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2024)1.1《假期有收获》第1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2024)1.1《假期有收获》第1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假期有收获》第1课时 教案
一、教材分析
《假期有收获》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课,以“假期怎样安排好”和“用心过、有收获”两个板块展开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以“假期怎样安排好”的多样场景为依托,通过呈现孩子们在暑假不同时间节点的多样活动,如睡懒觉、制定暑假计划、学游泳、看动画片、骑车、借书、补作业等,引发学生对假期安排的思考。从无序到有序,从休闲娱乐到学习成长,展示了假期生活的丰富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规划假期的重要性,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假期生活观念提供范例。
二、教学目标
1.感受合理规划假期生活带来的充实与愉悦,体会假期生活的丰富多样和收获感。
2.培养自我管理和时间规划的意识,树立积极健康的假期生活态度,增强责任意识。
3.学会制定简单可行的假期计划,合理安排学习、娱乐和休息时间,逐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规划假期生活的重要性,掌握制定假期计划的基本方法,包括合理分配学习、娱乐和休息时间。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将制定假期计划的方法转化为实际行动,养成按计划有序度过假期的习惯,克服假期生活中的拖延、无序等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课前小调查”(3分钟)
引入:老师想给同学们做个小调查
出示任务:调查内容
你们的假期作业都写了吗?
是什么时候写完的呢?
展示预设回答:
学生1:早就写完了。
学生2:快开学还没写完。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回答,老师想和同学们说:有打算,不忙乱。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调查来引出课题,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新知探究
【活动一:小小讨论会】(17分钟)
过渡:听你们这么一说我倒想起了两个小朋友,他们跟你们的情况差不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过暑假的。
出示任务1:阅读课本第2-3页小明和小刚的暑假生活。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积极分享讨论。
展示材料:
过渡:两个男孩的假期生活截然不同,一个是有计划,有安排,完成了作业,学会了游泳,看了很多课外书。另一个睡懒觉,看电视,骑自行车,都开学了作业还没有做完。
提问:同学们交流讨论下,你认为怎么做才更合理呢?
展示预设回答:
过渡:我们再一起看看开学前三天出现的不同状况和结果吧。
出示任务2:阅读课本,小明小刚开学前三天的情况。
反馈指导: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过渡:想一想,你认为这两个男孩的暑假安排得如何?是否合理且有意义?你属于哪种情况呢?
反馈指导:学生交流分享,进行全班展示性发言。
展示预设回答:
出示任务3:同学们再看看这些同学的假期安排合理吗?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图片中蕴含的意思,讨论分享。
展示预设回答:
教师总结:有计划和没有计划会导致不同的生活状态,我们要对自己的假期有所打算,才不会过得忙乱。但也要合理休息,享受假期。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自己的假期活动,找到正确的假期安排方法。让学生意识到怎样做才更合理。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领悟怎样度过暑假才有意义。
【活动二:做个假期小计划】(17分钟)
过渡:同学们距离暑假最近的一个长时段小假期就是我们的国庆节,那现在同学们打算怎样安排自己的国庆假期呢?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假期计划吧!
出示任务:制定假期计划
反馈指导:出示计划参考表,学生填写计划表后,四人一个小组进行评价交流。找代表性地进行师生共同评价。
序号 活动安排 时间安排 成员 我的收获
1 学游泳 每天练习1小时 教练、自己 学会游泳
2 …… …… ……
过渡:请同学们为课本中的两个小朋友出谋划策,想一想,如何做好计划,让假期更有意义呢?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采用代入法,进行讨论分享。
展示预设回答:
教师总结:有打算,不忙乱。只有合理地制订好计划,学习和娱乐活动同时兼顾,才能让假期过得更有意义。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制订假期计划,督促他们按计划进度过假期,体会有打算,不忙乱的假期收获。
(三)课堂小结(3分钟)
生活中,我们会经历很多个假期。假期中,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争取做到有打算,不忙乱,很快乐,有收获!
布置作业
完善自己的“假期安排小卡片”,尝试制定更合理、更丰富的假期计划,写清楚每天大概要做的事。
2/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