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三课时《法律作用大》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本课教学感受法律维护我们的正常生活,认识法律公平正义的内涵。2.通过学习,学生进行生活经验与经历的回顾,巧用形象的比喻,体会法律的指引、评价、保障作用。(教学重点)3.通过学习,学生们懂得珍惜权利,同时又要恪守自己应尽的义务,从而增强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公民意识。(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视频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请说一说你最喜欢的游戏。我们在游戏中和比赛中,快乐成长,游戏和比赛正常进行需要什么呢?2.师小结:你说的太棒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有的游戏与比赛,必须要有规则才可以进行,生活也是如此。而保障我们生活正常运行的,是法律。没有语言,人和人就就无法顺畅地沟通;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地交往。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神》中的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板书课题)活动一:法律地位展示会1.师:同学们,游戏和比赛如果没有规则,就无法正常进行。如果社会没有法律,社会会变成什么样?谁来说一说。2.教师小结:你们说的可太好了,你们不仅从未成年的角度看到了法律的重要;从财产安全的角度看到了法律的重要;从刑法惩罚违法行为的角度看到了法律的重要;从出行的角度看到法律的重要。3.师:如果没有了法律,社会将无法正常运转,生活将一片混乱,生命将受到威胁,尊严将受到践踏,财产将无法保障。人们为所欲为,违法者得不到惩治,守法者得不到保护;作恶者逍遥法外,善良者备受欺凌…… 可见法律是不可替代的。(板书:法律作用大)活动二:法律知识宣讲会1.师:同学们,课本9页中间部分说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板书:指南针——行为指引)2.师:当玲玲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她可高兴了。可是,没多久,她就发现在另外一本儿童刊物上出现了一篇和她的作品一模一样的小说,作者却是别人。同学们就此有了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学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一篇小说嘛;也有的同学认为这篇小说是玲玲的原创,她依法享有著作权,这是他辛苦写作的结晶。这是两种完全相对的意见,你支持谁的观点呢?3.师小结:你说的真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其中第五款就是剽窃他人作品的, 玲玲可以联系另外一本杂志的负责人,证明自己是文章的作者,并要求撤回自己的文章,同时,要求剽窃者道歉。4.师:当我们在公共场合经常看到这样的标志(出示禁止吸烟的标志),谁来说说为什么公共场所要禁止吸烟呢?5.师评价:这位同学说的真是太好了。是啊,香烟含有多种有害物质,损害在场所有人的健康。禁止吸烟既是为了提醒吸烟者考虑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也是规范吸烟者的行为。活动三:法律规则故事会1.师:课本10页上面说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2.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书10页阅读角的内容,看看古人是怎么说法律的吧。3.师:出示管仲在《管子》中的名言——夫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纷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4.师:什么意思啊?也就是说,法是用来预防和惩罚犯罪的,律是用来解决争端、化解纠纷的。法律政令,就是治理社会的规矩绳墨。同学们,听了老师对管仲话语的解释,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交流)5.师:下面我们一起阅读课本10页中间的案例吧,谁来分享一下。6.师:是啊,爸爸参加同学聚会喝了酒之后,一定不开车。他告诉我,法律禁止酒后驾车。所以,法律让我们更安全。谁接着来说?7.师:你说的真好,图片2中说明残疾人也是受法律的特殊保护,法律让大家的生活更有保障。下面请同学们看以下视频并谈感受。(播放新闻资料:大学为残疾大学生改造校园建设)8.师:同学们的感受真是深刻啊。是啊,通过这则新闻,我们看到了社会对残疾人的特殊保护,这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是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法律。9.师补充:对残疾人的保护可不是仅仅只出现在这一个法律中,他还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这也有对残疾人的保护。10.师:图片3中的故事呢,谁来分享?8.教师小结:感谢这位同学的分享,是啊,法律像尺子一样,告诉我们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违法的事情坚决不能做。生活处处离不开法律,法律对我们的行为作出评价。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板书:尺子——衡量对错)活动四:法律观点辩论会师:课本10页下面还说,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师:请大家看书上11页这几位同学遇到了这些情况,你认同他们的观点吗?请大家分小组进行讨论。3.师:你们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是啊,无论我们弟弟被人欺负了,还是有人偷摘了我们果园里的葡萄,还是被别人家的狗咬伤了,都可以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而不是单纯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才是正确的做法。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才能快乐、幸福,社会和国家才能公正、和谐。4.师: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你认为爸爸应该怎么办?请你来回答!5.师:这位同学说的很正确。对于老板拖欠工资的情况,工人可以和老板协商解决,也可以向劳动监查部门反映相关情况,由劳动监查部门主持解决;还可材料和案件事实作出仲裁裁决,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解除劳动合同;四十六条,四十七条: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6.师小结: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老师的楼下住着75岁的张爷爷,他独自生活,子女都不管他,一分钱也不给他,法律的事他不懂,又没钱请律师。那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读读书上11页相关链接,帮张爷爷出出主意吧!7.师小结:是啊,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有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如盲、聋、哑及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推进司法公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符合条件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相信有了法律援助,张爷爷会解决困难的。也请大家知道,如果经济困难,或特殊原因,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课堂总结本课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律维护我们的正常生活,认识法律公平正义的内涵,体会到了法律的指引、评价、保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愿每位同学都能知法、懂法,能够增强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能够运用法律武器尽自己的义务,维护国家和别人的利益,在法律的保护下茁壮成长。(板书:武器——保障作用)板书设计指南针——行为指引法律作用大 尺子——衡量对错武器——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