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1、从不同的时间尺度(如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性和波动性。2、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3、正确看待全球变暖的原因。基础知识1、气候变化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三个阶段:时期;时期;时期。2、各个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时期时期时期时间尺度距今1万年以前近一万年来近一两百年来特征大冰期和大间冰期交替出现,出现了震旦纪、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大冰期;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注意:大冰期中有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出现两次较大的波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20世纪以来出现两个温度增幅最大的时期: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其中1998年是最暖的年份;陆地降水量显著变化,中高纬度变化最大3、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第一,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条件的变化。第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第三,全球气候变化还导致原有的改变。第四,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影响更为显著。第五,气候变化通过和事件,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2014年宿迁模拟)下图为我国1961~2011年高温天气日数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1961~2011年我国高温天气日数变化状况是( )A.1981年后逐年上升B.相对于平均值降幅小于升幅C.1993年后波动上升D.2001年以前均低于平均值2.该变化对我国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极端天气事件减少C.低温冻害损失减少D.热带气旋出现的频率增加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1981年后高温天气日数呈波动上升趋势;相对于平均值降幅大于升幅;2001年以前有些时段大于平均值;1993年后波动上升。第2题,高温日数多与低温冻害没有必然联系;气温升高,气流上升更加强烈,热带气旋出现的频率增加。答案:1.C 2.D下图为我国两个时段年等温线(°C)变化比较图。读图回答3~4题。3.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是( )A.华北平原B.青藏高原C.南方地区D.东北地区4.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最可能是( )A.甜菜种植区域南移B.小麦种植海拔降低C.水稻种植北界北移D.油菜开花期滞后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变暖最为明显。第4题,气候变暖,甜菜种植将北移,小麦种植海拔升高,水稻种植北界北移,油菜开花期提前。答案:3.D 4.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