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针对论题,厘清概念立观点——“议论要有针对性”写作序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议论要有针对性”是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写作主题,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与必修下册第一单元“阐述自己的观点”、第八单元“如何论证”,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共同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核心素养,在“思辨性写作”中密切交融,不可割裂。要展开有针对性的议论,必然要先“想明白”自己要“针对什么,解决哪些问题,观点是否正确”,而从逻辑上来讲,有了概念,才有判断和推理,“概念”是议论的逻辑起点,厘清概念是发表议论的关键。本单元课文《师说》《拿来主义》等经典文本为议论文写作厘清概念提供了范例支撑。因而,以厘清概念作为有针对性地确立观点的起点,深潜思维,是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必然与应然。二、学情分析学生初中阶段已经具备了议论文写作基础知识,掌握了常见的论证方法,对议论文写作并不陌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成熟,进入高中阶段的他们有更强烈表达自己观点的需求。但是在表达与写作中常出现混淆概念、偷换论题,针对性不强、观点站不住脚,深层思辨能力薄弱等问题。三、学习目标1.理解厘清概念在增强议论文针对性中的关键作用。2.掌握阐释论题中核心概念的方法,使观点更有针对性。3.掌握“自我质疑”的思维方法,提升观点的深刻性。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概念阐释方法掌握和运用,养成议论中厘清概念的思维习惯和品质。2.辨析典型例题核心概念,提炼,质疑,确立观点的过程。教学难点:从概念界定到观点生成自我质疑的深度思维养成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常常会出现偏离论证核心、偷换概念的问题,也会出现观点经不起斟酌、站不住脚的问题,根本原因是我们概念模糊、思考浅表化。今天我们就从写作概念入手,来深潜思维,确立观点。让我们从一场辩论说起。【设计意图】以学生议论文写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导入,情境真实。(二)学生活动一:概念之刃,破立显锋芒辩题:有一项新技术,每一个人大脑里移植一个知识芯片,可以一秒共享现有的所有知识,你支持吗?反方傅首尔:知识芯片移植会让每个人掌握的知识都一样,消灭了人与人的差异,人类应给是多样的。(播放陈铭阐明概念的视频)正方陈铭没有着急反驳,而是先阐明了三个概念:信息、知识、智慧信息:一杯水,7 度。是外部的一个客观事实知识:水在 0 度的时候回结冰。是对外部客观规律的归纳和总结。智慧:未来在什么时候把什么味道的水冰成什么味道的冰棒卖给谁。是对知识的处理运用。有了三个这个概念,请你作为正反反驳傅首尔的观点。【设计意图】辩论话题、视频材料能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得到概念的基础上反驳,能强烈感受到阐明概念在反驳对方观点、树立己方观点的关键作用。(三)学生活动二:锚定关键词,精准定义1.阐释概念的方法及作用(1)预习检测: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说明表格中概念阐释对议论的作用。典例 概念阐释 定义 句式 定义方法韩愈《师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王安石《答司马谏 议书》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陈铭《奇葩说》 信息是外部的一个客观事实,知识是对外部客观 规律的归纳和总结,智慧是对知识的处理运用习作 1 “直道”是项羽借一身蛮力、一力破万法的实力平推,“弯道”是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出奇致胜,“换道”是韩信“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另辟蹊径。习作 2 友谊有君子之交,有小人之交。/美有自然之美,创造之美。习作 3 热爱是一切之发端,似一颗种子,蕴含破土而出的力量;热爱是动力之泉源,似奔涌的江河,生生不息无穷尽也。定义句式:① ……不是…… ②……是…… ③A 分两种…… ④正如……,A 是…… ⑤A 是……,B 是……,C 是…… ⑥……好比……,……好像……定义方式:A.直接定义法。直接以判断句式给关键概念下定义,揭示其本质。这个过程既是由形象到抽象的提炼过程,也是对关键概念到底“是什么”的理性总结和精准回答。B.比喻阐释法。这是一种形象化的概念阐释方式,有别于定义式的直白生硬,譬喻式往往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而含蓄地呈现概念的内涵,使说理论证更蕴藉,更有味道。C.比较阐释法。阐释关键概念时,在与参照物的比较中说理论证,能够全面深入地看问题,揭示优劣差别,使论证更具有思辨色彩。D.分类定义法。根据特定的标准或特征,将概念划分为几类。E.事例阐释法。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概念。F.反面定义法。通过说明“某概念不是什么”来间接揭示“它是什么”的定义方法。(2)语素组词法:用保留关键语素,组成与核心概念相关的概念,辨析相近或相反概念之间的“千里之差”或“细微之别”,来界定关键词的方法。例 1:鲁迅《拿来主义》: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拿来主义例 2:学生习作《悟知足常乐之道,享小满幸福人生》:过满、不满、小满2. 学以致用阅读材料,选用一种定义方式来阐释“底线”的概念。20-50 字。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你做不出来的,他做得出来,所以他们总能如鱼得水。但师长告诫我们: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只有守住“底线”,才是守住了为人的根本。3.AI 拓思维 从写作的角度,你会选择 DeepSeek 给“底线”的定义中的哪一个,并说明理由。4.小结(1)不同人对概念的不同阐释,关注点不同,深浅程度不同,决定了写作者立论的方向和深刻程度。(2)写作中的厘清概念就是言之有理,自圆其说,针对要议论的关键,把自己对概念个性化的理解表达准确。【设计意图】在预习了阐释观点的方法基础上,补充了语素组词法,本环节分辨和使用这些方法,更进一步掌握这些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在过程中认识到厘清概念对议论的重要作用,明确写作中的厘清概念就是说清自己对概念的看法。(四)学习活动三:思维深潜,确立观点1.针对现实,明确概念内涵(2024 年全国新课标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厘清概念:请同学们讨论“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我们的问题”中的两个“问题”是什么。“得到答案的越来越多的问题”中的“问题”:“我们的问题”中的“问题”:2.归纳分类,提炼观点“越来越多的问题”中的“问题” 旧的,表层的,技术层面的,现有知识库基础上的……“我们的问题”中的“问题” 新的,深层的,网络安全,创新能力,情感伦理的,失业等社会问题……3.自我质疑,深化思考针对确立好的观点,放眼现实,提出下列问题,深化思考:(1)真的吗?有特殊情况吗?(2)这么说有什么条件和背景?其前因后果是什么?(3)我的观点不完备、缺漏处在哪里?4.确立观点,落笔成文(1)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写文章开头两个段落。要求:要有标题,针对现实,“问题”含意明确,观点鲜明。150 字左右。(2)习作推送:各小组互评,选出一篇针对问题见解深刻的习作。5.小结要写好作文,我们不能是一个无感、无思的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尔贝·加缪说:“写作就是将一池沸腾的思想冷却成一行行文字。” 写作,需要我们是一个情感丰盈、善感善思、“思想沸腾”的人。【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思维过程,“厘清概念——提炼观点——自我质疑——确立观点”是一个严谨的深潜思维的过程,学生初步认识到要“写得清”,就要先“想明白”。六、作业设计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的定义方法,阐明下列作文题目中的核心概念,并写出观点。1、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每个人在特定时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在同一个时代,有人慨叹生不逢时,有人只愿安分随时,有人深感生逢其时、时不我待……请以“论生逢其时”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2、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设计意图】作业紧扣课堂内容,旨在学以致用,厘清概念,确立观点。在难度上与课内练习形成递进,题目的选择上同时注意加强“议论要有针对性”意识的养成。板书:厘清概念初立观点针对论题,厘清概念立观点自我质疑确立观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