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第十课国家利益至上10.1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那么,什么是国家利益?我们应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学习目标1.简要概括对祖国应有的情感、国家利益的含义以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2.简要概括为什么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生活观察1935年12月9日,北平数千名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清华大学救国会在《告全国民众书》中悲愤地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呐喊。结合历史知识,谈谈你对“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的理解。①从民族危机的角度:日本的侵略行径使得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华北地区首当其冲。在这样的生死存亡之际,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成为每个中国人必须关注和面对的问题,学生们作为有良知、有爱国情怀的群体,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不能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斗争。②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日本的侵略导致华北地区社会秩序混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百姓生活困苦不堪,人心惶惶。学校的教学活动也受到极大影响,随时可能因战争威胁而中断,学生们失去了正常学习的社会环境,“平静的书桌”成了一种遥不可及的理想,这句话也是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真实写照。③从学生觉醒的角度:这句话体现了学生们的觉醒和抗争精神,他们意识到国家的危亡与自己息息相关,不能再沉默和忍受,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唤起更多人的爱国热情,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它是学生们发出的战斗号角,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而奋斗。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我们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阅读感悟邓小平16岁远渡重洋赴法国勤工俭学,并在那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70多年。从百色起义到太行浴血,从挺进中原到决战淮海,从横渡长江到挥师西南,他出生入死,南征北战,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不朽功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以他的远见卓识、丰富政治经验和高超领导艺术,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邓小平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和精神动力。他曾经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探究与分享“国”字原作“或”,字形像以“戈”守卫“口”。后来在“或”的周围加“口”构成“國(国)”字。结合“国”字的由来和生活经验,分析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通过“国”字的演变可以看出,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强大的国防来保卫人口的安全和领土的完整。生存条件:人口、领土、主权等。发展条件:和平的周边环境、充分的能源供给和平等的贸易关系等。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我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和灭亡。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也是一个主权国家人民得以生息繁衍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相关链接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探究与分享除夕之夜,小京一家围坐在一起,畅谈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个人愿望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①国家利益为个人愿望提供保障,国家强大、稳定与繁荣是个人实现愿望的基础和前提。国家经济发展,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国家重视环境治理,小区环境才会更优美。国家在安全、文化等各方面的保障,让人们能安心追求个人生活目标。②个人愿望推动国家利益发展,个人积极追求自身愿望,能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每个人在各自领域为实现愿望努力,汇聚起来就能促进国家整体发展,提升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③二者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个人愿望往往与国家发展的目标相契合,人们希望生活富足、环境美好、社会和谐,这与国家追求的民生改善、生态良好、社会稳定等目标是一致的。国家利益得到维护和发展,个人愿望更容易实现;个人愿望的实现,也能使国家更加繁荣昌盛。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维护,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辱。阅读感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多次帮助海外同胞紧急撤离险境。2008年11月,泰国曼谷机场因为反政府示威游行被迫关闭,我国政府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连续派出12架次商业航班赴曼谷,安全接回滞留的3346名中国公民。后来,我国政府又组织和帮助处于海地、吉尔吉斯斯坦、埃及、利比亚、也门、尼泊尔、新西兰、乌克兰、苏丹等发生动乱或自然灾害地区的中国公民安全撤离。五星红旗下的每次安全撤离,无不彰显祖国的强大力量,无不让海内外同胞备受鼓舞。2010年6月16日,中国政府派包机从吉尔吉斯斯坦撤离中国公民2023年4月27日,中国政府从冲突不断的苏丹撤离中国公民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握人民愿望,回应人民关切,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知识必备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1)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2)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和灭亡。(3)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也是一个主权国家人民得以生息繁衍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为什么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2)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3)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维护,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辱(4)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握人民愿望,回应人民关切,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当堂练习1.如图,“国”字原作“或”字,形像以“戈”守卫“口”。后来在“或”字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國(国)”字。“国”字的演变让我们感悟到( )C①国家利益只涉及政治和经济利益②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③国家利益是我国个人利益的体现④每个主权国家都应该有完整的疆域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2.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下列属于我国的核心利益的有( )①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②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③文化利益和政治利益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C3. “中国龙芯之母”黄令仪,倾其一生致力于集成电路事业的发展。2001年,65岁的黄令仪正式退休,但她认为自己的志向还没有实现。此时,中科院的一位教授向全国发出打造中国“芯”的集结令,邀请她一起研究芯片。面对重重困难,黄令仪毅然选择加入龙芯研发团队。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这( )A.说明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体现了应当着眼长远,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C.告诉我们要学会面对困难,增强生命的韧性D.反映为了梦想我们应该倾其一生投入其中B课堂小结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认识国家利益热爱祖国是我们的美好情感国家利益的含义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国家利益的实现离不开人民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