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划分、危害、防御措施。2、中国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防御措施3、能够简要说明台风发生时间、影响地区、危害、及减灾措施。重点中国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防御措施台风发生时间、影响地区、危害、及减灾措施难点中国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防御措施课堂练习1.自然灾害按成因和发生过程,分为,,和等。2.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和最为常见,这与夏季风的和降水的不均密切相关。季风区流域产生洪涝的原因以及治理的措施往往具有很大的共性,据此填表河段河流中上游河流中下游洪涝产生原因自然人为洪涝治理措施读右图中国正常年份雨带分布示意图,回答3.Ⅰ区降水大约在每年的月份,此时流域可能发生洪涝,而Ⅲ区气温回升,蒸发量大,冬小麦需水量大,可能发生。4.Ⅱ区雨带大约在每年的月份,此时江淮地区进入长时间降水的季节。流域抗洪抢险形势严峻。5.Ⅲ区雨带大约出现在每年的月份,此时和地区河流进入夏汛期,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因受副高控制,出现天气,此后,东南沿海常受影响,形成狂风暴雨。6.要解决降水季节分布不均的最好方法是;要解决降水空间分布不均的根本方法是。5.我国降水时空分布具有什么特点?简述其原因。学习后记【课堂训练】读下图,回答1~2题。1.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 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 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图示地区是我国湖北省长江的荆江河段,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答案:A2.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A.深挖河道B.修筑大堤C.植树造林D.退耕还湖解析:深挖河道能破坏河流的输沙平衡,侵蚀大堤,不可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湖虽然可取,但属于生态措施。答案:B(2013·贵州六盘水模拟)干旱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危害最大、频率最高的灾害之一,2010年伊始我国西南地区5个省市又遇到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给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灾害。结合下图回答3~4题。2010年3月25日全国气象干旱分布图3.图中H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出现了特大干旱,其直接原因是( )A.高原地形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下渗多C.持续高温少雨D.受准静止锋影响解析:读图可知,H为西南地区,造成特大干旱的直接原因是持续高温少雨。答案:C4.有关我国干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西北地区无旱灾现象B.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干旱频率都较高C.干旱多发区都分布在平原地区D.旱灾发生频率高与人类活动无关解析: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都是季风气候区,受季风不稳定的影响,容易产生旱涝灾害,所以干旱频率都较高;我国西北地区降水较少,也有旱灾现象;干旱多发区有平原、也有山地;旱灾发生与自然和人类活动都有关。答案: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