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友善待人课件(23 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友善待人课件(23 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5.3 友善待人
学习目标
1.简要概括友善的含义、价值及意义。
2.简要概括如何践行友善待人。
生活观察
情境一
小薇参加求职面试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排在她后面的求职者家在外地,来时已买好回程的火车票,可面试排序靠后。回程时间将近,这位求职者非常着急。见此情形,小薇主动提出互换位置。
情境二
小宇步行经过停车场出口时,一辆小汽车正要驶出停车场,他下意识地停住脚步。小汽车驾驶员见状连忙减速,并隔着车窗挥手示意,让小宇先行。
两个素昧平生的人,因为友善温暖了彼此。结合情境,谈谈你对友善的理解。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生活中,友善能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营造互信互助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友善,就是待人热情友好,与人为善。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生活中,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彼此尊重、包容多样,能够传递温情与爱心,加深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营造互信互助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与人为善、守望相助,让友善的行为在社会蔚然成风。
探究与分享
同学们对如何友善待人有着不同的观点。
友善与讲原则容易冲突,讲原则就难以做到友善。
友善意味着事事都要忍让。
做到友善待人,就要心怀善意,学会包容。
你如何看待这些观点
①“友善与讲原则容易冲突,讲原则就难以做到友善”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友善与讲原则并不冲突,真正的友善要以坚持原则为基础。
②“做到友善待人,就要心怀善意,学会包容”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友善需要我们从内心深处怀有善意,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③“友善意味着事事都要忍让”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友善不是无原则的忍让,当遇到不合理的要求或行为时,我们应该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在维护自己权益的同时,也有助于建立健康、平等的人际关系。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如何做到友善。
①在学校里,当同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我们要主动伸出援手,耐心地帮助他们解答问题。
②与家人相处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当意见不一致时,要站在家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们。
宽容他人。我们要学会体谅和包容他人,不苛求他人,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不因存在差异或矛盾就回避交往、拒绝合作。当然,宽容是有原则的,在涉及道德底线与法律等原则问题上,我们应不让步、不迁就。
换位思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善解人意,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
阅读感悟
杜甫晚年时住在一所草堂里。草堂附近住着一位老妇人,她无儿无女,生活很艰难。每到秋天,她常常到草堂前的枣树下打枣,把枣掺在野菜粥里煮着吃。看到老妇人打枣,杜甫心想,如果她不是实在贫穷无靠,怎么会跑到别人房前来打枣吃呢!因此,无论老妇人什么时候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
后来,杜甫搬走了,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居住。吴家人在草堂周围插上篱笆以防老妇人来打枣。杜甫知道后,提笔写了一首诗。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吴家人读后深感惭愧,于是主动拆掉了篱笆,以方便老妇人来打枣。
助人为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要用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尽己所能搭把手、出份力。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在道义上予以支持,在物质上予以帮助,在精神上予以关怀,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阅读感悟
“顺其自然”是宁波市一位神秘的好心人在捐款时留下的“名字”。1999年以来,他每年都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捐款数额从几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
“顺其自然”捐款有明显的特点:每年都是在差不多的时间段,每次都用虚拟地址,每次都把汇款收据寄给宁波市慈善总会,署名总是“顺其自然”这几个字。二十多年来,“顺其自然”已累计捐款1 000多万元。“顺其自然”的捐款已经全部用于助学济困。在“顺其自然”的影响下,宁波市逐渐形成一股匿名捐款的潮流,活跃着一群特殊的爱心人士。
启思导行
你的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他们文明有礼、诚实守信、热情友好、乐于助人;在危急关头,他们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他们也许是你的同学、朋友、亲戚、邻居,也许是与你有一面之缘的人。他们在举手投足间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力量。
寻找身边的好人,分享他们的故事,谈谈他们身上体现了哪些道德品质。
我们应该如何以身边的好人为榜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在个人层面:要学习身边好人的敬业精神,对待学习和工作认真负责;像他们一样友善待人,关心同学、朋友和家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做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做违背道德和承诺的事。
②在社会层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社区志愿服务等,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传递正能量;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文明有礼,尊重他人,以实际行动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③在国家层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相结合,努力学习和工作,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知识必备
友善的意义
在社会生活中,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彼此尊重、包容多样,能够传递温情与爱心,加深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营造互信互助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如何践行友善待人
(1)宽容他人:①我们要学会体谅和包容他人,不苛求他人,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不因存在差异或矛盾就回避交往、拒绝合作。②宽容是有原则的,在涉及道德底线与法律等原则问题上,我们应不让步、不迁就。
(2)换位思考:①我们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②善解人意,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
(3)助人为乐:①我们要用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尽己所能搭把手、出份力。②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在道义上予以支持,在物质上予以帮助,在精神上予以关怀,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当堂练习
1.新学期开学,班级里发生了一系列事情。
小王发现同桌在数学作业上遇到难题,主动为同桌讲解解题思路。
课间休息时,因为一点小事,小赵和同学发生争吵,并且大声辱骂对方。
学校组织运动会,体力好的小李主动帮参加长跑的同学拿衣服、递水,还在一旁加油鼓劲。
周末,小孙在社区看到一位老奶奶提着重物,主动上前帮忙拎回家。
以上哪些同学的行为体现了友善的内涵( )
①小王 ②小赵 ③小李 ④小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2.在某社区,邻里关系曾一度不和谐,居民之间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争吵。后来,社区开展了“友善邻里”活动,鼓励大家互相帮助、互相理解。慢慢地,大家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张大爷家水管坏了,邻居小李主动帮忙修理;李阿姨家孩子没人照顾,邻居王奶奶主动帮忙照看。社区组织的活动中,大家都积极参与,一起交流互动,氛围十分融洽。整个社区的治安状况也变好了,居民们的幸福感大大提升。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友善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有( )
①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促进邻里和谐
②能增强个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③有利于营造互帮互助、和谐美好的社会风尚
④能直接提升个人的物质生活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3.小王和小李在讨论项目方案时产生了分歧,小李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愿听取小王的建议,认为小王的观点与自己差异太大。如果你是他们的同事,依据上述内容,你会对小李说( )
A.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做任何改变,因为自己的方案才是最正确的
B.直接放弃讨论,避免矛盾激化,以后不再和小王合作这个项目
C.尝试理解小王的观点,求同存异,共同探讨更完善的方案
D.要求小王必须接受自己的方案,不然就向上级领导反映
C
课堂小结
友善待人
认识友善
践行友善待人
友善的含义
友善的价值
践行友善的重要性
如何践行友善待人
友善的意义
宽容他人
换位思考
助人为乐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