
改进完善
3.展示改进后的过山车。
(1)材料准备:各组改进后的“过山车”模型及设计图将以图片的形式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全体小组展示。
(2)交流:根据再次测试的运动时间对比介绍“过山车”改进前、改进后的设计及改进的效果。
改进完善
4.欣赏各种“过山车”模型,寻找更多改进方法。
(1)展示各种“过山车”模型。
(2)提问:在保证安全通过的前提下,怎样让我们的“过山车”运动速度更快?请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课后继续改进完善设计。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球运动的快慢与“过山车”的设计和制作密切相关,具体涉及“过山车”的坡度大小、运动路线、轨道表面的光滑程度等。在对比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之后,我们能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改进,而优化作品性能,培养工程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第8节 测试“过山车”
1.位置:方向和距离
2.路线:直线、曲线
3.快慢:相同距离比时间
4.加快方法:(1)增高起点或降低终点。
(2)改进轨道表面。
(3)调整运动路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