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一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湘潭一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湖南省湘潭一中教育集团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低碳环保,绿色出行”已成为共识。自行车是便捷环保的交通工具,以下设计和操作,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
A. 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 给轴承加润滑油
C. 用力捏闸,使车更快地停下来
D. 刹车时,使车轮由滚动变为滑动
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运动员在跳板跳水过程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跳板
B. 运动员被跳板反弹后上升,说明跳板对运动员的力大于运动员对跳板的力
C. 运动员离开跳板后受到跳板的支持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
D. 运动员从空中下落至水面的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如图所示的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 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
B. 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进
C. 拉着小车向前运动
D. 足球在空中飞行
4.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型客机。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机机翼外形做成上凸下平是为了获得升力
B. 飞机加速起飞过程,其惯性增大
C. 飞机在空中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 飞机在上升过程中,舱外的大气压会变高
5.用手将一个木球放入水中某一深度后,松开手,木球上浮,在木球未露出水面的时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不变 B. 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大
C. 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变小 D. 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逐渐变小
6.如图所示情景节选自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利用稻谷受到惯性作用分离不饱满的稻谷
B. 图乙,水面下的采珠人下潜得越深,受到水的压力越小
C. 图丙,牛拉“犁谵”匀速转动的过程中,牛的运动状态不变
D. 图丁,水被匀速提升至高处,水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7.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正常使用时费距离的是(  )
A. 筷子 B. 食品夹
C. 定滑轮 D. 动滑轮
8.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
A. 用吸管吸饮料 B. 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 水往低处流 D. 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9.当用2N的力拉着重3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
A. 3N B. 2N C. 5N D. 1N
10.司机提醒前排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造成伤害( )
A. 车速太快 B. 车速太慢 C. 紧急刹车 D. 突然起动
11.如图所示,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p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p1<p2
B. p1=p2
C. p1>p2
D. p1<p2
12.如图甲所示,一杯塑封的豆浆(未装满)倒放在桌面上,将该塑料杯翻转后正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则正放后(  )
A. 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B.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减小
C. 杯内豆浆对杯子底的压力增大
D. 杯内豆浆对杯子底的压强增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3.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火箭顶端的卫星的动能将______,重力势能将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图(a)、(b)是某同学做实验时观察到的两种现象,图(a)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图(b)中气球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气球对喷出气体的力和喷出的气体对气球的力大小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
15.物理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图(a)所示,滑雪时要穿上滑雪板,是为了______,如图(b)所示,工人用灌水的透明塑料管做水平仪,是利用了______的知识;如图(c)所示,拦河大坝建成上窄下宽,是因为______。
16.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如图,一位身高18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W1______W2,P1______P2(选填“<”“=”或“>”)。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7.如图所示,OA是均匀的轻质杆,在拉力F的作用下,杆处于水平状态,画出拉力F的力臂。
18.如图所示,“奋斗者”号潜水器执行完某次任务时静止在水面上,请作出此时“奋斗者”号潜水器所受力的示意图(O为潜水器的重心)。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9.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如图所示,实验时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______大小相等;
(2)推理可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运动;
(3)通过本实验推理可知______(选填“A”或“B”)观点是正确的。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0.某物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浮力的大小,实验中V铜=V铝。
(1)铜块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2)由①③④⑤四个步骤可知,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又与深度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3)要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应选取图中______(选填数字代号)四个步骤进行对比分析。
21.选用图中所示一套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高度h/cm 拉力F/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cm 机械效率η
1 2.0 5 1.0 15 66.7%
2 4.0 5 1.8 15 74.1%
3 4.0 10 1.8 30 74.1%
4 6.0 5 2.5 15
(1)实验过程中,缓慢竖直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匀速直线上升,由记录的数据可知,该实验使用的是图______所示的实验装置;
(2)第4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3)分析1、2、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重力越______(选填“大”或“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22.现在很多城市提供共享电动车,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已知一个重为700N的人骑着电动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如图是某款共享电动车及其铭牌上的有关参数和该次骑行数据。(g取10N/kg)求:
电动车净重 50kg 匀速行驶过程中的摩擦力 是总重的0.03倍
行驶中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 100cm2 骑行时间 0.25h
骑行里程 5000m
(1)该电动车停在停车区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该过程中人骑电动车时牵引力做功是多少?
(3)该过程中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23.某同学受“怀丙打捞铁牛”故事的启发,设计了如下“打捞”过程:如图甲,金属块A部分陷入淤泥内,轻质小船装有18N的沙石,细绳将金属块A和小船紧连,细绳对小船的拉力为2N,水面与船的上沿相平;将小船内所有沙石清除后,金属块A被拉出淤泥静止在水中,如图乙所示。已知金属块A的体积为2×10-4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小船的质量忽略不计,细绳的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
(1)甲图中,金属块A上表面距离水面50cm,求金属块A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2)乙图中,小船有体积露出水面,求金属块A的密度。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增大 增大
14.【答案】形状 一定
15.【答案】减小压强 连通器原理 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6.【答案】> >
17.【答案】解:反向延长力的作用线,然后过支点O做F的垂线段就是F的力臂L,如图所示:

18.【答案】
19.【答案】同一;速度; 匀速直线; B。
20.【答案】1.2; 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 ①②④⑥
21.【答案】甲; 0.3;80; 大;无关
22.【答案】该电动车停在停车区时对地面的压强为5×104Pa;
该过程中人骑电动车时牵引力做功为1.8×105J;
该过程中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200W
23.【答案】解:(1)金属块A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5m=5000Pa;
(2)甲图中小船受到竖直向下的压力、竖直向下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则小船受到的浮力为:
F浮=G沙+F=18N+2N=20N,
小船的体积为:
V=V排===2×10-3m3,
乙图中,小船有体积露出水面,小船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排′=(1-)V=(1-)×2×10-3m3=1.2×10-3m3,
此时小船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2×10-3m3=12N;
乙图中小船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浮力,
则小船受到金属块A的拉力为:
F拉=F浮′=12N,
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绳子对A的拉力也为12N,
金属块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上的拉力,
所以GA=FA浮+F拉′,
ρAgVA=ρ水gVA+F拉′,
代入数据得ρA×10N/kg×2×10-4m3=1.0×103kg/m3×10N/kg×2×10-4m3+12N;
解得金属块A的密度为:ρA=7×103kg/m3。
答:(1)金属块A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为5000Pa;
(2)金属块A的密度为7×103kg/m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